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支撑可调支架及光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1300发布日期:2020-05-12 19:1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多点支撑可调支架及光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产业调节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点支撑可调支架及光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清洁能源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强,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光伏装置的应用越发广泛。光伏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一年中不同时段太阳对同一位置的照射角度不同,为了提高光伏装置的产能就需要调节光伏装置的工作面与照射光线之间的倾角。

但现有的可调支架由于采用单点支撑,抗风能力低,调整倾角后固定支撑不牢靠,从而需要一种可调角度的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点支撑可调支架及光伏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可调支架抗风能力低,调整后支撑不牢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点可调支撑支架,包括安装架、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伞撑组件和安装座,所述伞撑组件包括左旋支撑机构、右旋支撑机构和传动件;其中,所述安装架铰接在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左旋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铰接;所述右旋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铰接;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左旋支撑机构和所述右旋支撑机构,所述左旋支撑机构的敞口与所述右旋支撑机构的敞口呈相对设置;通过所述传动件驱动所述左旋支撑机构、右旋支撑机构做张开或闭合动作,进而驱动所述安装架相对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转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左旋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件、下支撑件和左旋铰接件,所述上支撑件与所述下支撑件通过所述左旋铰接件相互铰接,所述左旋铰接件的中部设有左旋螺纹孔,所述传动件穿设于所述左旋螺纹孔内,并且所述左旋螺纹孔与所述传动件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旋支撑机构包括上支撑件、下支撑件和右旋铰接件,所述上支撑件与所述下支撑件通过所述右旋铰接件相互铰接;所述右旋铰接件的中部还设有右旋螺纹孔,所述右旋螺纹孔与所述传动件适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件为螺杆,所述螺杆上传动连接有手轮或电机,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左旋支撑机构、所述右旋支撑机构螺纹连接,所述手轮或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螺杆转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伞撑组件为机械式千斤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所述第一安装部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固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件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套设在所述第一立柱或所述第二立柱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球轴承,所述球轴承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件固接,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包括定位部和调节部,所述定位部为通孔,用于将所述安装座紧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调节部为弧形孔,用于调整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的相对位置。

实施本实用新型多点支撑可调支架,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设置左旋支撑机构的一端与第一立柱铰接,另一端与安装架铰接;右旋支撑机构的一端与第二立柱铰接,另一端与安装架铰接,使得安装架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之间至少具有两处支撑,再通过传动件驱动左旋支撑机构、右旋支撑机构做张开或闭合运动,从而驱动安装架相对于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铰接点转动,调节多点可调支撑架的倾角,相较于单点支撑可调支架,具有更好的抗风性能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光伏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多点支撑可调支架,还包括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安装架紧固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多点支撑可调支架的安装架上紧固连接光伏组件,形成一种抗风能力强,稳定可靠的光伏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点支撑可调支架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多点支撑可调支架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伏装置一种实施方式处于闭合状态的背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伏装置一种实施方式处于张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点支撑可调支架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多点支撑可调支架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参考图1至图3,多点支撑可调支架包括安装架10、第一立柱20、第二立柱30,以及伞撑组件40,伞撑组件40包括左旋支撑机构41、右旋支撑机构42和传动件43,安装架10铰接在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30上,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30用于承载安装架10。优选的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30设置在安装架10长度方向的两端,使得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30作用在安装架10上的支撑力更加均匀,保障多点可调支架的支撑稳定性。左旋支撑机构41的一端与第一立柱20铰接,另一端与安装架10铰接;右旋支撑机构42的一端与第一立柱20铰接,另一端与安装架10铰接;传动件43传动连接左旋支撑机构41和右旋支撑机构4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转动传动件43驱动左旋支撑机构41、右旋支撑机构42做张开或闭合动作,从而驱动所述安装架10沿其与立柱20的铰接点转动。优选的左旋支撑机构41的敞口与右旋支撑机构42的敞口呈相对设置,使得多点支撑可调支架相较于敞口指向同一方向的设置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平行四边形效应,使得可调支架整体结构具有更好的刚性。

由上可知,通过设置两处支撑安装架10的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30,又设置左旋支撑机构41连接第一立柱20,右旋支撑机构42连接第二立柱30,使得安装架10上具有多个支撑点位,相较于传统的单点支撑可调支架,多点支撑可明显提高支架的抗风性能和稳定性。

左旋支撑机构41包括上支撑件411、下支撑件412和左旋铰接件413,上支撑件411与下支撑件412通过左旋铰接件413相互铰接。优选的左旋铰接件413可以是左旋螺帽或左旋螺纹孔,用于带动上支撑件411和下支撑件412运动。左旋铰接件413上的左旋螺帽或左旋螺纹孔与传动件43适配,通过传动件43与左旋螺帽或左旋螺纹孔通过螺纹传动连接,驱动上支撑件411和下支撑件412做张开或闭合运动。上支撑件411和/或下支撑件412为长条形结构或圆柱形结构。优选的还可在上支撑件411或下支撑件412上设置开口,用于减轻上支撑件411和下支撑件412的自重,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伞撑组件10的质量,进而减小伞撑组件10的驱动阻力。

右旋支撑机构42包括上支撑件411、下支撑件412和右旋铰接件421,上支撑件411与下支撑件412通过右旋铰接件421相互铰接。优选的右旋铰接件421可以是右旋螺帽或右旋螺纹孔,用于带动上支撑件411和下支撑件412运动。右旋铰接件421上的右旋螺帽或右旋螺纹孔与传动件43适配,通过传动件43与右旋螺帽或右旋螺纹孔通过螺纹传动连接,驱动上支撑件411和下支撑件412做张开或闭合运动。上支撑件411和下支撑件412为长条型结构或圆柱形结构。优选的还可在上支撑件411和/或下支撑件412上设置开口,用于减轻上支撑件411和下支撑件412的自重,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伞撑组件40的质量,进而减小伞撑组件10的驱动阻力。

