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芯高压电缆表皮剥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3795发布日期:2020-08-05 01:29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芯高压电缆表皮剥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接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芯高压电缆表皮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铜芯高压电缆是一种电力输送电缆,其表面通常设置有一层阻燃的橡套,在接线时,需要将橡套去除,而后将电缆内部的线芯剥出,才能够进行接线操作。现有技术中,电缆剥线多采用剥线钳,通过将电缆塞入剥线钳上的卡位,通过捏合剥线钳进行电缆表皮的剥离。采用剥线钳剥离电缆表皮存在以下问题:1、剥线钳体积较大,且较重,携带不便,且长时间操作容易出现疲劳;2、使用剥线钳将电缆的表皮截断后,需要手动将截断后的表皮拔出,由于表皮光滑,导致该操作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铜芯高压电缆表皮剥离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体积小巧、方便携带且在表皮截断后方便去除,提高电缆表皮剥除的效率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铜芯高压电缆表皮剥离装置,包括上架和下架,所述上架和所述下架竖直投影重合,所述上架和下架一端通过翻转部铰接,所述上架底部沿轴向成型有上咬合槽,所述下架顶部沿轴向成型有下咬合槽,所述上咬合槽配合所述下咬合槽后形成贯穿电缆的剥线通道,所述上咬合槽内侧设置有上刀片,所述下咬合槽内侧设置有下刀片,所述上刀片与所述下刀片的刀刃位于同一平面且与所述剥线通道的轴线相互垂直;

所述上架与所述下架的铰接端成型有上穿线槽,所述下架与所述上架的铰接端成型有下穿线槽,所述上架与所述下架沿翻转部展开后,所述上穿线槽与所述下穿线槽配合形成穿线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翻转部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架端部一侧的翻转架和贯穿该翻转架且插入下架侧面的转轴,所述翻转架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上架的两侧,两个所述翻转部均卡在所述下架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上架和所述下架表面均设置有提高手部与其表面摩擦力的接触部。

作为优选,所述接触部分别为设置于所述上架上表面的上接触垫和设置于所述下架下表面的下接触垫;所述上接触垫与所述下接触垫均为橡胶垫。

作为优选,所述上刀片与所述下刀片的刀刃均为内凹的弧形,所述上刀片的刀刃一端与所述上咬合槽内壁相切,所述下刀片的刀刃一端与所述下咬合槽内壁相切;所述上刀片与所述下刀片沿所述剥线通道的中心轴呈中心对称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上架和所述下架均为长方体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上咬合槽和所述下咬合槽均为半圆形槽,所述上穿线槽和所述下穿线槽均为半椭圆形槽,且半椭圆形槽的短轴不小于所述半圆形槽的半径。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上架和下架内侧均设置刀片,可在旋转该装置切割电缆表皮时,提高切割效率;

2、体积小巧,重量轻,方便使用和携带;

3、在上架和下架上均设置与手部摩擦力较大的接触垫,可在电缆表皮截断后,便捷的将截断的表皮拔出,提高电缆的表皮剥离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刀片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下架;2、下接触垫;3、翻转部;4、上架;5、上接触垫;6、上刀片;7、上咬合槽;8、下咬合槽;9、下刀片;10、上穿线槽;11、下穿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芯高压电缆表皮剥离装置,包括上架4和下架1,上架4和下架1竖直投影重合,上架4和下架1一端通过翻转部3铰接,上架4底部沿轴向成型有上咬合槽7,下架1顶部沿轴向成型有下咬合槽8,上咬合槽7配合下咬合槽8后形成贯穿电缆的剥线通道,上咬合槽7内侧设置有上刀片6,下咬合槽8内侧设置有下刀片9,上刀片6与下刀片9的刀刃位于同一平面且与剥线通道的轴线相互垂直;上架4与下架1的铰接端成型有上穿线槽10,下架1与上架4的铰接端成型有下穿线槽11,上架4与下架1沿翻转部3展开后,上穿线槽10与下穿线槽11配合形成穿线通道。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翻转部3包括设置于上架4端部一侧的翻转架和贯穿该翻转架且插入下架1侧面的转轴,翻转架设置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上架4的两侧,两个翻转部3均卡在下架1外侧;

上架4和下架1表面均设置有提高手部与其表面摩擦力的接触部;接触部分别为设置于上架4上表面的上接触垫5和设置于下架1下表面的下接触垫2;上接触垫5与下接触垫2均为橡胶垫;在装置旋转和截断后表皮的拔出过程中,手部与上接触垫5和下接触垫2相接,可增加摩擦力,起到防滑的效果;

上刀片6与下刀片9的刀刃均为内凹的弧形,上刀片6的刀刃一端与上咬合槽7内壁相切,下刀片9的刀刃一端与下咬合槽8内壁相切;上刀片6与下刀片9沿剥线通道的中心轴呈中心对称分布;

上架4和下架1均为长方体形结构,采用长方形结构,边角为直角,可方便在剥线时进行周向旋转操作;

上咬合槽7和下咬合槽8均为半圆形槽,上穿线槽10和下穿线槽11均为半椭圆形槽,且半椭圆形槽的短轴不小于半圆形槽的半径,如此设置,设置口径较大的穿线槽,可便于电缆线材的穿入。

采用上述结构,将上架4与下架1沿翻转部3展开,上穿线槽10与下穿线槽11形成穿线通道,将电缆插入穿线通道内,并调节穿过该穿线通道的电缆长度,而后合起上架4与下架1,将剥线通道裹在电缆外侧,此时上刀片6与下刀片9嵌入电缆表皮内,而后旋转本装置,上刀片6和下刀片9的刃部即可同时对电缆表皮进行切割,旋转一周后,握紧上架4与下架1,将截断的电缆表皮自电缆上拔下即可。

通过在上架4和下架1内侧均设置刀片,可在旋转该装置切割电缆表皮时,提高切割效率;

体积小巧,重量轻,方便使用和携带;

在上架4和下架1上均设置与手部摩擦力较大的接触垫,可在电缆表皮截断后,便捷的将截断的表皮拔出,提高电缆的表皮剥离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