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配电柜铜排绝缘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传统型配电柜铜排绝缘保护装置采用绝缘子来隔离支撑,在实际进行铜排固定时,不能有效控制铜排空间及间距,尤其在一些使用工况较为恶劣的配电柜,如公路铁路旁,振动较多,长时间使用导致安装结构的松动,铜排位置发生偏移等问题,可靠性不佳。此外,现有的结构固定安装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多种安装环境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可靠性不佳,安装方式单一的缺陷,提供一种抗震性能好,可靠性高,配置方式多变,满足多种安装环境需求的铜排绝缘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用于配电柜铜排绝缘安装结构,包括固定铜排的基座,所述基座与铜排之间设有绝缘垫板,所述绝缘垫板中部设有锥形凹陷,所述绝缘垫板的另一侧设有塞柱,所述塞柱的设有与锥形凹陷相紧密配合的锥形凸起,塞柱的外径与铜排固定孔的内径相同,所述塞柱与绝缘垫板的间隙与铜排的厚度相同,所述锥形凸起的中部设有螺栓孔,螺栓将塞柱与绝缘垫板压紧后与基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塞柱的中部的螺栓孔内设有贴合固定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长度与塞柱的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的为陶瓷材质,所述塞柱的材质为包覆在支撑管外侧的绝缘橡胶。
优选的,所述绝缘垫板的中部设有与锥形凹陷连通的圆柱孔,所述塞柱的前端设有与圆柱孔紧密接触配合的圆柱部。
优选的,所述塞柱的一侧设有定位垫片,所述定位垫片的内侧沿着螺栓孔外沿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为圆锥形,所述定位垫片的外侧设有螺栓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能够利用塞柱与铜排安装孔之间的配合实现周向和轴向的双重定位,而塞柱与绝缘垫板之间锥形配合部将定位好的铜排固定,铜排被完全固定,增加支撑管后支撑强度进一步提高,此外将塞柱及绝缘板叠加使用还能实现多组铜排的层叠放置,提高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 本申请结构示意图;
图2 本申请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3 本申请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4 本申请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绝缘垫板,21.圆柱孔,22.锥形凹槽,3.铜排,31.第二铜排,4.塞柱,41.支撑管,42.圆柱部,43.锥形凸起,5.定位垫片,51.螺栓槽,52.定位凸起,6.螺栓,61.螺母,62.螺母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用于配电柜铜排绝缘安装结构,包括固定铜排的基座1,基座位于配电柜的内部,基座上设有固定孔,基座与铜排之间设有绝缘垫板2,本申请中绝缘垫板中部设有锥形凹陷22,与锥形凹陷相对设置的一侧设有塞柱4,塞柱的设有与锥形凹陷相紧密配合的锥形凸起43,锥形凸起与锥形凹陷相互紧密配合形成定位。而塞柱的外径与铜排固定孔的内径相同,如图所示,塞柱外侧与铜排的固定孔内侧紧密结合,锥形凸起与锥形凹陷紧密结合后,塞柱与绝缘垫板的间隙,该间隙与铜排的厚度相同,如图所示,铜排被紧密的压紧在塞柱圆台与绝缘垫板之间。为了使上述塞柱与绝缘垫板紧密结合,锥形凸起的中部设有螺栓孔,螺栓6穿过螺栓孔将塞柱与绝缘垫板压紧后与基座固定连接,螺栓末端与基座上固定孔配合固定,这样就实现铜排的圆周方向及轴向上的固定。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整体竖直方向上的强度,所述塞柱的中部的螺栓孔内设有贴合固定有支撑管41,如图所示,支撑管的长度与塞柱的高度相同。固定时支撑管起到轴向支撑作用,塞柱材质一般选择橡胶材质,为了避免过度挤压变形,采用支撑管进行支撑,支撑管的材质一般选用陶瓷材质,实际使用时在旋紧螺栓后需要进行点胶。塞柱可选与支撑管固定或者活动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绝缘垫板的中部设有与锥形凹陷连通的圆柱孔21,所述塞柱的前端设有与圆柱孔紧密接触配合的圆柱部42,圆柱部与圆柱孔紧密配合后形成冗余配合,增加定位数量。
而为了进一步增加定位数,塞柱的一侧设有定位垫片5,定位垫片的内侧沿着螺栓孔外沿设有定位凸起52,所述定位凸起为圆锥形,定位凸起与支撑管的内壁或者螺栓孔进行配合限位,定位垫片的外侧设有螺栓槽51,这样垫片再次进行限位定位。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展示了多组铜排的安装方式,如图所示第二铜排31通过螺栓6固定在塞柱的右端,第二铜排与塞柱之间还设有定位垫片5,并通过塞柱与铜排3间隔,实现双铜排的定位。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展示了利用螺栓后装定位的结构,也就是说螺栓6从基座1的后侧穿过,在螺栓上依次套装连接定位垫片5、塞柱4及铜排后,与绝缘垫板2固定,并由螺母61及螺母垫片62固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