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压风机用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中国专利cn203660738u公开了一种电机,其包括壳体,壳体内壁形成筒形腔体,筒形腔体内设有转子组件,壳体外壁设有若干散热片,壳体外壁上还设置两个支撑脚,每个支撑脚下分别连接有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与地面接触的端面上设有减震组件。
上述电机在工作时,通过散热片并利用热辐射原理,实现自散热效果。但是上述电机的散热方式较为单一,散热效果不是很理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风机用电机,具有高散热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负压风机用电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转轴、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壳前后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机壳的四周均间隔设置有沿其轴向方向设置的散热片,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间隙;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后端盖外部的一端设置有风扇,所述后端盖上还设置有覆盖所述风扇的风罩,所述风罩上贯穿有若干进风孔;所述后端盖的四周外壁均设置有抵触所述风罩内壁的支撑块,所述风罩内壁与所述机壳外壁之间设置有空隙,并且所述空隙正对所述散热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述电机在工作时,通过散热片并利用热辐射原理,将机壳内部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实现机壳的自散热。与此同时,转轴带动风扇转动,此时通过风扇的旋转,将冷空气沿着空隙吹至散热间隙内,从而利用热交换原理对机壳进行进一步的冷却降温。因此可以加快机壳表面的气流流速,加快了热量的散发,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罩的四角位置均向内弯折设置有折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折边,将空隙分成四部分,从而使得空隙可以完全对准机壳四周的散热片,使得从空隙吹出的冷空气完全吹至散热间隙内,减少了冷空气的损耗,同时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扇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外壁的安装套、设置于所述安装套中部外壁的安装环以及多个均匀设置于所述安装环外侧壁的叶片,所述安装环的外侧壁呈锥形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扇旋转时,通过设置锥形面的安装环,使得冷空气可以沿着安装环的表面快速的排放至空隙内,从而加快了冷空气的流动速率,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环上贯穿有一对呈位置相对设置的通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通风孔降低安装环的重量,从而提高安装环转速。并且在安装环转动时,冷空气可沿着通风孔进入,并吹至后端盖的表面,从而提高后端盖的散热效果以及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套包括外套和内套,所述外套与所述内套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块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安装套设置为外套和内套,使得外套和内套之间形成多个流道,因此冷空气可以沿着流道吹至转轴的外壁,并沿着转轴与后端盖之间的缝隙吹至机壳内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机壳内部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的上端面设置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上扣合有盒盖,并且所述机壳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接线盒的接线孔;所述机壳的上端面设置有位于所述接线盒内部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端面设置有圆弧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并排设置有一对弹性条,所述弹性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上端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机壳内部的导线沿着接线孔引出后,拉动弹性条向上运动,然后将导线沿着弹性条的下方穿设后,将导线嵌入安装槽内,同时松开弹性条,利用弹性条压紧导线,实现导线的固定,从而避免导线出现晃动或滑移现象,增大导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线盒靠近所述风罩,并且所述空隙对准所述接线盒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接线盒设置于靠近风罩的一端,使得冷空气可以直接吹至接线盒表面,提高接线盒的散热效果,避免接线盒内的导线出现烧毁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散热片并利用热辐射原理,实现机壳的自散热,同时通过风扇将冷空气沿着空隙吹至散热间隙内,加快机壳表面的气流流速,加快了热量的散发,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效果;
2.通过设置折边,将空隙分成四部分,使得从空隙吹出的冷空气可以完全吹至散热间隙内,减少了冷空气的损耗,同时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效果;
3.通过设置高散热效果的风扇,加快了冷空气的流动速率,并使得冷空气可以吹至后端盖的表面以及机壳的内部,从而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
4.通过设置弹性条压紧导线,实现导线的固定,避免导线出现晃动或滑移现象,增大导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壳;11、接线孔;2、转轴;3、前端盖;4、后端盖;41、支撑块;5、散热片;51、散热间隙;6、风扇;61、安装套;62、安装环;63、叶片;64、通风孔;65、外套;66、内套;67、块体;7、风罩;71、折边;72、进风孔;73、空隙;8、接线盒;81、盒盖;9、安装块;91、安装槽;92、弹性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负压风机用电机,包括机壳1、设置于机壳1内的转轴2、分别设置于机壳1前后两端的前端盖3和后端盖4。机壳1的四周均间隔设置有沿其轴向方向设置的散热片5,相邻两个散热片5之间形成散热间隙51。
当将上述电机应用于负压风机上时,通过转轴2驱动负压风机工作。并且当电机在工作时,通过散热片5并利用热辐射原理,将机壳1内部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同时实现机壳1的自散热。
如图1、图2所示,转轴2位于后端盖4外部的一端上设置有风扇6,后端盖4上还设置有覆盖风扇6的风罩7,风罩7的四角位置均向内弯折设置有折边71,并且风罩7上贯穿有若干进风孔72。
如图1、图2所示,后端盖4的四周外壁均设置有抵触风罩7内壁的支撑块41,风罩7内壁与机壳1外壁之间设置有空隙73,并且空隙73正对散热间隙51。
当电机在工作时,转轴2带动风扇6同步转动,此时通过风扇6的旋转,将冷空气沿着进风孔72吸入风罩7内,然后再沿着风罩7与机壳1外壁之间的空隙73吹至散热片5之间的散热间隙51内,加快机壳1表面的气流流速,加快了散热片5以及机壳1的散热效率。
如图3所示,风扇6包括套设于转轴2外壁的安装套61、设置于安装套61中部外壁的安装环62以及多个均匀设置于安装环62外侧壁的叶片63。
如图3所示,安装环62的外侧壁呈锥形面设置,并且安装环62上贯穿有一对呈位置相对设置的通风孔64。
如图3所示,安装套61包括外套65和内套66,外套65与内套66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块体67。
当风扇6在旋转时,冷空气撞击安装环62的外侧壁,此时通过设置锥形面的安装环62,使得冷空气可以沿着安装环62的表面快速的排放至空隙73(参见图1)内,从而加快了冷空气的流动速率,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
并且当风扇6在旋转时,一部分冷空气还可以沿着通风孔64进入,并吹至后端盖4(参见图2)的表面,提高后端盖4的散热效果以及散热效率。同时另一部分空气沿着外套65和内套66之间的流道吹至转轴2(参见图1)的外壁,并沿着转轴2与后端盖4之间的缝隙吹至机壳1内部,提高机壳1内部的散热效果以及散热效率。
如图1、图2所示,该电机还包括设置于机壳1上端面的接线盒8,接线盒8靠近风罩7,并且空隙73对准接线盒8的侧壁。接线盒8上还扣合有盒盖81,并且机壳1上设置有连通接线盒8的接线孔11。
当电机在工作时,风罩7内的冷空气可以沿着空隙73直接吹至接线盒8的侧壁,从而可以提高接线盒8的散热效果,避免接线盒8内的导线出现烧毁现象,延长导线以及电机的使用寿命。
如图2、图4所示,机壳1的上端面设置有长条形的安装块9,安装块9位于接线盒8内部。安装块9的上端面设置有圆弧状的安装槽91,安装槽91内并排设置有一对弹性条92,弹性条9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安装槽91的两侧上端内壁。
当上述电机在装配完毕后,将机壳1内部的导线沿着接线孔11引出,然后拉动弹性条92向上运动,并将导线沿着弹性条92的下方穿过后,将导线嵌入安装槽91内。最后再松开弹性条92,并利用弹性条92压紧导线,实现导线的固定,从而避免导线出现晃动或滑移现象,增大导线使用时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