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0162发布日期:2019-12-06 18:26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终端设备,属于配电终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配电终端设备具有遥控、遥测、遥信,故障监测功能,并与配电自动化主站通信,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情况和各种参数即监测控制所需信息,包括开关状态、电能参数、相间故障、接地故障以及故障时的参数,并执行配电主站下发的命令,对配电设备进行调节和控制,实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快速恢复供电等功能。

配电终端设备长期暴露在湿、热的环境中,就其内部零部件很容易产生凝露现象。在产生凝露现象以后,就会对零部件表面的绝缘材料产生破坏,从而引起绝缘性能的降低,空气中的一些物质溶解在凝露中的时候,就会和绝缘材料形成原电池,进一步加剧了绝缘材料的腐蚀,从而使得配电终端设备进一步遭到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双传感器设置,根据传感器监测到的内外温差,启动加热装置产热,减少配电终端内部凝露,延长配电终端使用寿命的配电终端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配电终端设备,包括用于安装输配电气设备的环网柜;所述环网柜包括若干出线开关柜,所述出线开关柜的外壁以及内壁各设置至少一组温度传感器;所述出线开关柜的内部安装一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监测出线开关柜的内外温差,达到一定温差时,启动加热装置产热。

水汽从空气中冷凝析出形成“露滴”,这张现象被称为“凝露”,凝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内外温差较大导致的,如果能够控制设备内外的温差浮动,即可有效减少设备凝露。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出线开关柜的外壁以及内壁各设置至少一组温度传感器;能够有效监测到出线开关柜的内外温度,减少测量误差。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出线开关柜的内外温差,达到一定值时,启动加热装置产热,消除产生凝露的环境,实现减少配电终端内部凝露,延长配电终端使用寿命的目的。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出线开关柜的外壁以及内壁各设置至少一组湿度传感器。产生凝露的温差值和环境的湿度也有关系,同时监测设备内外环境的湿度,进而能够达到产生凝露的温差值,根据当前的凝露温差值设定为启动加热装置的条件,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出线开关柜内部至少设置一根用于引导露滴流向的丝线;所述丝线从出线开关柜的顶部和/或电气设备的顶部延伸至出线开关柜的下端出口。丝线能够有效引导露滴的流动,避免露滴长时间浮着在电气设备上,减少对电气设备的损害。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环网柜顶部设有通风装置,风能够有效带走湿气,加速设备的风干,进一步减少湿气或露滴对电气设备的损害。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环网柜的进出线单元采用全密封结构,减少湿气或露滴对进出线的损害。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进出线单元采用电缆式引线,其电缆进线沟采用快凝材料密封结构,减少湿气或露滴对电缆进线沟的损害。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出线开关柜的外壁上的温度传感器与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对称安装,两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对称,能够准确检测产生凝露处的内外温差,减少启动加热装置的误判。

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出线开关柜的下端部,由于热空气上行,加热装置安装在柜体的下端,能够有效对柜内的电气设备进行加热,减少热量的损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出线开关柜的外壁以及内壁各设置至少一组温度传感器;能够有效监测到出线开关柜的内外温度,减少测量误差。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出线开关柜的内外温差,达到一定值时,启动加热装置产热,消除产生凝露的环境,实现减少配电终端内部凝露,延长配电终端使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出线开关柜;2、温度传感器;3、加热装置;4、通风装置;5、丝线;21、温度传感器一;22、温度传感器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配电终端设备,包括用于安装输配电气设备的环网柜;所述环网柜包括若干出线开关柜1,所述出线开关柜1的外壁以及内壁各设置至少一组温度传感器2;所述出线开关柜1的内部安装一加热装置3;温度传感器2监测出线开关柜1的内外温差,达到一定温差时,启动加热装置3产热。

水汽从空气中冷凝析出形成“露滴”,这张现象被称为“凝露”,凝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内外温差的存在,如果能够控制设备内外的温差浮动,即可有效减少设备凝露。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出线开关柜1的外壁以及内壁各设置至少一组温度传感器2;能够有效监测到出线开关柜1的内外温度,减少测量误差。当温度传感器2监测出线开关柜1的内外温差,达到一定值时,启动加热装置3产热,消除产生凝露的环境,实现减少配电终端内部凝露,延长配电终端使用寿命的目的。

所述出线开关柜1的外壁上的温度传感器一21与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二22对称安装,两温度传感器2的安装位置对称,高度一致,能够准确检测产生凝露处的内外温差,减少误启动加热装置3的概率。

所述加热装置3安装在出线开关柜1的下端部,由于热空气上行,加热装置3安装柜体的下端,能够有效对柜内的电气设备进行加热,减少热量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增设湿度传感器的实施例:

所述出线开关柜1的外壁以及内壁各设置至少一组湿度传感器。产生凝露的温差值和环境的湿度也有关系,同时监测设备内外环境的湿度,进而能够达到产生凝露的温差值,根据当前的凝露温差值设定为启动加热装置3的条件,

本实用新型增设引导丝线的实施例:

所述出线开关柜1内部至少设置一根用于引导露滴流向的丝线5;所述丝线从出线开关柜1的顶部和/或电气设备的顶部延伸至出线开关柜1的下端出口,参见图2。丝线能够有效引导露滴的流动,避免露滴长时间浮着在电气设备上,减少对电气设备的损害。

本实用新型增设通风装置4的实施例:

环网柜顶部设有通风装置4,风能够有效带走湿气,加速设备的风干,进一步减少湿气或露滴对电气设备的损害。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密封结构的实施例:

所述环网柜的进出线单元采用全密封结构,减少湿气或露滴对进出线的损害。进出线单元采用电缆式引线,其电缆进线沟采用快凝材料密封结构,减少湿气或露滴对电缆进线沟的损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