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件及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7229发布日期:2019-11-26 02:4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夹持件及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夹持件及线束。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已知具备骨架部件的线束,该骨架部件从保护电线的波纹管的外部对电线所布线的路径进行限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576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用波纹管等可挠性的外装件保护的电线的路径能够通过将外装件与路径限制部件(骨架部件)连结而进行限制。路径限制部件和外装件的连结所使用的夹持件具有安装外装件的环状结构的安装部。在构成为通过沿着这样的安装部中的环状结构的径向将外装件插入而将外装件安装到安装部的情况下,有可能外装件从安装部脱落。当外装件从夹持件的安装部脱落时,路径限制部件对外装件的路径限制被解除,例如,有可能外装件与地面等接触。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使用路径限制部件的外装件的路径限制中的可靠性提高的夹持件及线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课题的夹持件是夹持件,用作线束的构成部件,所述线束具备:电线;外装件,其具有可挠性,并且覆盖所述电线;以及路径限制部件,其具有沿着所述电线所布线的路径的轴线方向,从所述外装件的外部对所述电线所布线的路径进行限制,所述夹持件具有支承所述路径限制部件的支承部和安装所述外装件的环状结构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能沿着所述环状结构的径向将所述外装件插入的插入部,所述安装部能变更为开放姿势和闭止姿势,在所述开放姿势下,所述外装件能从所述插入部插入,在所述闭止姿势下,所述环状结构成为闭合的环状,所述夹持件具备构成为将所述安装部维持成所述闭止姿势的卡止结构,所述卡止结构包括沿着所述环状结构的轴线方向相互分离地配置的第1卡止结构和第2卡止结构。

根据此结构,在以将外装件安装到夹持件的安装部的闭止姿势的方式使用时,即使在第1卡止结构及第2卡止结构中的任一方的卡止解除的情况下,外装件也不会从夹持件的安装部脱落。

在上述夹持件中优选的是,所述外装件在外周面具有环状凹部,所述安装部的环状结构的内周面具有与所述外装件的所述环状凹部嵌合的凸部。

根据此结构,可抑制外装件相对于夹持件的安装部的轴线方向的移动。因此,利用被夹持件的支承部支承的路径限制部件可适当地限制外装件的路径。

在上述夹持件中优选的是,当在所述闭止姿势下从所述安装部的环状结构的轴线方向观看时,所述第1卡止结构及所述第2卡止结构设置于在所述安装部的环状结构的外周缘中比离所述支承部最远的位置的外周端缘朝向所述支承部偏离的位置。

根据此结构,例如其他的部件难以勾卡于第1卡止结构及第2卡止结构,因此第1卡止结构及第2卡止结构的卡止难以解除。

在上述夹持件中优选的是,在沿着所述安装部的环状结构的轴线方向的方向上,按所述第1卡止结构、所述支承部、所述第2卡止结构的顺序排列所述第1卡止结构、所述支承部和所述第2卡止结构。

这样,通过将安装部的第1卡止结构及第2卡止结构平衡良好地配置于支承部,从而能够减轻例如从路径限制部件、外装件对夹持件施加力时的应力集中。

解决上述课题的线束具备:电线;外装件,其具有可挠性,并且覆盖所述电线;路径限制部件,其具有沿着所述电线所布线的路径的轴线方向,从所述外装件的外部对所述电线所布线的路径进行限制;以及夹持件,其具有支承所述路径限制部件的支承部和安装所述外装件的环状结构的安装部,所述夹持件的所述安装部具有能沿着所述环状结构的径向将所述外装件插入的插入部,所述安装部能变更为开放姿势和闭止姿势,在所述开放姿势下,所述外装件能从所述插入部插入,在所述闭止姿势下,所述环状结构成为闭合的环状,所述夹持件具备构成为将所述安装部维持成所述闭止姿势的卡止结构,所述卡止结构包括沿着所述环状结构的轴线方向相互分离地配置的第1卡止结构和第2卡止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使用路径限制部件的外装件的路径限制中的可靠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示意俯视图。

