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7726发布日期:2019-07-31 20:0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支架系统根据所建设的地点的不同,分为地面光伏电站、平屋顶光伏电站、斜屋顶光伏电站等等。在目前及未来的发展中,以屋顶分布式的光伏电站最为普遍。

在光伏电站的建设中,有大部分的施工工作量集中在:光伏支架系统组装、光伏支架系统固定与接线这三部分。特别是光伏支架系统组装光伏支架系统固定,占据了主要的工程量和施工时间。如图1所示的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安装方式,可以看出,首先需要设置水泥基座11,在水泥基座11中预埋螺栓件12,然后分别完成前支座13、后支座14、支撑连接件15、斜梁16、横梁17、压块18以及光伏板19的连接,方能完成一块光伏板的安装。而光伏板的数量繁多,此种安装方式的效率无疑极为低下,需要在现场对各类安装配件进行归类、选用,同时需要更多的工人在现场进行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事先预装、现场快速安装的光伏支架系统,以满足一种全新的安装方式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支架系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若干组并列排布以用于安装光伏板的斜梁组件,所述斜梁组件包括若干组子斜梁;所述子斜梁包括第一斜梁、保持架以及第二斜梁,所述第一斜梁的右侧端与所述第二斜梁的左侧端呈可折叠连接,所述第二斜梁的右侧端与相邻子斜梁中的第一斜梁的左侧端呈可折叠连接;当所述斜梁组件被两端拉伸以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所述保持架使所述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保持固定夹角,各子斜梁中的第一斜梁组成第一光伏板安装面。

进一步地,所述保持架包括支脚,所述支脚设置在所述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的折叠处下方;当所述斜梁组件被两端拉伸以处于完全展开状态,各子斜梁中的第二斜梁组成第二光伏板安装面,所述支脚呈竖直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梁的右侧端与第二斜梁的左侧端向上折叠,所述支脚通过以下方式使所述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保持固定夹角:

所述支脚的上端具有一保持角,所述第一斜梁的右侧端的底侧与第二斜梁的左侧端的底侧均设有对应于所述保持角的斜面,所述子斜梁被展开时,所述第一斜梁的斜面与所述第二斜梁的斜面分别抵接在所述保持角的两面上;

或者,所述支脚的上端的左右侧设有卡边,所述第一斜梁的右侧端的底侧与第二斜梁的左侧端的底侧均设有对应于所述卡边的卡槽,所述子斜梁被完全展开时,所述第一斜梁的卡槽与所述第二斜梁的卡槽分别卡接在所述支脚的两卡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梁的右侧端与第二斜梁的左侧端向下折叠,所述支脚通过以下方式使所述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保持固定夹角:

所述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分别与所述支脚铰接,所述支脚的上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子斜梁被完全展开时,所述第一斜梁的端部与第二斜梁的端部抵接在所述限位凸起的两面;

或者,所述第一斜梁及第二斜梁分别与所述支脚同轴或异轴铰接,两拉杆铰接分别铰接所述第一斜梁与支脚以及所述第二斜梁与支脚,所述子斜梁被完全展开时,所述拉杆处于拉直状态;

或者,所述第一斜梁、第二斜梁通过铰接件铰接在支脚上,所述子斜梁被完全展开时,所述铰接件的端部抵接在所述支脚上。

进一步地,所述保持架为可折叠拉杆,所述可折叠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当所述斜梁组件被两端拉伸以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所述可折叠拉杆处于展平状态。

进一步地,各斜梁组件中,相邻的第二斜梁通过横拉杆组件连接,所述横拉杆组件可沿垂直于所述斜梁组件折叠或拉伸的方向进行折叠或平展,当所述横拉杆组件处于平展状态时,其关节处设有限位机构使其保持平展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为可伸缩梁或可折叠梁,当所述可伸缩梁拉伸至设定长度或所述可折叠梁展开时,其对应位置设有限位机构使其保持展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梁及第二斜梁的上端面的上端均铰接有上压块,所述第一斜梁及第二斜梁的上端面的下端均铰接有下压块,所述上压块与下压块具有相向设置的卡条以压接所要安装的光伏板,所述上压块与下压块的铰接处设有扭簧,以使得所述上压块与所述下压块均保持一个预张角,并在光伏板装入后夹紧所述光伏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梁中的上压块的朝向所述第二斜梁的一侧设有一斜向上的凸角,当所述子斜梁被展开时,所述第二斜梁的端部压迫所述凸角,所述凸角与第二斜梁的端部构成一个压块活动的限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为可伸缩梁;

