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越区隔离负荷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2544发布日期:2020-04-10 16:50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越区隔离负荷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装置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越区隔离负荷开关柜的新型设计。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很多城市均把城市轨道交通提上建设日程,未来十年也将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的时期。2018年全国城市轨道线网总规模已达5539.19公里,创历史新高,“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建线路达到6,000公里左右。预计到2020年,国内将有约50个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全国建成总里程将达8500公里左右,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大面积的应用后,对设备及人身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由于国家对大中城市的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人流密集型运输设备,近几年更趋于发车早、收车晚,这就需保证在牵引变电所因故障或检修解列时实行大双边供电而不停电倒闸。

电动越区隔离负荷开关柜是为解决城轨交通直流牵引大双边供电停电而不停电倒闸而研发的专用设备,该装置能够分断额定电流、关合短路故障电流,并且在分断时具有明显可见断口。调度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操作电动越区隔离负荷开关柜,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停电倒闸作业带来的列车暂停运营问题。

目前国内地铁多在牵引网电分段处设越区电动隔离开关,以保证在牵引变电所因故障或检修解列时实行大双边供电。因为越区电动隔离开关不能带负荷操作,大双边供电需要协调相邻三个站的倒闸顺序,因此造成实现大双边供电的时间较长,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为了解决大双边供电停电而不停电倒闸的情况,有用直流快速断路器实现大双边供电的方式,但直流快速断路器体积大、安装复杂、成本较高、无明显可见断口、同时存在隔离开距小的缺点;还有用直流越区负荷开关实现大双边供电的方式,但是直流越区负荷开关无明显可见断口,隔离开距小的缺点;因此以上两种方案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使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越区隔离负荷开关柜,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带负荷分合、分断能力强,采用plc程序,来控制接触器的吸合和释放、隔离开关的分、合闸,逻辑性强,可靠性好,使整个越区供电过程一次化自动完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越区隔离负荷开关柜,包括:

一次室、二次室以及仪表控制门板;一次室内设置有隔离开关gk1,所述隔离开关gk1一侧设置有接触器,所述接触器一侧设置有隔离开关gk2,所述隔离开关gk1与隔离开关gk2一侧设置有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所述二次室内设置有接触器,所述接触器一侧设置有中间继电器,所述中间继电器一侧设置有保护开关,所述保护开关一侧设置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保护开下侧设置有进线端子。

所述仪表控制门板上侧设置有进出线带电显,所述进出线带电显一侧设置有各类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下侧设置有分合闸控制按钮,所述分合闸控制按钮一侧设置有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一侧设置有温湿度控制器,所述仪表门板下侧设置有gk2手动摇把孔,所述gk2手动摇把孔下侧设置有gk1手动摇把孔,所述gk1手动摇把孔一侧设置有电子锁。

所述隔离开关gk1与接触器串联,所述隔离开关gk2与接触器并联。

所述高压带电显示装置输出节点与仪表门板电子锁闭锁。

所述隔离开关gk1、gk2、和接触器之间的逻辑顺序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所述隔离开关gk1与隔离开关gk2之间存在机械逻辑闭锁关系。

所述温湿度控制器为智能自动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隔离开关与直流接触器有效结合,实现了集中控制,分断及关合负荷电流等功能,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利用隔离开关(gk1和gk2)具有明显隔离断口,保证人员操作安全。有效防止人为误操作造成的设备及人身事故;大大节约现场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隔离开关分闸、验电、等待、验电、挂地线)和节约宝贵的倒闸时间(从原有的半小时缩短到1分钟内)。通过该装置的使用大大提高车辆正常运行带来的经济效益。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接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仪表门板示意图。

图中,1保护开关;2进线端子;3接触器;4隔离开关gk1;5左进线端子;6中间继电器;7逻辑控制器;8隔离开关gk2;9高压带电显示装置;10右进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根据图1-3所示的一种电动越区隔离负荷开关柜,包括:

一次室、二次室以及仪表控制门板;一次室内设置有隔离开关gk1(4),所述隔离开关gk1(4)一侧设置有接触器(3),所述接触器(3)一侧设置有隔离开关gk2(8),所述隔离开关gk1(4)与隔离开关gk2(8)一侧设置有高压带电显示装置(9);所述二次室内设置有接触器(3),所述接触器(3)一侧设置有中间继电器(6),所述中间继电器(6)一侧设置有保护开关(1),所述保护开关(1)一侧设置有可编程逻辑控制(7),所述保护开关(1)下侧设置有进线端子(2)。

在实际使用当中,直流接触器(3)可以切断负荷电流,gk1(4)、gk2(8)为隔离开关,gk1(4)与接触器(3)串联,gk2(8)与接触器(3)并联;高压带电显示装置(9)采集馈线与行走轨之间的电压,当采集电压超过额定电压40%时,输出相应节点与柜门电子锁闭锁。电动越区隔离负荷开关柜的电动分合闸动作需通过主回路隔离开关gk1(4)、gk2(8)和直流接触器(3)km之间的逻辑配合实现,逻辑顺序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7)控制,另外gk1(4)与gk2(8)之间存在机械逻辑闭锁关系,无效操作将不被允许。由于隔离开关不具有切断负荷的能力,分合闸过程中非法的操作可能使隔离开关带负荷而造成设备损坏,故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的一种电动越区隔离负荷开关柜,与实施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仪表控制门板上侧设置有进出线带电显,所述进出线带电显一侧设置有各类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下侧设置有分合闸控制按钮,所述分合闸控制按钮一侧设置有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一侧设置有温湿度控制器,所述仪表门板下侧设置有gk2(8)手动摇把孔,所述gk2(8)手动摇把孔下侧设置有gk1(4)手动摇把孔,所述gk1(4)手动摇把孔一侧设置有电子锁。

在实际使用当中,进出线带电显检测馈线与行走轨之间的电压,当检测电压高于设定值时,输出相应接点;各类指示灯用于指示隔开、接触器等元件的位置状态;分合闸按钮用于进行分合闸操作;转换开关用于切换选择越区隔离负荷开关柜的控制模式,分远方、手动、就地三档位,转换开关在远方位不能就地操作,在就地位不能远方操作;在手动位,不能就地或者远方操作;温湿度控制器根据内部环境,实时检测、显示温度及湿度,并可根据实际值与设定值比较智能启动加热器或风机,进行加热或除湿;当一次电压达到额定电压的40%以上时,电子锁无法打开,反之可开锁。电子锁的设置是为了保障人身安全。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的一种电动越区隔离负荷开关柜,与实施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隔离开关gk1(4)与接触器(3)串联,所述隔离开关gk2(8)与接触器(3)并联。

优选的,所述高压带电显示装置(9)输出节点与仪表门板电子锁闭锁。

优选的,所述隔离开关gk1(4)、gk2(8)、和接触器(30之间的逻辑顺序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7),所述隔离开关gk1(4)与隔离开关gk2(8)之间存在机械逻辑闭锁关系。

优选的,所述温湿度控制器为智能自动控制器。

在实际使用当中,gk1(4)先合闸,接触器(3)检测到gk1(4)合闸到位信号后吸合,gk2(8)再合闸并将接触器(3)短路,接触器(3)检测到gk2(8)合闸到位信号后断开,合闸动作完成;接触器吸合,与隔离开关gk2(8)并联,gk2(8)分闸,接触器(3)得到gk2(8)分闸到位信号后释放,然后gk1分闸(4),分闸动作完成。进出线接线端子置于柜体下部,方便电缆进出接线。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