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飘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4101发布日期:2019-05-22 02:23阅读:1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飘升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别费尔德-布朗效应产生升力的一种飘升机。



背景技术:

飘升机是一种依靠高电压产生推力的“非对称电容器”,它运用了由prof.biefeld和thomastownsendbrown在1928年发现的biefeldbrown效应(别费尔德-布朗效应),它可以在由高电压产生的升力和/或推力的作用下漂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升力的飘升机,本发明的一种飘升机的结构如下,

一种飘升机的所述升力发生器结构是,圆柱形基座上的所述硬质线盘轴上的若干个并联电性连接的所述若干匝线圈导线构成的导线极与所述圆柱形基座上的所述金属圆筒构成的金属筒极共同构成了一种升力发生器,

进一步的,在所述金属圆筒的内外表面上和/或有若干绝缘保护层和/或抗电击穿介质层,所述金属圆筒的筒壁和/或唯一的底面和/或由若干层相互绝缘的金属层构成,如在若干厚度的金属圆筒的筒壁和/或唯一的底面上分别间隔镀有金属层和/或绝缘保护层,所述金属圆筒的筒壁、和/或所述金属圆筒的筒壁与所述若干层相互绝缘的金属层相互电性连接构成金属筒极,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筒极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高压输出端的负极和/或正极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低压输入端的负极与所述电源的负极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金属圆筒无底面的一端和/或有内螺纹,在所述金属圆筒唯一底面上和/或有排气口,在所述金属圆筒的内螺纹的内侧和/或有导线孔和/或有进气口,

进一步的,

所述硬质线盘轴上有若干个所述若干匝线圈导线,所述若干匝线圈导线的每一根导线的外表面有若干绝缘保护层和/或阻燃层和/或抗电击穿介质层,所述若干匝线圈导线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电性连接,若干个所述若干匝线圈导线并联电性连接构成导线极,

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若干匝线圈导线的每一匝均由若干根导线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极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高压输出端的正极和/或负极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低压输入端的正极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圆柱形基座上表面有内凹的圆柱形孔,所述圆柱形孔内有内螺纹,所述圆柱形基座的外侧面有外螺纹,所述硬质线盘有底面a和底面b,所述硬质线盘底面b的线盘外侧面有外螺纹,所述圆柱形基座的内螺纹与所述硬质线盘底面b螺纹连接,所述圆柱形基座的外螺纹与所述金属圆筒螺纹连接,

和/或,所述金属圆筒无底面的一端有外沿,所述外沿上有若干圆孔,所述若干圆孔内有若干螺丝,所述若干螺丝与所述圆柱形基座上的若干圆柱形孔内的若干内螺纹螺纹连接,

和/或,所述硬质线盘的底面b、和/或所述金属圆筒无底面的一端、和/或分别有与所述圆柱形基座分别卡接的若干卡扣,所述硬质线盘的底面b、和/或所述金属圆筒无底面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圆柱形基座卡接,

进一步的,金属圆筒唯一的底面与硬质线盘底面a端导线的距离n大于所述硬质线盘底面b端导线与所述金属圆筒无底面的一端的端面距离m若干距离l,

进一步的,

所述硬质线盘轴上的每一个所述若干匝线圈导线缠绕结构有以下2种,

i)输入端顺序缠绕在所述硬质线盘轴上的所述若干匝线圈导线,所述若干匝线圈导线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电性连接,

ii)在所述硬质线盘的轴上有从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中点开始到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电性连接点为止、以并排双股线的方式缠绕的所述若干匝线圈导线,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遥控器无线连接,所述遥控器通过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控制加载到若干个所述若干匝线圈导线上的电压和/或电流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直流电压升压器模块并与所述直流电压升压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直流电压升压器模块与所述直流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低压输入端和或是所述直流电压升压器模块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和/或所述一种飘升机的所述升力发生器结构还是,所述圆柱形基座上的所述耐高压铠装电缆的铠装构成的金属筒极与所述耐高压铠装电缆内的若干个并联电性连接的所述若干匝导线构成的导线极共同构成了一种升力发生器,和或,

