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型自动除湿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8122发布日期:2019-07-19 21:58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潮型自动除湿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潮型自动除湿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 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主要由定子、转子、外壳、端盖等部分构成,转子相对于定子旋转,转子轴安装在转子中并随转子的旋转而旋转,并由此输出动力。

现有的电机的应用面广泛,常工作于环境极为恶劣的场合,如潮湿、高温、多尘、腐蚀等场合。所有这些,造成了电机更容易损坏,尤其是过载、短路、缺相、扫膛等故障出现频率最高,飞溅的雨水或由凝结产生的潮气都能侵入电机,这些环境因素致使潮气进入电动机内部形成凝露或电动机直接进水,导致电动机绝缘电阻下降,影响电动机的正常使用及运行安全,特别是当电机处于间断运行期间,如果这些水或潮气不能及时排出,电机就受潮了,此时它的绝缘电阻迅速下降或者是没有绝缘可言,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烧坏电机以及造成触电事故,因此,需要在现有的除尘装置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防潮型自动除湿电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的电机易受潮湿影响,当潮气进入电动机内部形成凝露或电动机直接进水,导致电动机绝缘电阻下降,影响电动机的正常使用及运行安全,特别是当电机处于间断运行期间,如果这些水或潮气不能及时排出,很容易烧坏电机以及造成触电事故的问题,通过设置隔湿架和电加热丝以及吸湿转盘等部件,可以将电机的位置垫高,使电机的底部拉开与地表的距离,防止地面湿气渗入电机内部,此外可以将电机内部的湿气吸附,减少水蒸汽向内渗透,并且将电机湿度控制,使电机不会出现结露的现象,对于电机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潮型自动除湿电机包括底座,包括端盖、转轴,所述端盖的前端嵌入设置前端盖,所述前端盖的左侧均匀间隔嵌套设置有轴承外盖,所述端盖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端盖延伸至前端盖的外部,所述端盖的右侧嵌套设置有风罩,所述端盖的上端焊接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内部嵌套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延伸至接线盒的外部,所述端盖位于接线盒的右侧焊接有吊环,所述端盖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隔湿架,所述转轴的外圈嵌套设置有轴承,所述转轴的一端嵌套设置有转子,所述转轴的一端嵌套设置在转子的内部与转子活动连接,所述端盖的内部表面嵌套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转轴的尾部嵌套设置有吸湿转盘,所述风罩的内部嵌套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转轴的尾部后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湿架通过螺栓与端盖固定连接,设置成可拆卸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湿架高为30CM,呈人字形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湿转盘外形为蜂巢结构组成的圆筒状转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湿转盘的后端距离风扇为5CM。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潮型自动除湿电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防潮型自动除湿电机,通过设置有隔湿架,隔湿架设置在电机的底部,隔湿架高30厘米,隔湿架将电机的位置垫高,使电机的底部拉开与地表的距离,防止地面上的水汽上升影响电机正常运转,以免位于电机底部处的地面湿气渗入电机内部而导致电机受潮,通过与地表湿气源隔断,解决了潮湿的源头问题,防止地表潮湿导致地面湿气渗入电机内部。

(2)、该种防潮型自动除湿电机,通过设置有吸湿转盘,吸湿转盘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吸湿转盘是以蜂巢结构组成的圆筒状转盘,再由特殊结晶加工法附着吸湿剂(氯化锂,矽胶、沸石等)原料制成除湿转盘,吸湿转盘的表面为多孔性的结构,空气中的水份因毛细管作用而吸附于表面将湿气吸附,减少水蒸汽向内渗透,此除湿转盘在电机内部跟随转轴转动回转形成除湿区,湿气通过除湿区,由转盘不断旋转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而得到干燥空气,将电机内部的潮湿空气吸收,达到除湿的效果。

(3)、该种防潮型自动除湿电机,通过设置有电加热丝,江南地区每年都有梅雨季节,潮湿空气会进入电机,安装了电加热丝可以消除空气中的水汽,因为结露形成的条件是:温差+湿度,用电加热丝,放入电机的内部,通电加热以除去湿气,加热功率在20瓦至100瓦不等,将使电加热丝有足够的热量烘干其内部的潮湿,也不会烤坏电机绝缘,当电加热丝把湿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空气中没有了水汽,使其不具备形成结露的条件,即使电动机与空气有温差,电机也不会出现结露现象了,并且将电机湿度控制在 60%以下,使电机没有潮湿的感觉,解决了现有的电机容易结露的问题。

