一种皮带轮型涡流式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0583发布日期:2019-05-07 21:0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带轮型涡流式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带轮型涡流式联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中采用的皮带轮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能缓冲吸振等功能,在机械传动中应用十分广泛。皮带轮一般相对尺寸比较大,主要用于远距离传送动力的场合,例如小型柴油机动力输出、矿山机械、纺织机械、车床和锻床等,皮带轮传动能缓和载荷冲击,运行平稳、低噪音、低振动;皮带轮传动对于皮带轮的制造和安装精度不像啮合传动严格,皮带轮传动的两轴中心距调节范围较大。

但是皮带轮传动同样具有一定缺点:会产生弹性滑动和打滑,传动效率较低,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传递同样大的圆周力时,轮廓尺寸和轴上压力比啮合传动大,皮带轮传动皮带的寿命较短,对载荷变动的吸收能力稍差,不能实现过载保护和软启保护,也不能实时改变输出转速,无法根据工况进行转速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轮型涡流式联轴器,将皮带轮传动机构与永磁联轴器传动结构相结合,解决了联轴器无法长距离传输的问题,同时借助永磁联轴器可实现实时转速调节、负载过载时保护电机、启动时电机空载启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带轮型涡流式联轴器,包括主动转子、从动转子和皮带轮,所述主动转子的一侧设有主轴安装孔,其相对侧设有凹腔,所述凹腔的圆周形侧壁上设有铜环,所述从动转子设置在凹腔内,且不与凹腔侧壁接触,该从动转子包括滑座、永磁部和动力输出座,所述滑座可转动的设置在凹腔内,该滑座的外侧壁上设有永磁部,该永磁部上设有与铜环相对应的永磁块,所述动力输出座设置在滑座上远离主动转子一端,所述皮带轮安装在动力输出座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主轴安装孔延伸至凹腔内并在凹腔内形成柱状侧壁,所述滑座通过深沟球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柱状侧壁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滑座上远离主动转子一侧设有环绕其本体的侧翼,所述侧翼上设有多个第一锁紧孔,所述动力输出座上设有与第一锁紧孔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动力输出座通过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一锁紧孔的第一锁紧螺栓固定在侧翼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侧翼上位于第一锁紧孔的外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永磁部上设有第二锁紧孔,所述滑座通过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二锁紧孔的第二锁紧螺栓与永磁部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锁紧孔的个数为6-8个。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动力输出座上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与皮带轮键槽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永磁块为稀土永磁块。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动力输出座上设有调速装置,所述调速装置由第二锁紧螺栓和弹簧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将永磁联轴器应用到皮带轮的传输系统中,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相对于皮带轮传动,可实现输出转速的调节及实现过载保护和软启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图。

图中,1.主动转子;2.从动转子;3.皮带轮;11.主轴安装孔;12.凹腔;13.铜环;14.柱状侧壁;20.安装轴;21.滑座;22.永磁部;23.动力输出座;24.永磁块;25.深沟球轴承;26.侧翼;27.第一锁紧螺栓;28.第二锁紧螺栓;221.第二锁紧孔;231.第一通孔;261.第一锁紧孔;262.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皮带轮型涡流式联轴器,包括主动转子1、从动转子2和皮带轮3,主动转子1的一侧设有主轴安装孔11,其相对侧设有凹腔12,凹腔12的圆周形侧壁上设有铜环13,从动转子2设置在凹腔12内,且不与凹腔12的侧壁接触,该从动转子2包括滑座21、永磁部22和动力输出座23,滑座21可转动的设置在凹腔12内,该滑座21的外侧壁上设有永磁部22,该永磁部22上设有与铜环13相对应的永磁块24,永磁块24为稀土永磁块,动力输出座23设置在滑座21上远离主动转子1一端,皮带轮3安装在动力输出座23上。

主轴安装孔11延伸至凹腔12内并在凹腔12内形成柱状侧壁14,滑座21通过深沟球轴承25可转动的设置在柱状侧壁14上。

滑座21上远离主动转子1一侧设有环绕其本体的侧翼26,侧翼26上设有6个第一锁紧孔261,动力输出座23上设有与第一锁紧孔261相对应的第一通孔231,动力输出座23通过依次穿过第一通孔231和第一锁紧孔261的第一锁紧螺栓27固定在侧翼26上。

侧翼26上位于第一锁紧孔261的外侧设有第二通孔262,永磁部22上设有与第二通孔262相对应的第二锁紧孔221,滑座21通过依次穿过第二通孔262和第二锁紧孔221的第二锁紧螺栓28与永磁部22相连。

主动转子1与从动转子2间为无机械连接,主动转子1连接到电机轴上,从动转子2连接到负载轴上,首先需要从动转子2的轴向和径向完全定位,从动转子2的径向定位由安装在主动转子1上的深沟球轴承25来完成,同时由螺栓组合完成轴向定位,其次通过永磁传动原理进行转矩传递。

动力输出座23上设有安装轴20,安装轴20与皮带轮3通过键槽连接。

动力输出座23上设有调速装置,调速装置由第二锁紧螺栓28和弹簧组成,共有两组,第二锁紧螺栓28穿过滑座21的第二通孔262与永磁部22的第二锁紧孔221连接,第二锁紧螺栓28上有弹簧,位于滑座21和永磁部22之间,在传递转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调速装置改变永磁块24与铜环13间耦合面积的大小,实现调节转速的目的。

具体调速方式为:通过内六角扳手转动第二锁紧螺栓28,永磁部22上的第二锁紧孔221内有螺纹,转动时会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带动永磁部22及永磁块24沿第二锁紧孔221轴向移动,永磁块24沿轴向移动可改变与铜环13之间的耦合面积,可以改变输出转速。

工作原理:

主动转子1连接在电机轴上,电机带动主动转子1旋转,主动转子1上的铜环13会在永磁块24产生的永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从而在铜环13上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使铜环13和永磁块24之间产生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即转矩,永磁部22与滑座21用螺栓连接,滑座21与动力输出座23用螺栓连接,动力输出座23与皮带轮3键槽连接,即可将主动转子1的转矩传递给皮带轮3。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