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防潮防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4061发布日期:2019-03-30 08:1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防潮防湿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防潮防湿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高压室中,经常会用到转轮除湿机,转轮除湿机相较于普通除湿机来说,在除湿过程中,吸附转盘在驱动装置带动下缓慢转动,当吸附转轮在处理空气区域吸附水分子达到饱和状态后,进入再生区域由高温空气进行脱附再生,这一过程周而复始,干燥空气连续的经温度调节后送入指定空间,达到高精度的温湿度控制,针对与变电站的高压室有良好的防潮除湿效果。

但是大多数转轮除湿机是放置在地上,而众所周知热空气是向上运动的,那么针对于高度较高点的高压室来说,除湿机便不能很好的除去顶部的湿气,而且传统的高压室用转轮除湿机,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导致转轮的温度升高,从而影响了除湿机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再进一步便影响了整体转轮除湿机的除湿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防潮防湿系统,达到在转轮除湿机高强度长时间工作时,降低了转轮的温度,从而有效保护了除湿机内部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转轮除湿机的除湿效果不会降低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防潮防湿系统,包括除湿机本体、第一卡槽、第二卡槽、蜂窝转轮、微型水冷机与吸热板,所述第一卡槽位于除湿机本体的背部中间位置,第二卡槽位于第一卡槽的前侧,蜂窝转轮位于除湿机本体的内腔,微型水冷机位于蜂窝转轮上,吸热板位于蜂窝转轮上,所述除湿机本体的正面横向中间位置与第一卡槽的背部连接,所述第二卡槽的底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孔洞,所述连接座纵向贯穿设置有螺栓,所述蜂窝转轮的正面安装有凸起的隔板,所述蜂窝转轮的正面位置设置有再生区与处理区,所述处理区通过螺钉安装有微型水冷机,所述处理区的正面安装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的一侧设置有冷排散热鳍片。

所述微型水冷机包括微型水冷机机座与微型水冷机机盖,所述微型水冷机机盖位于微型水冷机机座的前侧并通过螺钉与微型水冷机机座相连接,所述微型水冷机机座的正面环绕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微型水冷机机座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外壁四周设置有矩形凹坑,凹槽内设置有冷凝液,凹槽内设置有水泵放置槽,所述水泵放置槽安装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冷机机盖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微型水冷机机盖的前侧位于密封垫里侧安装有微流道。

优选的,所述除湿机本体的一侧顶部安装有警报器,所述除湿机本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警报器的底部安装有湿度传感器,警报器位于控制器的上方,所述除湿机本体的底部连接有底垫,所述除湿机本体的正面位于第一卡槽的下方安装有百叶窗。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均为U型设置,且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的尺寸与厚度均适配。

优选的,所述微型水冷机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微型水冷机上位于进水管的同侧安装有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远离微型水冷机的一侧均与吸热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的尺寸与矩形凹坑的内径相适配,且微型水冷机机盖的尺寸与微型水冷机机座的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微型水冷机机盖设置有的通孔与微型水冷机机座设置有的通孔通过螺钉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蜂窝转轮的正面安装有的凸起的隔板将蜂窝转轮的正面分隔为再生区与处理区两部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防潮防湿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蜂窝转轮上安装微型水冷机与吸热板,当除湿机本体工作,蜂窝转轮转动时,微型水泵也工作转动,将位于微型水冷机机座中的冷凝液吸入,并吐出给吸热板,对吸热板进行散热,同时冷凝液回流到微型水冷机机座内,相较于传统的高压室用转轮除湿机,该除湿机在蜂窝转轮上加装微型水冷机,通过对蜂窝转轮进行散热,达到对除湿机内部各个部件进行保护的效果,同时,增加部件的使用寿命,稳定转轮除湿机的除湿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除湿机本体上安装第一卡槽,在高压室的墙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第二卡槽,通过将第一卡槽放入第二卡槽内,便将除湿机本体固定在了墙壁上,针对与高度较高的高压室,墙壁上安装除湿机,较传统的除湿机放置在地上来说,除湿机的除湿范围更为广泛,能够将干燥的空气传播至高压室内的四角,很好的除去高压室内的湿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蜂窝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微型水冷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除湿机本体、2警报器、3控制器、4湿度传感器、5第一卡槽、6第二卡槽、61连接座、62螺栓、7孔洞、8底垫、9百叶窗、 10蜂窝转轮、101微型水冷机机座、102微型水冷机机盖、11再生区、 12处理区、13微型水冷机、14吸热板、15冷排散热鳍片、16进水管、 17出水管、18冷凝液、19微型水泵、20水泵放置槽、21矩形凹坑、 22通孔、23密封垫、24微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防潮防湿系统,包括除湿机本体1、第一卡槽5、第二卡槽6、蜂窝转轮10、微型水冷机13与吸热板14,第一卡槽5位于除湿机本体1的背部中间位置,第二卡槽6位于第一卡槽5的前侧,蜂窝转轮10位于除湿机本体1的内腔,微型水冷机13位于蜂窝转轮10上,吸热板14位于蜂窝转轮10上,除湿机本体1的正面横向中间位置与第一卡槽5的背部焊接,第二卡槽6的底部焊接有连接座61,连接座6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孔洞7,连接座61纵向贯穿设置有螺栓62,蜂窝转轮10的正面安装有凸起的隔板,蜂窝转轮10的正面位置设置有再生区11与处理区12,处理区1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微型水冷机13,处理区12的正面安装有吸热板14,吸热板14的一侧设置有冷排散热鳍片15。