综上所述,整个装置结构稳定,可以将电机的位置垫高,使电机的底部拉开与地表的距离,防止地面湿气渗入电机内部,此外可以将电机内部的湿气吸附,减少水蒸汽向内渗透,并且将电机湿度控制,使电机不会出现结露的现象,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端盖;2-前端盖;3-轴承外盖;4-转轴;5-风罩;6-接线盒; 7-连接线;8-吊环;9-隔湿架;10-轴承;11-转子;12-电加热丝;13-吸湿转盘;14-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加热丝12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潮型自动除湿电机,包括端盖1、转轴4,端盖1的前端嵌入设置前端盖2,前端盖2的左侧均匀间隔嵌套设置有轴承外盖3,端盖1的内部设置有转轴4,转轴4贯穿端盖1延伸至前端盖2的外部,端盖1的右侧嵌套设置有风罩5,端盖1的上端焊接有接线盒6,接线盒6内部嵌套设置有连接线7,连接线7延伸至接线盒6的外部,端盖1位于接线盒6的右侧焊接有吊环8,端盖1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隔湿架9,转轴4的外圈嵌套设置有轴承10,转轴4的一端嵌套设置有转子11,转轴4的一端嵌套设置在转子11的内部与转子11活动连接,端盖1的内部表面嵌套设置有电加热丝12,转轴4的尾部嵌套设置有吸湿转盘13,风罩5 的内部嵌套设置有风扇14,风扇14设置在转轴4的尾部后端。

通过设置有隔湿架9,隔湿架9设置在电机的底部,隔湿架9高30厘米,隔湿架9将电机的位置垫高,使电机的底部拉开与地表的距离,防止地面上的水汽上升影响电机正常运转,以免位于电机底部处的地面湿气渗入电机内部而导致电机受潮。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潮型自动除湿电机,其中,隔湿架9通过螺栓与端盖1固定连接,设置成可拆卸结构,当天气潮湿时可以安装上,当不需要时可以拆卸下来,设计成可拆卸使得使用十分方便,可以满足不同需求;隔湿架9高为30CM,呈人字形设置,隔湿架9将电机的位置垫高,使电机的底部拉开与地表的距离,同时设置成人字形使得支撑更加稳固;吸湿转盘 13外形为蜂巢结构组成的圆筒状转盘,吸湿转盘13的蜂巢结构表面为多孔性的结构,空气中的水份因毛细管作用而吸附于表面将湿气吸附,减少水蒸汽向内渗透;吸湿转盘13的后端距离风扇14为5CM,通过与风扇14近距离设置,风扇14转动加速空气流通,使得吸湿转盘13可以直接吸收外部进入电机内部的湿气。

实施例三: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潮型自动除湿电机时,首先,在电机运行前,最好先检查一下电机的绝缘,端盖1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隔湿架9,隔湿架9高为30CM,呈人字形设置,隔湿架9将电机的位置垫高,使电机的底部拉开与地表的距离,防止地面上的水汽上升影响电机正常运转,以免位于电机底部处的地面湿气渗入电机内部而导致电机受潮,通过与地表湿气源隔断,解决了潮湿的源头问题,同时设置成人字形使得支撑更加稳固,当潮气沁入电机内,吸湿转盘13安装在电机的转轴4 上,吸湿转盘是以蜂巢结构组成的圆筒状转盘,再由特殊结晶加工法附着吸湿剂(氯化锂,矽胶、沸石等)原料制成吸湿转盘13,吸湿转盘13的表面为多孔性的结构,空气中的水份因毛细管作用而吸附于表面将湿气吸附,减少水蒸汽向内渗透,此吸湿转盘13在电机内部跟随转轴4转动回转形成除湿区,湿气通过除湿区,由转盘不断旋转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而得到干燥空气,将电机内部的潮湿空气吸收,同时电机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12,通电加热以除去湿气,加热功率在20瓦至100瓦不等,将使电加热丝12有足够的热量烘干其内部的潮湿,也不会烤坏电机绝缘,当电加热丝12把湿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空气中没有了水汽,使其不具备形成结露的条件,即使电动机与空气有温差,电机也不会出现结露现象了。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