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剥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5454发布日期:2019-04-30 18:3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缆剥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缆剥皮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主要是由芯体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线缆内没有金、银、铜铝等金属,一般无回收价值。线缆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线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存在部分线缆的检验不合格,不合格的线缆需要拆开重新进行芯体和外护套的生产结合,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节省成本。

现有的线缆剥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手工剥皮法:该法采用人工进行剥皮,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工人的操作环境较差。

2.焚烧法:焚烧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使废线缆的塑料皮燃烧,然后回收其中的铜,但产生的烟气污染极为严重,同时,在焚烧过程中铜线的表面严重氧化,降低了金属回收率,该法已经被各国政府严格禁止。

3.化学法:化学法处理废线缆技术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些国家曾进行研究,我国在“八五”期间也进行过研究。该法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是产生的废液无法处理,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故很少采用。

4.冷冻法:该法也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采用液氮做制冷剂,使废线缆在极低的温度下变脆,然后经过破碎和震动,使塑料皮与铜线段分离,我国在“八五”期间也曾经立项研究,但此法的缺点是成本高,难以进行工业化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线缆剥皮装置,以解决传统手工剥皮法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向设置的基板;所述基板上依次设有进料导向筒、加热套和剥皮套;所述进料导向筒、加热套和剥皮套同心设置;所述剥皮套内上部设有刀片,刀片上设有刀座,刀座在刀片远离加热套的一端设有弧形状剥皮块;所述剥皮套内左、右和下部均设有定位轮,定位轮配置有可转动连接的卡座;所述剥皮套远离加热套设有线芯缠绕滚筒和线皮输送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所述线芯缠绕滚筒与基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线芯缠绕滚筒外圆面设有一个拉绳,拉绳末端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截面为U形状的卡框,卡框内设有夹块,夹块上端固定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上端穿过卡框,且螺纹杆与卡框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所述线皮输送机构包括两个相向转动的齿轮,两齿轮之间有线皮穿过的间距;所述线皮输送机构还包括与线皮接触配合的导向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所述两个齿轮分别为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驱动轴均穿过基板分别连接有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且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所述弧形状剥皮块上端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与刀座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所述刀座背面设有与剥皮套螺纹配合的连接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所述三个卡座背面设有与剥皮套螺纹配合的连接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刀座或卡座连接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截面为凸字状;所述固定筒内设有螺杆,螺杆一端伸出固定筒,且螺杆该端穿过剥皮套;所述螺杆与剥皮套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杆在固定筒内的末端设有旋转块;所述螺杆与固定筒接触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与刀座或卡座连接的导向杆,导向杆另一端穿过剥皮套,且导向杆与剥皮套滑动配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所述进料导向筒、加热套和剥皮套通过支架固定在基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所述线芯缠绕滚筒配置有旋转手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所述驱动齿轮配置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剥皮装置,所述基板上端设有底板,底板在线皮输送机构下方设有线皮收集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线缆从进料导向筒内进入加热套,通过加热套将线缆皮软化,软化后的线缆进入剥皮套内,通过剥皮套内的刀片将线缆划破,再通过弧形状剥皮块将线皮和线芯分离,分离后的线芯通过线芯缠绕滚筒缠绕收集,而分离后的线皮通过线皮输送机构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实现线缆剥皮,使用效果好,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缆剥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剥皮套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剥皮套内的右视图;

图4是弧形状剥皮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线皮输送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驱动齿轮和主动齿轮通过转轴穿过基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示意图;

图8是夹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进料导向筒、3-加热套、4-剥皮套、5-夹紧机构、6-拉绳、7-线芯缠绕滚筒、8-旋转手柄、9-线芯、10-线皮输送机构、11-线皮收集箱、12-线皮、13-支架、14-底板、15-线缆、41-旋转块、42-螺杆、43-固定筒、44-刀座、45-刀片、46-卡座、47-定位轮、48-连接杆、49-弧形状剥皮块、50-导向杆、51-卡框、52-螺纹杆、53-夹块、101-主动齿轮、102-被动齿轮、103-驱动齿轮、104-从动齿轮、105-导向轮及10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当然的,还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另外的,还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包括立向设置的基板1;所述基板1上依次设有进料导向筒2、加热套3和剥皮套4;所述进料导向筒2、加热套3和剥皮套4同心设置;所述剥皮套4内上部设有刀片45,刀片45上设有刀座44,刀座44在刀片45远离加热套3的一端设有弧形状剥皮块49;所述弧形状剥皮块49上端设有连接杆48,连接杆48的上端与刀座44固定连接;所述剥皮套4内左、右和下部均设有定位轮47,定位轮47配置有可转动连接的卡座46;所述剥皮套4远离加热套3设有线芯缠绕滚筒7和线皮输送机构10。

线芯缠绕滚筒7与基板1可转动连接。线芯缠绕滚筒7外圆面设有一个拉绳6,拉绳6末端设有夹紧机构5;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截面为U形状的卡框51,卡框51内设有夹块53,夹块53上端固定设有螺纹杆52,螺纹杆52上端穿过卡框51,且螺纹杆52与卡框51螺纹连接。

线皮输送机构10包括两个相向转动的齿轮,两齿轮之间有线皮12穿过的间距;所述线皮输送机构10还包括与线皮12接触配合的导向轮105;所述两个齿轮分别为主动齿轮101和被动齿轮102,主动齿轮101和被动齿轮102的驱动轴均穿过基板1分别连接有驱动齿轮103和从动齿轮104,且驱动齿轮103和从动齿轮104相互啮合。

刀座44的背面设有与剥皮套4螺纹配合的连接机构;所述三个卡座46的背面设有与剥皮套螺纹配合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刀座44或卡座46连接的固定筒43;所述固定筒43的内截面为凸字状;所述固定筒43内设有螺杆42,螺杆42一端伸出固定筒43,且螺杆42该端穿过剥皮套4;所述螺杆42与剥皮套4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杆42在固定筒43内的末端设有旋转块41;所述螺杆42与固定筒43接触配合;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与刀座44或卡座46连接的导向杆50,导向杆50另一端穿过剥皮套4,且导向杆50与剥皮套4滑动配合连接。

进料导向筒2、加热套3和剥皮套4通过支架13固定在基板1上;所述线芯缠绕滚筒7配置有旋转手柄8;所述驱动齿轮103配置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106;所述基板1上端设有底板14,底板14在线皮输送机构10下方设有线皮收集箱11。加热套3通过电热丝进行加热。

工作原理:

线缆15从进料导向筒2内进入加热套3,通过加热套3将线缆皮软化,软化后的线缆15进入剥皮套4内,调节螺杆42使定位轮47抵在线缆15上,使刀片45和弧形状剥皮块49抵在线芯9上;然后通过剥皮套4内的刀片45将线缆划破,再通过弧形状剥皮块16将线皮12和线芯9分离,分离后的线芯9通过夹紧机构5夹持,使其随着拉绳3在缠绕滚筒7上缠绕收集,而分离后的线皮12通过电机106带动驱动齿轮103转动,驱动齿轮103带动从动齿轮104转动,从而使主动齿轮101和被动齿轮102相向运动,将线皮12拉扯到线皮收集箱11内。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实现线缆剥皮,使用效果好,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更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另外,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