所述耐高压铠装电缆的铠装构成的金属筒极与所述耐高压铠装电缆内的若干个并联电性连接的所述若干匝导线构成的导线极共同构成了一种升力发生器,

进一步的,

所述铠装和/或由若干层相互绝缘的金属层构成,如在若干厚度的铠装的表面上分别间隔镀有金属层和/或绝缘保护层,所述铠装、和/或所述铠装与所述若干层相互绝缘的金属层相互电性连接构成金属筒极,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筒极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高压输出端的负极和/或正极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低压输入端的负极与所述电源的负极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耐高压铠装电缆最外层和或是硬质阻燃和/或绝缘外保护层,包括但不限于是圆柱形、和/或螺旋状的、和/或任意缠绕成若干形状的两端开口方向向后的耐高压铠装电缆,所述耐高压铠装电缆的横截面结构从外到内的次序包括但不限于是:硬质阻燃和/或绝缘外保护层,金属铠装层,抗电击穿介质层,和/或阻燃内保护层,和/或绝缘保护层,若干匝导线,所述耐高压铠装电缆的两端端点和/或端面的金属铠装面上亦有所述硬质阻燃和/或绝缘外保护层、和/或抗电击穿介质层,

所述铠装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管铠装,金属带和/或金属合金带铠装,包括只有一个底面的圆柱形金属铠装,进一步的,

所述螺旋状的和/或任意缠绕成若干形状的两端开口方向向后的耐高压铠装电缆,与所述圆柱形基座非接触的一端的若干个所述若干匝导线的一端和/或两端的端点和/或端面,分别缩进所述非接触的一端的铠装的端点和/或端面若干距离l,和或,

所述螺旋状的和/或任意缠绕成若干形状的两端开口方向向后的耐高压铠装电缆后端的若干个所述若干匝导线的一端和/或两端的端点和/或端面,分别缩进所述后端的铠装的端点和/或端面若干距离l,

进一步的,

所述螺旋状的耐高压铠装电缆与所述圆柱形基座接触的一端的若干个所述若干匝导线的一端的端点和/或端面,与所述接触的一端的铠装的端点和/或端面的距离远小于所述若干距离l,和/或两个所述端点和/或端面在同一个端面上,和或,

所述螺旋状的耐高压铠装电缆前端的若干个所述若干匝导线的一端的端点和/或端面,与所述前端的铠装的端点和/或端面的距离远小于所述若干距离l,和/或两个所述端点和/或端面在同一个端面上,

进一步的,

在所述只有一个底面的圆柱形的耐高压铠装电缆内,螺旋缠绕和/或任意缠绕的若干个所述若干匝导线的两端的两个端点和/或端面分别缩进所述耐高压铠装电缆的无底面的一端的铠装的端点和/或端面至少若干距离l,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状的耐高压铠装电缆的一端有与所述一端紧密套接的硬质阻燃和/或绝缘外保护层,所述硬质阻燃和/或绝缘外保护层外表面有外螺纹,和/或只有一个底面的圆柱形的耐高压铠装电缆有底面的一端的外侧面有外螺纹,

所述螺旋状的耐高压铠装电缆、和/或只有一个底面的圆柱形的耐高压铠装电缆与所述圆柱形基座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耐高压铠装电缆内有若干个所述若干匝导线,所述若干匝导线的每一根导线外表面有若干绝缘保护层和/或阻燃层和/或抗电击穿介质层,所述若干匝导线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电性连接,若干个所述若干匝导线并联电性连接构成导线极,

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若干匝导线的每一匝均由若干根导线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极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高压输出端的正极和/或负极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低压输入端的正极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耐高压铠装电缆内的每一个所述若干匝导线的缠绕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2种:

i)在若干长度或高度的耐高压铠装电缆内部,有由一匝导线从耐高压铠装电缆的一端到另一端循环往复铺设的若干匝导线,所述一匝导线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电性连接,

ii)若干长度或高度的耐高压铠装电缆内有一匝从导线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中点开始到输入端与输出端电性连接点为止,从耐高压铠装电缆的一端到另一端循环往复铺设的若干匝导线,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遥控器无线连接,所述遥控器通过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控制加载到若干个所述若干匝导线上的电压和/或电流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直流电压升压器模块并与所述直流电压升压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直流电压升压器模块与所述直流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低压输入端和或是所述直流电压升压器模块的输入端。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相比实验室模型飘升机,本发明一种飘升机的升力发生器的升力有了若干万倍的提高。

