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电站便于防火封堵的智能柜电缆进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1677发布日期:2020-01-03 10:2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变电站便于防火封堵的智能柜电缆进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柜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用于变电站便于防火封堵的智能柜电缆进入装置。



背景技术:

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多风沙地区的变电站采用采用不锈钢槽盒作为敷设线缆的地上槽沟,按照防火规范及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工艺施工要求,变电站的户外智能柜体需进行防火封堵。而通常为方便线缆从地上槽沟一侧设备机构箱敷设进入槽沟另一侧的智能柜,在每个间隔智能柜安装处的槽沟基础预留1个横穿槽沟基础的线缆通道。目前通常做法是将横穿槽沟基础的线缆通道做成1型直接连通智能柜基础,由于智能柜紧邻槽沟,其基础与槽沟基础连成一体,采用i型线缆通道,没有操作空间,导致在线缆进入智能柜前无法封堵,无法满足相关要求,而且对于传统的线缆通道而言,都是一个线缆通道对应一个智能柜,安装的智能柜较多,需要建筑的线缆通道也就较多,其实每个线缆通道内部均留有大量的空间,无法对每个线缆通道进行充分的利用,比较的浪费,因此设计一种充分利用的用于变电站便于防火封堵的智能柜线缆进入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变电站便于防火封堵的智能柜线缆进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缆通道中没有对防火封堵留存空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变电站便于防火封堵的智能柜电缆进入装置,包括:智能柜基础、进线通道、用以承载电缆的槽盒、渗水孔、电缆支架和防火封堵块,所述智能柜基础位于所述进线通道一端,所述槽盒位于所述进线通道上表面、且位于所述智能柜基础前侧,所述渗水孔位于所述进线通道内下表面,所述电缆支架位于所述进线通道内下表面、且横跨所述渗水孔放置,所述防火封堵块位于所述进线通道内一端,所述进线通道上表面一端加工有用以通过电缆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通道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进线通道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电缆支架的横截面与所述进线通道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防火封堵块位于所述进线通道的水平端、且靠近智能柜基础处,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进线通道的垂直端。

优选地,所述防火封堵块内包括有:防火包、有机堵料、防火隔板以及涂抹在电缆表面上的防火涂料。

进一步优选,所述进线通道与所述智能柜基础之间为一体浇筑形成。

进一步优选,所述电缆支架为不锈钢材质的电缆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变电站便于防火封堵的智能柜电缆进入装置,一种对防火封堵预留操作空间,便于实施安装操作,充分利用内部空间,使得在线缆通道内发生的问题,不能影响到智能柜内部的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一种用于变电站便于防火封堵的智能柜电缆进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一种用于变电站便于防火封堵的智能柜电缆进入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一种用于变电站便于防火封堵的智能柜电缆进入装置的端面剖视图;

图中:1、智能柜基础;2、进线通道;3、槽盒;4、渗水孔;5、电缆支架;6、防火封堵块;7、通孔61、防火包;62、有机堵料;63、防火隔板;64、防火涂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变电站便于防火封堵的智能柜电缆进入装置,包括:智能柜基础1、进线通道2、用以承载电缆的槽盒3、渗水孔4、电缆支架5和防火封堵块6,所述智能柜基础1位于所述进线通道2一端,所述槽盒3位于所述进线通道2上表面、且位于所述智能柜基础1前侧,所述渗水孔4位于所述进线通道2内下表面,所述电缆支架5位于所述进线通道2内下表面、且横跨所述渗水孔4放置,所述防火封堵块6位于所述进线通道2内一端,所述进线通道2上表面一端加工有用以通过电缆的通孔7,所述进线通道2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进线通道2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电缆支架5的横截面与所述进线通道2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防火封堵块6位于所述进线通道2的水平端、且靠近智能柜基础1处,所述通孔7位于所述进线通道2的垂直端,智能柜基础1上表面是用来放置智能柜的,便于对智能柜进行良好的支撑的,其中外部的线缆需要进入到智能柜内部时,为了避免地面以上暴露电缆,选择在地面以下建造进线通道2,外部的电缆水平穿过进线通道2和智能柜基座1进入到智能柜内部,沿着进线通道2的形状进行铺设,由于进线通道2为l形,因此外部进入的电缆行走的路径也为l形,其中槽盒3是放置在进线通道2上表面的,从智能柜里出的线缆进入进线通道2,通过位于进线通道2上表面一端的通孔7出线,槽盒3是比较长的,而且仅是用来承接由智能柜出来的电缆的,而且是类似于水平放置的梯子形状,便于从通孔7出的电缆直接的进入到槽盒3内部,沿着槽盒3表面进行放置,每个智能柜均对应一个进线通道2,便于在每个智能柜出去的线,最终都在槽盒3聚集,进行集中的传送,由于进行通道2选用l形的,相比于直通形(仅带有垂直端的),l形的进线通道2,带有水平端,每个操作空间(水平端),便于放置防火封堵块6,便于对进线通道2内部的电缆与进入到智能柜内部的电缆进行良好的分离,使其在进线通道2内部的电缆不影响进入到智能柜内部的电缆,位于均线通道2内下表面的渗水孔4便于将位于进线通道2内部的冷空气聚集之后的水滴进行排泄的,防止内部留存积水的,位于进线通道2内下表面的电缆支架5,便于将电缆线进行悬空放置,防止接触到进线通道2内下表面受潮的,其中电缆支架5横跨渗水孔4进行放置,支撑比较稳定。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防火封堵块6内包括有:防火包61、有机堵料62、防火隔板63以及涂抹在电缆表面上的防火涂料64,防火包61便于堵住电缆进入进线通道2与进线通道2之间的空隙的,有机堵料62便于套在电缆线上,对通孔处外端进行密封的,防火隔板63是对进入到智能柜内部的电缆线进行再次的密封隔断的,增加防火性能,其中位于电缆线上的防火涂料64便于防火保护电缆安全的。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线通道2与所述智能柜基础1之间为一体浇筑形成,成型良好,密封可靠防火,防火效果良好。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缆支架5为不锈钢材质的电缆支架5,延长使用寿命,支撑稳定,耐潮效果良好的。

其中图2中所示的为电缆进出的情况。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