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旋转电机定子的电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1627发布日期:2020-07-07 14:4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用于旋转电机定子的电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的定子的标准化,尤其涉及其电控制。特别地,本发明尤其涉及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电相连接器,以及包括这种类型的电相连接器的定子。



背景技术:

旋转电机是使得可以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优选多相机电装置。旋转电机在机动车辆领域中的已知应用是交流发电机,即可以使用热力发动机的机械能以便为车辆的电池充电的装置。旋转电机在机动车辆领域中的另一已知应用是交流发电机起动器,即用于使机动车辆的热力发动机停止和自动重启的装置,其使得可以例如在红灯短时间内的停车期间减少燃料消耗和污染。

因此,旋转电机可以用作发电机或电动机,以便从电能产生机械能并使热力发动机旋转。

旋转电机以已知的方式包括装配成在包括圆柱形定子主体的定子内部旋转的转子和具有多个电相的绕组,每个电相由轴向缠绕在定子主体上的多个电导体形成。绕组在形成绕组的相输入/输出的一些电导体的自由端处电连接至电子组件,特别是电连接至功率模块。

根据旋转电机的类型,定子的形式和/或技术特征可以变化。通过非限制性示例,根据旋转电机的电相的数量及其用途,使得可以将定子连接到电子组件的相输入/输出的数量、几何形状和角度定向可能在各旋转电机之间有所不同。

旋转电机的这种巨大可变性导致设计和生产大量完全不同的定子,因为需要提供适于每种构造和/或用途的电连接接口。因此,生产成本增加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新的电相连接器,以至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并且还带来其他优点。

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可以将定子主体及其绕组的生产标准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通过促进各种电联接的产生来简化给定旋转电机家族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利用一种用于车辆的旋转电机实现了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电机包括:电子组件,其可以控制所述电机;定子,包括定子主体,在其两个轴向端之间形成有多个凹口;和绕组,其通过所述凹口装配在定子主体中,该绕组包括形成相输入/输出的导体的多个部分;以及电相连接器,其设计成使绕组与电子组件电连接;该连接器包括彼此电绝缘的多个导电相轨道,每个导电轨道首先连接到电子组件的元件,其次连接到相输入/输出,以便从定子传输电相或者将电相传输到定子。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电相连接器使得可以将电机定子与与其配合的电子组件的电路连接。电连接器使得可以将电机的每个电相连接到控制其操作的电路。因此,当电机用作电动机时,为了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则电相连接器可以向定子的电相供电,以产生使转子旋转的旋转磁场。另外,当电机用作交流发电机时,为了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则电相连接器使得可以回收在定子处产生并由转子的旋转引起的电流。

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电相连接器使得可以利用标准电连接器并且根据在所有模型上通用的在定子上的植入来标准化定子的设计和生产: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电相连接器的仅几何形状和/或构造根据其与之配合的电路和/或根据所述定子集成到其环境中例如在机动车辆中来适配。

这种有利的构造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简化这种用于电相和/或电机的连接器的生产。

电绕组和相连接器之间的连接优选地通过与导电相轨道成一体的电联接装置形成,以便将电功率信号传输到定子或从定子传输电功率信号,更具体地传输到定子的电相之一,以便控制电机或恢复由电机转子的旋转引起的功率信号,如前所述。“一体”优选是指电联接装置机械地连接到相应的导电轨道,优选地,它们也电联接到所述相应的轨道。应当理解,在多相电机的连接范围内,每个导电轨道和每个相应的电联接装置与其他导电轨道绝缘,以便能够传递不同的电势。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电相连接器还配置为能够经由第二侧电连接到电子组件的电路,使得导电轨道分别电连接到电子组件的电源电路。在下文中,在本发明的某些变型实施例中,将更详细地描述用于将电相连接器电连接到电源电路的特定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电相连接器可以包括以下改进中的至少一个,形成这些改进的技术特征能够单独或组合地采用:

-每个导电轨道根据围绕中心轴线的圆形轮廓延伸。根据一实施例,每个导电轨道所延伸的圆形轮廓是圆的角形段的类型,所述圆形轮廓是敞开的;