在上述一种飘升机结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飘升机,

所述飘升机的主体是圆柱形的舱,在距所述舱上底面若干距离的侧壁上有进气口,在所述舱侧壁上有舱门,在下底面有排气口,所述舱内表面上、和/或下底面直径两端、成对的与所在直径平行的竖隔板不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组升力发生器、和/或分别设置有若干圆柱形基座,和/或在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组升力发生器、设置有包括智能控制模块的控制台、设置有电源,和/或在所述舱的侧壁上、和/或上下底面上有若干圆孔,所述若干圆孔内设置有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另有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无线连接的遥控器,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和/或所述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分别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台内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若干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和/或是微型计算机芯片和/或是与若干模块分别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和/或分别与卫星定位模块、和/或与电子指南针模块、和/或与加速度传感器模块、和/或与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分别电性连接,和/或分别与无线电通信模块,和/或与4g和/或5g无线网络模块,和/或与无线量子通信模块分别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直流电压升压器模块并与所述直流电压升压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直流电压升压器模块与所述直流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所述遥控器内的控制模块无线连接,所述无线连接包括无线电通信连接、和/或包括4g和/或5g无线网络连接、和/或包括无线量子通信连接三种连接通信方式,并能够在三种连接通信方式中自动和/或手动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和/或包括自动智能航行系统、和/或包括自动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包括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若干模块、所述电源分别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有若干圆孔,所述若干圆孔内有若干螺丝,所述若干螺丝与所述舱的下底面、和/或侧壁上的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螺纹连接,

和/或,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上有与所述若干固定件卡接的若干卡扣,所述若干固定件与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卡接,

2)进一步的,

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能够通过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接受所述遥控器的遥控控制,

所述遥控器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无线电通信模块,和/或与4g和/或5g无线网络模块,和/或与无线量子通信模块,和/或与音频视频模块分别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控制模块有包括所述舱在若干方向上的加减速和/或停止控制、和/或自动智能航行、和/或若干姿态的飞行和/或悬停控制的所述遥控器端的手动操控功能,包括有所述舱若干姿态调整功能,所述姿态调整包括相对于所述舱下底面所在的平面旋转控制、和/或所述舱左右和/或前后翻转控制,所述姿态包括所述舱的底面与水平面平行,包括所述舱的底面与水平面成若干角度,所述姿态调整功能可通过硬件实现,也可通过软件实现,

所述音频视频模块有可显示和/或播放所述控制模块所接收到的所述舱内的智能控制模块发来的若干距离、声音、图像视频若干无线电信息的功能,

3)进一步的,所述舱内部上底面上和/或下底面上,以若干个半径上的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为分组,设置有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以所述舱内部圆柱形的侧壁表面上按行列排列的、以若干列上的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为分组,设置有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以在所述舱下底面直径的两端、成对的与所在直径平行的竖隔板不同侧面上的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为分组,设置有若干组所述升力发生器,

4)进一步的,在所述舱的侧壁上、和/或上下底面上的所述若干圆孔内有通过若干方法,如通过螺旋嵌入和/或螺纹连接设置的所述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

进一步的,

所述测距模块可选的、包括但不限于是激光测距仪,所述激光光束出口处的石英玻璃是凸透镜石英玻璃,和/或在出口处设置凸透镜,进一步的,

所述舱的侧壁上的所述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的测距雷达天线和/或激光光束出口处的凸透镜的光轴和/或镜头光轴分别与所述舱前进方向、和/或与左右移动方向平行、和/或与上下底面成若干角度设置,

所述舱上下底面上的所述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的测距雷达天线和/或激光光束出口处的凸透镜的光轴和/或镜头光轴分别与所述上下底面垂直,

进一步的,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可将所述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所测得的若干距离、声音、图像视频若干信息发送给所述遥控器内的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通过所述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测得的若干距离、声音、图像视频若干信息,及所述自动智能航行系统内安装的电子地图,所述飘升机有测距避障功能、有定位自动智能航行功能,

5)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所述排气口和/或有可开合的小门,

6)进一步的,所述小门优选的为手动和/或电动内端单开拉门,所述小门通过两侧滑轨及导向装置与所述舱的底面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舱门通过门铰链与所述舱的侧壁铰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本发明上述一种飘升机、及现有的无人机,本发明一种飘升机可构成一种更大升力的无人机,是本发明一种飘升机的所述升力发生器进一步更实用的使用结构,可构成实用无人机,可悬停操作,可在水平和/或若干方向高速飞行移动,在下底面设置和/或加挂若干装备,如在下底面外侧设置若干吊钩和/或吊环并加挂不影响排气功能的吊篮、和/或吊舱,和/或在所述舱内固定设置不影响进气口进气、排气口排气的货仓,可用于物资运输,在所述舱内、和/或所述舱外设置武器装备,可成为超高速无人武装直升机,在所述舱内、和/或舱外设置消防设备可成为超高层、超高速消防直升机。

