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三相分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2582发布日期:2019-08-20 23: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三相分流器,输电线采用同轴电缆结构的自制热导线,其特征在于:三相分流器(61)按照A相、B相和C相三相分别安装在送端电源(63)和受端负载(62)之间;三相分流器由微处理器(65)和三个相同结构的单向分流器构成,三个单向分流器分别为:A相分流器、B相分流器、C相分流器;三个相同结构的单相分流器按一定的方式连接,构成三种不同结构的三相分流器;三相分流器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工作;

单相分流器由分流控制器(16),变电器主体(1),内导体分接开关(17),内导体控制电机(18),输出分接开关(19),输出控制电机(20),外导体温度测量仪(44)构成,对外接口有:原边中性点(4),副边中性点(5),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以及三个连接端子:内导体连接端(22)、外导体连接端(23)、输出连接端(24);

三相分流器对外接口有:A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A),B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B)、C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C),A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A),B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B),C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C),A相输出接口(57A),B相输出接口(57B),C相输出接口(57C);

所述三种不同结构的三相分流器分别是双星型结构,星型三角结构,三角星型结构;双星型结构适用于由单相分流器分别为升压自耦式变电器、降压自耦式变电器、双绕组变电器、三绕组变电器构成的三相分流器;星型三角结构适用于由单相分流器分别为双绕组变电器、三绕组变电器构成的三相分流器;三角星型结构适合于由单相分流器分别为双绕组变电器、三绕组变电器构成的三相分流器;

所述变电器主体(1)是变压器,含两个原绕组二(10),一个副绕组(11);变电器主体结构分为:升压自耦式变电结构,降压自耦式变电结构,双绕组变电结构,三绕组变电结构,不同结构的变电器分别称为升压自耦式变电器,降压自耦式变电器,双绕组变电器,三绕组变电器;

所述分流控制器(16)是在切换控制电机(30)上连接转动连接杆(31),切换控制电机(30)控制转动连接杆(31)的转动,短路电刷(32)固定在转动连接杆一端,并与内导体输入端子短路连接;分流控制器有三个连接端子:内导体输入端子(29)、外导体输出端子(39)、内导体分接端子(40);内导体输入端子(29)与分流器内导体连接端(22)短路连接,外导体输出端子(39)与变电器输入端口(2)短路连接后,连接到外导体连接端(23),内导体分接端子(40)与内导体分接开关(17)的输出端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三相分流器,其特征在于:三相分流器(61)按照如下方式安装在送端电源(63)和受端负载(62)之间:

A相自制热导线(58A)靠近送端电源(63)一侧,A相自制热导线内导体(60A)和A相自制热导线外导体(59A)短路连接后,与送端电源A相连接;靠近三相分流器一侧,A相自制热导线内导体(60A)与三相分流器A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A)短路连接,A相自制热导线外导体(59A)与三相分流器A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A)短路连接;三相分流器A相输出接口(57A)与受端负载A相之间通过常规输电导线短路连接;

B相自制热导线(58B)靠近送端电源(63)一侧,B相自制热导线内导体(60B)和B相自制热导线外导体(59B)短路连接后,与送端电源(63)B相连接;靠近三相分流器一侧,B相自制热导线内导体(60B)与三相分流器B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B)短路连接,B相自制热导线外导体(59B)与三相分流器B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B)短路连接;三相分流器B相输出接口(57B)与受端负载(62)B相之间通过常规输电导线短路连接;

C相自制热导线(58C)靠近送端电源(63)一侧,C相自制热导线内导体(60C)和C相自制热导线外导体(59C)短路连接后,与送端电源(63)C相连接;靠近三相分流器一侧,C相自制热导线内导体(60C)与三相分流器C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C)短路连接,C相自制热导线外导体(59C)与三相分流器C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C)短路连接;三相分流器C相输出接口(57C)与受端负载C相之间通过常规输电导线短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三相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星型结构的三相分流器,三个单向分流器A相分流器(68)、B相分流器(69)、C相分流器(70)连接关系为:

A相分流器(68)的外导体连接端(23)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A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A),A相分流器的内导体连接端(22)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A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A),A相分流器的输出连接端(24)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A相输出接口(57A);A相分流器的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均连接到微处理器(65),微处理器(65)通过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控制A相分流器的工作方式;

