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渔光互补的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36491发布日期:2020-04-17 22:0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渔光互补的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光伏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渔光互补的太阳能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系统,也称为光生伏特,简称光伏,是指利用光伏半导体材料的光生伏打效应而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设施,光伏设施的核心是太阳能光伏板,用于渔光互补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在其太阳能光伏板上堆积灰尘,从而影响了设备的使用,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对太阳能光伏板上的灰尘进行清理的适用于渔光互补的太阳能光伏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渔光互补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包括两立板、分别固定设置在两立板上端面前后侧的两无杆气缸、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无杆气缸输出端的两个第一气缸、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气缸输出端的两支撑板、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支撑板内的两电动机、分别固定设置在两电动机输出端的毛巾、固定设置在两无杆气缸之间的固定轴、固定设置在固定轴上的机械手臂、固定设置在机械手臂上的集水壳体、设置在集水壳体上端面的集水空间、设置在两立板之间的紧固装置、可用于将毛巾上的灰尘去除的清洁装置、太阳能光伏板,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为圆锥形;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设置在两立板之间的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内的支撑空间、以圆周方向分别设置在支撑空间内壁的四斜槽、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斜槽内的斜块。

所述紧固装置还包括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支撑空间内的升降圆柱块、固定设置在升降圆柱块下端与支撑空间下端壁之间的拉伸弹簧、以圆周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升降圆柱块外表面的四齿条、以圆周方向设置在支撑空间内壁的四个矩形槽、转动设置在矩形槽两侧壁之间的转轴。

所述紧固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的旋转齿轮、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的顶杆、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端的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端面的第一挺板、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挺板上端面前后侧的两个第二挺板。

所述紧固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前侧的第二挺板内的配合电动机、固定设置在配合电动机输出端并与后侧的第二挺板前端面转动连接的旋转杆、固定设置在旋转杆上的旋转支撑块,所述旋转支撑块与太阳能光伏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无杆气缸右端前后侧的两配合无杆气缸、分别设置在两配合无杆气缸上的两刮除组件。所述两刮除组件分别位于前后侧。

前侧的刮除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配合无杆气缸输出端的配合气缸、固定设置在配合气缸输出端的撑板、固定设置在撑板内的固定电动机、固定设置在固定电动机输出端的旋转块、铰接在旋转块后端的旋转刮板、分别设置在旋转块左右侧的两支撑件。

所述右侧的支撑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件右端面的支撑壳体、设置在支撑壳体内并开口向后的支撑空间、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支撑空间内的移动块、设置在支撑空间左端壁的活动槽、转动设置在活动槽上下端壁的传动轴。

所述右侧的支撑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传动轴上的扭簧、固定设置在传动轴上的“v”型板、固定设置在“v”型板上的圆球珠,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活动槽上端壁。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设备结构简单,通过清洁装置能够自动对太阳能光伏板上的灰尘进行清理,从而能够时刻使太阳能光伏板高效地吸收太阳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沿a-a线的剖视立体图。

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c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d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8为图7中沿e-e线的剖视立体图。

图9为图8中的f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一种适用于渔光互补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包括两立板1、分别固定设置在两立板1上端面前后侧的两无杆气缸2、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无杆气缸2输出端的两个第一气缸3、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气缸3输出端的两支撑板4、固定设置在两支撑板4上端面的挡板、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支撑板4内的两电动机、分别固定设置在两电动机输出端的毛巾5、固定设置在两无杆气缸2之间的固定轴6、固定设置在固定轴6上的机械手臂7、固定设置在机械手臂7上的集水壳体8、设置在集水壳体8上端面的集水空间、设置在两立板1之间的紧固装置、可用于将毛巾上的灰尘去除的清洁装置、太阳能光伏板399,所述支撑杆9的下端为圆锥形;利用打桩机将支撑杆9打入土地,当顶杆314被地面阻挡无法向下移动时,支撑杆9向下移动会带动旋转齿轮14旋转,旋转齿轮14带动齿条12向下移动,齿条12带动斜块10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带动四斜块10进入支撑杆9侧边的泥土,从而能够使支撑杆9支撑的更牢固,从而避免因为支撑杆9固定不牢固而产生偏移而导致太阳能板无法对准太阳光吸收,从而影响对太阳光的吸收效率,而且会使太阳能板会将力压着支撑杆9倾斜的一侧使支撑杆9渐渐倾斜最后倾倒。