-至少部分导电相轨道包括电连接部分。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每个导电相轨道包括电连接部分。这种配置使得可以促进电机的电相连接器和/或电机与电路的连接;

-有利地,并且根据第一变型实施例,至少一个电连接部分是凹连接器形式的连接端子,以便于电子组件的元件拧紧和/或焊接和/或压接在电相连接器上。根据第二变型实施例,至少一个电连接端子是凸连接器的形式;

-根据与电连接部分的任何变型实施例兼容的第一实施例,至少一个电连接部分相对于导电轨道的主体并沿大致轴向方向突出地延伸;

-为了促进电机与电路的连接,每个至少一个电连接部分沿着相对于中心轴线在外部的外围轮廓设置;

-每个导电轨道呈角形段形式。这种构造特别使得可以促进每个导电轨道之间的电绝缘。每个角形段围绕中心轴线延伸。优选地,所有导电轨道相对于中心轴线以相同的径向距离延伸;

-每个导电相轨道包括:角形段形式的导电轨道主体;在所述角形段的第一端,电连接部分,其在大致轴向方向上延伸以与电子组件连接;以及在所述角形段的第二端,电联接装置,其与绕组的互补联接装置配合。这种构造可以简化首先通过电联接装置而与电相连接器设计成与之配合的定子且其次通过电连接端子而与电路配合的电连接;

-电联接装置配置为通过互补形式的接合例如通过卡扣或通过装配在一起或通过焊接使所述电相连接器与定子成一体。根据第一变型,电联接装置是凹型的。根据第二替代变型,第一电联接装置是凸型的;

-电联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弯曲凸耳,该弯曲凸耳面向绕组的互补联接装置延伸,从而与后者形成电接触。例如,电联接装置是由第一弯曲凸耳和面向第一弯曲凸耳布置的第二弯曲凸耳形成的虎钳类型,两个弯曲凸耳彼此间隔开,使得绕组的互补联接装置插入所述凸耳之间。换句话说,每个弯曲凸耳在与电相连接器的面向定子的面相反的一侧轴向弯曲。可替代地,电联接装置包括单个弯曲凸耳,其面向绕组的互补联接装置延伸,以便与后者形成电接触;

-导电轨道由包覆成型材料包覆成型。包覆成型材料优选地是电绝缘材料,例如塑料;

-至少一个导电轨道还包括联接部分,其具有的辅助电联接装置与绕组的互补联接装置配合,以便将绕组的第一相电连接到第二相。这使得可以通过相连接器在各相之间建立电联接,特别是三角型联接;

-根据第一替代方案,联接部分可根据延伸导电轨道主体的圆弧延伸。根据另一替代方案,联接部分可根据平行于所述主体延伸的圆弧延伸。换句话说,联接部分在圆周的一部分上延伸,该圆周的一部分的直径大于或小于轨道主体围绕其延伸的圆周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绕组还包括形成中性点的导体的多个部分。根据该第二方面,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导电中性轨道,该导电中性轨道与导电相轨道电绝缘,并且连接到至少一个中性点。

以类似于导电相轨道的方式,导电中性轨道通过与导电中性轨道成一体的电联接装置连接到绕组,以形成参考电势。

由导电中性轨道传输的参考电势例如是用于电机的每个电相的中性参考信号,其也称为电接地。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电相连接器可以包括以下改进中的至少一个,形成这些改进的技术特征能够单独或组合地采用:

-每个导电轨道根据围绕中心轴线的圆形轮廓延伸。根据一实施例,每个导电轨道所延伸的圆形轮廓是圆的角形段的类型,所述圆形轮廓是敞开的;

-每个导电轨道呈角形段形式。每个角形段围绕中心轴线延伸。优选地,所有导电轨道相对于中心轴线以相同的径向距离延伸;

-每个导电中性轨道包括:呈角形段形式的导电轨道主体,以及在所述角形段的端部处,电联接装置,其与绕组的互补联接装置配合;

-电联接装置配置为通过互补形式的接合例如通过卡扣或通过装配在一起或通过焊接使所述电相连接器与定子成一体。根据第一变型,电联接装置是凹型的。根据第二替代变型,第一电联接装置是凸型的;

