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6712发布日期:2019-09-03 19:52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封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封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塑封体的上端面一般为整圆环状,当压入后端盖时,第一止口、第二止口、塑封体上端上面、后端盖底面形成封闭区域,封闭区域压强过大,导致后端盖压入困难,若增大第一止口尺寸或减小第二止口尺寸,会因为后端盖与塑封体结合力不足,导致电机异音或后端盖脱落。

若电机连续运转,会使电机内部温度不断升高,导致电机内部压强远大于外部空气压强,后端盖受到力的作用,发生蠕动,长此以往,会导致转子组件轴向窜动距离变大,电机振动加大,更加严重的是会导致后端盖脱落,电机无法运行。

另外,塑封体将定子组件、前端盖及线夹连结成一体,各处结合十分紧密,唯独线夹上下夹板结合处及出线处可能有缝隙,存在水通过缝隙进入电机内部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塑封电机,以利于后端盖压入时的排气和提升电机运行的可靠性为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封电机,包括塑封定子、转子组件、后端盖,所述的塑封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前端盖、线夹、线束和塑封体,所述的定子铁芯上设置绝缘部件,所述的绝缘部件上绕有定子线圈,定子铁芯、绝缘部件和定子线圈组成定子组件,所述的塑封体将定子组件、前端盖及线夹塑封一体,线束绑扎于塑封体的凸耳上,所述的塑封体的上端部设置有与后端盖配合的内止口和外止口,所述的内止口和外止口处设置有若干轴向的内凹槽和外凹槽。通过设置轴向的凹槽,在后端盖压入时,内部气体可以通过凹槽实现与外界的贯通,便于内部气体的排气,便于降低后端盖压入时的内部气压,保持内外气压平衡,使后端盖与塑封体结合更牢固,电机运转时,电机内部的温升不会导致电机内部的压强远大于外部空气压强,解决了内部气压对后端盖的压力,可以有效防止后端受压后发生位置移动而造成的各种问题,提升了电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内凹槽和外凹槽从塑封体的上端部的端面开始沿轴向往下延伸。便于封闭区域空气能顺利排出。

至少一个所述的内凹槽从塑封体的上端部的端面处沿轴向往下延伸至定子铁芯下端面以下位置。有利于电机内部的空气通畅流通。

所述的塑封体的上端部的端面上至少设置一个凹坑,且所述的凹坑径向贯通内止口和外止口的各一个内凹槽和外凹槽,且内凹槽从塑封体的上端部的端面处沿轴向往下延伸至定子铁芯下端面以下位置。当电机连续运转,随着电机内部温度升高,内部压强增大,通过凹坑与外界大气相通,能够使电机内外压强接近,保证后端盖不会发生蠕动和脱落。

所述的后端盖设置有与塑封体的外止口配合连接的第一止口,以及与塑封体的内止口配合连接的第二止口,所述的内凹槽和外凹槽的深度大于后端盖第一止口和第二止口的深度。能使封闭区域的空气顺利排出,不会出现“鼓气”而导致后端盖压入困难,甚至导致后端盖变形、塑封体开裂等现象,同时有利于端盖的拆卸。

所述的后端盖第二止口设置有多个凹陷,且凹陷沿第二止口周向均匀分布。使端盖压入更加容易,且受力均匀。

所述的凹陷数量为6~8处。

所述的凸耳与线夹位于塑封体的同一侧,且线夹的下端面高于凸耳的上端面。当线束与凸耳用绑扎带绑扎后,在凸耳与线夹之间,线束在空间上形成低点,若有冷凝水会沿着线束流到低点,因重力作用滴下,防止冷凝水沿着线束通过线夹上下夹板结合处和出线处的间隙流入电机内部。

有益效果:

1、通过凹槽的排气,压入后端盖更加容易,不会出现“鼓气”而导致后端盖压入困难,甚至导致后端盖变形、塑封体开裂等现象,同时有利于端盖的拆卸;后端盖第二止口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止口周向均匀分布的凹陷,更加有利于后端盖的压入,且压入时各处受力均匀,端盖变形量均匀,提高电机的质量,同时还利于后端盖的拆卸,便于电机维修。