图2是示出车辆中的线束的布线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线束的局部立体图。

图4(a)是线束的局部立体图,图4(b)是夹持件的侧视图,图4(c)是线束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夹持件及线束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线束10具备:电线11;外装件21,其具有可挠性,并且覆盖电线11;路径限制部件31,其从外装件21的外部对电线11所布线的路径进行限制;中间部用夹持件41,其支承路径限制部件31的中间部;以及端部用夹持件42,其支承路径限制部件31的端部。

<布线方式>

如图2所示,线束10用于对搭载于车辆90的第1机器91和第2机器92进行电连接的用途。第1机器91配置于车辆90的前方侧。第2机器92配置于车辆90的后方侧。例如,第1机器91及第2机器92的一方是电池,另一方是逆变器。另外,也可以使第1机器91及第2机器92的一方是电动机,另一方是逆变器。作为车辆90,例如可举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0布线于车辆90的地板下面部。

<电线11>

电线11具有:具有导电性的芯线;以及具有绝缘性的绝缘包覆层。芯线例如由铜或者铝等导电性材料形成。芯线由一根线材或者多根线材构成。绝缘包覆层如公知那样由聚氯乙烯等绝缘材料形成为筒状。

电线11的两个端部分别通过连接器部c1、c2构成。电线11是高压电线,与搭载于车辆90的第1机器91及第2机器92的输入输出端子电连接。车辆用的高压电线的额定电压在交流的情况下超过30v,在直流的情况下超过60v。另外,车辆用的高压电线的额定电压在交流的情况下为600v以下,在直流的情况下为750v以下。

电线11既可以具备屏蔽电磁波的屏蔽件,也可以在电线11的外周另外配置电磁波的屏蔽件。作为屏蔽件,例如能够适当使用将铝、不锈钢、铜或者这些的合金等的金属线编织为网状而成的结构的编织部件。

<外装件21>

外装件21通过具有可挠性而构成为能沿着电线11的布线路径变形。外装件21通过覆盖电线11而保护电线11。外装件21构成为具有细长方向的筒状,在内部的空间配置电线11。外装件21例如从轻量化的观点出发,优选由树脂材料形成。作为树脂材料,例如可举出聚烯烃、聚酰胺、聚酯、abs树脂等。作为外装件21的具体例,例如可举出波纹管、硬质的树脂管等。

本实施方式的外装件21是波纹管,通过具有沿着细长方向配置有多个环状凹部22的结构,从而构成为能容易弯曲或者折弯。

外装件21也可以具有在细长方向延伸的缝隙。在外装件21具有缝隙的情况下,能通过该缝隙将电线11配置于外装件21的内部。另外,在外装件21具有缝隙的情况下,通过根据需要将胶带等捆扎件缠绕于外装件21的外周,从而能够防止电线11从缝隙露出。

<路径限制部件31>

路径限制部件31具有沿着电线11所布线的路径的轴线方向。路径限制部件31以从外装件21的外部对电线11的路径局部地进行限制的方式配置。构成线束10的路径限制部件31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即,既可以是线束10的电线11中的多个区间被多个路径限制部件31限制,也可以是电线11中的一个区间被一个路径限制部件31限制。另外,路径限制部件31既可以仅由直线部构成,也可以具有曲部。

路径限制部件31例如能够通过将管状部件或者棒状部件切断成为预定长度的切断加工或沿着电线11所布线的路径进行变形的弯曲加工等而形成。路径限制部件31也能够在模具内成形。

路径限制部件31由具有刚性的材料形成,能够维持在外装件21的内部配置的电线11的路径。路径限制部件31优选为能塑性变形的材料。作为路径限制部件31的材料,可适当使用金属材料。作为金属材料,例如可举出铝、铁、铜或者这些的合金等。另外,在路径限制部件31为管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路径限制部件31的内部布线例如信号线。

<夹持件>

如图3及图4(a)所示,中间部用夹持件41具有支承路径限制部件31的支承部51和安装外装件21的环状结构的安装部61。

中间部用夹持件41中的支承部51具有闭合的环状结构,通过将路径限制部件31从其一端插入而支承路径限制部件31。

中间部用夹持件41中的安装部61的环状结构具有能沿着其径向将外装件21插入的插入部62。安装部61构成为能够变更为:外装件21能从插入部62插入的开放姿势(参照图3);以及安装部61的环状结构成为闭合的环状的闭止姿势(参照图4(b))。在开放姿势下,通过使安装部61的插入部62以比外装件21的外径大的方式弹性变形,从而能够将外装件21插入到安装部61的环状结构。