-电联接装置是由第一弯曲凸耳和面向第一弯曲凸耳布置的第二弯曲凸耳形成的虎钳类型,两个弯曲凸耳彼此间隔开,使得绕组的互补联接装置插入所述凸耳之间。换句话说,每个弯曲凸耳在与电相连接器的面向定子的面相反的一侧轴向弯曲;

-有利地,单个第一电联接装置的弯曲凸耳与单个角形段成一体。可替代地,导电中性轨道包括多个角形段,每个角形段在其一端部至少包括弯曲凸耳,其与直接相邻以形成电联接装置的角形段的弯曲凸耳形成虎钳。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绕组还包括形成绕组连接点的导体的多个部分。根据该第三方面,连接器包括多个导电连接轨道,每个导电连接轨道与导电相轨道电绝缘,并且连接到至少两个连接点,以便在绕组的单相的两个电线圈之间形成连接,或者在单相的单个电线圈的两个部分之间形成连接。

例如,单个线圈的两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形成转动部分,其在单个线圈内形成180°电角度。该部分尤其可以使电流在相中的方向反转。

根据本发明的该第三方面的示例,每个导电连接轨道在单相的绕组的两个连接点之间形成串联连接。

以类似于导电中性轨道的方式,导电连接轨道通过与导电连接轨道成一体的电联接装置连接到绕组。

根据本发明的该第三方面的电相连接器可以包括以下改进中的至少一个,形成这些改进的技术特征能够单独或组合地采用:

-每个导电轨道根据围绕中心轴线的圆形轮廓延伸。根据一实施例,每个导电轨道所延伸的圆形轮廓是圆的角形段的类型,所述圆形轮廓是敞开的;

-每个导电轨道呈角形段形式。每个角形段围绕中心轴线延伸。优选地,所有导电轨道相对于中心轴线以相同的径向距离延伸;

-每个导电中性轨道包括:呈角形段形式的导电轨道主体,以及在所述角形段的端部处,电联接装置,其与绕组的互补联接装置配合;

-电联接装置配置为通过互补形式的接合例如通过卡扣或通过装配在一起或通过焊接使所述电相连接器与定子成一体。根据第一变型,电联接装置是凹型的。根据第二替代变型,第一电联接装置是凸型的;

-电联接装置是由第一弯曲凸耳和面向第一弯曲凸耳布置的第二弯曲凸耳形成的虎钳类型,两个弯曲凸耳彼此间隔开,使得绕组的互补联接装置插入所述凸耳之间。换句话说,每个弯曲凸耳在与电相连接器的面向定子的面相反的一侧轴向弯曲;

-有利地,单个第一电联接装置的弯曲凸耳与单个角形段成一体。

根据与所有实施例兼容的实施例,导电中性轨道和/或导电相轨道和/或导电连接轨道位于相同的径向平面上。可替代地,所述轨道分别位于相应的径向平面上。再次可替代地,所述轨道分别位于一个或多个可以相同或不同的径向平面上。例如,导电相轨道位于第一径向平面上,而导电中性轨道位于该相同的第一平面上以及与所述第一平面不同的第二径向平面上。

根据与所有实施例兼容的实施例,导电轨道位于相同的圆周上。可替代地,所述轨道分别位于相应的圆周上,即径向地位于其他导电轨道的外部或内部。再次可替代地,所述轨道分别位于一个或多个可以相同或不同的圆周上。

根据与所有实施例兼容的实施例,导电轨道由金属导电材料例如铜制成。

根据与所有实施例兼容的实施例,导电轨道的每个部分由薄金属带形成,该金属带被弯曲以便根据所需的构造形成。

根据与所有实施例兼容的实施例,绕组包括多个电导体,绕组形成彼此不同的多个电相,每个电相由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电导体形成。例如,每个电相由条形或“u”形的多个电导体形成。

例如,电机定子的绕组包括六个电相。

例如,电机是交流发电机或交流发电机-起动器或可逆电机或电动机的类型。

包括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根据它们的所有可能的组合,结合了这里描述的不同的可选特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也将一方面从以下描述以及另一方面从通过参照附图以非限制性的方式提供的多个实施例中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电机的横截面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机的定子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相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相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相连接器的第二示例的变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相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定子的示例的透视图;以及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相连接器的第四实施例及其相关定子的示例的透视图。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变型和不同实施例可以根据不同的组合彼此关联,只要它们不是不兼容或相互排斥即可。特别地,如果这种特征选择足以提供技术优势或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区分开,则有可能以与所描述的其他特征隔离的方式构思仅包括下文所述特征选择的本发明的变型。