2、当电机连续运转,随着电机内部温度升高,内部压强增大,通过凹槽和凹坑与外界大气相通,能够使电机内外压强接近,使后端盖不受向外的一个作用力,保证后端盖不会发生蠕动和脱落,提高电机的可靠性和电机寿命。

3、线夹的下端面高于凸耳的上端面,能够有效地防止冷凝水沿着线束通过线夹上下夹板结合处和出线处的间隙流入电机内部,保证的电机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机半剖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无后端盖的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视向无后端盖的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后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子铁芯;2-绝缘部件;3-定子线圈;4-前端盖;5-线夹;6-线束;7-塑封体;8-后端盖;701-;702-内止口;703-外止口;704-内凹槽;705-凹坑;706-外凹槽;801-第一止口;802-第二止口;803-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塑封电机,包括塑封定子、转子组件、后端盖8,塑封定子包括定子铁芯1、前端盖4、线夹5、线束6和塑封体7,定子铁芯1上设置绝缘部件2,绝缘部件2上绕有定子线圈3,定子铁芯1、绝缘部件2和定子线圈3组成定子组件,塑封体7将定子组件、前端盖4及线夹5塑封一体,线束6绑扎于塑封体7的凸耳701上,塑封体7的上端部设置有与后端盖8配合的内止口702和外止口703,内止口702和外止口703处设置有若干轴向的内凹槽704和外凹槽706。

为了便于空气排出,内凹槽704和外凹槽706从塑封体7的上端部的端面开始沿轴向往下延伸。便于封闭区域空气能顺利排出。

为了利于电机内部的空气流通,其中一个内凹槽704从塑封体7的上端部的端面处沿轴向往下延伸至定子铁芯1下端面以下位置。有利于电机内部的空气通畅流通。

为了防止后端盖8不会因内部压力而蠕动、脱落,塑封体7的上端部的端面上至少设置一个凹坑705,且凹坑705径向贯通内止口702和外止口703的各一个内凹槽704和外凹槽706,且内凹槽704从塑封体7的上端部的端面处沿轴向往下延伸至定子铁芯1下端面以下位置。当电机连续运转,随着电机内部温度升高,内部压强增大,通过凹坑705与外界大气相通,能够使电机内外压强接近,保证后端盖8不会发生蠕动和脱落。

为了能更好地使封闭区域的空气顺利排出,后端盖8设置有与塑封体7的外止口703配合连接的第一止口801,以及与塑封体7的内止口702配合连接的第二止口802,内凹槽704和外凹槽706的深度大于后端盖8第一止口801和第二止口802的深度。能使封闭区域的空气顺利排出,不会出现“鼓气”而导致后端盖8压入困难,甚至导致后端盖8变形、塑封体7开裂等现象,同时有利于端盖的拆卸。

为了使端盖更容易压入,后端盖8第二止口802沿周向环绕均布有8个凹陷803。使端盖压入更加容易,且受力均匀。

为了防止冷凝水流入电机内部,凸耳701与线夹5位于塑封体7的同一侧,且线夹5的下端面高于凸耳701的上端面。当线束6与凸耳701用绑扎带绑扎后,在凸耳701与线夹5之间,线束6在空间上形成低点,若有冷凝水会沿着线束6流到低点,因重力作用滴下,防止冷凝水沿着线束6通过线夹5上下夹板结合处和出线处的间隙流入电机内部。

在后端盖8压入时,内部气体可以通过塑封体7上的凹槽、凹坑705和后端盖8的凹陷803,实现与外界的贯通,便于内部气体的排气,便于降低后端盖8压入时的内部气压,保持内外气压平衡,使后端盖8与塑封体7结合更牢固,电机运转时,电机内部的温升不会导致电机内部的压强远大于外部空气压强,解决了内部气压对后端盖8的压力,可以有效防止后端受压后发生位置移动而造成的各种问题,提升了电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图1-4所示的一种塑封电机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发明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