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4581发布日期:2020-04-24 22:0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用电设备对供电质量、安全性、可靠性、方便性、即时性、特殊场合、特殊地理环境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无线充电器应运而生。

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其原理和变压器相似,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各安置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特殊的供电方式,它不需要电源线,依靠电磁波传播,然后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最终实现无线充电。而现有的无线充电器结构简单,只具有充电功能,使用性能非常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其能够除了能够充电以外,还具有独特的趣味性,使用性能更加多样化。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上述充电器本体包括底座和充电放置座,上述充电放置座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上述充电放置座内部中空;上述充电放置座内设有滑竿,上述滑竿垂直于充电放置座底部侧壁设置,上述滑竿上设有沿滑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上述充电放置座内还设有限位杆,上述限位杆垂直于滑竿设置并穿过第一滑槽;上述充电放置座内还设有弹簧,上述弹簧的上端与滑竿的下端固定连接,上述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充电放置座内部的底侧壁;上述充电放置座内还设有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上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和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分别与滑竿的上端铰接,上述第一支撑臂的靠近铰接端的一侧和第二支撑臂的靠近铰接端的一侧分别与无线充电器内部的侧壁转动连接,上述充电放置座的左右两个侧壁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配合的开口;上述充电放置座前侧壁下部设有承重板和连接块,上述连接块的一端穿过连接块的前侧壁与滑竿下端固定连接,上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承重板靠近充电放置座的一侧固定连接,上述充电放置座的前侧壁上设有与连接块配合的第二滑槽。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充电放置座内还设有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上述第三支撑臂的一端与第一支撑臂不与滑竿铰接的一端固定连接,上述第四支撑臂的一端与第二支撑臂不与滑竿铰接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充电放置座上设有第一翅膀模型和第二翅膀模型,上述第一翅膀模型设于第一支撑臂和第三支撑臂上,上述第二翅膀模型设于第二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座内设有蓄电池和灯带,上述充电放置座内设有触动开关,上述蓄电池与灯带电连接,上述灯带与触动开关电连接,上述触动开关与电源电连接,上述触动开关包括相对设置的动触片和静触片,上述动触片设于连接块的底部,上述静触片设于充电放置座内部的底侧壁。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座上还设有按压开关,上述所述按压开关与触动开关串联,上述按压开关滑动嵌设于底座的上侧壁。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座内灯带上方的底座侧壁设为透明壁。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充电放置座内部还设有限位管,上述弹簧设于限位管内部,上述限位管的内径大于滑竿的外径,上述限位管靠近充电放置座前侧壁的一侧设有与连接块配合的第三滑槽。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杆的一端与充电放置座内部的后侧壁固定连接,上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上设有防脱块。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座所在的平面与充电放置座所在的平面所成的小夹角为40-85°。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承重板的边缘设有防滑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这样的无线充电器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将需要充电的电子产品放置于充电放置座上,并将电子产品的底部对准承重板,电子产品放好以后,承重板在电子产品的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充电放置座的前侧壁往下滑,承重板下滑带动连接块一同下滑,连接块带动滑竿向下移动,滑竿移动带动第一支撑臂的一端和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向下移动,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的另一端向上移动,且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充电放置座左右两个侧壁上的开口伸出;充电完毕以后,将电子产品从充电放置座上取下,失去重力的作用,滑竿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回到原位,滑竿同时拉动连接块回到原位,连接块同时拉动承重板回到原位;这样无线充电器在使用的时候不经能充电,而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会自动从充电放置座中伸出,使得充电增加了趣味性,且使用性能更加丰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放置座的未使用状态下内部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放置座的使用状态下内部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放置座的未使用状态下内部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不含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放置座的使用状态下内部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不含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无线充电器未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无线充电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管与弹簧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蓄电池、灯带、冲动开关和按压开关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标:1-底座,2-充电放置座,3-滑竿,4-第一滑槽,5-限位杆,6-弹簧,7-第一支撑臂,8-第二支撑臂,9-开口,10-承重板,11-连接块,12-第二滑槽,13-第三支撑臂,14-第四支撑臂,15-第一翅膀模型,16-第二翅膀模型,17-动触片,18-静触片,19-按压开关,20-透明壁,21-限位管,22-第三滑槽,23-防脱块,24-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3、4所示,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上述充电器本体包括底座1和充电放置座2,上述充电放置座2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上述充电放置座2内部中空;上述充电放置座2内设有滑竿3,上述滑竿3垂直于充电放置座2底部侧壁设置,上述滑竿3上设有沿滑竿3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4;上述充电放置座2内还设有限位杆5,上述限位杆5垂直于滑竿3设置并穿过第一滑槽4;上述充电放置座2内还设有弹簧6,上述弹簧6的上端与滑竿3的下端固定连接,上述弹簧6的下端固定在充电放置座2内部的底侧壁;上述充电放置座2内还设有第一支撑臂7和第二支撑臂8,上述第一支撑臂7的一端和第二支撑臂8的一端分别与滑竿3的上端铰接,上述第一支撑臂7的靠近铰接端的一侧和第二支撑臂8的靠近铰接端的一侧分别与无线充电器内部的侧壁转动连接,上述充电放置座2的左右两个侧壁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支撑臂7和第二支撑臂8配合的开口9;上述充电放置座2前侧壁下部设有承重板10和连接块11,上述连接块11的一端穿过连接块11的前侧壁与滑竿3下端固定连接,上述连接块11的另一端与承重板10靠近充电放置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上述充电放置座2的前侧壁上设有与连接块11配合的第二滑槽12。这样的无线充电器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将需要充电的电子产品放置于充电放置座2上,并将电子产品的底部对准承重板10,电子产品放好以后,承重板10在电子产品的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充电放置座2的前侧壁往下滑,承重板10下滑带动连接块11一同下滑,连接块11带动滑竿3向下移动,滑竿3移动带动第一支撑臂7的一端和第二支撑臂8的一端向下移动,第一支撑臂7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的另一端向上移动,且第一支撑臂7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充电放置座2左右两个侧壁上的开口9伸出;充电完毕以后,将电子产品从充电放置座2上取下,失去重力的作用,滑竿3在弹簧6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回到原位,滑竿3同时拉动连接块11回到原位,连接块11同时拉动承重板10回到原位;这样无线充电器在使用的时候不经能充电,而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会自动从充电放置座2中伸出,使得充电增加了趣味性,且使用性能更加丰富。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充电放置座2内还设有第三支撑臂13和第四支撑臂14,上述第三支撑臂1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臂7不与滑竿3铰接的一端固定连接,上述第四支撑臂14的一端与第二支撑臂8不与滑竿3铰接的一端固定连接。这样在使用无线充电器充电的时候,第三支撑臂13和第四支撑臂14也会随同第一支撑臂7和第二支撑臂8伸出,使得充电器的使用更具有趣味性,进一步增强无线充电器的使用性能。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三支撑臂13与第一支撑臂7所成的角度与第四支撑臂14第二支撑臂8所成的角度为110°-179°之间。这样设置使得无线充电器在不充电时第三支撑臂13和第四支撑臂14能够更好的隐藏在充电放置座2内,增强无线充电器充电时第三支撑臂13和第四支撑臂14伸出的趣味性。