在上述飘升机结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飘升机,

所述飘升机的主体是圆柱形的舱,在距所述舱上底面若干距离的侧壁上有进气口,在所述舱侧壁上有舱门,在下底面有排气口,所述舱内表面上、和/或下底面直径两端、成对的与所在直径平行的竖隔板不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组升力发生器、和/或分别设置有若干圆柱形基座,和/或在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组升力发生器、设置有包括智能控制模块的控制台、和或设置有若干压缩空气气罐、和或设置有空气压缩机、设置有电源,和/或在所述舱的侧壁上、和/或上下底面上有若干圆孔,所述若干圆孔内设置有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另有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无线连接的遥控器,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和/或所述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分别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台内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若干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和/或是微型计算机芯片和/或是与若干模块分别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和/或分别与卫星定位模块、和/或与电子指南针模块、和/或与加速度传感器模块、和/或与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分别电性连接,和/或分别与无线电通信模块,和/或与4g和/或5g无线网络模块,和/或与无线量子通信模块分别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直流电压升压器模块并与所述直流电压升压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直流电压升压器模块与所述直流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所述遥控器内的控制模块无线连接,所述无线连接包括无线电通信连接、和/或包括4g和/或5g无线网络连接、和/或包括无线量子通信连接三种连接通信方式,并能够在三种连接通信方式中自动和/或手动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和/或包括自动智能航行系统、和/或包括自动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包括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的若干模块、所述若干压缩空气气罐、所述空气压缩机、所述电源分别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有若干圆孔,所述若干圆孔内有若干螺丝,所述若干螺丝与所述舱下底面的、和/或侧壁上的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螺纹连接,

和/或,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上有与所述若干固定件卡接的若干卡扣,所述若干固定件与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卡接。

和/或,进一步可选的,在所述舱内有底面直径、高分别小于所述舱的底面直径、高的圆柱形的客舱,所述客舱的侧壁、和/或上下底面分为若干可拆卸部份,所述若干可拆卸部份密封连接,所述若干可拆卸部份分别有若干螺孔和/或若干卡扣,所述若干可拆卸部份分别与所述舱内表面上的高于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若干高度的若干圆柱形基座分别卡接,和/或所述若干螺孔内分别有若干螺丝,所述若干螺丝分别与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螺纹连接,所述舱与所述客舱的夹层之间有若干距离,空气流通良好,

所述客舱的侧壁和/或上底面上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有螺纹管,所述舱上底面上的所述若干压缩空气气罐的排气管为有旋转接头的金属软管,所述有旋转接头的金属软管与所述客舱的进气口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客舱的下底面有若干大小的排气口,所述客舱的排气口与所述舱的排气口相向,所述有旋转接头的金属软管和/或可使用硬质的管道替代,

进一步的,所述客舱的侧壁和/或下底面上设置有操控台,所述舱的控制台固定设置于所述操控台内,所述操控台有可替代遥控器的全部操做功能的若干操控按钮和/或旋钮,所述客舱的排气口有智能开关,所述客舱的排气口与所述智能开关螺纹连接,所述操控台内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客舱气压检测模块、与客舱的排气口的智能开关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客舱气压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客舱内的气压小于若干预设值时,通过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客舱的排气口的所述智能开关,减少排气量和/或关闭所述客舱的排气口,打开所述若干压缩空气气罐排气口的智能开关给所述客舱加气,在所述客舱内的气压大于若干预设值时,关闭所述若干压缩空气气罐排气口的智能开关,和/或打开所述客舱排气口的智能开关排气,

2)进一步的,

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能够通过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接受所述遥控器的遥控控制,

所述遥控器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无线电通信模块,和/或与4g和/或5g无线网络模块,和/或与无线量子通信模块,和/或与音频视频模块分别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控制模块有包括所述舱在若干方向上的加减速和/或停止控制、和/或自动智能航行、和/或若干姿态的飞行和/或悬停控制的所述遥控器端的手动操控功能,包括有所述舱若干姿态调整功能,所述姿态调整包括相对于所述舱下底面所在的平面旋转控制、和/或所述舱左右和/或前后翻转控制,所述姿态包括所述舱的底面与水平面平行,包括所述舱的底面与水平面成若干角度,所述姿态调整功能可通过硬件实现,也可通过软件实现,

所述音频视频模块有可显示和/或播放所述控制模块所接收到的所述舱内的智能控制模块发来的若干距离、声音、图像视频若干无线电信息的功能,

3)进一步的,所述舱内部上底面上和/或下底面上,以若干个半径上的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为分组,设置有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以所述舱内部圆柱形的侧壁表面上按行列排列的、以若干列上的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为分组,设置有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以在所述舱下底面直径的两端、成对的与所在直径平行的竖隔板不同侧面上的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为分组,设置有若干组所述升力发生器,

