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线走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3813发布日期:2019-04-13 00:40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埋线走线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塑型材建筑装饰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埋线走线盒。



背景技术:

塑木是以锯末、木屑、竹屑、稻壳、麦秸、大豆皮、花生壳、甘蔗渣、麦秸秆等低至生物质纤维为主原料,与塑料合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它同时具备植物纤维和塑料的有点,适用范围广泛,几乎可涵盖所有原木、塑料、塑钢、铝合金及其它类似复合材料的使用领域,同时也解决了塑料、木材行业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其主要特点为:原料资源化、产品可塑化、使用环保化、成本经济化、回收再生化。

通过一定规格的模具将塑木材料挤出生产成各种形式的型材即为塑木型材。随着以废旧物资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趋势,木塑型材在建筑装饰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朝着共挤方向的发展备受瞩目,目前主要用于制作地板、墙板等。现有的电路走线方式都是在墙内埋管道来布线,若电路出现问题则检修复杂,电线的更换和增加也非常麻烦,故越来越多的走线方式改成了外部走线封装的形式,而木塑型材作为埋线走线盒使用的优势亟待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埋线走线盒,本实用新型的埋线走线盒采用两个半盒对称连接,并且半盒由底边和两侧的侧边组成,侧边顶端分别设有用于卡接的连接叉口和连接端头,其卡接结构简单,强度可靠,拆装方便;同时,半盒由木塑材料挤压成型,成本低且质量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埋线走线盒,包括两个对称卡接的半盒;所述半盒包括底边,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底边两端且向同一侧弯曲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伸出顶端设有连接叉口,所述第二侧边伸出顶端设有连接端头,所述连接叉口和所述连接端头能够配合卡接。

由此,对称的两个所述半盒卡接后能够形成中空的腔体,用来埋线和走线,若线路损坏就只需将所述半盒分离便可,简单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连接叉口内侧边设有卡槽,所述连接端头卡接后与所述卡槽相对位置设有卡凸。

由此,通过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凸的配合便可实现所述连接叉口和所述连接端头卡接后不会轻易分离,两个所述半盒卡接牢固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连接叉口包括外侧的长边和内侧的短边,所述卡槽位于外侧长边,且未超出相对的短边伸出顶端,所述卡凸位于所述连接端头外侧面。

由此,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凸配合卡接处位于所述长边和所述短边的包夹范围内,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凸的脱离需要克服所述长边和所述短边之间的弹力,使得两个所述半盒卡接更加牢固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连接端头内侧面设有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靠近所述连接叉口内侧短边伸出顶端处。

由此,所述底边受压使得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弧形半径减小变形时,所述支撑凸起与所述连接叉口内侧短边相抵,减小变形量,提高支撑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呈向外凸出的弧形,且所述连接端头伸出的顶端为弧形中心位置。

由此,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承受力的力臂大小相近,避免其中一处侧边过长而力臂过大,保证侧边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底边在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一侧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条,所述底边与所述第一侧边交接处内角侧设有第二凸条,所述底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交接处内角侧设有第三凸条。

由此,所述第一凸条使得所述底边在长度方向具备形变的支撑力,使其不容易弯曲,所述第二凸条和所述第三凸条除了增大长度方向的形变支撑力外,还能够加强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弯折处的形变受力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半盒由木塑材料挤压成型。

由此,所述半盒生产工艺简单,并且整个走线盒只需根据需要的长度切断相同的两条便可对称安装,仅需使用一个模具便可加工生产,成本低效率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埋线走线盒采用两个半盒对称连接,并且半盒由底边和两侧的侧边组成,侧边顶端分别设有用于卡接的连接叉口和连接端头,其卡接结构简单,强度可靠,拆装方便;同时,半盒由木塑材料挤压成型,成本低且质量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埋线走线盒半盒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埋线走线盒组装后的截面图;

图中,1-底边、11-第一凸条、12-第二凸条、13-第三凸条、2-第一侧边、21-连接叉口、211-卡槽、3-第二侧边、31-连接端头、311-卡凸、312-支撑凸起、a-半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一种埋线走线盒,包括两个对称卡接的半盒a;半盒a包括底边1,以及一体连接于底边1两端且向同一侧弯曲的第一侧边2和第二侧边3;第一侧边2伸出顶端设有连接叉口21,第二侧边3伸出顶端设有连接端头31,连接叉口21和连接端头31能够配合卡接。

由此,对称的两个半盒a卡接后能够形成中空的腔体,用来埋线和走线,若线路损坏就只需将半盒a分离便可,简单方便。

如图1、图2,连接叉口21内侧边设有卡槽211,连接端头31卡接后与卡槽211相对位置设有卡凸311。

由此,通过卡槽211和卡凸311的配合便可实现连接叉口21和连接端头31卡接后不会轻易分离,两个半盒a卡接牢固稳定。

如图1、图2,连接叉口21包括外侧的长边和内侧的短边,卡槽211位于外侧长边,且未超出相对的短边伸出顶端,卡凸311位于连接端头31外侧面。

由此,卡槽211和卡凸311配合卡接处位于长边和短边的包夹范围内,卡槽211和卡凸311的脱离需要克服长边和短边之间的弹力,使得两个半盒a卡接更加牢固稳定。

如图1、图2,连接端头31内侧面设有支撑凸起312,支撑凸起312靠近连接叉口21内侧短边伸出顶端处。

由此,底边1受压使得第一侧边2和第二侧边3弧形半径减小变形时,支撑凸起312与连接叉口21内侧短边相抵,减小变形量,提高支撑力。

如图1、图2,第一侧边2和第二侧边3呈向外凸出的弧形,且连接端头31伸出的顶端为弧形中心位置。

由此,第一侧边2和第二侧边3承受力的力臂大小相近,避免其中一处侧边过长而力臂过大,保证侧边强度。

如图1、图2,底边1在第一侧边2和第二侧边3一侧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条11,底边1与第一侧边2交接处内角侧设有第二凸条12,底边1与第二侧边3交接处内角侧设有第三凸条13。

由此,第一凸条11使得底边1在长度方向具备形变的支撑力,使其不容易弯曲,第二凸条12和第三凸条13除了增大长度方向的形变支撑力外,还能够加强第一侧边2和第二侧边3弯折处的形变受力强度。

如图1、图2,半盒a由木塑材料挤压成型。

由此,半盒a生产工艺简单,并且整个走线盒只需根据需要的长度切断相同的两条便可对称安装,仅需使用一个模具便可加工生产,成本低效率高。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