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振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1236发布日期:2019-08-27 19:40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线性振动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线性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一般都会用到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如此广泛的应用,就要求振动电机的性能高,稳定性好且使用寿命长。

相关技术的线性振动电机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基座、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振动单元、将所述振动单元固定并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弹性件和固定于所述基座的线圈,通过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与振动单元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驱动所述振动单元做往复直线运动而产生振动。

然而,相关技术的线性振动电机中,所述振动单元受的驱动力仅为线圈产生,即二者仅为洛仑兹力的驱动方式振动,振动效果有限。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线性振动电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效果更优的线性振动电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基座、置于所述收容空间的振动单元、将所述振动单元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弹性件以及固定于所述基座并驱动所述振动单元振动的磁钢;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振动单元的振动方向的一侧;所述振动单元包括质量块、沿所述振动单元的振动方向贯穿所述质量块的收容槽以及至少一对相对间隔设置于所述收容槽且分别固定于所述质量块的线圈组件;所述磁钢部分延伸至所述收容槽且与所述线圈组件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质量块的铁芯和绕设于所述铁芯的线圈,所述磁钢沿所述振动方向充磁,所述线圈组件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所述振动方向,所述线圈组件靠近所述磁钢一侧的磁极与所述磁钢延伸至所述收容槽部分的磁极呈异性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四个且分别固定于所述质量块,四个所述线圈组件等间隔环绕于所述磁钢设置。

优选的,所述收容槽呈矩形,四个所述线圈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收容槽的四边。

优选的,所述质量块还包括由所述收容槽的四边分别向外凹陷的四个固定槽,四个所述线圈组件分别固定于四个所述固定槽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槽深等于所述线圈组件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呈环状的第一固定臂、呈环状的第二固定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二固定臂的弹臂;所述第一固定臂环绕所述收容槽的周缘设置且与所述质量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臂的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弹臂悬空设置。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还包括由所述第二固定臂周缘弯折延伸的加强臂,所述加强臂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质量块靠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向所述弹性件方向凸出延伸形成固定台,所述固定台沿所述收容槽的周缘延伸,所述第一固定臂套设于所述固定台形成固定。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线性振动电机中,使固定于所述基座的所述磁钢沿所述振动方向充磁,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的所述线圈组件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所述振动方向,且各所述线圈组件靠近所述磁钢一侧的磁极呈同性相对设置,上述结构中,一方面所述线圈通电产生磁场,与所述磁钢相互作用产生洛伦兹力以实现驱动所述振动单元振动;同时,各所述线圈通电后使铁芯磁化,各所述铁芯靠近所述磁钢一侧的磁极则与所述磁钢延伸至收容槽内的磁极相同或相异,产生相吸或相斥的作用力,通过所述线圈通电方向的改变,实现相吸和相斥的作用力的相互交替,从而实现了电磁吸力与洛伦兹力结合的驱动方式驱动所述振动单元振动,使得所述线性振动电机的振动效果更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的部分结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性振动电机100,包括基座1、振动单元2、弹性件3以及磁钢4。

所述基座1具有收容空间10,用于收容所述振动单元2、所述弹性件3以及所述磁钢4。

所述基座1包括底座11和盖设于底座11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盖板12。

所述振动单元2置于所述收容空间10内。所述弹性件3将所述振动单元2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提供振动条件;所述磁钢4固定于所述基座1用以驱动所述振动单元2振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3位于所述振动单元2沿其振动方向的一侧并与所述振动单元2连接,形成沿竖直方向的Z轴方向振动结构。

具体的,所述振动单元2包括质量块21、沿所述振动单元2的振动方向贯穿其上的收容槽22以及至少一对相对间隔设置于所述收容槽22且分别固定于所述质量块21的线圈组件23,所述线圈组件23用以驱动所述振动单元2振动;所述线圈组件23包括固定于所述质量块21的铁芯231和绕设于所述铁芯231的线圈232。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线圈组件23的数量是不限的,比如,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组件23包括两个且分别固定于所述质量块21;所述质量块21设有固定槽211和固定台212,所述固定槽211至少包括两个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线圈组件23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槽211由所述收容槽22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凹陷形成。