4)进一步的,在所述舱的侧壁上、和/或上下底面上的所述若干圆孔内有通过若干方法,如通过螺旋嵌入和/或螺纹连接设置的所述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

进一步的,

所述测距模块可选的、包括但不限于是激光测距仪,所述激光光束出口处的石英玻璃是凸透镜石英玻璃,和/或在出口处设置凸透镜,进一步的,

所述舱的侧壁上的所述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的测距雷达天线和/或激光光束出口处的凸透镜的光轴和/或镜头光轴分别与所述舱前进方向、和/或与左右移动方向平行、和/或与上下底面成若干角度设置,

所述舱上下底面上的所述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的测距雷达天线和/或激光光束出口处的凸透镜的光轴和/或镜头光轴分别与所述上下底面垂直,

进一步的,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可将所述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所测得的若干距离、声音、图像视频若干信息发送给所述遥控器内的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通过所述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测得的若干距离、声音、图像视频若干信息,及所述自动智能航行系统内安装的电子地图,所述飘升机有测距避障功能、有定位自动智能航行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压缩空气气罐的排气口连接有若干排气管,所述若干排气管管口有若干管箍和/或压条,所述若干管箍和/或压条上有若干圆孔,所述若干圆孔内有若干螺丝,所述若干螺丝与上底面的所述若干圆柱形的基座上的内螺纹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压缩空气气罐与所述空气压缩机之间有连接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压缩空气气罐与所述若干智能开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压缩空气气罐与所述若干气压智能检测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所述若干智能开关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所述若干气压智能检测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压缩机和/或有空气过滤器,

和/或,进一步的,

所述飘升机舱的侧壁上有通道,所述若干压缩空气气罐有可伸缩的自锁密封管道装置,所述自锁密封管道装置可伸出所述通道,与另一个所述飘升机通过相同的通道伸出的所述若干压缩空气气罐的相同的自锁密封管道装置密封对接,并可传送若干压缩空气,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气压智能检测模块在检测到所述若干压缩空气气罐内气压下降到若干预设值时,所述若干气压智能检测模块和/或发出若干不同警报,并通过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启动所述空气压缩机,和/或通过手动启动所述空气压缩机,将经过所述空气过滤器过滤的所述舱外的空气压缩入所述若干压缩空气气罐内,在检测到所述若干压缩空气气罐内气压达到若干预设值时,通过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关闭所述空气压缩机,停止压缩空气,

进一步的,所述飘升机飞行和/或悬停时,所述舱外空气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舱内,在所述进气口关闭时,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若干智能开关将所述若干压缩空气气罐内的压缩空气按若干速度释放到所述舱内,

进一步的,所述飘升机飞行和/或悬停时,所述舱内的空气从所述舱的排气口排出,

5)进一步的,所述舱、和/或所述客舱的进气口、排气口、和/或所述通道有可开合的小门,

6)进一步的,所述小门优选的为手动和/或电动内端单开拉门,所述小门通过两侧滑轨及导向装置与所述舱的底面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舱门通过门铰链与所述舱的侧壁铰接。

说明:本说明书所述设置,是指本说明书所述若干模块和/或部件,如若干组升力发生器、智能控制模块和/或若干模块、若干压缩空气气罐、空气压缩机、电源上分别有固定件,所述若干固定件上有若干圆孔和/或有若干卡扣,所述若干圆孔内有若干螺丝,所述若干螺丝与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上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和/或所述若干卡扣与所述若干圆柱形基座上的卡扣卡接,

所述设置还包括所述硬质线盘的底面外侧面的外螺纹、和/或螺旋状的耐高压铠装电缆一端的所述硬质阻燃和/或绝缘外保护层外表面的外螺纹、和/或只有一个底面的圆柱形的耐高压铠装电缆有底面的一端的外侧面的外螺纹,与所述圆柱形基座上表面的内凹的圆柱形孔内的内螺纹螺纹连接,金属圆筒无底面的一端的内螺纹与所述圆柱形基座外侧面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硬质线盘轴上的若干个并联电性连接的所述若干匝线圈导线构成的导线极、和/或所述耐高压铠装电缆内的若干个并联电性连接所述若干匝导线构成的导线极,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高压输出端的正极和/或负极电性连接,所述金属圆筒构成的所述金属筒极、和/或所述耐高压铠装电缆的铠装构成的金属筒极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高压输出端的负极和/或正极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力发生器的升力方向与导线极、金属筒极所电性连接的电源的正负极性无关,所述电源和/或是交流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交流电压升压器模块并与所述交流电压升压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交流电压升压器模块与所述交流电源电性连接。

