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配电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2567发布日期:2020-04-21 22:5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配电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配电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配电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按电器接线要求将开关涉笔、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助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器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发电、配电和变电所中由于配电柜内部的元器件会产生一定的机械应力,同时个元器件短路时还会产生热应力,因此需要经常对配电柜进行内部元器件的维护。

而上述的配电柜皆为当个的配电柜,而单个配电柜占地大,在大型的机房内就要设置多个配电柜,因此不实用,且配电柜内的导线凌乱,在出现误碰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设计一款能够收缩空间且可规避导线露出的配电柜十分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配电一体化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这种智能配电一体化设备,包括中心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中心板与左侧板和右侧板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板与左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右侧板向内转动后贴合在中心板的背部,所述左侧板与转板转动后,转板与右侧板的前端相抵触,左侧板贴合在右侧板的背部,所述中心板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中皆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分割出中空部和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中的各个部件的连接导线皆位于中空部中。

进一步的,所述转板顶端与底端的两对应侧边处一体化设有转块,所述右侧板顶端与底端的左侧也一体化设有转块,所述中心板与左侧板上设有匹配转块的转槽,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转块与板体之中。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轴杆、固定在转动轴杆端部的垫片、以及固定在垫片端面上的安装柱;所述转动轴杆呈圆柱形,所述垫片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安装柱的横截面尺寸,所述安装柱上设有沿安装柱的轴向设于安装柱上的防转平面和螺接在安装柱上安装螺母,所述转块内设有转动轴杆转动的通孔,所述通孔下方对应的板体出设有用于安装柱穿过的固定孔,所述垫片位于转块与板体之间的间隙处。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部包括工作指示灯组、保护地组、接线板组、智能监控装置和断路器组,断路器组包括总路断路器和分路断路器,中心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上设置有工作指示灯组,内部设置保护地组,保护地组的底部设置有接线板组,接线板组的下侧设置有智能监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监控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总路断路器,总路断路器的底部设置有分路断路器,所述中空部内对应分路断路器以及智能监控装置的相对处设有走线槽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总路断路器和分路断路器为插拔式断路器,所述插拔式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插头和断路器底座,所述断路器底座固定在隔板上,所述断路器底座上设有插孔,所述断路器插头的底部设有匹配插孔的连接头,所述断路器插头的底部两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断路器底座对应固定孔处设有螺纹孔,连接件穿过固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部内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制冷风机,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制冷风机与智能监控装置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板的外表面设有总控装置,所述总控装置与中心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智能监控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中心板、左侧板和右侧板通过转动组件转动后,各个板面依次贴合,可减少占地面积,且每个面板都为配电柜,在通过数据采集集中处理,结构简单,更加实用,且转动组件的结构简单,承重能力强,使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很好地应用在配电柜中,实用性强。

2、断路器采用插拔式断路器,实现可拆卸连接,且各个配电柜工作件的导线都在中空部进行梳理,防止工作面板导线凌乱,且插拔式断路器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平面展开图;

图3为图2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插拔式断路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中心板;10、中空部;100、走线槽;101、温度传感器;102、制冷风机;11、操作部;110、保护地组;111、智能监控装置;112、总路断路器;113、分路断路器;114、接线板组;115、工作指示灯组;12、隔板;2、右侧板;3、左侧板;30、转槽;4、转板;5、转块;6、转动组件;60、转动轴杆;61、垫片;62、防转平面;63、螺母;64、安装柱;7、断路器插头;70、固定板;700、固定孔;71、连接头;8、断路器底座;80、插孔;81、螺纹孔;9、总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中心板1、左侧板3和右侧板2通过转动组件6转动后,各个板面依次贴合,减小占地面积,而总路断路器112和分路断路器113采用插拔式断路器,插拔式断路器结构简单,且导线位于后端中空部10处,因此外端的操作部11就没有导线露出,防止由于刮蹭造成的安全故障。