特别地,如果从技术的观点来看没有反对的组合,则可以将所描述的所有变型和所有实施例彼此组合。

在附图中,多个附图共有的元件保留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描述旋转电机11的实施例。旋转电机11包括壳体14。在该壳体的内部,它还包括轴13、与该轴一体旋转的转子12以及围绕转子12的定子20。转子的旋转运动围绕轴线o发生。在该示例中,壳体14包括组装在一起的前凸缘16和后凸缘17。这些凸缘16、17具有中空形式,并且每个在中心处支撑轴承,该轴承联接到相应的球轴承18、19以旋转地装配轴13。皮带轮15固定在轴13的前端。该皮带轮可以将旋转运动传递到轴13,或者使轴13将其旋转运动传递到皮带。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轴13的后端支撑属于集电体22的集电环21。属于电刷架24的电刷23设置成在集电环21上摩擦。电刷架24连接到稳压器(未示出)。此外,凸缘16、17可包括用于空气通过的开口,以允许通过由在转子12的前轴向面上即在前凸缘16处的前风扇25的旋转并且通过在转子的后轴向面上即在后凸缘17处的后风扇26的旋转而产生的空气流通来冷却电机。在该示例中,转子12是具有爪的转子。它包括两个磁轮31。可替代地,转子12可以由主体形成,例如以一组金属板的形式,该主体包括用于容纳永磁体的凹部。

参考图2,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电机的定子20的实施例,所述定子20包括:

-具有圆柱形式和轴向延伸o的定子主体210,所述定子主体210包括在其两个轴向端211、212之间形成的多个凹口215;

-绕组230,其包括轴向地缠绕在定子主体210上的多个电导体220,每个电导体220沿着多个凹口215轴向延伸,绕组形成彼此不同的多个电相,每个电相由在相应凹口215中彼此相对串联装配的多个电导体220形成;电导体的组件包括在凹口215中延伸的部分和分别从定子主体210的每个轴向端延伸的两个部分,以形成前髻部231和后髻部232。

绕组还包括形成电相输入/输出235a的多个第一电连接器,每个相输入/输出235a与电导体220之一电联接,并且在轴向方向o上相对于髻部优选地后髻部突出地延伸。

再次参考图2,描述了电相连接器10的第一示例。该连接器包括电联接装置130b,其分别与面向它们布置的相输入/输出235a成一体。将参照图3至8更详细地描述电相连接器10。当定子20连接至电子组件36的电路时,相输入/输出235a使得可以电供应形成所述定子20的绕组的电导体。特别地,每个相输入/输出235a使得可以向不同相供电。因此,该多相供应使得可以控制电机的转子的更好旋转,并且尤其是增加所述转子的转矩。

参考图3至8,现在将描述电相连接器10的不同实施例。

这种类型的电相连接器10包括彼此电绝缘的多个导电相轨道110,每个导电轨道110使得当电相连接器10装配在所述定子20上时可以从电机的定子20传送不同的电相或向其传送不同的电相。此外,连接器包括电相联接装置130b,其设计成当电相连接器10装配在所述定子20上时与定子20的互补联接装置235a配合,每个电联接装置130b与导电相轨道之一成一体。在这种情况下,定子20的互补联接装置是相输入/输出235,以便确保电机的每个相的电连续性,首先是在电子组件36的电路内,其次是所述电机的电相连接器和定子20。

在图2和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电相连接器1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电轨道120,其使得可以传送参考电势,从而形成导电中性轨道。另外,连接器包括第二电联接装置130a,其与导电中性轨道120成一体,并且当电相连接器10装配在所述定子20上时可以与定子20的互补联接装置235b配合。在这种情况下,定子20的互补联接装置是中性点235b。以类似于相输入/输出235a的方式,绕组包括多个中性点235b,它们与相输入/输出235a电绝缘。每个中性点235b与相连接器的面向其布置的电联接装置130a成一体,优选是机械地和电地。

