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用光伏系统角度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3493发布日期:2019-12-03 18:36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地用光伏系统角度调节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山地用光伏系统角度调节支架。



背景技术:

在当今油、碳等能源短缺以及空气污染严重的现状下,我国加快了发展光伏的步伐。尤其是近几年来的光伏发展较快。据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21世纪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所以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上是光伏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其次,虽然西北地区的关照资源非常好,同时拥有广阔无垠的平坦地面。但由于弃光限电较为严重。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电站逐渐的向沿海和华东转移。而这些的地区大部分为丘陵地带,所以要求光伏系统的跟踪支架必须能够适用于一定坡度的山地,这就使得跟踪之架的设置即要满足一年四季的太阳倾角变化,也适应在不同坡度的山地上的角度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山地用光伏系统角度调节支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山地用光伏系统角度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包括与太阳能接收板连接的支撑梁、与所述支撑梁通过转动连接机构连接的立柱,所述立柱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下端部与光伏系统的基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具有与所述支撑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接部和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的第二转接部。

优选地,所述转动连接机构设于所述立柱的上端部与所述支撑梁之间。

优选地,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第一转接部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在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立柱与所述第二转接部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在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第一转接部之间的转动轴心线相对所述立柱与所述第二转接部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第一转接部之间的转动轴心线位于所述立柱与所述第二转接部之间的转动轴心线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接部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梁外周的法兰、套设于所述支撑梁外周且与所述法兰配合转动对接的转动座。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接部包括由所述转动座的底部两侧向下延伸的连接耳,两侧的所述连接耳上开设有弧形转槽。立柱的上端两侧则开始有螺栓孔,螺栓穿过弧形转槽至螺栓孔中,从而能够将连接耳锁定在立柱的上端,当需要转动角度时,松开螺栓,并使弧形转槽相对螺栓转动,即可调节角度。

优选地,所述支撑梁具有一根,且横设于所述太阳能接收板后背面中部。

优选地,所述立柱具有两根,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具有两组。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山地用光伏系统角度调节支架,转动连接机构具有第一转接部合第二转接部,使得太阳能接收板能够既能够满足四季变化的需要,也能够适应山地丘陵地带的地形,且支撑梁相对第一转接部的转动与立柱相对第二转接部的转动互不干涉,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支架其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易与制作,制作成本低,角度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含太阳能接收板);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支架的立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其中:10、太阳能接收板;1、支撑梁;2、立柱;31、法兰;310、固定套;32、转动座;40、连接耳;401、弧形转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山地用光伏系统角度调节支架,调节支架包括与太阳能接收板10连接的支撑梁1、与支撑梁1通过转动连接机构连接的立柱2,立柱2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下端部与光伏系统的基座固定连接,转动连接机构具有与支撑梁1转动连接的第一转接部和与立柱2转动连接的第二转接部。

本例中,转动连接机构设于立柱2的上端部与支撑梁1之间。支撑梁1与第一转接部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在水平方向延伸,立柱2与第二转接部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在水平方向延伸,且支撑梁1与第一转接部之间的转动轴心线相对立柱2与第二转接部之间的转动轴心线垂直设置;且支撑梁1与第一转接部之间的转动轴心线位于立柱2与第二转接部之间的转动轴心线的上方。

具体地,第一转接部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梁1外周的法兰31、套设于支撑梁1外周且与法兰31配合转动对接的转动座32。第二转接部包括由转动座32的底部两侧向下延伸的连接耳40,两侧的连接耳40上开设有弧形转槽401。支撑梁1的外周固定有固定套310,固定套310通过螺栓与支撑梁1实现固定连接,法兰31是与固定套310一体设置,从而法兰31相对支撑梁1固定设置;另外,法兰31与转动座32上均对应的设置有孔,通过螺栓穿过孔,即可实现法兰31与转动座32的相对固定,当需要转向时,松开螺栓,转动转动座32,并转动至法兰31和转动座32上的孔重新配合连通,再次将螺栓锁入孔中,使法兰31与转动座32的相对固定。立柱2的上端两侧则开始有螺栓孔(立柱2为方形杆),螺栓穿过弧形转槽401至螺栓孔中,从而能够将连接耳40锁定在立柱2的上端,当需要转动角度时,松开螺栓,并使弧形转槽401相对螺栓转动,即可调节角度。

进一步地,支撑梁1具有一根,且横设于太阳能接收板10后背面中部。立柱2具有两根,转动连接机构具有两组。通过该转动连接机构的设置,使得调节支架的整体结构得以更为简单,易于制作。只需一根支撑梁1和两个立柱2,即可实现对太阳能接收板10的支撑与角度调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山地用光伏系统角度调节支架,转动连接机构具有第一转接部合第二转接部,使得太阳能接收板能够既能够满足四季变化的需要,也能够适应山地丘陵地带的地形,且支撑梁相对第一转接部的转动与立柱相对第二转接部的转动互不干涉,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支架其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易与制作,制作成本低,角度调节方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