B相分流器(69)的外导体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B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B),B相分流器的内导体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B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B),B相分流器的输出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B相输出接口(57B);B相分流器的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均连接到微处理器(65),微处理器(65)通过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控制B相分流器的工作方式;

C相分流器(70)的外导体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C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C),C相分流器的内导体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C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C),C相分流器的输出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C相输出接口(57C);C相分流器的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均连接到微处理器(65),微处理器(65)通过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控制C相分流器的工作方式;

A相分流器(68)、B相分流器(69)、C相分流器(70)的原边中性点短路连接,组成原边三相中性点(66);原边三相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不接地或直接接地或通过电阻接地或通过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中的一种;

A相分流器、B相分流器、C相分流器的副边中性点短路连接,组成副边三相中性点(67);副边三相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不接地或直接接地或通过电阻接地或通过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中的一种;

所述星型三角结构的三相分流器,三个单向分流器的连接关系是:

A相分流器的外导体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A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A),A相分流器的内导体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A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A),A相分流器的输出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A相输出接口(57A);A相分流器的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均连接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温度传感通信接口、分流选通控制接口、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输出调压控制接口控制A相分流器的工作方式;

B相分流器(69)的外导体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B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B),B相分流器的内导体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B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B),B相分流器的输出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B相输出接口(57B);B相分流器的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均连接到微处理器(65),微处理器(65)通过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控制B相分流器的工作方式;

C相分流器(70)的外导体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C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C),C相分流器的内导体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C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C),C相分流器的输出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C相输出接口(57C);C相分流器的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均连接到微处理器(65),微处理器(65)通过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控制C相分流器的工作方式;

A相分流器(68)、B相分流器(69)、C相分流器(70)的原边中性点短路连接,组成原边三相中性点(66);原边三相中性点(66)接地方式选择不接地或直接接地或通过电阻接地或通过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中的一种;

A相分流器副边中性点短路连接到C相分流器的输出连接端,B相分流器副边中性点短路连接到A相分流器的输出连接端;C相分流器副边中性点短路连接到B相分流器的输出连接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三相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星型结构的三相分流器,三个单向分流器的连接关系是:

A相分流器(68)的外导体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A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A),A相分流器的内导体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A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A),A相分流器的输出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A相输出接口(57A);A相分流器的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均连接到微处理器(65),微处理器(65)通过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控制A相分流器的工作方式;

B相分流器(69)的外导体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B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B),B相分流器的内导体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B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B),B相分流器的输出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B相输出接口(57B);B相分流器的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均连接到微处理器(65),微处理器(65)通过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控制B相分流器的工作方式;

C相分流器(70)的外导体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C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C),C相分流器的内导体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C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C),C相分流器的输出连接端连接到三相分流器的C相输出接口(57C);C相分流器的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均连接到微处理器(65),微处理器(65)通过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控制C相分流器的工作方式;

A相分流器(68)的原边中性点与C相分流器的外导体连接端短路连接,B相分流器的原边中性点与A相分流器的外导体连接端短路连接,C相分流器的原边中性点与B相分流器的外导体连接端短路连接;

A相分流器(68)、B相分流器(69)、C相分流器(70)的副边中性点短路连接,组成副边三相中性点(67);副边三相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不接地或直接接地或通过电阻接地或通过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三相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器的对外连接接口含,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原边中性点(4),副边中性点(5),输出调压触点(6),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n>1),输出分接触点(8-1~8-m)(m>1),输入端口(2)和原边中性点(4)为变电器的一个原绕组的两个连接端口,输入端口(2)连接到外导体连接端(23);

所述升压自耦式变电器为升压自耦变压器结构,采用一个原绕组一(9),原边中性点和副边中性点短路,并连接在绕组的一端;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输出调压触点(6)连接在绕组的另一端;输入端口、内导体调压触点、输出调压触点为变压器同名端;输入端口(2)、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输出分接触点(8-1~8-m)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绕组匝数连接端口;所有输出分接触点(8-1~8-m)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大于输入端口(2)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

所述降压自耦式变电器为降压自耦变压器结构,采用一个原绕组一(9),原边中性点(4)和副边中性点(5)短路,并连接在绕组的一端;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输出调压触点(6)连接在绕组的另一端;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输出调压触点(6)为变压器同名端;输入端口、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输出分接触点(8-1~8-m)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绕组匝数连接端口;所有输出分接触点(8-1~8-m)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小于输入端口(2)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

