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应急接插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8843发布日期:2019-10-28 22:2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载应急接插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舰船事故配电系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应急接插盒。



背景技术:

事故配电系统主要在舰船日用配电系统遭受破坏时使用,通过临时拉敷的软电缆将相应的应急接插盒连接起来跨接在损坏舱段上,向确保舰船航行、安全等重要负载提供临时电力,从而提高舰船的生命力。负载应急接插盒经固定电缆与上一级应急接插盒连接,将上一级应急接插盒送过来的电能经其控制后再通过与其相连接的软电缆输送至后续设备,实现事故电能的传输。

目前装备应用的负载应急接插盒能较好的实现事故电能传输功能,但其只能实现单插座小容量(150A)电能传输,且存在指示状态简单给人操作带来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应急接插盒,以解决如何提高接插盒电能传输以及指示状态简单给人操作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负载应急接插盒,包括:箱体;断路器,安装在箱体内部;开关手柄,安装在所述箱体表面,与所述断路器连接;双插座,安装在所述箱体表面,与所述断路器机械联锁;输入、输出电源指示灯安装在所述箱体表面,与所述双插座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通过减震器安装在所需舱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双插座与外部两根带插头的软电缆相连。

进一步地,当软电缆插头与所述双插座中有一个未可靠对接时,所述断路器不能通过所述开关手柄合闸。

进一步地,当所述断路器闭合时,无法对软电缆插头与所述双插座进行插拔操作。

进一步地,当端子侧输入电源时,所述输入电源指示灯点亮。

进一步地,软电缆插头与所述双插座可靠对接后,所述断路器通过所述开关手柄进行合闸操作,所述输出电源指示灯点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载应急接插盒,能实现大容量事故电能从上一级应急接插盒接受,经过其控制输送至下级设备,具有事故电能传输功能,并且负载应急接插盒通过其箱体上的双插座与外部两根带插头的软电缆相连,实现电能传输量翻倍;负载应急接插盒具有输入电源和输出电源状态指示功能,实时指示事故电力网工作状态,方便操作者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应急接插盒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应急接插盒的电气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负载应急接插盒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载应急接插盒,能实现大容量事故电能从上一级应急接插盒接受,经过其控制输送至下级设备,具有事故电能传输功能,并且负载应急接插盒通过其箱体上的双插座与外部两根带插头的软电缆相连,实现电能传输量翻倍;负载应急接插盒具有输入电源和输出电源状态指示功能,实时指示事故电力网工作状态,方便操作者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应急接插盒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负载应急接插盒,包括:箱体11;断路器,安装在箱体11内部;开关手柄12,安装在所述箱体11表面,与所述断路器连接;双插座13,即插座13a和插座13b安装在所述箱体11表面,与所述断路器机械联锁;输入电源指示灯14、输出电源指示灯15安装在所述箱体11表面,与所述双插座13电气连接。

箱体11通过减震器16安装在所需处所的舱壁上,一般布置在靠近负载设备的通道或舱室内。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应急接插盒的电气原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断路器17与插座13a、插座13b之间具有插拔机械联锁功能,当软电缆插头与插座13a、插座13b中有一个未可靠对接时,断路器17不能通过开关手柄12合闸;当断路器17闭合时,无法对软电缆插头与插座13a、插座13b进行插拔操作。

负载应急接插盒具备无供电方向联锁功能,正常情况其供电方向为端子侧向插座侧供电。当端子侧输入电源时,输入电源指示灯14点亮。软电缆插头与插座13a、插座13b可靠对接后,断路器17通过开关手柄12进行合闸操作,此时输出电源指示灯15点亮,插座侧有电能输出,通过与其相连的软电缆实现将事故电能输送到下一级设备。

负载应急接插盒具有″输入电源″和″输出电源″状态指示功能,方便操作人员的使用。

负载应急接插盒通过其箱体上的双插座,插座13a、插座13b与外部两根带插头的软电缆相连,实现300A事故电能传输,与之前传输150A事故电能相比,电能传输量翻倍。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