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0079发布日期:2019-12-27 15:1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



背景技术:

在无人机技术领域,采用外转子电机作为动力输出时,中间的转轴和定子之间一般固定有转动的轴承,以支撑和固定转轴,使转轴与定子保持一定的间隙,同时轴承辅助转轴转动,更高效地输出动力。

由于轴承对转轴的转动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需要确保轴承完好无损,以更好地进行工作。由于转子和定子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间隙,这就造成安装在转轴和定子之间的轴承暴露在开放的环境中。若没有相应的密封措施,在高湿度、高盐雾的环境下,轴承容易被腐蚀失效,影响电机的动力输出,造成无人机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由于轴承密封措施不足,影响电机的动力输出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电机包括定子端盖、转子端盖、轴承和转轴,定子端盖位于转子端盖的下方,转轴与转子端盖固定连接,定子端盖中部设置有供转轴转动的腔室;轴承套设在转轴上,且轴承固定安装在腔室中,以支撑转轴在腔室内转动;

定子端盖与转子端盖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与腔室连通;第一间隙中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以使腔室形成密封腔,将轴承密封在密封腔中。

优选地,腔室轴向贯通定子端盖;转轴上还固定设置有挡圈,挡圈与转子端盖分别位于转轴的两端;转子端盖位于腔室的上端外侧,挡圈位于腔室的下端外侧;

挡圈的径向高度大于腔室的宽度,挡圈与定子端盖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与腔室的下端连通;

第二间隙中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以使腔室形成密封腔。

优选地,挡圈的径向外端具有轴向延伸的突出部,突出部与定子端盖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优选地,第一间隙大于第二间隙。

优选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

优选地,密封腔内填充有润滑脂。

优选地,腔室的内端面上设置有径向内凹的凹槽,轴承外圈固定在凹槽中;凹槽的深度小于轴承外圈的厚度。

优选地,轴承包括两个,分别为上轴承和下轴承;凹槽包括上凹槽和下凹槽,上凹槽和下凹槽分别设置在腔室的两端,且上凹槽连通至腔室的上端外侧,下凹槽连通至腔室的下端外侧;

上轴承内侧的外圈抵顶在上凹槽的阶梯上,下轴承内侧的外圈抵顶在下凹槽的阶梯上;

转子端盖上具有向上轴承延伸的限位部,限位部抵顶在上轴承外侧的内圈上。

优选地,上凹槽的轴向宽度大于上轴承的轴向宽度,下凹槽的轴向宽度大于下轴承的轴向宽度。

优选地,转轴上还设置有卡簧槽,卡簧槽位于下轴承的外侧面与挡圈的内侧面之间,卡簧槽中安装有卡簧,卡簧限制下轴承的轴向位移;

卡簧与下轴承之间还设置有垫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转子端盖和定子端盖的间隙中设置密封圈,对转轴所处的腔室进行密封,以使其中的轴承处在密封腔中,隔绝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湿度和盐雾化影响,造成腐蚀失效。同时,处于密封状态的轴承可以提高转轴的可靠性,确保电机可以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机的结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机的剖面图;

图3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想到在对电机中的轴承进行密封处理,使轴承与外界环境隔离,避免高湿度或高盐雾环境的腐蚀作用。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电机包括定子端盖20、转子端盖10、轴承30和转轴11,其中转子端盖10的外圈上固定有磁钢12、磁钢套121,转子端盖10的中部固定有转轴11,以上部件共同组成电机的转子。定子端盖20位于转子端盖10的下方,其中定子端盖20上固定有定子铁心21,定子铁心21上环绕有定子绕组211,以上部件共同组成电机的定子。

定子端盖20为t型结构,中部具有孔结构,该孔结构构成转轴11转动的腔室22。轴承30的外圈固定安装在腔室22中,内圈套设在转轴11上,以将转轴11安装在腔室22中,支撑转轴11在腔室22内转动。轴承30将转轴11和定子端盖20隔开一定距离,确保转轴11可以正常工作。