这种智能配电一体化设备,包括中心板1、左侧板3和右侧板2,所述中心板1与左侧板3和右侧板2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板1与左侧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板4,所述右侧板2向内转动后贴合在中心板1的背部,所述左侧板3与转板4转动后,转板4与右侧板2的前端相抵触,左侧板3贴合在右侧板2的背部,所述中心板1与左侧板3和右侧板2中皆设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分割出中空部10和操作部11,所述操作部11中的各个部件的连接导线皆位于中空部10中。

中心板1、左侧板3和右侧板2通过转动组件6转动后,相互贴合,左侧板3和右侧板2通过转动操作部11朝内,中心板1的操作部11朝外但被右侧板2贴合因此,转动后各面板的操作部11皆没有裸露在外侧,防止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发生误碰,且设有中心板1、左侧板3和右侧板2三个板面,可监测更多,转动后占地较小,较为实用。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转板4顶端与底端的两对应侧边处一体化设有转块5,所述右侧板2顶端与底端的左侧也一体化设有转块5,所述中心板1与左侧板3上设有匹配转块5的转槽30,所述转动组件6设置在转块5与板体之中,所述转动组件6包括转动轴杆60、固定在转动轴杆60端部的垫片61、以及固定在垫片61端面上的安装柱64;所述转动轴杆60呈圆柱形,所述垫片61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安装柱64的横截面尺寸,所述安装柱64上设有沿安装柱64的轴向设于安装柱64上的防转平面62和螺接在安装柱64上安装螺母63,所述转块5内设有转动轴杆60转动的通孔,所述通孔下方对应的板体出设有用于安装柱64穿过的固定孔700,所述垫片61位于转块5与板体之间的间隙处。

通过转块5与转动组件6向配合,使中心板1、转板4、右侧板2和左侧板3能够转动,且转动完成后中心板1、右侧板2和左侧板3,依次贴合,转变在右侧与右侧板2左端相抵触,可形成较为密闭的整体装置。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操作部11包括工作指示灯组、保护地组110、接线板组114、智能监控装置111和断路器组,断路器组包括总路断路器112和分路断路器113,中心板1、左侧板3和右侧板2的顶部上设置有工作指示灯组115,内部设置保护地组110,保护地组110的底部设置有接线板组114,接线板组114的下侧设置有智能监控装置111。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智能监控装置111的底部设置有总路断路器112,总路断路器112的底部设置有分路断路器113,所述中空部10内对应分路断路器113以及智能监控装置111的相对处设有走线槽100组合。

走线槽100设置在中空部10防止导线混乱且,在操作部11没有导线,更加清爽整洁,可防止使用者误碰导致的安全事故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总路断路器112和分路断路器113为插拔式断路器,所述插拔式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插头7和断路器底座8,所述断路器底座8固定在隔板12上,所述断路器底座8上设有插孔80,所述断路器插头7的底部设有匹配插孔80的连接头71,所述断路器插头7的底部两端固定有固定板70,所述固定板70上设有固定孔700,所述断路器底座8对应固定孔700处设有螺纹孔81,连接件穿过固定孔700与螺纹孔81螺纹连接。

断路器底座8固定在隔板12上,连接断路器底座8的导线也位于中空部10,断路器插头7通过连接头71插入至插孔80内,从而使断路器插头7和断路器底座8相通,在通过固定板70与螺纹孔81通过连接件固定即可。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中空部10内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101和制冷风机102,所述温度传感器101和制冷风机102与智能监控装置111相互连接。

由于装置整体在工作时会散热,因此设置温度传感器101和制冷风机102对齐散热,防止由于温度过高引起的安全事故。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中心板1的外表面设有总控装置9,所述总控装置9与中心板1、左侧板3和右侧板2的智能监控装置111连接。

总控装置9与各个板面的智能监控装置111连接,以达到信息汇集的功能,当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是那个区域出现情况,从而进行相应调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