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压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2988发布日期:2020-01-10 15:52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过压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压保护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电源端的过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不同功能的小电器、电控玩具的电源接口连接器尺寸基本一样,并且对于电压相同的设备而言,可以随便使用同规格的其他电源适配器给其供电。但是常用的电源适配器输出电压有5v、9v和12v等等之分,许多时候用户往往因疏忽错拿了高电压输出的电源适配器插入低电压的设备中,从而导致设备的损坏。

当然,一些设备在输入端会增加过压保护功能,但是对于一些小型的、价格低廉的电器或者电控玩具,其体积本身很小,从电路布局上来说没有空间再加入过压保护电路;从成本上来说,这些设备本就售价较低,过压保护的器件无疑会增加成本,所以对于这种小型设备,大部分厂商往往就省略了过压保护的功能。由此需要一种体积小、成本低的过压自动断电保护电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小型设备往往因小型化的电路设计难以增加过压保护的功能、现有的过压保护电路电子元器件较多、容易增加成本、增大系统电路体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较少、结构简单、适合小型化设备的过压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其包括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其特点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一开关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串联于所述输入端和接地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开关管的栅极;所述开关管的源极连接于所述输入端,所述开关管的漏极连接于所述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开关管为pmos(p型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

优选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之间的第三电阻。

优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一第四电阻连接于所述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第五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

优选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并联的第六电阻和第一电容接地。

优选地,所述开关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连接有第七电阻。

优选地,所述的输出端通过一第二电容接地。

优选地,所述输出端连接于用电器的输入端。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主控部分仅采用两个三极管和一个开关管,搭配以简单的分压电路,即能实现电源端的过压保护,电路设计简单,有利于系统电路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压保护电路,其包括一输入端x1和一输出端vcc,以及: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一开关管vt3、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二电阻r2串联于所述输入端和接地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二电阻r2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开关管vt3的栅极;所述开关管vt3的源极连接于所述输入端,所述开关管vt3的漏极连接于所述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采用pmos。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二电阻r2之间的第三电阻r3。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通过一第四电阻r4连接于所述输入端。所述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通过一第五电阻r5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

所述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通过并联的第六电阻r6和第一电容c1接地。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和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类似,通过分压来产生用于控制第二三极管vt2基极的电压。其中第五电阻r5和第一电容c1还构成低通滤波器以滤除第一三极管vt1在临界状态时产生的开关波形。

所述开关管vt3的源极和栅极之间连接有第七电阻r7,所述第七电阻r7用于控制开关管vt3,当第二三极管vt2未导通时,使开关管vt3的源极和栅极电压相同,由此开关管vt3处于关断。

所述的输出端通过一第二电容c2接地,所述输出端vcc连接于用电器的输入端。

下面以常用的工作电压为12v输入、误操作电压为15v-18v为例,简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

a.当输入端x1插入正常电源时,a点的电压不足以使第一三极管vt1导通,此时b点电压使第二三极管vt2导通,c点电压为低电平,开关管vt3源极和漏极导通,输出端vcc等于输入电压,可以正常为用电器供电;

b.当输入端x1插入高电压电源(15-18v)时,a点电压使得第一三极管vt1导通,b点为低电平,由此第二三极管vt2截止,c点为高电平,使得开关管vt3截止,此时输出端vcc没有输出,不会损坏下游设备内部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过压保护电路将不同的输入电压,经过分压电阻r1和r2来产生不同的控制电压,从而控制第一三极管vt1的状态,进而控制第二三极管vt2与开关管vt3的状态,从而达到过压自动断电保护功能。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