所述固定台212由所述质量块21靠近所述弹性件3的一侧向所述弹性件3方向凸出延伸形成。所述固定台212沿所述收容槽22的周缘延伸,两个所述线圈组件23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固定槽211内。

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线圈组件23的充磁方向均垂直于所述振动方向(Z轴方向),且各所述线圈组件23靠近所述磁钢4一侧的磁极呈同性相对设置,即各所述线圈组件23靠近所述磁钢4一侧的磁极的极性相同。

更优的,所述线圈组件23的厚度即为所述固定槽211的槽深度方向的尺寸,且所述固定槽211的槽深等于所述线圈组件23的厚度,该结构可使所述线圈组件23安装于所述固定槽211后不占用所述收容槽22的空间,使得所述磁钢4可设计更大,提供更大的驱动力,从而提高振动效果。

所述弹性件3包括呈环状的第一固定臂31、呈环状的第二固定臂32、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臂31和所述第二固定臂32的弹臂33以及加强臂34。

所述第一固定臂31环绕所述收容槽22的周缘设置且与所述质量块21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臂31套设于所述固定台212形成固定,同时使得所述弹臂33实现悬空。

所述第二固定臂32的连接于所述基座1,所述弹臂33悬空设置,用于提供振动回复力和支撑力。

所述加强臂34由所述第二固定臂32周缘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加强臂34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提高所述第一固定臂31的可靠性。

所述磁钢4部分延伸至所述收容槽22且与所述线圈组件23相对间隔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磁钢4沿所述振动方向(Z轴方向)充磁,所述磁钢4延伸至所述收容槽22内的磁极与各所述铁芯231靠近所述磁钢4一侧的磁极相同或相异。

上述结构中,以图3为例进一步说明,两个所述线圈组件23和所述磁钢4的充磁方向如图3所示,所述磁钢4延伸至所述收容槽22内的磁极的为N极,其远离所述收容槽22一侧的磁极为S极;当两个所述线圈组件23的两个所述铁芯231被通电的所述线圈232磁化后,两个所述线圈232分别产生方向相反的磁场,使得两个所述铁芯231靠近所述磁钢4的N极的磁极呈同性相对设置,即两个所述铁芯231靠近所述磁钢4的N极的磁极同为S极,而远离所述磁钢4的N极的磁极同为N极,此时,两个所述铁芯231的S极分别与所述磁钢4的N极相吸,所述铁芯231受到向上的驱动力,所述振动单元2向上振动;当所述线圈232反向通电时,则原理与上述相反,所述铁芯231受向下的驱动力,所述振动单元2向下振动;同时两个所述线圈232分别与所述磁钢4相互之间存在洛伦兹力,形成的磁吸力与洛伦兹力组合的驱动方式,实现更强的驱动效果,从而使得所述线性振动电机100的振动效果更优。

为了进一步增强所述振动单元的振动效果,更优的,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四个且分别固定于所述质量块,四个所述线圈组件等间隔环绕于所述磁钢设置;所述收容槽呈矩形,四个所述线圈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收容槽的四边;所述质量块还包括由所述收容槽的四边分别向外凹陷的四个固定槽,四个所述线圈组件分别固定于四个所述固定槽内。通过四个所述线圈组件的设置,进一步增大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磁钢之间产生的磁吸力和洛伦兹力,增强了驱动效果,从而使得所述线性振动电机的振动效果进一步提升。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线性振动电机中,使固定于所述基座的所述磁钢沿所述振动方向充磁,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的所述线圈组件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所述振动方向,且各所述线圈组件靠近所述磁钢一侧的磁极呈同性相对设置,上述结构中,一方面所述线圈通电产生磁场,与所述磁钢相互作用产生洛伦兹力以实现驱动所述振动单元振动;同时,各所述线圈通电后使铁芯磁化,各所述铁芯靠近所述磁钢一侧的磁极则与所述磁钢延伸至收容槽内的磁极相同或相异,产生相吸或相斥的作用力,通过所述线圈通电方向的改变,实现相吸和相斥的作用力的相互交替,从而实现了电磁吸力与洛伦兹力结合的驱动方式驱动所述振动单元振动,使得所述线性振动电机的振动效果更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