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配电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办公楼用电力引上管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引上管是指从人孔接出来引到电杆或墙壁的一段管道,在电缆引上的固定过程中,一般通过引上管抱箍将引上管与电力杆进行固定。引上光缆是从管道(地下)布放改为架空(地上)布放的一种方式,从地下到地上的连接处要用钢管或硬pvc管保护;从低处至高处垂直布放光缆,也叫引上光缆;从一楼垂直布放到n楼的方式也叫引上光缆,但那叫楼层引上光缆。
对于电力杆电力引上杆的固定,现有多采用钢丝捆绑式的结构将电力引上杆固定于电力杆上。而在楼层电力引上杆的固定时,由于每一楼层安装引线方便,引线美观,通常采用电力引上管固定支架进行固定。现有的引上管固定支架有且只能在安装时将位置固定,后续调节时,只能拆卸后重新安装,造成了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办公楼用电力引上管固定支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固定支架角度无法调节的问题,本装置通过采用可翻转调节的固定安装结构,实现电力引上管90°调节,适用于办公楼等多引线结构复杂的环境中,提高调节的便易性和可行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办公楼用电力引上管固定支架,包括底板1,底板1通过螺栓3安装于墙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固定安装有顶槽2,顶槽2上通过轴安装有可活动转头4,转头4上固定安装有转槽5,转槽5与滑轨6可相对活动嵌套,滑轨6上安装有基板7,通过基板7固定有若干引上管固定筒8,同时在基板7上固定安装有横轴9,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可活动的棘轮11,棘轮11上设置的推杆12与滑轨6上的横轴10可活动安装连接。
所述引上管固定筒8由两片可活动的半圆形壳体组成,并通过卡扣9将两片半圆形壳体固定。
所述推杆12的长度与棘轮11和顶槽2之间的距离相同。
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固定棘轮11的棘爪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通过采用转头和棘轮的双旋转模式,实现对基板和引上管固定筒的纵向到横向或横向到纵向的90°调节,可根据具体的安装环形选择调节适应角度。同时本装置通过棘爪对棘轮的固定,保证调节后的安装稳定性。同时本装置可实现多向组引上管的同步安装。适用于办公楼等多引线结构复杂的环境中,提高调节的便易性和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滑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底板1、顶槽2、螺栓3、转头4、转槽5、滑轨6、基板7、引上管固定筒8、卡扣9、横轴10、棘轮11、推杆12、棘爪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办公楼用电力引上管固定支架,旨在一种适用于办公楼等安装角度要求较高的环境中,能根据具体的安装位置进行角度调节,提高调节的便易性和可行性。
整个装置通过底板1固定,底板1通过螺栓3安装固定于墙体上,螺栓3一般采用膨胀螺栓,使得底板1高强度稳定。
底板1上端安装固定有顶槽2,顶槽2具备两个作用,一是用于安装转头4,二是在引上管固定筒8横向位置时放置引上管固定筒8。
如图2所示,在顶槽2上通过轴安装有可活动的转头4,转头4上固定安装有转槽5,使得转槽5可随着转头4的转动而同步转动。
转槽5上嵌套安装有滑轨6,滑轨6上各零件的安装如图3所示。滑轨6上安装有基板7,基板7上安装有若干引上管固定筒8。引上管固定筒8由两片可活动的半圆形壳体组成,并通过卡扣9将两片半圆形壳体固定。使用时,将引上管放置于引上管固定筒8内,通过卡扣固定,方便后续调节。
如图2所示,在底板1上安装有可旋转的棘轮11,棘轮11上设置有推杆12,使得推杆11的一端与安装于滑轨6上的横轴10相互嵌套。为了使得设备可调节,推杆12的长度与棘轮11和顶槽2之间的距离相同。
同时在底板1上设置有固定棘轮11的棘爪13,使得调节后的棘爪13保持固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