闭止姿势通过卡止结构形成。卡止结构由沿着安装部61中的环状结构的轴线方向相互分离地配置的第1卡止结构63和第2卡止结构64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第1卡止结构63及第2卡止结构64分别具有在环状结构的径向上向外方突出的外方突起p1和在径向上向内方突出的内方突起p2相互卡止的结构。

在中间部用夹持件41中,第1卡止结构63及第2卡止结构64和上述支承部51在沿着安装部61中的环状结构的轴线方向(外装件21的轴线方向)的方向上按第1卡止结构63、上述支承部51、第2卡止结构64的顺序排列。

如图4(b)所示,第1卡止结构63当在闭止姿势下从安装部61的环状结构的轴线方向观看时,设置于在安装部61的环状结构的外周缘比离支承部51最远的位置的外周端缘65朝向支承部51偏离的位置(离支承部51近的位置)。即,第1卡止结构63在安装部61的环状结构中设置于比外周端缘65靠近与支承部51连结的连结部分的位置。关于第2卡止结构64也与第1卡止结构63同样,设置于朝向支承部51偏离的位置。

在图4(b)所示的例子中,支承部51能够具有容许路径限制部件31贯穿的贯穿孔51a。安装部61能够具有容许线束10的外装件21贯穿的贯穿孔61a。

如图3及图4(c)所示,安装部61的环状结构的内周面具有与外装件21的环状凹部22嵌合的凸部66。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卡止结构63及第2卡止结构64对应地配置有一对凸部66。另外,凸部66的数量既可以是多个,也可以是一个。

在图1所示的端部用夹持件42中,支承路径限制部件31的支承部51的结构和安装外装件21的安装部61的结构能够采用可发挥作为支承部51及安装部61的功能的公知结构。优选端部用夹持件42的支承部51为具有路径限制部件31的端面抵接的壁部的帽状。

端部用夹持件42进一步具有用于固定于车辆90的固定部71。固定部71具有供螺栓插通的贯穿孔。端部用夹持件42能够利用螺栓和螺母固定于车辆90。螺栓也可以预先焊接于车辆90。另外,端部用夹持件42的固定部71例如也可以是与设置于车辆90的安装孔卡止的夹子。

中间部用夹持件41及端部用夹持件42能够由金属材料或者树脂材料形成。中间部用夹持件41及端部用夹持件42例如从轻量化的观点出发,优选由树脂材料形成。作为树脂材料,例如可举出聚烯烃、聚酰胺、聚酯、abs树脂等。

<制造方法>

接着,说明线束10的制造方法的一例。

为了制造线束10,使路径限制部件31支承于中间部用夹持件41及端部用夹持件42的各支承部51部件,并且将外装件21安装于中间部用夹持件41及端部用夹持件42的各安装部61。

在将外装件21安装于中间部用夹持件41的安装部61时,如图3所示,将中间部用夹持件41的安装部61设为开放姿势,使安装部61弹性变形,将外装件21从插入部62插入。接着,如图4(a)所示,利用第1卡止结构63及第2卡止结构64使中间部用夹持件41的安装部61转移到闭止姿势。

另外,外装件21相对于中间部用夹持件41及端部用夹持件42的各安装部61的安装在使路径限制部件31支承于中间部用夹持件41及端部用夹持件42的各支承部51的前或后进行都可以。另外,电线11在外装件21的内部的配置在将外装件21安装到中间部用夹持件41及端部用夹持件42的各安装部61的前或后进行都可以。