所述可伸缩梁包括均呈C型钢状的外套接件及内套接件,所述外套接件的槽口的一侧设有伸出所述内套接件对应该侧的槽口的挡边,所述内套接件的槽口的另一侧设有伸出所述外套接件对应该侧的槽口的挡边;或者,所述可伸缩梁包括均呈C型钢状的外套接件、中套接件以及内套接件,所述中套接件的槽口两侧设有伸出所述内套接件以及外套接件的两侧槽口的挡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式的光伏支架系统,根据保持架的不同,可以实现单坡及双坡两种方式的结构安装。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具备可折叠收缩和拉张功能,使得光伏支架系统可以在工厂中预装成收拢状态,不影响仓储及运输成本,而在施工现场直接拉伸即完成铺装;从而颠覆了传统的支架及光伏支架系统的安装作业方式及习惯,给光伏电站的支架及光伏支架系统施工的简单化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使原本在光伏工程中是一件工程量最大且最费时费人费力的工作变成最快最简单的工作,使得光伏电站的建设周期和施工成本大大缩减。

2、尽管本实用新型以折叠收拢状态出厂,但在其展开后,各展开节点均设置有限位机构使得其保持展开状态,使其具备良好的刚性,可以满足光伏支架系统对可靠性及耐久性的需求。

3、本实用新型可以兼容市面上通用的光伏支架系统边框结构,与组件的兼容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光伏支架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坡式光伏支架系统。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坡式光伏支架系统收拢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坡式光伏支架系统的支脚固定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坡式光伏支架系统又一支脚固定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双坡式光伏支架系统又一支脚固定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双坡式光伏支架系统又一支脚固定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双坡式光伏支架系统又一支脚固定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单坡式光伏支架系统示意图。

图10-图1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拉杆的4种实现方式。

图14-图18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梁的几种限位机构。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梁的限位机构。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块使用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块的一种收拢方式。

图22为图21中A1-A1处的示意图。

图23为图21中A2-A2处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块的又一种收拢方式。

图25为图24中A3-A3及A4-A4处的示意图,由于二者结构相同,省略一张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考图2-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支架系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若干组并列排布的斜梁组件,所述斜梁组件包括若干组子斜梁。所述子斜梁包括第一斜梁、保持架以及第二斜梁。所述第一斜梁的右侧端与所述第二斜梁的左侧端呈可折叠连接,所述第二斜梁的右侧端与相邻子斜梁中的第一斜梁的左侧端呈可折叠连接。当所述斜梁组件被两端拉伸以处于展开状态,所述保持架使所述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保持固定夹角,各子斜梁中的第一斜梁组成第一光伏板安装面。

设置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的目的在于一般光伏电站的组件的安装都不会是以水平状态安装的,其通常有两个方面的考虑:1是尽量朝向太阳的方向, 2是考虑下雨后光伏支架系统的自洁功能,当组件存在一定的倾角时,雨水会把组件上的灰尘带走,减少在组件上的淤积,从而减少阳光辐射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根据保持架的不同,可以实现双坡式与单坡式两种应用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双坡式的光伏板安装的光伏支架系统,其对应的保持架为支脚。

请参考图2-图8所示,斜梁组件2包括若干组子斜梁21;所述子斜梁21 包括第一斜梁211、支脚212以及第二斜梁213,所述第一斜梁211的右侧端与所述第二斜梁213的左侧端呈可折叠连接,所述支脚212设置在所述第一斜梁211与第二斜梁213的折叠处下方,所述第二斜梁213的右侧端与相邻子斜梁21中的第一斜梁211的左侧端呈可折叠连接。当所述斜梁组件2被两端拉伸以处于展开状态,各子斜梁21中的第一斜梁211组成第一光伏板安装面,各子斜梁中的第二斜梁213组成第二光伏板安装面,支脚212呈竖直状态,并限定第一斜梁211与第二斜梁213保持固定张开角度。

具体地,第一斜梁211的右侧端与第二斜梁213的左侧端的折叠方向可以分为向上折叠与向下折叠。

当第一斜梁211的右侧端与第二斜梁213的左侧端向上折叠时,支脚212 至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限定第一斜梁211与第二斜梁213保持固定张开角度:

1、如图2所示,第一斜梁211、支脚212以及第二斜梁213互相铰接,所述支脚212的上端具有一保持角(此处为大致呈倒V形的角,也可为梯形角或其他任意可实现角度保持的异形角),第一斜梁211的右侧端的底侧与第二斜梁213的左侧端的底侧均设有对应于所述保持角的斜面,当子斜梁21 被展开时,第一斜梁211的斜面与第二斜梁213的斜面分别抵接在保持角的两斜面上,如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推动,支脚212均保持竖直状态。至于第二斜梁213的右侧端与相邻子斜梁21中的第一斜梁211的左侧端呈可折叠连接。支脚212既可以工厂预装,也可以现场临时安装。如图3所示的是其收拢状态示意图,支脚212为未预装状态。

2、如图4所示,支脚212的上端的左右侧设有卡边,第一斜梁211的右侧端的底侧与第二斜梁213的左侧端的底侧均设有对应于卡边的卡槽,子斜梁21被展开时,第一斜梁211的卡槽与第二斜梁213的卡槽分别卡接在支脚 212的两卡边上。

当第一斜梁211的右侧端与第二斜梁213的左侧端向下折叠时,支脚212 至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限定第一斜梁211与第二斜梁213保持固定张开角度:

1、如图5所示,第一斜梁211与第二斜梁213分别与支脚212铰接(异轴),支脚212的上端设有一限位凸起,当子斜梁21被展开时,第一斜梁211 的铰接端与第二斜梁213的铰接端抵接在限位凸起的两面,以实现不管从斜梁组件的左边推,还是从斜梁组件的右边推,支脚始终都是保持竖直状态,并保持斜梁组件的展开角度。

2、如图6所示,第一斜梁211、第二斜梁213及支脚212相互铰接(同轴),两拉杆215铰接分别铰接第一斜梁211与支脚212以及第二斜梁213 与支脚212,子斜梁21被展开时,拉杆215处于拉直状态。

3、如图7所示,第一斜梁211、第二斜梁213分别铰接在支脚212(异轴)上,两拉杆铰接分别铰接第一斜梁与支脚以及第二斜梁与支脚,子斜梁被展开时,拉杆215处于拉直状态。

4、如图8所示,第一斜梁211、第二斜梁213通过铰接件216铰接在支脚212上,子斜梁21被展开时,铰接件的端部抵接在支脚212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单坡式的光伏板安装的光伏支架系统,其对应的保持架为可折叠拉杆。

请参考图9所示,其斜梁组件3包括若干组子斜梁31。子斜梁31包括第一斜梁311、第二斜梁312以及可折叠拉杆313,第一斜梁311的右侧端与第二斜梁312的左侧端呈可折叠连接。可折叠拉杆313的两端分别铰接第一斜梁311与第二斜梁312,第二斜梁312的右侧端与相邻子斜梁31中的第一斜梁311的左侧端呈可折叠连接。当斜梁组件3被两端拉伸以处于展开状态,各子斜梁31中的第一斜梁311组成光伏板安装面,拉杆313处于展平状态。

实施例3

由于实施例1与实施例2原理一致,本实施例以实施例2为例,对实施例2进行扩展,而本实施例中所扩展的部分同样适用于实施例1,在此对实施例1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第二斜梁312的右侧端与第一斜梁311的左侧端既可直接铰接,也可通过一铰接座314连接。

铰接座314可以通过胶水固定、螺栓固定以及放置压载物的方式与安装场地进行固定。以压载物为例,如图9所示,铰接座314的上端面加工有两道凹槽,采用槽钢作为压梁32,压梁32的槽口对应于所述两道凹槽,并放置在其中。水泥块33压接在压梁32上,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抗风能力及稳固性,水泥块33可以是长段式,也可以分段式,各分段的水泥块压接在对应的铰接座314上。

同样地,各斜梁组件中相邻的第二斜梁312间通过横拉杆组件34连接。横拉杆组件34可沿垂直于斜梁组件3折叠或拉伸的方向进行折叠或平展,当横拉杆组件34处于完全平展状态时,其关节处设有限位机构使其保持平展状态。

第一斜梁311、第二斜梁312既可以为伸缩梁,也可以为折叠梁,当可伸缩梁拉伸至设定长度或可折叠梁展开时,其对应位置设有限位机构使其保持展开状态。其中,由于安装坡度的原因,实施2中的第一斜梁311的长度通常大于第二斜梁312的长度,因此,实施例2中更有必要至少将第二斜梁312 设计成折叠或伸缩梁,以使得收拢后,其仍能与第一斜梁311保持平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实施2及实施例3所涉及到的多个具体组件进行说明。