如图5、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充电放置座2上设有第一翅膀模型15和第二翅膀模型16,上述第一翅膀模型15设于第一支撑臂7和第三支撑臂13上,上述第二翅膀模型16设于第二支撑臂8和第四支撑臂14上。这样当使用无线充电器时,从充电放置座2内伸出的就是一对翅膀,使用结束,取下电子产品,翅膀收回,这样进一步增强了无线充电器使用的趣味性,同时加强无线充电器的使用性能。

如图5、6、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座1内设有蓄电池和灯带,上述充电放置座2内设有触动开关,上述蓄电池与灯带电连接,上述灯带与触动开关电连接,上述触动开关与电源电连接,上述触动开关包括相对设置的动触片17和静触片18,上述动触片17设于连接块11的底部,上述静触片18设于充电放置座2内部的底侧壁。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将电子产品放上充电放置座2时,承重板10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滑,同时带动连接块11下滑,使得连接块11底部的动触片17与充电放置座2内部底侧壁的静触片18接触,灯带亮起,这样设置不仅可以提示充电开始,使得充电器还具有照明作用,且更加富有趣味性,同时加强无线充电器的使用性能。

如图5、6、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座1上还设有按压开关19,上述所述按压开关19与触动开关串联,上述按压开关19滑动嵌设于底座1的上侧壁。这样设置当无线充电器使用时,如果在夜晚,使用者想关闭灯带,只需按压按压开关19即可关闭灯带,想要打开灯带的时候再按压按压开关19即可,这样设置使得无线充电器的使用性能的更强。

如图5、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座1内灯带上方的底座1侧壁设为透明壁20。这样设置可以使得无线充电器发的光更加具有趣味性。

如图1、2、3、4、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充电放置座2内部还设有限位管21,上述弹簧6设于限位管21内部,上述限位管21的内径大于滑竿3的外径,上述限位管21靠近充电放置座2前侧壁的一侧设有与连接块11配合的第三滑槽22。这样设置使得滑竿3在上下移动的时候更加稳定,增强无线充电器使用的稳定性。

如图3、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杆5的一端与充电放置座2内部的后侧壁固定连接,上述限位杆5的另一端上设有防脱块23。这样设置避免滑竿3在上下移动的时候滑竿3从限位杆5上脱落,保证滑竿3在上下移动时候的稳定性,增强无线充电器使用的稳定性。

如图5、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座1所在的平面与充电放置座2所在的平面所成的小夹角为40-85°。这样设置在确保无线充电器在使用的时候,承重板10可以在电子产品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使得整个无线充电器使用的顺畅性。

如图3、4、5、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承重板10的边缘设有防滑条24。这样设置可以避免充电过程中电子产品从承重板10上滑脱,保证无线充电器的稳定使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具有如下优点:

这样的无线充电器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将需要充电的电子产品放置于充电放置座2上,并将电子产品的底部对准承重板10,电子产品放好以后,承重板10在电子产品的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充电放置座2的前侧壁往下滑,承重板10下滑带动连接块11一同下滑,连接块11带动滑竿3向下移动,滑竿3移动带动第一支撑臂7的一端和第二支撑臂8的一端向下移动,第一支撑臂7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的另一端向上移动,且第一支撑臂7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充电放置座2左右两个侧壁上的开口9伸出;充电完毕以后,将电子产品从充电放置座2上取下,失去重力的作用,滑竿3在弹簧6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回到原位,滑竿3同时拉动连接块11回到原位,连接块11同时拉动承重板10回到原位;这样无线充电器在使用的时候不经能充电,而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会自动从充电放置座2中伸出,使得充电增加了趣味性,且使用性能更加丰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