这样得到的线束10优选具备至少支承路径限制部件31的两个端部的一对端部用夹持件42和一对端部用夹持件42之间的中间部用夹持件41。另外,也能够使用端部用夹持件42以外的夹持件将路径限制部件31固定于车辆90。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1)中间部用夹持件41具有支承路径限制部件31的支承部51和安装外装件21的环状结构的安装部61。中间部用夹持件41的安装部61具有能沿着环状结构的径向将外装件21插入的插入部62。另外,中间部用夹持件41的安装部61构成为能变更为外装件21能从插入部62插入的开放姿势和环状结构成为闭合的环状的闭止姿势。闭止姿势由包括第1卡止结构63和第2卡止结构64的卡止结构形成,第1卡止结构63和第2卡止结构64沿着安装部61的环状结构的轴线方向相互分离地配置。

根据此结构,当以将外装件21安装到中间部用夹持件41的安装部61的闭止姿势的方式使用时,即使在第1卡止结构63及第2卡止结构64中的任一方的卡止被解除的情况下,外装件21也不会从中间部用夹持件41的安装部61脱落。因此,能够将使用路径限制部件31的外装件21的路径限制中的可靠性提高。

(2)外装件21在外周面具有环状凹部22。在中间部用夹持件41中,安装部61的环状结构的内周面具有与外装件21的环状凹部22嵌合的凸部66。在该情况下,可抑制外装件21相对于安装部61的轴线方向的移动。因此,利用被中间部用夹持件41的支承部51支承的路径限制部件31可适当地限制外装件21的路径。

(3)在中间部用夹持件41中,第1卡止结构63及第2卡止结构64当在安装部61的闭止姿势下从安装部61的环状结构的轴线方向观看时,设置于在安装部61的环状结构的外周缘比离支承部51最远的位置的外周端缘65朝向支承部51偏离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例如其他的部件难以勾卡于第1卡止结构63及第2卡止结构64,因此第1卡止结构63及第2卡止结构64的卡止难以解除。因此,能够将使用路径限制部件31的外装件21的路径限制中的可靠性提高。

(4)中间部用夹持件41中的第1卡止结构63、第2卡止结构64以及支承部51在沿着安装部61中的环状结构的轴线方向的方向上按第1卡止结构63、支承部51、第2卡止结构64的顺序排列。这样,通过将安装部61的第1卡止结构63及第2卡止结构64平衡良好地配置于支承部51,从而能够减轻例如从路径限制部件31、外装件21对中间部用夹持件41施加力时的应力集中。

也可以构成为按如下变更上述实施方式。

·中间部用夹持件41中的1卡止结构63及第2卡止结构64不限于用外方突起p1和内方突起p2的关系卡止的卡止结构,例如也可以是用突起和贯穿孔的关系卡止的卡止结构。另外,第1卡止结构63及第2卡止结构64不限于沿着安装部61中的环状结构的径向相互卡止的卡止结构,也可以是沿着环状结构的轴线方向相互卡止的卡止结构。

·在中间部用夹持件41中,第1卡止结构63及第2卡止结构64在安装部61的环状结构中的位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设置于比支承部51朝向安装部61的外周端缘65偏离的位置(离外周端缘65近的位置),还可以设置于安装部61的外周端缘65。

·中间部用夹持件41中的第1卡止结构63、第2卡止结构64以及支承部51也能够在沿着安装部61中的环状结构的轴线方向的方向上例如按支承部51、第1卡止结构63、第2卡止结构64的顺序排列。

·中间部用夹持件41除了第1卡止结构63及第2卡止结构64之外也可以具有第3卡止结构。即,中间部用夹持件41的安装部61的闭止姿势也可以通过沿着安装部61中的环状结构的轴线方向相互分离的三个以上卡止结构形成。

·也能够将中间部用夹持件41的安装部61中的凸部66省略。

·中间部用夹持件41的支承部51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通过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具有闭合的环状,从而能够适当地支承路径限制部件31。另外,通过在使路径限制部件31预先支承于具有闭合的环状的支承部51后,将外装件21安装到安装部61,从而容易使外装件21的安装位置一致,因此能够有效地进行线束10的制造。