通过设置左旋支撑机构41的一端与第一立柱20铰接,另一端与安装架10铰接;右旋支撑机构42的一端与第二立柱30铰接,另一端与安装架10铰接,传动件43传动连接左旋铰接件413和右旋铰接件421。再通过转动传动件43,传动件43驱动左旋铰接件413和右旋铰接件421做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从而驱动上支撑件411和下支撑件412驱动安装架10,沿安装架10与第一立柱20、安装架10与第二立柱30的铰接点转动,进而达到通过手动或自动驱动传动件43转动,实现安装架10与第一立柱20、安装架10与第二立柱30之间的倾角变化。

优选的传动件43为螺杆,在传动件43的两端或中部设有手轮或电机,从而实现本实施例多点支撑可调支架的手动调整或电机自动调整。

更多的由于左旋支撑机构41与右旋支撑机构42通过传动件43连接,左旋支撑机构41与右旋支撑机构42之间相互作用,在实现左旋支撑机构41和右旋支撑机构42同步调整的同时,抵消支撑纵向的分力,从而保证支架在调整角度时的稳定性。由于其本质为螺杆螺帽传动连接,使得左旋支撑机构41、右旋支撑机构42均具有自锁性,不需要另外设置自锁装置,使得本实施例的多点支撑可调支架结构简单可靠。进一步的左旋支撑机构41和右旋支撑机构42由于其自身的自锁性,使得左旋支撑机构41和右旋支撑机构42形成斜撑作用,保障多点可调支架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伞撑组件40为机械式千斤顶,通过人工手动或电机自动驱动伞撑组件40工作。需要说明,机械式千斤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调节件,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工况要求进行选用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点支撑可调支架还包括安装座50,安装座50包括第一安装部件51和第二安装部件52,第一安装部件51与第二安装部件52固接;第一安装部件51与安装架10铰接,第二安装部件套设在第一立柱20或第二立柱30上,实现安装架10通过安装座50与第一立柱20、第二立柱30的连接。优选的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30为棱柱结构,第二安装部件52与第一立柱20、第二安装部件52与第二立柱30的外壁贴合或设有较小的间距,使得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30对安装座50起限位作用,防止安装座50以第一立柱20或第二立柱30的轴线为旋转轴转动。

优选的第二安装部52包括定位部521和调节部522,定位部521用于紧定安装座10,调节部522用于调整安装座10与第一立柱20、第二立柱30之间的夹角。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部521为通孔,调节部522为弧形孔,第一立柱20上设有立柱安装孔21,通过螺丝或定位柱穿设于定位部521、调节部522、立柱安装孔21之间;从而实现第二安装部52与第一立柱20,或第二立柱30的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螺丝穿设于调节部522与立柱安装孔21之间,再通过调节螺丝作用在调节部522与立柱安装孔21之间的预紧力,调节安装座10与第一立柱20、安装座10与第二立柱30之间的倾角,调节完毕后;再通过旋转螺丝施加较大的预紧力,将安装座10与第二立柱30、安装座10与第一立柱20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安装部件51上设有球轴承53,球轴承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与第一安装部件51固接,活动部与安装架10连接,通过球轴承53自身的自洽性,在安装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可自适应微调安装架10相对于安装座50的位置,同时由于使用球轴承53可有效降低安装架10在调节过程中相对于安装座50的调节阻力。优选的球轴承53为带座球轴承,进一步的球轴承53为具有三角轴承座的球轴承,相较于具有两个安装孔或4个安装孔的球轴承,可使用性相对于4安装孔的球轴承安装效率更高,相较于两个安装孔的球轴承具有更强的预紧力,使得本实施例的球轴承53与第二安装部件之间连接方便可靠且高效。安装座50安装在第一立柱20或第二立柱30上,进而通过球轴承53可微调安装架10相对于第一立柱20或第二立柱30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设置具有自锁性的由螺杆传动连接的左旋支撑机构41、右旋支撑机构42,以及相对独立的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30;再通过将支撑架10与第一立柱20、第二立柱30分别铰接,将支撑架10与左旋支撑机构41、右旋支撑机构42分别铰接,从而在支撑架10上形成多个支撑点,以及具有自锁性的左旋支撑机构41、右旋支撑机构42在多点支撑可调支架中还起到斜撑的加强作用,使得多支点可调支架结构稳定可靠。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设置左旋支撑机构41的一端与第一立柱20铰接,另一端与安装架10铰接;右旋支撑机构42的一端与第二立柱30铰接,另一端与安装架10铰接,使得安装架10与第一立柱20、第二立柱30之间至少具有两处支撑部,再通过传动件43驱动左旋支撑机构41、右旋支撑机构42做张开或闭合运动,从而驱动安装架10相对于与第一立柱20、第二立柱30的铰接点转动,调节多点可调支撑架的倾角,相较于单点支撑可调支架,具有更好的抗风性能和稳定性。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伏装置一种实施方式处于闭合状态的背部示意图,参考图4,光伏装置包括光伏组件60,光伏组件60与安装架10紧固连接,伞撑组件40处于闭合状态时,安装架10与,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30之间的夹角达到最小夹角的使用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伏装置一种实施方式处于张开状态的示意图,参考图图5,光伏装置的光伏组件60与,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30之间的夹角达到最大值的使用状态。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在多点支撑可调支架的安装架10上紧固连接光伏组件60,形成一种抗风能力强,稳定可靠的光伏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