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壳水道一体式双电机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9661发布日期:2019-11-27 18:5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机壳水道一体式双电机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壳水道一体式双电机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环保与节能是全社会的重要目标,电动汽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电动机行业也因此蓬勃发展。为提高电动车的动力性和降低能耗,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电动车采用双电机驱动技术。双电机驱动技术可以灵活调整整车的工作状态,还可以提高整车的工作效率、加速性能、续航里程等,即将成为电动车的主流动力驱动技术。电机在进行能量转换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在电机的运行中,需要及时地将电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否则电机温度过高会造成电动机内阻变大,进而影响电机性能,甚至烧坏电机。电机外壳是电机的主要放热部位。为了降低电机的温升确保电机正常稳定地工作,电机外壳需要加装冷却装置,常用冷却装置一般分为风冷和液冷两种。风冷装置由于噪音很大,冷却效率不高,使用并不广泛。液冷装置由于其无噪音、冷却效率高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

如申请号为cn201810591894.4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冷电机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圆柱状,且壳体中心设置容纳机芯的中空空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部则设置有螺旋水道,且在壳体外壁上设置用于螺旋水道的入口结构与出口结构,其中所述入口结构及出口结构中水道均与壳体对应位置处的切线方向一致,并且入口结构中水道方向与出口结构中水道方向不一致。该技术方案提高了电机壳的水冷效率,但不适用于目前的双电机驱动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双电机驱动系统的机壳水道一体式双电机总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双电机总成,包括机壳组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工作功率大于所述第二电机的工作功率;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机壳组件中,所述机壳组件包括水道,所述水道能够依次冷却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所述机壳组件设有所述水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在第一电机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定子总成,所述第一定子总成与所述机壳组件过盈配合;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定子总成,所述第二定子总成与所述机壳组件过盈配合;所述机壳组件包括内套和外套,所述内套和所述外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水道形成于所述内套和所述外套之间;所述水道起始于所述进水口,依次经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终止于所述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机壳组件设有覆盖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前端盖。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益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电机总成的结构设置不仅能够解决不同功率电机在运行时冷却需求不同的问题,还能够减轻整个动力系统的重量,减小动力系统空间;

2、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电机总成具有可靠性高、密封性优良、装配工艺简单的优点,大幅降低车辆在起步或者爬坡等工况下的能量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电机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前端盖;2-机壳组件;3-第一定子总成;4-第一转子总成;5-第二定子总成;6-第二转子总成;7-第一电机;8-第二电机;9-进水口;10-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电机总成,包括机壳组件2、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8;第一电机7的工作功率大于第二电机8的工作功率;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8安装在机壳组件2中,机壳组件2包括水道,水道能够依次冷却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8;机壳组件2设有水道的进水口9和出水口10,进水口9和出水口10均设置在第一电机7的一侧;第一电机7包括第一定子总成3,第一定子总成3通过热套方式安装在机壳组件2上;第一定子总成3与机壳组件2过盈配合;第二电机8包括第二定子总成5,第二定子总成5通过热套方式安装在机壳组件2上;第二定子总成5与机壳组件2过盈配合。第一定子总成3与第一转子总成4相配合,第二定子总成5与第二转子总成6相配合。

优选地,机壳组件2包括内套和外套(图中未示),内套和外套为一体式结构,水道形成于内套和外套之间。

优选地,机壳组件2设有覆盖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8的前端盖1。

优选地,水道起始于进水口9,依次经过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8,最后终止于出水口10。

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电机总成运行过程中,冷却液从进水口9流入,经过第一电机7后再经过第二电机8,最后从出水口10流出;这样能够解决因为第一电机7的工作功率远大于第二电机8的工作功率所导致的冷却需求不同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整车运行损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