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接式太阳能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2221发布日期:2019-06-21 23:3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接式太阳能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领域,特别指一种套接式太阳能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是一种个人可随身携带,自身能储备电能,主要为手持式移动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例如无线电话、笔记本电脑)充电的便携充电器,特别应用在没有外部电源供应的场合;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用作电能存储的电池,稳定输出电压的电路(直流-直流转换器),绝大部分的行动电源带有充电器,用作为内置电池充电。在智能手机兴起不久后出现的移动电源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市场需求的驱动也促进了移动电源行业的急速发展;目前,移动电源已经成为了一种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辅助工具,随着移动电源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消费者不断提出的新的使用需求,传统的移动电源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及消费者不断提出的新功能要求;针对外出进行户外活动的使用场合,移动电源的储存电量用完,又无法及时找到充电设备时,需要一种可通过能量转换在户外场合实时进行充电以进行电量补充,防止突发情况下,急需用电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可拆卸且根据实际使用状态进行展开充电或叠合收放的太阳能套吸收太阳能后实时转换为电能储存于电池内,使用及收放方便快捷,有效解决了户外场合急需用电问题的套接式太阳能移动电源。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套接式太阳能移动电源,包括面壳、底壳、电池、太阳能板、主板、扣合件及太阳能套,其中,上述面壳为底部为开放面的盒状结构;上述主板嵌设固定于面壳内,电池卡合固定于面壳内,位于主板下方,并与主板电导通;上述底壳扣合在面壳的底部,形成整体的移动电源结构;上述太阳能板设置于面壳的顶面,并与主板电导通;

上述太阳能套包括扣合部及面板部,面板部包括至少二块,面板部内设有太阳能面板,各面板部间隔并列设置,且相互电导通;扣合部设置于面板部的一端,各面板部及扣合部外部通过皮套连接形成整体的太阳能套结构;扣合部挂设在面壳的侧壁上,并通过面壳侧部的扣合件与面壳固定;各面板部沿相邻之间的间隙相互折叠,且内侧的面板部与太阳能板电连接;各面板部展开时,接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传递至电池内储存。

优选地,所述的扣合部包括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双层之间形成扣合槽,扣合槽挂设于面壳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的扣合件包括三块,且面壳与底壳扣合后,两块扣合件分别可拆卸地扣合于面壳的两侧,以便固定面壳与底壳,扣合部挂设于面壳一侧的侧壁上,第三块扣合件从外侧压紧扣合部的内层,将其固定于面壳上。

优选地,所述的面板部连接于扣合部的上部,相邻两面板部依次沿反向方向上下叠合,相邻两面板部之间形成叠合缝隙;需要充电时,将各面板部依次张开成平面状结构,以提高接收太阳能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的面壳的一端设有USB座,USB座竖直卡设在面壳内,USB座上设置有至少二个USB接口,USB接口与USB座内侧的主板电导通。

优选地,所述的面壳的另一端设有灯座,灯座竖直卡设在面壳内,灯座上设有至少二个灯,灯与主板电导通,以便提供照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采用可拆卸且根据实际使用状态进行展开充电或叠合收放的太阳能套吸收太阳能后实时转换为电能储存于电池内,使用及收放方便快捷,有效解决了户外场合急需用电问题的套接式太阳能移动电源。本实用新型以盒状的面壳作为主要承载部件,面壳内部设有主板、电池、USB座、灯座等配件,面壳底部的开放面处通过底壳盖合封闭;独创性地在于,本实用新型面壳的顶面水平设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的一端与主板电连接,太阳能板的另一端与外部的太阳能套连接;本发明的太阳能套包括扣合部及面板部,其中扣合部竖直设置,并包括相互间隔的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为扣合槽,扣合槽扣合在面壳一侧的侧壁上,并通过内外夹合的扣合件夹紧固定于面壳上;面板部包括至少二块,各面板部水平间隔设置,并通过导线相互电导通,靠近扣合部的面板部与设置在面板顶部的太阳能板另一端电连接;各面板部及扣合部通过整体的皮套套合成整体的太阳能套结构,皮套起保护面板部及保持接触柔性的作用,面板部沿相邻两面板部之间的间隙可相互折叠;在无需太阳能套充电情况下,可将面板部依次反向折叠于一体,以便收放;需要太阳能套充电时,可将面板部逐次展开,以便提高整个太阳能套接收太阳能的面积,提高太阳能转换速度,可使充电电流瞬间达到1安,有效提高充电了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太阳能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套接式太阳能移动电源,包括面壳1、底壳2、电池3、太阳能板4、主板5、扣合件8及太阳能套9,其中,上述面壳1为底部为开放面的盒状结构;上述主板5嵌设固定于面壳1内,电池3卡合固定于面壳1内,位于主板5下方,并与主板5电导通;上述底壳2扣合在面壳2的底部,形成整体的移动电源结构;上述太阳能板4设置于面壳1的顶面,并与主板5电导通;