本发明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飘升机对比实验室模型机有可操作的技术方案,目前公认的是飘升机的推力/功率比较大,在升力发生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丝极直径相同的条件下,本发明所述升力发生器极大提升了升力效率,推质比有了巨大的提高,使得本发明一种飘升机可直接用于现有飞行器的推进装置和/或动力装置,相比上述本发明一种飘升机,及现有的火箭、航天飞船,本发明一种飘升机构成的一种有巨大推力的无人航天飞船,可飞出地球,进行登月、登陆火星若干宇航活动,在所述舱内固定设置不影响进气口进气、排气口排气的客舱,添加设置包括遥控器若干功能的操控台,宇航员穿着宇航服,可进行载客宇航。

附图说明:

图1是舱内表面上的圆柱形基座、有若干个所述若干匝线圈的升力发生器结构之一、智能控制模块、及电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舱内表面上的圆柱形基座、只有一个所述若干匝线圈的升力发生器结构之一、智能控制模块、及电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舱内表面上的圆柱形基座、有若干个所述若干匝导线的螺旋状的耐高压铠装电缆升力发生器、智能控制模块、及电源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圆柱形基座横截面俯视图,

图5是舱内表面上的圆柱形基座、只有一个所述若干匝导线的圆柱形的耐高压铠装电缆升力发生器、智能控制模块、及电源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耐高压铠装电缆结构之一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是舱侧壁上的圆孔、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及电源连接示意图,

图8是一种飘升机外观及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飘升机舱的下底面的竖隔板上2组升力发生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飘升机舱的内表面上的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智能控制模块、及电源的连接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金属圆筒,2——凸透镜和/或超广角镜头,3——硬质线盘,5——智能控制模块,

6——电源,7——一个所述若干匝线圈,8——内螺纹,9——外螺纹,

10——圆柱形基座,11——圆孔,12——竖隔板,13——螺丝,15——舱内表面,

16——圆柱形的耐高压铠装电缆升力发生器,17——螺旋状的耐高压铠装电缆升力发生器,

20——若干匝导线的端点,21——舱门,22——进气口,23——侧壁,

26——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27——排气口,33——硬质阻燃和/或绝缘外保护层,

35——铠装层,36——抗电击穿介质层,38——阻燃内保护层,39——绝缘保护层,

a——升力发生器a,a——升力发生器a,b——升力发生器b,b——升力发生器b,

f1——升力发生器a的作用力方向,f2——升力发生器b的作用力方向,

f3——升力发生器b的作用力方向,f4——升力发生器a的作用力方向,

m——线盘底面b端导线与金属圆筒无底面一端的端面的距离,

n——金属圆筒唯一的底面与硬质线盘底面a端导线的距离,l——若干距离l。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结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结合现有理论及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很明显,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若干述语,如“进一步的”,“直径左侧”,“底面b”,“左右移动”,“水平方向”,及类似的表述仅仅是用于说明描述的目的,而并非限制本发明,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下面所述实施例的若干模块结构,如所述升力发生器的导线极及金属筒极的结构、圆柱形基座结构,以及所述升力发生器的导线极、金属筒极与圆柱形基座的连接结构均与上述说明书相关描述相同,但不排除有不同的方案结构,由本说明书引申得到的若干方案结构,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现有理论及实验室测试表明,飘升机的升力发生器的升力的来源依赖于电晕电流的形成,并与电晕放电电流的大小相关。在所述丝极、金属箔极间电压高于起晕电压时,产生了电晕电流,在电压不太高时,一般为大于起晕电压而小于丝极、金属箔极间短路电压时,如几十千伏,升力的大小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并大致呈抛物线关系,与电极间距成反比关系,与电极长度成正比关系。