互补地,通过以不确定的方式使所述电相连接器10与所述定子20成一体,不同的联接装置使得可以在定子20上建立电相连接器10的机械联接。

有利地,导电轨道110、120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以便保证最小的电阻率。优选地,选择的金属材料是铜。导电轨道110、120围绕中心轴线o延伸,并且由整体圆形轮廓界定在外周上。电相连接器10的外周轮廓优选地对应于电机的定子20的外周轮廓。

导电中性轨道120特别是由围绕中心轴线形成这种轮廓的一个或多个角形段形成。在第一导电轨道120由围绕轴线o的多个角形段形成的情况下,每个段优选地彼此电连接,以确保形成所述第一导电轨道120的所有段的电势相同。作为变型,连接器可以包括两个独立的相系统。例如对于双三相电机就是这种情况,每个包括如前所述的导电中性轨道120。在图2和3所示的示例中,电相连接器10包括两个导电中性轨道10,每个由呈角形段形式的四个部分形成。

导电轨道120的每个部分由弯曲以便根据所需构造形成的薄金属带形成。因此,薄金属带呈在垂直于中心轴线o的平面上沿由中心轴线o给定的方向截取的厚度非常窄的薄带的形式,该薄金属带形成具有沿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o径向的方向截取的一定宽度的所述轨道120,该宽度大于其厚度,并且显著小于围绕中心轴线的延伸长度。换句话说,形成导电轨道的薄金属带的厚度比其宽度小得多,例如小5倍以上;所述薄金属带的宽度远小于其围绕轴线的延伸长度,例如小20倍以上。

导电轨道120主要在基本垂直于中心轴线o的单个平面上延伸。更特别地,第一导电轨道120根据围绕中心轴线o的整体圆形轮廓延伸。图2和3中示出的导电轨道120所延伸的圆形轮廓是敞开的:每个导电轨道120因此具有不相互连接的两端。

导电轨道120包括多个第一电联接装置130a,以便将所述导电轨道120连接到定子20。在图2和3所示的示例中,每个导电轨道120包括三个电联接装置130a。例如,导电轨道120的每个电联接装置130a由径向位于所述轨道120的第二段122a的外部的第一段122b形成。导电轨道120的所有电联接装置130a例如形成在距中心轴线o相同径向距离的第一段122b上。此外例如,导电轨道120的所有第一段122b径向位于所述导电轨道120的第二段122a的外部。

如在图2中更特别地看到,第一电联接装置130a配置为通过互补形式的接合例如通过卡扣在定子20的绕组的中性点235b或通过与之装配在一起或还通过与之焊接而使所述电相连接器10与定子20成一体。更具体地,每个第一电联接装置130a形成虎钳。这种类型的虎钳由第一弯曲凸耳131和面向第一弯曲凸耳131布置的第二弯曲凸耳132形成。两个弯曲凸耳131、132彼此间隔开,以便留下定子20的相应中性点235b可被引入其中的空间。有利地,形成电联接装置130a的虎钳的每个弯曲凸耳131、132是轴向弯曲的,使得每个弯曲凸耳131、132的端部相对于导电中性轨道120的其从中导出的部分轴向突出。如图2和3所示,每个第一导电轨道120包括多个角形段,其每端由弯曲凸耳131、132形成。导电轨道120的两个相邻角形段的两个弯曲凸耳131、132形成如前所述的第一电联接装置130a。

以类似于导电中性轨道的方式,导电相轨道110根据围绕中心轴线o的整体圆形轮廓延伸。每个导电相轨道110与其他相轨道和导电中性轨道120电绝缘,以便能够向电连接器10设计成与之连接的定子20或从定子20传送不同的电相。在图2和3所示的示例中,电相连接器10包括六个导电相轨道110。

每个导电相轨道110由弯曲以便根据所需构造形成的薄金属带形成。因此,薄金属带呈沿由中心轴线o给定的方向截取的厚度非常窄的薄带的形式。在垂直于中心轴线o的平面上,形成每个导电轨道110的薄金属带具有根据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o径向的方向截取的一定宽度,该宽度大于其厚度,并且显著小于围绕中心轴线o的延伸长度。换句话说,形成每个导电轨道110的薄金属带的厚度比其宽度小得多,例如小5倍以上;所述薄金属带的宽度远小于其围绕轴线的延伸长度,例如小20倍以上。

