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端过桥线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0628发布日期:2019-06-29 01:26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车端过桥线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领域,具体地说是车端过桥线保护套。



背景技术:

车端过桥线通常的线缆防护形式为橡胶软管式。但是,在轨道车辆的实际应用中,由于车辆的颠簸、振动冲击以及日晒雨淋,原有的橡胶管存在防护形式强度过弱,无法有效抵抗石击等异物击打;极易老化,易出现多处防护管龟裂的情形;检修更换时,由于受连接器插头的约束无法操作。因此,急需可有效保护线缆的结构,且必须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车端过桥线保护套,大大提高了线缆的产品寿命,有效延长检修更换线缆的周期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端过桥线保护套,为圆筒状结构,保护套本体设有开口,保护套本体的一个端面的内表面设置帖毛面,所述保护套本体的另一个端面的外表面设置帖勾面,保护套本体的两个端面通过帖毛与帖勾相互粘和在一起。所述保护套本体由内向外依次设置了氮气保护囊层、内层防火布层、填充层、外层防火布层;所述氮气保护囊层包括基部和凸起,基部为圆筒状结构,凸起为手指状凸起,凸起均匀的分布在基部上,凸起与基部相通,凸起与基部内部填充氮气。

进一步的,填充层为海绵填充,厚度为0.5cm-4 cm。

进一步的,内层防火布层、外层防火布层均采用玻璃纤维防火布。

进一步的,氮气保护囊层采用橡胶制得。

进一步的,在外层防火布层的外表面设有防老化涂层。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层,支撑层采用金属片制得,支撑层位于填充层和外层防火布层之间。

进一步的,保护套本体的两个端面可由不锈钢扎带紧固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延缓线缆老化的外部二次防护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线缆基础之上,改变了防护形式,通过加装保护套起到有效的防护,在车端过桥线连接器插头不做拆解的情形下,方便实施现场的直接加装。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线缆的产品寿命,延长检修更换线缆的周期性等。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安装方便,极大地促进了电缆保护套的改进,促进了本领域的技术更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车端过桥线保护套,为圆筒状结构,保护套本体1设有开口。在保护套本体1的一个端面a的内表面设置帖毛面,在保护套本体1的另一个端面b的外表面设置帖勾面,保护套本体1的两个端面(a、b)通过帖毛与帖勾相互粘和在一起。采用以上结构,方便安装和拆卸,而且在车端过桥线连接器插头不做拆解的情形下,方便实施现场的直接加装。

为实现保护套本体1的保护防老化作用,保护套本体1由内向外依次设置了氮气保护囊层11、内层防火布层12、填充层13、外层防火布层14。以上结构设置在一起,层层保护。

其中的氮气保护囊层11包括基部111和凸起112,基部111为圆筒状结构,与保护套本体1结构一致。

凸起112为手指状凸起,凸起112均匀的分布在基部111上,凸起112与基部111相通,凸起112与基部111内部填充氮气。特别说明的是:凸起112与基部111均采用橡胶制得。以上结构能到起到很好的防火、防爆、保温的目的,采用凸起112设置,促使保护套本体1紧密贴合电缆。

本实施例还在于填充层13为海绵填充,具有高效阻燃、弹性大、不变形、耐性好的特点,其厚度为1 cm。内层防火布层12、外层防火布层14均采用玻璃纤维防火布,防火安全系数高。将本实施例直接套在电缆上,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支撑层15,支撑层15采用金属片制得,类似于卷尺原理,可进行卷曲变形。支撑层15位于填充层13和外层防火布层14之间。

尽管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