由于转子端盖10和定子端盖20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定子端盖20与转子端盖10之间具有第一间隙221,第一间隙221与腔室22连通。转子端盖10位于定子端盖20的上方,也就是说,第一间隙221位于腔室的上方。第一间隙221使腔室22与外界环境连通,成为开放的环境。如此,轴承30容易受到环境中的湿度和盐雾化影响,造成腐蚀失效,影响转轴11的动力输出。为了避免发生上述问题,在第一间隙221中设置密封圈50,将腔室22与外界环境隔绝,使腔室22形成密封腔。如此,轴承30被密封在密封腔中,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腐蚀作用,提高转轴11的可靠性,确保电机可以正常工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腔室22可以是盲孔结构,也就是腔室22只贯通至定子端盖20的上方,这样腔室22的下方由定子端盖20实现密封,第一间隙221是腔室22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唯一通道。因此,只需要在第一间隙221中设置密封圈50,就可以实现腔室22的全密封。当然,也可以在定子端盖20上设置其他的密封结构,以密封腔室22的上方。

由于转子端盖20相对定子端盖20转动,也就是说,密封圈50固定设置在具有相对转动的转子端盖10和定子端盖20之间。因此,密封圈50采用支持相对转动的密封结构,如轴承的接触式密封结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密封圈50采用o型密封圈,其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可靠,且o型密封圈安装固定简单便捷,便于对其进行更换。将密封圈50固定安装在定子端盖20的上端面上,转子端盖20的下端面向下施加压力,压紧密封圈50,实现密封圈50对第一间隙221的密封。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腔室22轴向贯通定子端盖20,转轴11从转子端盖10上延伸到定子端盖20的下端。如此,腔室22的下方也需要进行密封处理,才能够使腔室22完全密封。由于腔室22的直径较大,直接在腔室22的下方设置密封结构相对困难,因此利用轴承20的挡圈51进行相应的密封处理。如此,既可以实现腔室22的密封,又可以防止轴承30发生轴向滑动。

挡圈51固定设置在转轴11下方,可以采用与转轴11过盈配合的固定方式,或其他的固定配合方式。轴承20套设在转轴11上,挡圈51可以有效地防止轴承30发生轴向滑动。而转轴30上方,由转子端盖10上的限位部101实现阻挡。挡圈51和限位部101从上下两个方向分别抵顶在轴承30的内圈上,限制轴承30的轴向滑动。也就是说,挡圈51位于定子端盖20的下端,与转子端盖10分别位于转轴30的两端,转子端盖10位于腔室22的上端外侧,挡圈50位于腔室22的下端外侧。

一般挡圈51的径向高度不能向外超出轴承30的内圈厚度,为了利用挡圈51对腔室22进行密封,将挡圈51的径向高度加宽,使其大于腔室的宽度。同时,为了避免挡圈51与轴承30外圈或定子端盖20接触,将挡圈51中部内缘向轴承30延伸凸出,例如如图4所示,挡圈51为t型,中间的凸出部位抵顶在轴承30的内圈上,如此挡圈51的外缘就与轴承30和定子端盖20之间保持有一定的距离,同时凸出部位的高度不超过轴承30内圈的厚度,不会影响轴承30的转动。挡圈51外缘与定子端盖20之间的距离形成腔室22的第二间隙222,第二间隙222连通腔室22的下端。如此,腔室22与外界环境的通道变小,更利于密封。

与第一间隙221的密封一致,在第二间隙222中也设置密封圈50,以使腔室22形成密封腔。如此,腔室22上下两个方向的间隙均完成密封,轴承30被密封在密封腔中,有效地避免了外界环境的腐蚀作用,提高转轴11的可靠性,确保电机可以正常工作。在第二间隙222中,密封圈50同样固定在定子端盖20的下端面上,挡圈50向上施加压力,压紧密封圈50,使第二间隙222被阻断,完成密封。

为了减小第二间隙222,提高密封效果,优选地,在挡圈51的径向外端设置轴向延伸的突出部511,突出部511与定子端盖20之间形成第二间隙222。也就是挡圈51的最外缘向定子端盖20的下端面延伸一定距离,由突出部511压在密封圈50上。

