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壳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3674发布日期:2019-07-27 10:42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壳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壳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机中的定子和转子产生的热能通过热传导至外壳上,并以热辐射的方式散发到空气、水、油等流体中,以降低热负荷,现市场常见的铝机壳,为增强电机散热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机壳外环绕设置多个散热叶片的方式。此结构存在一些缺点,会增加机壳直径,导致铝机壳变大,会导致负载安装受限,并且增加的叶片会导致机壳表面无法安装其他部件;会使机壳制作和材料成本增加;不适用于小尺寸机壳,小尺寸机壳的体积小,叶片数量布置受限,增加了制造成本,散热效果却不明显。

因此,如何实现改变机壳的散热结构,减少对壳体外形和尺寸的改变,避免影响壳体的安装,减少成本的增加,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机壳体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壳散热结构,旨在改变机壳的散热结构,减少对壳体外形和尺寸的改变,避免影响壳体的安装,减少成本的增加,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机壳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壳散热结构,包括一圆筒形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壳体轴向分布的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空心柱,在两个所述空心柱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一散热板,在所述壳体外壁面上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置于所述散热板的侧边与所述空心柱之间。

优选地,所述空心柱所述散热板的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散热槽。

优选地,所述壳体表面上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散热模块之间开设有第二散热槽。

优选地,所述散热板表面上开设有一贯穿至所述壳体内的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表面和所述散热模块的表面均氧化处理。

优选地,所述壳体与多个所述散热模块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新型的散热模块,改变了现有的电机壳体设置多个叶片的散热结构,对机壳的外形改变较小,不会使机壳的尺寸产生较大变化,不会对电机的安装造成影响,并且表面较为平整,便于安装其他部件;散热模块的尺寸较小,材料和制造的成本更低;可以根据壳体的尺寸调整散热模块的尺寸,在较小的电机壳体上也可以使用,不存在传统散热结构叶片数量不足导致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可以在各种尺寸的电机上使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散热模块,201、空心柱,202、散热板,203、散热翅片,204、第一散热槽,3、第二散热槽,4、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2,提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一种机壳散热结构,包括一圆筒形壳体1,壳体1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壳体1轴向分布的散热模块2,散热模块2在壳体1外壁上形成凸台,散热模块2的长度与壳体1的长度相同,宽度和高度根据壳体1的大小和尺寸进行调整,不同尺寸的壳体1上设置的散热模块2的尺寸可以不同。壳体1表面上被散热模块2覆盖部分的面积是未被散热模块2覆盖部分面积的1.7倍,大幅提高壳体1的散热面积,散热效果优秀。

散热模块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空心柱201,在两个空心柱201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一散热板202,在壳体1外壁面上设置有散热翅片203,散热翅片203设置于散热板202的侧边与空心柱201之间。空心柱201、散热板202和散热翅片203的内端面均设置在壳体1外壁上,外端面形成一平面,便于安装其他零部件,对壳体1的外形改变较小,使得壳体1的直径增加较小,便于进行安装。

在空心柱201、散热板202和散热翅片203之间均存在一定空隙,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散热板202一侧的散热翅片20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侧共四个,并且两个相邻的散热翅片203之间同样存在一定空隙。

进一步地,空心柱201散热板202的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散热槽204。

进一步地,壳体1表面上位于两个相邻的散热模块2之间开设有第二散热槽3。进一步增大壳体1表面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散热板202表面上开设有一贯穿至壳体1内的安装孔4。便于将壳体1安装在电机上。

进一步地,壳体1的表面和散热模块2的表面均氧化处理。避免在恶劣环境中锈蚀,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壳体1与多个散热模块2为一体成型。加工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