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PS电机接线架导电片卡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0111发布日期:2019-06-05 22:5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EPS电机接线架导电片卡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助力转向电机的接线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EPS电机接线架导电片卡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用于EPS电机的接线架结构,普遍采用通过多个圆形台阶孔对导电片进行定位的定位设计。UL1004电机明确要求爬电距离为1.6mm,国际标准IEC60335-1内规定的爬电距离为1.2mm,但现有设计不足1.0mm,存在设计隐患,即现有的EPS电机接线架导电片卡位结构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无法满足安规要求。且现有的接线架导电片卡位结构混料注塑成形时安装定位点多,加工工时长,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相邻导电片间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满足安规要求的EPS电机接线架导电片卡位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EPS电机接线架导电片卡位结构,包括:接线架,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三导电片,第四导电片以及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上表面按需设有若干用于所述导电片注塑定位的定位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导电片分组对应,用于辅助各个导电片的定位导电工作;所述定位孔沿所述绝缘支架周向依次为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第四定位孔、第五定位孔、第六定位孔、第七定位孔,第八定位孔和第九定位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辅助第一导电片定位;所述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辅助第二导电片定位;所述第五定位孔、第六定位孔和第七定位孔辅助第三导电片定位;所述第八定位孔和所述第九定位孔辅助第四导电片定位。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第三导电片分别包括连接部、导电部和折弯部,所述连接部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由第一连接部向外延伸而成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导电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折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末端连接有另一个所述折弯部,所述导电部与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同侧,所述折弯部用于连接线圈。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折弯部为倒钩型的结构,所述折弯部包括折弯主体、弧形部和绕线部,所述折弯主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弧形部一端与折弯主体连接,另一端与绕线部连接;所述折弯主体与绕线部平行设置,所述折弯主体与绕线部之间形成一夹腔,且夹腔的开口朝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第三导电片折弯部等间距垂直排列。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接线架和绝缘支架为混料注塑成形的一体成型结构。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任一所述导电片设有2个或2个以上卡位结构。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卡位结构为截面为矩形、或曲线形、或相邻边线设倒角和/或导圆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EPS电机接线架导电片卡位结构,基于绝缘支架周圈设置辅助各个导电片定位的定位孔的技术特征,定位可靠,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满足安规要求;基于卡位结构为一体混料注塑成形的技术特征,成型时更易于安装,生产效率高。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性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EPS电机接线架导电片卡位结构组装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绝缘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的独立结构视图。

附图标记:

1 接线架 11 第一导电片

12 第二导电片 13 第三导电片

14 第四导电片 15 绝缘支架

151 第一定位孔 152 第二定位孔

153 第三定位孔 154 第四定位孔

155 第五定位孔 156 第六定位孔

157 第七定位孔 158 第八定位孔

159 第九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具体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具体实施例1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EPS电机接线架1导电片卡位结构,包括:接线架1,第一导电片11,第二导电片12,第三导电片13,第四导电片14以及绝缘支架15,绝缘支架15上表面按需设有若干定位孔。定位孔的设定,可充分保证导电片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相对位置不变,且防止相邻导电片之间发生短路。其中接线架1和绝缘支架15为混料注塑成形的一体成型结构。

任一导电片设有2个或2个以上卡位结构,该卡位结构为截面为矩形、或曲线形、或相邻边线设倒角和/或导圆的结构。

定位孔与导电片分组对应,用于辅助各个导电片的定位导电工作;定位孔沿绝缘支架15周向依次为第一定位孔151、第二定位孔152、第三定位孔153、第四定位孔154、第五定位孔155、第六定位孔156、第七定位孔157,第八定位孔158和第九定位孔159。

第一定位孔151和第二定位孔152辅助第一导电片11定位;第三定位孔153和第四定位孔154辅助第二导电片12定位;第五定位孔155、第六定位孔156和第七定位孔157辅助第三导电片13定位;第八定位孔158和第九定位孔159辅助第四导电片14定位。

第一导电片11、第二导电片12和第三导电片13分别包括连接部、导电部和折弯部,连接部为弧形结构,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由第一连接部向外延伸而成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一端连接导电部,另一端连接折弯部,第二连接部的末端连接有另一个折弯部,导电部与折弯部设置于连接部的同侧,折弯部用于连接线圈。

折弯部为倒钩型的结构,折弯部包括折弯主体、弧形部和绕线部,折弯主体与连接部连接,弧形部一端与折弯主体连接,另一端与绕线部连接;折弯主体与绕线部平行设置,折弯主体与绕线部之间形成一夹腔,且夹腔的开口朝内。第一导电片11、第二导电片12和第三导电片13折弯部等间距垂直排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EPS电机接线架导电片卡位结构,基于绝缘支架15周圈设置辅助各个导电片定位的定位孔的技术特征,定位可靠,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满足安规要求;基于卡位结构为一体混料注塑成形的技术特征,成型时更易于安装,生产效率高。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