电机输出动力时,也就是无人机飞行工作时,由于转子受到升力的作用,整个转子会向上运动,从而带动转子端盖10和挡圈51向上移动。这样,第一间隙221将增大,第二间隙222将减小,从而可能会影响密封圈50的密封效果。为了避免密封失效,同时增加密封效果的自适应性,使密封圈50可以适应间隙的变化,优选地,适当减小第一间隙221,同时增大第二间隙222。也就是说,第一间隙221小于第二间隙222。如此,电机在工作时,第一间隙221加宽,转子端盖10施加在密封圈50上的压力减小,避免破坏密封圈50的结构;第二间隙222减小,提高密封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优选地,在密封腔内填充润滑脂,进一步将轴承30与外界环境隔绝,避免空气和水等进入密封腔。同时,润滑脂也是转轴11转动时的润滑剂,降低转轴11受到摩擦力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在固定安装轴承30时,采用过盈配合的安装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轴承30的安装定位,优选地,在定子端盖20上设置与轴承30适配的凹槽,也就是在腔室22的内端面上设置径向内凹的环形凹槽23。轴承30的外圈直径与凹槽23的孔径配合,固定在凹槽23中。凹槽23的阶梯可以作为轴承30的定位,限制轴承30的轴向位置。同时,为了避免影响轴承30的转动,凹槽23的深度需要小于轴承30外圈的厚度,避免与轴承30产生摩擦,确保轴承30正常转动。

轴承30除了具有转动的作用,还对转轴11具有支撑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转轴11的稳定性,优选地,设置两组轴承30与转轴30配合。两组轴承30,一组一个,分别为上轴承和下轴承。相对应地,凹槽23也设置上凹槽和下凹槽与上轴承和下轴承配合。上凹槽和下凹槽分别设置在腔室22的两端,上凹槽连通至腔室的上端外侧,上轴承从上端往下安装。下凹槽连通至腔室的下端外侧,下轴承从下端往上安装。上轴承内侧的外圈抵顶在上凹槽的阶梯上,下轴承内侧的外圈抵顶在下凹槽的阶梯上。

为了提高轴承30安装的可靠性,优选地,将上凹槽的轴向宽度大于上轴承的轴向宽度,下凹槽的轴向宽度大于下轴承的轴向宽度。这样,轴承30完全安装在凹槽23中,避免与其他部件可能发生的触碰,以提高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中,由挡圈51和转子端盖10上的限位部101从上下两个方向上限制轴承30的轴向移动。具体地,挡圈51抵顶在下轴承的内圈上,限位部101抵顶在上轴承外侧的内圈上。另外,为了防止转子端盖10与定子端盖20产生摩擦,限位部101从转子端盖10的内缘突出,向上轴承延伸抵顶在其内圈上。这样,转子端盖10的内侧面与定子端盖20之间可以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摩擦。

为了进一步提高轴承30的稳定性,避免其发生轴向滑动,优选地,在转轴11上设置卡簧槽,利用卡簧52限制轴承30的轴向位移。同时,卡簧52也具有一定吸能减震能力,当电机受到冲击时,可以确保轴承30不会直接受到冲击力的作用,提高稳定性。卡簧槽位于轴承30的外侧面,卡簧52可直接与轴承30接触。例如在下轴承的外侧面和上轴承的外侧面分别设置卡簧52,挡圈51抵顶在下轴承的卡簧52上,限位部101抵顶在上轴承的卡簧52上。当然,也可以只在下轴承的外侧面设置卡簧52。

另外,还可以在卡簧52与轴承之间放置垫片53,如在卡簧52与下轴承之间放置垫片5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通过在转子端盖和定子端盖的间隙中设置密封圈,对转轴所处的腔室进行密封,以使其中的轴承处在密封腔中,隔绝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湿度和盐雾化影响,造成腐蚀失效。同时,处于密封状态的轴承可以提高转轴的可靠性,确保电机可以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