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7254发布日期:2020-04-17 18:21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光伏电站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检测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光伏电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光伏组件由多片硅光电池片串联后密闭封装在由框架、玻璃和背板组成的密封空间中,通过对大量组件的串并联组成光伏阵列,光伏阵列接收太阳辐照时就能产生直流电压和电流用来驱动并网逆变器,逆变器输出电能再通过升压变压器就能将发出的电能馈入电网。目前对光伏组件的检测一般分两个阶段,一是制造阶段出厂前的性能测试,二是安装前后的抽样检测。两个阶段的检测均包含i-v曲线测量和电致发光(el)检测,其中i-v曲线测量可以反映组件的电性能,el检测直观发现组件中各种隐性缺陷。现场检测阶段,目前的el检测方法尚无法对整个组件阵列进行检,现场检测时仅对单一组件进行检测,检测效果不佳。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光伏电站检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光伏电站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光伏电站检测装置,包括近红外相机和第一极式电机,所述近红外相机安装在托架的中间位置,所述托架安装在机箱内部的一侧,所述机箱靠近近红外相机一侧开设开口内侧嵌合安装有视窗,所述机箱内部远离近红外相机的一侧平行于机箱的轴线安装有第一极式电机,所述第一极式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安装有导轮,所述导轮嵌合安装在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相互平行,所述机箱顶面靠近导轮的一侧安装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内部转动连接触杆的底端,所述触杆上部的底面安装有石墨片,所述石墨片的底面与导电杆相接触,所述触杆的根部一侧通过弹簧连接连接耳底部的一侧,所述导电杆平行于上导轨且安装在上导轨的顶部,所述机箱内部的顶面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正反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正反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触杆,所述第一电机正反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极式电机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托架底部的中间位置相对应于托架的底部垂直安装有第二极式电机,所述第二极式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连接安装套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安装套内部安装有近红外相机。

优选的,所述机箱一侧侧壁中部开设的开口内部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一极式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轴承。

优选的,所述托架包括底架和两片侧板,两片所述侧板对应焊接在底架的两侧,所述底架和两片侧板呈倒梯形状,两片所述侧板上部的外侧通过螺栓连接机箱的内壁,所述底架底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正反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正反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触杆,所述第二电机正反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极式电机。

优选的,所述近红外相机的拍摄端朝向视窗,所述机箱在导轮的一侧安装有与导轮相同规格的导轮且安装在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光伏电站检测装置的触杆上部的底面与导电杆顶面紧密接触,触杆上部底面安装的石墨片提高导电性能,弹簧使触杆上部与导电杆紧密的接触,简化装置供电结构,保证装置供电顺利,便于装置大范围的移动工作以扩大检测拍摄组件数量;

(2)、该种光伏电站检测装置的导轮转动并配合另一个导轮使装置在导轨和下导轨之间沿其轴线运动,使近红外相机全面对光伏发电阵列进行拍摄,获取各片组件的近红外图像,对光伏电站的安装后或运行阶段的光伏组件进行整体el检测,提高el整体检测效果;

(3)、该种光伏电站检测装置第二极式电机由第二电机正反控制器控制驱动近红外相机反复左右转动使近红外相机充分而又全面的对光伏发电阵列进行拍摄,使各片组件都得到有效拍摄,提高el检测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箱内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导轮;3、上导轨;4、下导轨;5、导电杆;6、近红外相机;7、视窗;8、连接耳;9、触杆;10、弹簧;11、第一极式电机;13、托架;131、底架;132、侧板;14、第二极式电机;15、安装套;16、第一电机正反控制器;17、第二电机正反控制器;18、石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光伏电站检测装置,包括近红外相机6和第一极式电机11,近红外相机6安装在托架13的中间位置,托架13安装在机箱1内部的一侧,机箱1靠近近红外相机6一侧开设开口内侧嵌合安装有视窗7,机箱1内部远离近红外相机6的一侧平行于机箱1的轴线安装有第一极式电机11,第一极式电机11的输出轴末端安装有导轮2,导轮2嵌合安装在上导轨3和下导轨4之间,上导轨3和下导轨4为杆状,导轮2转动并配合另一个导轮使装置在上导轨3和下导轨4之间沿其轴线运动,使近红外相机6全面对光伏发电阵列进行拍摄,获取各片组件的近红外图像,对光伏电站的安装后或运行阶段的光伏组件进行整体el检测,提高el整体检测效果,上导轨3和下导轨4相互平行,机箱1顶面靠近导轮2的一侧安装有连接耳8,连接耳8内部转动连接触杆9的底端,触杆9上部的底面安装有石墨片18,石墨片18的底面与导电杆5相接触,触杆9的根部一侧通过弹簧10连接连接耳8底部的一侧,导电杆5平行于上导轨3且安装在上导轨3的顶部,触杆9上部的底面与导电杆5顶面紧密接触,触杆9上部底面安装的石墨片18提高导电性能,弹簧10使触杆9上部与导电杆5紧密的接触,简化装置供电结构,保证装置供电顺利,便于装置顺利而有效的工作,机箱1内部的顶面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正反控制器16。

其中,第一电机正反控制器16的输入端连接触杆9,第一电机正反控制器16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极式电机11的输入端。

其中,托架13底部的中间位置相对应于托架13的底部垂直安装有第二极式电机14,第二极式电机14的输出轴末端连接安装套15底部的中间位置,安装套15内部安装有近红外相机6,第二极式电机14由第二电机正反控制器17控制驱动近红外相机6反复左右转动使近红外相机6充分而又全面的对光伏发电阵列进行拍摄,使各片组件都得到有效拍摄,提高el检测检测效果。

其中,机箱1一侧侧壁中部开设的开口内部安装有轴承19,第一极式电机11的输出轴穿过轴承19。

其中,托架13包括底架131和两片侧板132,两片侧板132对应焊接在底架131的两侧,底架131和两片侧板132呈倒梯形状,两片侧板132上部的外侧通过螺栓连接机箱1的内壁,底架131底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正反控制器17。

其中,第二电机正反控制器17的输入端连接触杆9,第二电机正反控制器17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极式电机14。

其中,近红外相机6的拍摄端朝向视窗7,机箱1在导轮2的一侧安装有与导轮2相同规格的导轮且安装在上导轨3和下导轨4之间,近红外相机6安装在机箱1内部透过视窗7拍摄,保护充分,提高近红外相机6工作可靠性。

工作原理:上导轨3和下导轨4由立柱安装在光伏发电阵列一侧六米高空,导电杆5连接外部直流电源,触杆9上部的底面与导电杆5顶面紧密接触,触杆9上部底面安装的石墨片18提高导电性能,弹簧10使触杆9上部与导电杆5紧密的接触,简化装置供电结构,保证装置供电顺利,便于装置大范围的移动工作以扩大检测拍摄组件数量;机箱1内部的第一极式电机11由第一电机正反控制器16控制工作驱动导轮2转动,导轮2转动并配合另一个导轮使装置在导轨3和下导轨4之间沿其轴线运动,使近红外相机6全面对光伏发电阵列进行拍摄,获取各片组件的近红外图像,对光伏电站的安装后或运行阶段的光伏组件进行整体el检测,提高el整体检测效果;近红外相机6安装在机箱1内部透过视窗7拍摄,保护充分,提高近红外相机6工作可靠性;第二极式电机14由第二电机正反控制器17控制驱动近红外相机6反复左右转动使近红外相机6充分而又全面的对光伏发电阵列进行拍摄,使各片组件都得到有效拍摄,提高el检测检测效果。这就是该光伏电站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