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端盖内的轴承压装用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7730发布日期:2019-04-24 00:11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电机端盖内的轴承压装用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端盖内的轴承压装用的工装。



背景技术:

电机的端盖体内设有一轴承室,用于收容和装配含油轴承,通常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含油轴承压入轴承室内,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在将含油轴承压入轴承室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在含油轴承进入轴承室的瞬间会出现含油轴承内孔变形的问题,含油轴承内孔变形直接会影响整体电机组装的问题,从而变成残次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端盖内的轴承压装用的工装,以解决防止含油轴承在压入电机端盖的轴承室时的内孔变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端盖内的轴承压装用的工装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机端盖内的轴承压装用的工装,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适于支承端盖;所述支撑座贯穿开设有一适于与端盖同轴分布的穿孔;

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穿孔内的且适于部分插入端盖的轴承室内孔中的滑块,以及设于所述穿孔内的且位于所述滑块远端盖一端适于抵顶滑块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内孔与所述穿孔同轴设置;且所述滑块贯穿有一适于与所述弹簧的内孔同轴分布的通孔;以及

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适于同时穿过弹性件和滑块的通孔后从端盖的的轴承室内孔穿出的芯轴,以及与所述芯轴远端盖的一端固连的以适于驱动芯轴沿着弹性件和滑块的通孔轴向升降移动的驱动气缸;所述芯轴伸出在端盖的轴承室内孔外部的端部适于插入轴承的内孔中以支承轴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适于支撑端盖的端面凸起有一用于支承端盖的轴承室的凸起部;以及

所述支撑座设有凸起部的端面套设有一适于支撑端盖的橡皮垫圈;

所述橡皮垫片绕设于所述凸起部的外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的远端盖的一端面固连有一支承座;

所述支承座贯通有一适于与所述穿孔同轴分布的穿槽;

所述芯轴适于从穿槽远支撑座的一端插入穿槽后再依次插入弹簧的内孔和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承座与支撑座通过螺钉以实现两者之间固连。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的外径大于所述穿槽的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包括一体相连的小外径部和大外径部;所述小外径部的外径小于大外径部的外径;

所述大外径部朝向弹簧设置;以及

所述大外径部的外径与所述弹簧的外径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小外径部适于与端盖的轴承室内孔间隙插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端盖内的轴承压装用的工装,通过一适于插入轴承的内孔中以支承轴承的内孔的芯轴可以对轴承压入电机端盖的轴承室的瞬间,对于内孔起到有效的形状保持作用,即由填充满轴承内孔的芯轴来实现对于轴承内孔的固形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端盖内的轴承压装用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端盖内的轴承压装用的工装的压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座100、穿孔102、凸起部103、端盖200、轴承室201、滑块301、小外径部3011、大外径部3012、弹簧302、通孔303、芯轴401、驱动气缸402、橡皮垫片500、支承座600、穿槽602、螺钉603、压头700、插孔702、轴承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端盖200内的轴承压装用的工装,包括:支撑座100、滑动组件和引导组件。

支撑座100适于支承端盖200;支撑座100贯穿开设有一适于与端盖200同轴分布的穿孔102。

滑动组件包括设于穿孔102内的且适于部分插入端盖200的轴承室201内孔中的滑块301,以及设于穿孔102内的且位于滑块301远端盖200一端适于抵顶滑块301的弹簧302;弹簧302的内孔与穿孔102同轴设置;且滑块301贯穿有一适于与弹簧302的内孔同轴分布的通孔303。

引导组件包括适于同时穿过弹性件和滑块301的通孔303后从端盖200的的轴承室201内孔穿出的芯轴401,以及与芯轴401远端盖200的一端固连的以适于驱动芯轴401沿着弹性件和滑块301的通孔303轴向升降移动的驱动气缸402;芯轴401伸出在端盖200的轴承室201内孔外部的端部适于插入轴承的内孔中以支承轴承。如此则使得芯轴401对轴承的内孔起到填充和支撑的作用,避免轴承在压装入电机端盖200的轴承室201的瞬间出现轴承内孔变形导致轴承内孔的尺寸不符合生产要求的问题的产生,同时还可以形成轴承在压装入电机端盖200的轴承室201过程中的限位导向作用,以确保轴承与电机端盖200的轴承室201的同心度问题。

具体的,支撑座100适于支撑端盖200的端面凸起有一用于支承端盖200的轴承室201的凸起部103;以及支撑座100设有凸起部103的端面套设有一适于支撑端盖200的橡皮垫圈;橡皮垫片500绕设于凸起部103的外周。橡皮垫片500的设置使得对于含油轴承在压头的作用下压入电机端盖200的轴承室201的瞬间,防止压头的作用力导致电机端盖200与支撑座100之间产生较大的冲力而使得电机端盖200与支撑座100相接的端面出现磨损。凸起部103适于滑块301穿过以使得滑块301可以插入电机端盖的轴承室201内。

支撑座100的远端盖200的一端面固连有一支承座600;支承座600贯通有一适于与穿孔102同轴分布的穿槽602;芯轴401适于从穿槽602远支撑座100的一端插入穿槽602后再依次插入弹簧302的内孔和通孔303。可选的,支承座600与支撑座100通过螺钉603以实现两者之间固连。其中,弹簧302的外径大于穿槽602的内径,如此,则会使得弹簧302在被滑块301抵压作用下可以实现相对于支承座600的压缩变形。

又具体的,滑块301包括一体相连的小外径部3011和大外径部3012;小外径部3011的外径小于大外径部3012的外径;大外径部3012朝向弹簧302设置;以及大外径部3012的外径与弹簧302的外径相等。小外径部3011适于与端盖200的轴承室201内孔间隙插接。即在滑块301随着含油轴承压入电机端盖200的轴承室201的过程中,滑块301在含油轴承的作用下朝弹簧302方向移动从而由滑块301的大外径部3012抵顶弹簧302,以使得弹簧302压缩变形。

本实施例的电机端盖200内的轴承压装用的工装具体的实施原理如下:

初始状态下,弹簧302处于常态的自然状态,轴承适于由以压头700对其施加压力使其压装入电机端盖200的轴承室201内,具体的在压头700朝向轴承的端部设有一适于芯轴401插入的插孔702,该插孔702的内径小于轴承的外径,即通过芯轴401在驱动气缸402的作用下朝向压头700方向移动直至穿过轴承的内孔,随着压头700朝向端盖200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压头700的插孔702不断相对于芯轴401下移,使得芯轴401逐渐插入压头700的插孔702内,由此限定压头700的移动轨迹,避免压头700在移动中跑偏,随着压头700对轴承施加压力,轴承不断朝向电机端盖200的轴承室201移动,最终压装进入轴承室201,而在轴承不断朝向轴承室201移动的过程中,原来插入在轴承是内孔中的滑块301则由于轴承的抵顶作用朝向背离轴承的一侧方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弹簧302被压缩,如此则完成整体的轴承的压装过程,在完成轴承与电机端盖200的轴承室201的压装操作后,压头700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离开轴承,再压头700回复到初始位置后,将电机端盖200连通已经压装完成的轴承一起从支撑座100上移走,再通过驱动气缸402的作用,使得芯轴401回复到初始位置。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