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设置在两立板1之间的支撑杆9、设置在支撑杆9内的支撑空间、以圆周方向分别设置在支撑空间内壁的四斜槽、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斜槽内的斜块10、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支撑空间内的升降圆柱块11、固定设置在升降圆柱块11下端与支撑空间下端壁之间的拉伸弹簧、以圆周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升降圆柱块11外表面的四齿条12、以圆周方向设置在支撑空间内壁的四个矩形槽、转动设置在矩形槽两侧壁之间的转轴13、固定设置在转轴13上的旋转齿轮14、固定设置在转轴13上的顶杆314、固定设置在支撑杆9上端的支撑架15、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5上端面的第一挺板16、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挺板16上端面前后侧的两个第二挺板17、固定设置在前侧的第二挺板17内的配合电动机、固定设置在配合电动机输出端并与后侧的第二挺板17前端面转动连接的旋转杆18、固定设置在旋转杆18上的旋转支撑块19,所述旋转支撑块19与太阳能光伏板399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当需要根据太阳光改变太阳能板的方向时,只需旋转启动配合电动机,配合电动机带动太阳能板进行旋转,从而能够进行太阳能板始终与太阳光保持垂直而吸收更多的太阳光。

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无杆气缸2右端前后侧的两配合无杆气缸20、分别设置在两配合无杆气缸20上的两刮除组件,两刮除组件分别设置在前后侧。

前侧的刮除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配合无杆气缸20输出端的配合气缸21、固定设置在配合气缸21输出端的撑板22、固定设置在撑板22内的固定电动机、固定设置在固定电动机输出端的旋转块23、铰接在旋转块23后端的旋转刮板24、设置在旋转块23上端面的多个倾斜通孔、分别设置在旋转块23左右侧的两支撑件、固定设置在旋转古板24铰接处的配合扭簧,前侧的刮除组件和后侧的刮除组件为前后对称设置,所述倾斜通孔的方向为向右且向下呈45度设置。

所述右侧的支撑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件右端面的支撑壳体25、设置在支撑壳体25内并开口向后的支撑空间、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支撑空间内的移动块26、固定设置在移动块26与支撑空间底部之间的配合弹簧、设置在支撑空间左端壁的活动槽、转动设置在活动槽上下端壁的传动轴27、固定设置在传动轴27上的扭簧、固定设置在传动轴27上的“v”型板28、固定设置在“v”型板28上的圆球珠29,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活动槽上端壁,所述移动板26的数量和支撑件的数量相一致;当需要将太阳能板上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时,只需启动机械手7,让集水壳体8内盛满水后倒向太阳能板的上表面,从而让太阳能板上表面的灰尘被冲洗,两无杆气缸2启动,带动毛巾5旋转,两个第一气缸3启动,从而能够使毛巾5始终沿着太阳能板的倾斜表面进行擦拭,两配合无杆气缸20启动,带动两支撑件上的旋转刮板24靠拢,从而能够对毛巾下端的灰尘进行刮除,同时两移动板26相互挤压后向支撑空间内移动,从而带动“v”型板28翻转,让圆球珠29回到活动槽内,当清理完毕后,前后侧的两刮板组件上的固定电动机旋转,带动两旋转刮板旋转,从而带动“v”型板28翻转,当翻转到最下方时配合电动机反转,使两“v”型板28翻折,从而能够当下一次冲洗太阳能光伏板时水会通过倾斜通孔流到两旋转刮板相背的一端端面上,从而能够对上一次灰尘刮除而残留在旋转刮板上的灰尘进行冲洗,从而便于旋转刮板下一次对毛巾进行清理,从而能够使太阳能光伏板能够持续得到清洁,使太阳能光伏板一致以最好的状态吸收太阳光;通过“v”型板28的设置能够使旋转刮板在对毛巾上的灰尘进行刮除时不会翻转,从而避免因为旋转刮板在对毛巾进行灰尘刮除时因阻力过大而翻转而不能将毛巾上的灰尘充分清理,从而使毛巾能够被清洁干净;当清洁完毕后,两电动机一个正转一个反转,从而能够将毛巾拧干,然后两无杆气缸2向左移动带动毛巾太阳能光伏板上的水渍擦掉,从而能够让太阳能光伏板能够避免被水渍阻挡而无法充分吸收太阳能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