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线束的布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2598发布日期:2019-06-26 01:2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线束的布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布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线束的布线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组合线束互相缠绕并对组合线束进行防护,常常使用布线装置对组合线束进行布线。现有的组合线束的布线装置无法适用于长度较长的线束,适用性较差;且现有的组合线束的布线装置无法对线束进行有效的固定,导致线束容易脱落,工作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线束的布线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组合线束的布线装置无法适用于长度较长的线束,适用性较差;且现有的组合线束的布线装置无法对线束进行有效的固定,导致线束容易脱落,工作质量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线束的布线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上依次开设有3-10个间距相等的第一布线孔,第一布线孔的内侧壁上焊接有两个水平设置的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活塞端上焊接有垂直设置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一布线孔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两个弹簧,所述弹簧套装在伸缩杆的外圈,所述底板的顶部依次转动连接有3-10个间距相等的垂直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位于底板上方的外圈固定套接有齿圈,所述底板的顶壁上依次焊接有3-10个间距相等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齿轮,所述齿圈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轴的顶部安装有垂直设置的绕线柱,所述底板的顶壁上焊接有对称的两个垂直设置的支撑板,所述转轴、绕线柱和驱动电机均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螺钉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上依次开设有3-10个间距相等的第二布线孔。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顶端焊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绕线柱焊接在第二限位板的顶壁上,所述绕线柱的顶端焊接有第一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壁上开设有3-10个间距相等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套接有轴承套,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套接在轴承套的内圈。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底端位于第一布线孔的内部,所述压板的顶端延伸至底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二布线孔位于绕线柱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转轴、绕线柱和驱动电机均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

1、通过驱动电机、齿轮、转轴、齿圈、绕线柱、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配合作用,可将线束过长的部分缠绕在绕线柱上,即可使整个装置适用于长度过长的线束,适用性较强。

2、通过第一布线孔、伸缩杆、弹簧和压板的配合作用,可对线束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线束脱落,工作质量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线束的布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线束的布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线束的布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板、2转轴、3第一布线孔、4支撑板、5顶板、6第二布线孔、7第一限位板、8绕线柱、9第二限位板、10齿圈、11驱动电机、12齿轮、13伸缩杆、14弹簧、15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组合线束的布线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所述底板1上依次开设有3-10个间距相等的第一布线孔3,第一布线孔3的内侧壁上焊接有两个水平设置的伸缩杆13,两个所述伸缩杆13的活塞端上焊接有垂直设置的压板15,所述压板15与所述第一布线孔3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两个弹簧14,所述弹簧14套装在伸缩杆13的外圈,所述底板1的顶部依次转动连接有3-10个间距相等的垂直设置的转轴2,所述转轴2位于底板1上方的外圈固定套接有齿圈10,所述底板1的顶壁上依次焊接有3-10个间距相等的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焊接有齿轮12,所述齿圈10与齿轮12啮合连接,所述转轴2的顶部安装有垂直设置的绕线柱8,所述底板1的顶壁上焊接有对称的两个垂直设置的支撑板4,所述转轴2、绕线柱8和驱动电机11均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4之间,两个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螺钉固定有顶板5,所述顶板5上依次开设有3-10个间距相等的第二布线孔6。

所述转轴2的顶端焊接有第二限位板9,所述绕线柱8焊接在第二限位板9的顶壁上,所述绕线柱8的顶端焊接有第一限位板7,所述底板1的顶壁上开设有3-10个间距相等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套接有轴承套,所述转轴2的底部固定套接在轴承套的内圈,所述压板15的底端位于第一布线孔3的内部,所述压板15的顶端延伸至底板1的上方,所述第二布线孔6位于绕线柱8的正上方,所述转轴2、绕线柱8和驱动电机11均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4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顶板5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套接有螺钉,支撑板4的顶端开设有螺纹螺纹槽,螺钉的底端螺纹套接在螺纹槽内,将线束贯穿第二布线孔6插至顶板5的下方,然后将线束的中间段手动缠绕在绕线柱8的外圈,通过驱动电机11的运转,通过齿轮12和齿圈10的传动,可带动转轴2转动,从而带动绕线柱8转动,即可将线束过长的部分缠绕在绕线柱8的外圈,通过第一限位板7和第二限位板9的限位作用,可防止线束脱离绕线柱8,缠绕完成后,通过手动向右拨动压板15的顶端,使压板15向右位移,此时弹簧14处于收缩状态,然后将线束的底端贯穿第一布线孔6插至底板1的下方,将线束置于压板15左侧,再放开压板15,通过弹簧14的弹性势能作用,可推动压板15向左位移,直至压板15压块线束,即可对线束进行有效的固定,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长度过长的线束,适用性较强,可对线束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线束脱落,工作质量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