上述太阳能套9包括扣合部91及面板部92,面板部92包括至少二块,面板部92内设有太阳能面板,各面板部92间隔并列设置,且相互电导通;扣合部91设置于面板部92的一端,各面板部92及扣合部91外部通过皮套连接形成整体的太阳能套9结构;扣合部91挂设在面壳1的侧壁上,并通过面壳1侧部的扣合件8与面壳1固定;各面板部92沿相邻之间的间隙相互折叠,且内侧的面板部92与太阳能板4电连接;各面板部92展开时,接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传递至电池3内储存。

扣合部91包括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双层之间形成扣合槽A,扣合槽A挂设于面壳1的侧壁上。

扣合件8包括三块,且面壳1与底壳2扣合后,两块扣合件8分别可拆卸地扣合于面壳1的两侧,以便固定面壳1与底壳2,扣合部91挂设于面壳1一侧的侧壁上,第三块扣合件8从外侧压紧扣合部91的内层,将其固定于面壳1上。

面板部92连接于扣合部91的上部,相邻两面板部92依次沿反向方向上下叠合,相邻两面板部92之间形成叠合缝隙B;需要充电时,将各面板部92依次张开成平面状结构,以提高接收太阳能的面积。

面壳1的一端设有USB座6,USB座6竖直卡设在面壳1内,USB座6上设置有至少二个USB接口,USB接口与USB座6内侧的主板5电导通。

面壳1的另一端设有灯座7,灯座7竖直卡设在面壳1内,灯座7上设有至少二个灯,灯与主板5电导通,以便提供照明。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采用可拆卸且根据实际使用状态进行展开充电或叠合收放的太阳能套吸收太阳能后实时转换为电能储存于电池内,使用及收放方便快捷,有效解决了户外场合急需用电问题的套接式太阳能移动电源。本实用新型以盒状的面壳作为主要承载部件,面壳内部设有主板、电池、USB座、灯座等配件,面壳底部的开放面处通过底壳盖合封闭;独创性地在于,本实用新型面壳的顶面水平设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的一端与主板电连接,太阳能板的另一端与外部的太阳能套连接;本发明的太阳能套包括扣合部及面板部,其中扣合部竖直设置,并包括相互间隔的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为扣合槽,扣合槽扣合在面壳一侧的侧壁上,并通过内外夹合的扣合件夹紧固定于面壳上;面板部包括至少二块,各面板部水平间隔设置,并通过导线相互电导通,靠近扣合部的面板部与设置在面板顶部的太阳能板另一端电连接;各面板部及扣合部通过整体的皮套套合成整体的太阳能套结构,皮套起保护面板部及保持接触柔性的作用,面板部沿相邻两面板部之间的间隙可相互折叠;在无需太阳能套充电情况下,可将面板部依次反向折叠于一体,以便收放;需要太阳能套充电时,可将面板部逐次展开,以便提高整个太阳能套接收太阳能的面积,提高太阳能转换速度,可使充电电流瞬间达到1安,有效提高充电了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