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6393发布日期:2020-01-07 09:4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冷却、防尘功能的电机。



背景技术:

于高温环境下例如并不限于所举的诸如钢铁厂的热处理设备、除尘设备和淬火炉消防通风、地下停车库、地铁、隧道和井巷之类的设施上所用的电机通常要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特性。

如业界所知之理,电机的冷却效果决定了电机的温升,而温升的大小又决定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和额定功率,因此改善电机的冷却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对电机冷却的方式有两大类,一为气冷;二为液冷。气冷的冷却介质包括空气和导热系数为空气的8.4倍的氢气,液冷的冷却介质包括水、油及以及制冷剂。

现有的一些液冷装置仅是简单的设置一个液体通道,通过液体进行热交换带走热量;其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冷却效果差等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中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座和防尘圈;

所述固定座设有冷却进液通道和冷却出液通道;

所述外壳体中设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壳体内腔中设有定子,所述定子内转动设有转子;

所述内壳体开设有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开设于所述内壳体中,所述螺旋通道与所述内壳体同心设置;

所述螺旋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进液通道、冷却出液通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螺旋通道设有两层,两层所述螺旋通道同心设置。

优选的,内层所述螺旋通道和外层螺旋通道右端连通。

优选的,外层所述螺旋通道连接于冷却进液通道,内层所述螺旋通道连接于冷却出液通道。

优选的,所述转子设置于主轴。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可拆卸式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有两层螺旋通道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

2.冷水先从外层螺旋通道流过预热,然后进入内层螺旋通道,避免了内层组件突冷,降低了内部组件在热环境中突冷易膨胀收缩变形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尘圈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防尘圈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防尘圈,200固定座,201冷却进液通道,202冷却出液通道,300外壳体,400内壳体,401定子,402转子,410壳体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中所示,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电机,包括外壳体300,所述外壳体300为中通结构,

所述外壳体300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座200和防尘圈100;

所述固定座200设有冷却进液通道201和冷却出液通道202;

所述外壳体300中设有内壳体400,所述内壳体400的壳体内腔410中设有定子401,所述定子401内转动设有转子402;

其中定子401和转子402等的具体结构等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多加赘述。

所述内壳体400开设有螺旋通道,所述螺旋通道开设于所述内壳体400中,所述螺旋通道与所述内壳体400同心设置;

螺旋通道的内径小于内壳体400的厚度,使得螺旋通道能够完全设置于内壳体400中;

螺旋通道形状与弹簧相似,其环绕于定子401外围,通过螺旋通道内的的介质与壳体内腔410中介质热交换,从而将壳体内腔410中的热量通过螺旋通道带出;

所述螺旋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进液通道201、冷却出液通道202连通;

所述螺旋通道设有两层,两层所述螺旋通道同心设置。

内层所述螺旋通道和外层螺旋通道右端连通;

外层所述螺旋通道连接于冷却进液通道201,内层所述螺旋通道连接于冷却出液通道202。

一种工作方式为:通过冷却进液通道201箱螺旋通道中注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先进入外层螺旋通道吸收了一部分热量,其自身温度升高,然后进入内层螺旋通道,此时冷却介质相对于壳体内腔410温差缩小,从而一定程度能够避免壳体内腔410在高温时突然遇冷,造成组件在短时间内冷热交替,发生形变。

锁住转子402设置于主轴,所述主轴右端从所述轴孔20穿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方案以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