本发明一种飘升机,分别与所述电源6的正极、负极电性连接的所述导线极与所述金属筒极构成了一种升力发生器,在与实验室模型机升力发生器体积相同、丝极导线直径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导线极有若干个所述若干匝线圈,每个所述若干匝线圈导线的每一匝均由若干根导线构成,每一根导线的外表面均有若干绝缘保护层和/或阻燃层和/或抗电击穿介质层,缠绕在硬质线盘轴上、和/或铺设在耐高压铠装电缆内的每一个所述若干匝线圈导线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若干个所述若干匝线圈导线并联电性连接构成导线极,每一个所述若干匝线圈导线的长度是实验室模型机一匝丝极导线长度的若干百倍,若干个所述若干匝线圈的匝数是实验室模型机一匝丝极导线匝数的若干千倍,本发明的所述导线极在增加了实验室模型机丝极的长度的同时又增加了丝极的数量,所述金属筒极的金属圆筒的数量和/或表面积是实验室模型机金属箔极层数数量和/或表面积的若干万倍,本发明的一个所述升力发生器相当于若干百倍*若干千倍=若干十万个实验室模型机升力发生器的组合合成和/或正比叠加,在电晕放电电流的大小小于等于饱和电晕放电电流,和/或小于等于电源的额定电流,和/或小于导线极与金属筒极电弧放电而产生短路电流的情况下,本发明一种飘升机的单个升力发生器的升力大小达到了实验室模型机升力发生器的若干十万倍,使用一个本发明一种飘升机的升力发生器,和/或使用若干个所述升力发生器的升力的合力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飘升机上升的升力、和/或使用若干个所述升力发生器的升力的合力作为若干方向移动的动力和/或推力,使得本发明一种飘升机成为可实用的飞行器。

对比下面的具体数据,进一步说明,如,实验室飘升机的外形为正四方形,金属箔极为每边边长185mm,高30mm的铝箔,丝极是距离铝箔33mm的细铜线,铜线直径为0.08mm,飘升机的框架采用重5.5g的轻木,丝极与电源的正极电性连接,金属箔极与电源的负极电性连接,当20kv的电压加到飘升机上时,其上电流为2.5ma,飘升机飘起。

使用本发明的一种飘升机的升力发生器的结构,每根导线直径d=0.08mm。

本实施例所述升力发生器采用加载直流20kv的电压。

本发明的一种飘升机的舱上下底面均按外直径1700mm的圆形、高为900mm的圆柱体计算,所述飘升机内表面上、和/或下底面直径两端、成对的与所在直径平行的竖隔板不同侧面上的所述圆柱形基座上有内凹的圆柱形孔,所述圆柱形基座外直径275mm,外侧面有外螺纹,圆柱形孔的直径230mm,内侧面有内螺纹,圆柱形基座高20mm,距所述舱上底面若干距离的侧壁23的左前方、右前方分别有1个进气口22,所述进气口22直径130mm,在所述进气口22的上方、和/或所述舱左右两侧的侧壁23上、和/或上下底面上分别有若干直径大小的圆孔11,所述圆孔11内有螺旋嵌入固定的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所述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的测距雷达天线和/或激光光束出口处的凸透镜的光轴和/或镜头光轴分别与所述舱前进方向、和/或与左右移动方向平行、和/或与上下底面垂直设置,舱的下底面圆心有排气口27,所述排气口直径260mm,所述舱的前进方向的正后方侧壁23上有直径300mm的舱门21,所述舱门21与舱的侧壁23通过门铰链铰接,所述舱的下底面和/或上底面的外侧面有外螺纹,所述舱的上下两端侧壁23内侧面有内螺纹,所述上底面和/或下底面的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舱的内螺纹螺纹连接,

所述舱的上下底面、侧壁23厚度均为30mm。

所述升力发生器导线极的硬质线盘是上下底面直径均为235.5493mm、其中一个线盘底面b厚度20mm,线盘底面b外侧面有外螺纹,另一个线盘底面a厚度3mm、线盘底面a侧面无外螺纹,线盘轴的直径15mm,硬质线盘轴净高为63mm的圆柱体,所述线盘底面b的外螺纹与所述圆柱形基座上的内螺纹螺纹连接,所述金属筒极是外直径为280mm、内直径270mm,高为120mm的金属圆筒,所述金属圆筒的底面有排气口27,侧面有进气口22,所述进气口22、排气口27直径均为50mm,所述金属圆筒无底面的一端内螺纹与所述圆柱形基座侧面上的外螺纹螺纹连接,

在上底面外圆周10条直径的两端、20个间距相等的、内圆周4个间距相等的圆柱形基座10上按上述方法设置24个相同的所述升力发生器,与上底面外圆周20个圆柱形基座一一对应的下底面上的圆柱形基座10上设置20个相同的所述升力发生器,在下底面直径两端、成对的与所在直径平行的竖隔板12的不同侧面上4个圆柱形基座10上分别设置有2组2个/组所述升力发生器,所述包括智能控制模块5的若干模块的控制台、和电源6分别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有若干圆孔,所述若干圆孔内有若干螺丝,所述若干螺丝与下底面若干圆柱形基座上的若干圆柱形孔的若干内螺纹螺纹连接,在所述舱的中间层圆柱形侧壁上有两行10列共40个圆柱形基座10上设置40个相同的所述升力发生器。