有利地,形成导电轨道110的薄金属带的厚度和宽度与形成导电轨道120的薄金属带的厚度和宽度相同。同样优选地,形成导电轨道110的薄金属带由与形成导电轨道12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

所有导电轨道110首先在基本垂直于中心轴线o的单个平面上延伸,其次在轴向方向o上延伸。更特别地,每个导电轨道120包括根据围绕中心轴线o的圆形段延伸的第一部分112和沿轴向方向o延伸的第二部分111。每个第二导电轨道110的第二部分111至少位于相应第一部分112的一端。

每个导电轨道110包括第二电联接装置130b,以便将每个导电轨道110连接到定子20。导电轨道110的第二电联接装置130b例如设置在不同的直径上。可替代地,导电轨道110的第二电联接装置130b可以位于距中心轴线o相同径向距离处。另外,例如,第二电联接装置130b和第一电联接装置130a例如设置在不同的直径上。可替代地,第一电联接装置130a和所有第二电联接装置130b可以位于距中心轴线o相同径向距离处。

如在图2中更具体地看到,第二电联接装置130b配置为通过互补形式的接合例如通过卡扣在定子20的绕组的相输入/输出235a或通过与之装配在一起或还通过与之焊接而使所述电相连接器10与定子20成一体。更具体地,每个第二电联接装置130b形成定子20的相应相输入/输出235a可被引入其中的虎钳,如先前参照第一联接装置130a所述。优选地,形成第二联接装置130b的虎钳的每个弯曲凸耳131、132是轴向弯曲的,使得每个弯曲凸耳131、132的端部相对于导电相轨道110的其从中导出的第一部分112轴向突出。

如先前所述,导电轨道110的第二部分111相对于所述轨道110的相应第一部分轴向突出地延伸,以便于电连接到电子组件36的电相连接器10设计成配合的电路。有利地,如图2所示,导电轨道110的第二部分111可以包括电连接端子115。电连接端子115有利地为凹连接器的形式,以便于焊接和/或压接和/或拧紧用于将电子组件的相应功率模块与电相连接器10电连接的装置。

有利地,电相连接器10的导电相轨道110的所有第二部分111和/或所述电相连接器10的所有电连接端子115沿所述电相连接器10的外周轮廓位于相对于中心轴线o相同径向距离处。

所有导电轨道110的每个第一部分112有利地采取角形段的形式,该角形段围绕中心轴线o以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o相同径向距离延伸。

在第一部分112的第一端,每个导电轨道110包括两个电联接装置130b中的一个,并且在第二端,它包括电连接端子115和/或第二轴向延伸部分111。

例如,所有第一电联接装置130a和所有第二电联接装置130b以及第二导电轨道的所有电连接端子115和/或所有相应的第二轴向延伸部分111都位于距中心轴线o相同径向距离处。可替代地,这些元件可以分别位于不同的圆周上,并且因此距中心轴线o的径向距离不同。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导电相轨道110在轴向上位于导电中性轨道120上方。可替代地,导电相轨道110可以位于导电中性轨道120下方。此外可替代地,轨道110、120之一的仅一部分可以位于其他轨道的其他部分的下方和/或上方。

此外在这里示出的示例中,导电相轨道110全部径向地位于导电中性轨道120的第二段122a的外部。可替代地,导电相轨道110全部径向地位于导电中性轨道120的第二段122a的内部。此外可替代地,导电中性轨道110、120之一的仅一部分可以径向地位于其他轨道的其他部分的内部和/或外部。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导电轨道形式110、120由优选电绝缘的包覆成型材料140包覆成型,例如塑料。因此,图2中的相连接器10和图3中的相连接器彼此不同之处仅在于存在该包覆成型材料140。

图4和5示出了电相连接器10的第二实施例。该连接器与第一示例中的电连接器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二轴向延伸部分111和/或导电相轨道110的电连接端子115的角形构造。其他特征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另外,图4中的相连接器10和图5中的相连接器彼此不同之处仅在于存在包覆成型材料140。