所述双绕组变电器采用双绕组变压器结构,由原绕组二(10)和副绕组(11)两个绕组构成;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原边中性点(4)连接到原绕组二(10),原边中性点(4)连接到原绕组二(10)的一端,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连接到原绕组二(10)的另一端;输入端口、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绕组匝数连接端口;输出调压触点(6)和副边中性点(5)连接到副绕组(11)的两端;输出分接触点(8-1~8-m)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绕组匝数连接端口;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输出调压触点(6)为变压器同名端;

所述三绕组变电器采用三绕组变压器结构,由两个原绕组和一个副绕组共三个绕组构成;输入端口(2)和输电中性点(14)构成其中的一个原绕组,称为输电绕组(12);内导体调压触点(3)和内导体中性点(15)构成另一个原绕组,称为内导体绕组(13);输电中性点(14)和内导体中性点(15)电路连接,并连接到原边中性点(4);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分别从内导体绕组(13)中引出不同的绕组匝数连接端口;输出调压触点(6)和副边中性点(5)连接到副绕组(11)的两端;输出分接触点(8-1~8-m)分别从绕组中引出不同的绕组匝数连接端口;输入端口(2)、内导体调压触点(3)、输出调压触点(6)为变压器同名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三相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调压触点(3)由多个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构成,不同内导体分接触点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不同;每个内导体分接触点(7-1~7-n)分别与内导体分接开关(17)的分接选择触头一一连接;第一分接触点(7-1)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小于输入端口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一分接触点(7-1)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二分接触点(7-2)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三分接触点(7-3)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末尾分接触点(7-n)与原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依次减少;

输出调压触点(6)由m个输出分接触点(8-1~8-m)构成,不同输出分接触点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不同;输出分接触点(8-1~8-m)与输出分接开关(19)的分接选择触头一一连接;第一输出分接触点(8-1)与副边中性点(5)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二输出分接触点(8-2)与副边中性点(5)之间的线圈匝数、第三输出分接触点(8-3)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末尾输出分接触点(8-m)与副边中性点之间的线圈匝数依次减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三相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控制器(16)由切换控制电机(30)、转动连接杆(31)、短路电刷(32)、外导体电阻(37)、内导体分接电阻(38)构成;分流控制器(16)是在切换控制电机(30)上连接转动连接杆(31),切换控制电机(30)控制转动连接杆(31)的转动,短路电刷(32)固定在转动连接杆一端,并与内导体输入端子(29)短路连接;分流控制器有三个连接端子:内导体输入端子(29)、外导体输出端子(39)、内导体分接端子(40);内导体输入端子(29)与分流器内导体连接端(22)短路连接,外导体输出端子(39)与变电器输入端口(2)短路连接后,连接到外导体连接端(23),内导体分接端子(40)与内导体分接开关(17)的输出端子连接;外导体触点(33)、外导体电阻触点(34)、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35)、输入分接触点(36)分布在切换控制电机(30)转轴为圆心,圆心到短路电刷(32)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上,外导体触点(33)、外导体电阻触点(34)、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35)、输入分接触点(36)等距分布,外导体触点(33)与外导体输出端子(39)短路连接,外导体电阻(37)连接在外导体电阻触点(34)与外导体输出端子(39)之间;输入分接触点(36)与内导体分接端子(40)短路连接,内导体分接电阻(38)连接在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35)和内导体分接端子(40)之间;

分流控制器(16)在控制电机工作控制下,当转动连接杆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到不同角度时,依次完成短路电刷(32)如下短路方式:

1)短路电刷与外导体触点(33)短路;

2)短路电刷同时与外导体触点(33)和外导体电阻触点(34)短路;

3)短路电刷同时与外导体电阻触点(34)和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35)短路;

4)短路电刷同时与内导体分接电阻触点(35)和输入分接触点(36)短路;

5)短路电刷与输入分接触点(36)短路;

当切换控制电机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控制内导体输入端子(29)从与外导体触点(33)短路连接的方式切换到与输入分接触点(36)短路连接;当切换控制电机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控制内导体输入端子(29)从与输入分接触点(36)短路连接的方式切换到与外导体触点(33)短路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