另有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5无线连接的遥控器,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分别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模块5与所述电源6电性连接。

所述舱的材质可选的是航空铝合金。

电源可选的为大功率电池组。

进一步的,

所述飘升机的舱上底面上的24个所述升力发生器加载若干千伏的直流高电压,和/或加载所述若干毫安的电流,所述飘升机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高电压在若干预设值时,所述飘升机的舱上底面上的24个所述升力发生器的升力的合力等于所述飘升机的舱自身受到的重力时,所述飘升机悬停于空中,

进一步的,

所述飘升机的舱上底面与水平面平行并悬停于空中时,在所述飘升机的舱侧壁23上的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加载若干千伏的直流高电压,所述飘升机在若干高度上,在所述飘升机的舱侧壁23上的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的升力的合力的方向上水平移动。

所述飘升机的舱上底面上的全部所述升力发生器可以同时加载若干千伏的直流高电压,

和/或,所述飘升机的舱上底面上,以若干个半径上的所述若干升力发生器为一组,将上底面上的全部所述升力发生器均分为若干组,其中的一组同时加电时,其余组断电,全部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以组为单位、以若干频率、按顺时针和/或逆时针方向循环反复给每一组加电和/或断电,所述飘升机可平稳的升降,进一步的,水平方向的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加载若干直流高电压,所述飘升机可平稳的移动飞行,

进一步的,

在所述飘升机的舱上底面与水平面平行时,上底面上一直径左侧的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加载的直流高电压大于右侧的直流高电压时,所述舱的上底面与所述水平面成一角度,所述飘升机在水平方向上向右移动,和/或在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方向上向右上和/或右下方移动,所述舱的上底面上的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的升力的合力与所述舱上方侧壁23上的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的升力的合力在垂直向上的方向上的分力的合力等于所述舱所受的重力时,所述飘升机的舱的上底面以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状态悬停于空中和/或在若干高度水平移动,

进一步的,上底面上的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与下底面上的非垂直投影对应的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同时加载若干直流高电压,则所述飘升机将上下翻转若干角度,

进一步的,

所述飘升机在若干高度,若干姿态时,在所述舱下底面直径两端、成对的与所在直径平行的竖隔板12不同侧面上的2个所述圆柱形基座10上的一组所述升力发生器同时加载若干直流高电压,则所述飘升机的舱可完成在下底面所在平面上转动的动作。

进一步的,

所述若干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26的测距雷达天线和/或激光光束出口处的凸透镜的光轴和/或镜头光轴分别与所述舱前后、和/或左右移动的方向平行,和/或与上下底面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监控摄像模块的镜头为广角镜,优选的,所述镜头为超广角镜头,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光束出口处的石英玻璃为凸透镜石英玻璃,和/或在激光光束出口处设置凸透镜,优选的,所述凸透镜2为短焦距的凸透镜,

进一步的,和或所述凸透镜2突出所述舱侧壁23若干距离,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测距模块和/或监控摄像模块26可以测得所述飘升机前方,和/或左方、和/或右方若干大小半球面上的障碍物的最近的距离,在所述距离达到若干预设值时,所述飘升机将按照自动智能航行程序向远离障碍物的方向移动、包括向上下移动和/或后退移动,所述飘升机具有左右、前方和/或上下测距避障、及测距确认着陆功能,所述智能控制模块5和/或分别与卫星定位模块、与电子指南针模块、与加速度传感器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飘升机能够在所述智能控制模块5上的电子地图上实时快速精确定位,有自动智能航行功能。

应说明的是,本发明一种飘升机的舱包括但不限于是所述圆柱形的舱,还包括球形的舱,包括多面体形的舱,如方形的舱,还包括复杂外形软性材质的舱,如所述若干组升力发生器还可以在所述宇航服内使用,所述球形的舱和/或所述复杂外形软性材质的舱具有姿态调整功能、和/或有分别与智能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若干模块,具有若干方向上的翻转、旋转控制和/或若干方向的移动、悬停功能,和/或有自动智能航行功能。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所述说明书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上述实施例及圆柱形的飘升机的舱的结构形状,所述升力发生器的导线极、金属筒极的结构形状,及其设置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和/或同等替换,以及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升力发生器的若干结构、与所述舱的若干形状及二者连接设置组合精神的前提下,所述升力发生器结构、与所述舱的结构形状及二者连接设置组合还会有若干变化,这些改进和/或同等替换、和/或若干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