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电机拆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20170发布日期:2019-10-09 00:37阅读:4404来源:国知局
报废电机拆解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机拆解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废电机拆解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由于电能的便利性,自电气化时代以来,电机被广泛使用在各种领域的设备上。为了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电机产生了不同的类型,但任意一款电机都至少包括定子、转子、缠绕在定子上的线圈以及封装定子与转子的外壳。

由于电机被广泛使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当设备使用寿命到期报废之后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报废电机,这些电机中含有铜线圈以及硅钢片等部件,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由于电机的种类多种多样,导致现有的电机拆解回收流水线自动化程度不高,大量的工序需要工人手工完成,不仅人力需求量大,而且拆解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报废电机拆解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拆解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不高,导致人力需求量大,拆解回收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废电机拆解方法,该报废电机拆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将报废电机底面切割为平面;s2切割报废电机外壳;s3拆卸外壳获得定子、转子以及线圈的结合体;s4拆卸转子获得定子与线圈的结合体;s5横切定子与线圈的结合体,分离定子与线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报废电机拆解方法通过优化电机的拆解流程,针对不同型号的电机采用不同的外壳切割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整个拆解流程中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拆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报废电机拆解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2的详细流程图;

图3是图1中步骤s3的详细流程图;

图4步骤s5中线圈缠绕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见图1至图3,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报废电机拆解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是图1中步骤s2的详细流程图;图3是图1中步骤s3的详细流程图。

报废电机包括外壳、转子、定子以及线圈。

报废电机拆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将报废电机底面切割为平面并且剪切报废电机上的管线。

由于从原始设备上拆除下来的报废电机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管线以及连接支脚,故需要进行预处理。从报废电机延伸出来的多余的管线需要剪出,以免影响后续的处理,同时分别回收管线中的塑料以及塑料中的铜线。报废电机上还存在用于连接固定报废电机的支脚,而报废电机在拆解运输储存的过程中,往往会采取较为粗暴的工作方式,导致支脚出现变形或者破损,使得报废电机无法保持立式的状态,影响后续的处理,故需要切割支脚使得报废电机下方呈现一平面,以便更好的竖立。

在本步骤中,由于电机的型号多种多样,即使同种型号的电机上面残存的管线以及支脚破损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一般采用人工手动的处理方式。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一般设置多个预处理工位,采用输送带将存放在仓库中的报废电机输送到各个工位上。预处理工位是对报废电机进行预处理的工作区域,上面放置有各种用于与处理的工具供工人使用。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夹住报废电机上各种管线的加持工具,例如钳子镊子等;用于剪断报废电机上各种管线的剪切工具,例如剪刀;用于切割报废电机支脚以形成一平面的切割工具,例如锯子或电锯等。工人可在预处理工位上使用各种工具对报废电机进行预处理。

s2切割报废电机外壳。在步骤s2中还包括三个子步骤:s21识别报废电机类型并确定切割方法;s22切割报废电机外壳以及s23冷却报废电机。

由于不同的型号的电机内部结构不同,因此需要采用的切割策略也不同。拆解的厂家在长期的拆解工作中,针对不同型号的电机积累了大量的拆解策略。首先预先建立一个数据库,内部存储有多种型号的电机以及其一一对应的外壳的切割策略。然后在切割外壳的过程中,首先在步骤s21识别报废电机类型并确定切割方法。可以采用视觉识别装置来扫描报废点1的外形,然后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对比,确定报废电机的型号以及对应的切割策略。再在步骤s22中,根据步骤s21中选定的切割策略指导切割机对外壳进行切割。切割机一般采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几种切割机,例如激光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或者是传统的圆锯切割机来对外壳进行切割。由于经过激光切割或等离子切割之后的外壳温度较高,经过圆锯切割之后的外壳经过高速摩擦温度也不低,为了避免烫伤,需要进行降温冷却。步骤s23即是对切割之后的外壳进行冷却,常用的冷却方式为水冷,具有成本低,冷却快速的优点。即在切割机出口处设置一个装有冷却水的水槽,经过切割之后的报废电机掉落到水槽中进行冷却。

在步骤s2中,采用自动识别报废电机的型号来确定切割策略,并自动指导切割机进行切割的技术方案,相较于传统的手动切割方式,自动化程度更高,切割效率以及切割效果也更好。

步骤s3是拆卸外壳获得转子、定子以及线圈的结合体。在步骤s3中包括四个子步骤,首先s31识别经过步骤s2切割后的外壳的切割效果,以是否能顺利拆下外壳,取出内部的部件为标准,将其分为切割成功与切割失败两类。对于切割成功的报废电机进入步骤s32,拆卸外壳,取出内部的转子、定子以及线圈的结合体,外壳集中回收。对于切割失败的报废电机进入步骤s33,对切割失败的报废电机进行二次切割,使其能够顺利的拆下外科2,取出内部的部件。二次切割一般采用工人手动切割的方法,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的情况。经过步骤s33二次切割之后报废电机,在步骤s34中继续拆解,拆下外科2,与步骤s32中拆下的外壳收集在一起。取出内部的转子、定子以及线圈的结合体,与步骤s32中取出的转子、定子以及线圈的结合体收集在一起,进入步骤s4中继续进行拆解。

步骤s4拆卸转子获得定子与线圈的结合体即定子绕组。转子一般布置于定子绕组内部,在步骤s4中,一般采用压力机将转子从定子绕组中推出。拆卸下来的转子集中收集在一起。定子绕组进入步骤s5中继续进行拆解。

请参见图4,图4步骤s5中线圈缠绕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知,线圈是按照一定的方式紧密缠绕在定子上的,因此如果直接拆卸的话,需要根据线圈的缠绕方式逆向运动,既困难又耗时长。因此为了简化拆解方式,提高拆解效率。在步骤s5中首先沿垂直于定子轴线方向横切定子与线圈的结合体,将定子连通线圈切成两端,然后分别夹住定子与线圈,便可以很轻易的分离定子与线圈了。

由于铜和铝都是电的良导体,但铜和铝的价值相差极大,而电机中的线圈既包括了铜线圈又包括了铝线圈。因此在步骤s6中,根据线圈的材质,将线圈分为铜线圈与铝线圈两类,分别进行收集。至此,一个报废电机便被拆解完毕,依次被拆解成外壳、转子、定子以及铜线圈或铝线圈,并分别进行收集。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报废电机拆解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实现报废电机拆解方法,因此,上述报废电机拆解方法所具备的技术效果,计算机存储介质,同样具备,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报废电机拆解方法通过优化电机的拆解流程,针对不同型号的电机采用不同的外壳切割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整个拆解流程中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拆解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