·也能够将上述中间部用夹持件41中的安装部61的结构适用于端部用夹持件42的安装部61。

·线束10的电线11也可以是低压电线,而且关于利用线束10电连接的部位也能够适当变更。

·也可以将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变更例中的技术特征结合。

实施方式的外装件21是柔性保护管的一例。实施方式的路径限制部件31是用于将外装件21定位于预先设定的布线路径上的细长状导向件的一例。实施方式的支承部51是与路径限制部件31的外表面接触的筒状的导向夹紧部的一例。实施方式的安装部61是构成为支承或者保持柔性保护管(外装件21)的柔性保护管保持体的一例。安装部61能够是构成为形成第2贯穿孔61a的弹性壁部,第2贯穿孔61a容许柔性保护管(外装件21)的贯穿并且支承柔性保护管(外装件21)。该弹性壁部能够具有不弹性变形的自然形状和能够为弹性压缩形状的弹性变形形状。当从柔性保护管(外装件21)的轴方向观看所述自然形状的弹性壁部时,所述自然形状的弹性壁部是具有对置的两个末端p1、p2的非环形状(例如c字状),在所述末端p1、p2之间形成有空隙(62)。所述弹性变形形状的弹性壁部为对置的两个末端p1、p2相互连结从而所述空隙(62)消除的环形状。

本公开包括以下安装例。并不用于限定,而为了辅助理解对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标注附图标记。

[附记1]几个安装例提供夹持件(41),与细长状导向件(31)一起使用,细长状导向件(31)为了在预先设定于车辆(90)的布线路径上将保护线束(10)的电线(11)的柔性保护管(21)定位而沿着所述布线路径的至少一部分配置。该夹持件(41)具备:

筒状的导向夹紧部(51),其为了将该夹持件(41)安装到所述细长状导向件(31)而与所述细长状导向件(31)的外表面接触,所述筒状的导向夹紧部(51)具有容许所述细长状导向件(31)的贯穿的第1贯穿孔(51a);以及

弹性壁部(61),其构成为:支承所述柔性保护管(21)的一部分以使所述柔性保护管(21)靠近所述细长状导向件(31),并形成对所述柔性保护管(21)的所述一部分与所述细长状导向件(31)之间的最大分离距离进行限制的第2贯穿孔(61a),

所述弹性壁部(61)能够切换到:

在从所述弹性壁部(61)的轴方向观看时能够将所述柔性保护管(21)的全周不中断地包围的环形状;和

在从所述弹性壁部(61)的所述轴方向观看时划定空隙(62)的非环形状,所述空隙(62)容许所述柔性保护管(21)在径向上通过所述弹性壁部(61),

所述非环形状的所述弹性壁部(61)具有形成所述空隙(62)的相互对置的第1末端(p1)和第2末端(p2),

所述弹性壁部(61)的所述第1末端(p1)及所述第2末端(p2)构成为以防止所述弹性壁部(61)从所述环形状弹性变形为所述非环形状的方式相互卡合。

[附记2]在几个安装例中,所述夹持件(41)构成为一体件。

[附记3]在几个安装例中,所述弹性壁部(61)的所述非环形状为所述弹性壁部(61)的自然形状,所述弹性壁部(61)的所述环形状为所述弹性壁部(61)的弹性变形形状。

[附记4]在几个安装例中,所述弹性壁部(61)的所述第1末端(p1)及第2末端(p2)构成为钩。

[附记5]在几个安装例中,所述弹性壁部(61)的所述第1末端(p1)及第2末端(p2)构成为卡扣件。

[附记6]在几个安装例中,所述弹性壁部(61)的所述第2贯穿孔(61a)与所述筒状的导向夹紧部(51)的所述第1贯穿孔(51a)平行。

[附记7]在几个安装例中,在沿着柔性保护管(外装件21)的轴方向测定时,所述弹性壁部(61)比所述筒状的导向夹紧部(51)长。

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以其他的特有方式具体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可以将在实施方式(或者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方式)中说明的部件中的一部分省略或者将几个部件组合。应参照权利要求书,与权利要求书保护范围的等同物的全部范围一起确定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0:线束;11:电线;21:外装件;22:环状凹部;31:路径限制部件;41:中间部用夹持件;51:支承部;61:安装部;62:插入部;63:第1卡止结构;64:第2卡止结构;65:外周端缘;66:凸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