分别如图10-图13所示,所述可折叠拉杆313与拉杆215可采用链杆、槽杆、升缩杆以及柔性链的方式实现。

横拉杆组件34包括互相铰接的第一横拉杆341及第二横拉杆342,其可以通过以下弹性卡槽的方式实现限位:如图14所示,第一横拉杆341与第二横拉杆342其在偏离铰接中心的位置设有轮廓相符合的凹槽,当二者被展开时,二者凹槽重叠,利用自身的形变力完成限位。如图15所示,第一横拉杆 341与第二横拉杆342在铰接中心设有轮廓相符合的凹槽,同时,在其铰接轴上设置有使二者保持抵靠的弧形弹片,当二者被展开时,二者凹槽重叠,并在弧形弹片的作用下完成限位。如图16所示,第一横拉杆341与第二横拉杆 342的两边各形成一个直角边缘,当二者被展平时,第一横拉杆341的直角边缘抵接在第二横拉杆342的边缘,第二横拉杆342的直角边缘抵接在第一横拉杆341的边缘,二者在弧形弹片的作用下完成限位。如图17所示,第一横拉杆341与第二横拉杆342均呈片状,其铰接处铰接有一槽钢,当二者被展平时,槽钢的槽口卡住第一横拉杆314与第二横拉杆315,并在弧形弹片的作用下保持限位。

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为可折叠梁时,(以实施例2中第一斜梁为例)其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如图18所示,第一斜梁311中的两组成梁3111并非 360度可折叠,其在展开角达到180度时,其铰接端上部的边缘相抵接,从而可以承受向下的压力。

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为可伸缩梁时,其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如图19所示,内套接件3112上设有一弹簧销3113,外套接件3114上设有对应于弹簧销3113的卡孔,当拉伸至设定长度时,弹簧销3113从外套接件3114的卡孔伸出,完成限位。

实施例5

光伏板与支架间可以通过常规的螺钉或压块及螺钉组合的方式进行固定,针对实施例1及2的两种安装方式,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可以实现光伏板与支架间快速装夹的结构,同样地,本实施例以实施例2的部件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0所示,第一斜梁311及第二斜梁312的上端面的上端均铰接有上压块41,第一斜梁311及第二斜梁312的上端面的下端均铰接有下压块42。上压块41与下压块42具有相向设置的卡条以压接所要安装的光伏板19,上压块41与下压块42的铰接处设有扭簧,以使得上压块41与下压块42夹紧光伏板。

优选地,下压块42的根部设有朝向光伏板19侧的折板,所示折板与其安装槽的槽底相抵接,同时,扭簧使得下压块42保持张开状态,在折板的作用下,下压块42的最大开合角度为90°。而对于上压块,其保持角度为a1 的开合角,a1的可设置范围为0°-90°,更优选地,为45°-80°。如此,只需将上压块掰开一个小角度至a2(>90°)角度,即可将光伏板19置入,松手即完成相关装夹。

优选地,上压块41靠近第二斜梁侧设有一斜向上的凸角411,完成装配后,铰接座316压迫该凸角,使上压块41紧紧地夹紧光伏板19。

更优选地,在第一斜梁与第二斜梁为可伸缩梁的情况下:

如图21、22及23所示,可伸缩梁包括均呈C型钢状的外套接件3114及内套接件3112。外套接件3114的槽口的一侧设有伸出内套接件3112对应该侧的槽口的挡边,内套接件3112的槽口的另一侧设有伸出外套接件4114对应该侧的槽口的挡边。如此,当外套接件3114与内套接件3112套接时,上压块41会被内套接件3112的挡边挡住而不弹出,下压块42被外套接件3114 的挡边挡住而不弹出。

或者,如图24及25所示,可伸缩梁包括均呈C型钢状的外套接件3114、中套接件3115以及内套接件3112。中套接件3115的槽口两侧设有伸出内套接件3112以及外套接件3114的两侧槽口的挡边;如此,当可伸缩梁收缩时,中套接件3115的槽口两侧的挡边分别挡住上压块41与下压块42,使其收拢,不弹出。

实施例6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支架快捷安装方法,利用如前述的支架进行安装,其包括:

S1、在支架生产场地完成支架中各组件的组装,并使组装后的支架保持收拢状态;其中,光伏板根据运输条件(即是否需要考虑搬运重量)及安装产地的作业条件(现场是否具备吊装作业条件)选择预装或不预装;

S2、将呈收拢状态的支架运输至安装场地,进行安装;

对于预装光伏板的支架,将其在安装场地由收拢状态拉伸至完全展开状态,即完成安装;

对于不预装光伏板的支架,先将其在安装场地由收拢状态拉伸至展开状态,其后在支架上安装光伏板,最后将其拉伸至完全展开状态,即完成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