微型水冷机13包括微型水冷机机座101与微型水冷机机盖102,微型水冷机机盖102位于微型水冷机机座101的前侧并通过螺钉与微型水冷机机座101相连接,微型水冷机机座101的正面环绕开设有贯穿的通孔22,微型水冷机机座101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外壁四周设置有矩形凹坑21,凹槽内设置有冷凝液18,凹槽内设置有水泵放置槽20,水泵放置槽20固定安装有微型水泵19,微型水冷机机盖102的前侧固定粘接有密封垫23,微型水冷机机盖102的前侧位于密封垫23里侧固定安装有微流道24,除湿机本体1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警报器2,除湿机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3,警报器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4,警报器2位于控制器3的上方,除湿机本体1的底部粘接有底垫8,除湿机本体1的正面位于第一卡槽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百叶窗9,第一卡槽5与第二卡槽6均为U型设置,且第一卡槽5与第二卡槽6的尺寸与厚度均适配,微型水冷机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6,微型水冷机 13上位于进水管16的同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17,进水管16与出水管17远离微型水冷机13的一侧均与吸热板14相连接,密封垫23的尺寸与矩形凹坑21的内径相适配,且微型水冷机机盖102的尺寸与微型水冷机机座101的尺寸相适配,微型水冷机机盖102开设有的通孔22与微型水冷机机座101开设有的通孔22通过螺钉相连接,蜂窝转轮10的正面安装有的凸起的隔板将蜂窝转轮10的正面分隔为再生区11与处理区12两部分,微型水冷机机盖102又称铜低,警报器2与湿度传感器4 通过电信号连接,转轮除湿机的核心部件是一个蜂窝状转轮,转轮由特殊陶瓷纤维载体和活性硅胶复合而成;装轮两侧由特制的密封装置将其分成两个区域:处理区域及再生区域;当需要除湿的潮湿空气通过装轮的处理区域时,湿空气的水蒸气被转轮的活性硅胶所吸附,干燥空气被处理风机送至需要处理的空间;而不断缓慢转动的转轮载着趋于饱和的水蒸气进入再生区域;再生区内反向吹入的高温空气使得转轮中吸附的水分被脱附,被风机排出室外,从而使转轮恢复了吸湿的能力而成为再生过程,转轮不断的转动,上述的除湿及再生周而复始的进行,从而保证除湿机持续稳定的除湿状态,安装控制器3控制检测除湿,便于管理,通过湿度传感器4有效的检测变电站高压室的湿度,做到智能除湿。

在使用时,先将第二卡槽6放置在墙壁上并通过螺栓62将其与墙壁固定连接,接着将除湿机本体1放置在第二卡槽6上,第一卡槽5与第二卡槽6卡接,湿度传感器4对变电站高压室的湿度进行检测并由传感器4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3,当除湿机本体1工作时,蜂窝转轮10转动工作,带动微型水冷机13中的微型水泵19转动,微型水泵19将冷凝液18由进水管16吸入,然后经过微型水泵19压缩吐出至出水管17,并将冷凝液18传递给吸热板14,对其进行散热。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蜂窝转轮10上安装微型水冷机13与吸热板14,当除湿机本体1工作,蜂窝转轮10转动时,微型水泵19 也工作转动,将位于微型水冷机机座101中的冷凝液18吸入,并吐出给吸热板14,对吸热板14进行散热,同时冷凝液18回流到微型水冷机机座101内,相较于传统的高压室用转轮除湿机,该除湿机在蜂窝转轮 10上加装微型水冷机13,通过对蜂窝转轮10进行散热,达到对除湿机内部各个部件进行保护的效果,同时,增加部件的使用寿命,稳定转轮除湿机的除湿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除湿机本体1上安装第一卡槽5,在高压室的墙壁上通过螺栓62固定安装第二卡槽6,通过将第一卡槽5 放入第二卡槽6内,便将除湿机本体1固定在了墙壁上,针对与高度较高的高压室,墙壁上安装除湿机,较传统的除湿机放置在地上来说,除湿机的除湿范围更为广泛,能够将干燥的空气传播至高压室内的四角,很好的除去高压室内的湿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