第二轴向延伸部分111和/或电连接端子115的这种新角形构造使得可以使定子20适应电子组件36的功率模块的布置,同时具有标准的定子绕组,其中相输入/输出235b的角形布置相同,不管电子组件的结构如何。

根据图6和7所示的第三实施例,定子具有三角类型的联接器,即相连接器10不包括导电中性轨道110,并且绕组230不包括中性点235b,这与参照图2至5所示的星形联接器不同。

在该第三示例中,图6示出了包括多个导电相轨道110的电相连接器10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导电轨道没有被包覆成型材料包覆成型。可替代地,所述轨道可以以与图2和5的示例中的连接器10相同的方式由包覆成型材料140包覆成型。图7示出了标准定子20的示例,其上可以装配图6中的相连接器10。

在该第三示例中,导电相轨道11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从由第一部分112形成的所述轨道的主体延伸的联接部分160。优选地,每个导电轨道110包括联接部分160。每个联接部分160在自由端包括联接装置130d,其具有绕组的相输入/输出135a。所述装置130d可以与联接装置130b相同。因此,每个导电轨道110使得既可以将绕组的一个相连接到电子组件36,又可以将绕组的两个相彼此连接,以形成三角形式的联接器。联接部分160可根据与第一部分112相同的圆周延伸,以形成相同的圆弧。可替代地,联接部分160可相对于第一部分112在内部径向地和/或在外部径向地延伸。此外可替代地,联接部分160的仅单个部分可径向地位于第一部分112的内部中和/或外部上。类似地,联接部分160可以在相同的径向平面上延伸,或者它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位于包括第一部分112的那个平面的下方或上方的不同径向平面上。每个导电相轨道110可以具有与相同连接器10的其他导电相轨道不同的结构,或者作为变型,它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

同样在该示例中,导电轨道110的联接装置130b仅由弯曲部分131形成,该弯曲部分可被焊接到绕组的相应相输入/输出235a。可替代地,如先前所解释的,联接装置130b可以由包括两个弯曲部分131、132的虎钳形成。类似地,先前描述的联接装置130a、130b可包括焊接在绕组的相应部分上的单个弯曲部分。

图8示出了连接器10和定子20的第四实施例,其中定子包括相输入/输出135a和中性点135b,并且连接器包括导电相轨道110和导电中性轨道120。在该示例中,绕组也包括绕组连接点235c,其与绕组的电导体220之一电连接,并且沿轴向方向o相对于髻部优选地后髻部突出地延伸。以与中性点235b相同的方式,连接点235c通过联接装置130c连接到电相连接器10的导电连接轨道150,联接装置130c可以与前述的导电中性轨道120的联接装置130a相同。这些连接点235c可以形成绕组230的单相的两个电线圈之间的连接,或者形成在单个线圈内形成180°电角度的转动部分。

因此,在该示例中,电相连接器10包括多个导电连接轨道150,其可以与导电中性轨道120相同的方式形成。这些导电轨道每个都包括:主体,其特别以角形段的形式延伸;以及至少两个联接装置130c,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端部,以便与绕组的相应联接装置235c配合。这些联接装置130c可具有虎钳的形式,如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所述联接装置130a、130b,或具有单个弯曲部分的形式,如第三实施例的所述联接装置130b。

可替代地,图8中的该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具有三角类型的联接器的定子,即没有中性点135b,并且连接器10将则包括导电相轨道110和导电连接轨道150。

在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中,具有轴向延伸111的第二部分111和/或导电相轨道110的电连接端子115的角形布置可以改变,以便与电子组件的特定布置相对应,而无需改变定子20的绕组230。

因此,与生产完整的旋转电机相比,本发明使得可以制造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的由定子形成的基部对于多个型号的电机是相同的,并且仅电机的电连接装置根据电子组件的布置而变化。

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刚刚描述的示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上下文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这些示例的多种布置。特别地,本发明的不同特征、形式、变型和实施例可以根据不同的组合彼此关联,只要它们不是不兼容或相互排斥即可。特别地,前述的所有变型和实施例可以彼此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