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电路及可移动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62496发布日期:2020-10-09 18:4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充电电路及可移动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及可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可移动平台(如无人飞行器)通常为电池供电,一般只有一个主供电系统。如果在飞行工作过程中,主供电系统一旦发生异常,则可移动平台就会发生跌落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一类现象,可在可移动平台上增加一套备用电源系统,用以在主供电系统发生意外断电时,备用电源系统可以切入为可移动平台提供电源。

备用电源系统中的备用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用户不能取下。但是备用电池需要进行充电,若使用外置充电器对备用电池进行充电,需要额外定制充电器,外接电源,并且需要在可移动平台上预留充电接口,成本较高且设计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及可移动平台。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包括:

充电控制电路,用于电连接在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之间,以形成从所述第一电池取电,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

开关电路,电连接在所述充电电路中,用于根据开关指示信号,通断所述充电电路;以及

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电路上的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以调整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式。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将检测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以使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根据获取的所述电信号变换工作模式,以为所述第二电池提供所述工作模式对应的充电电流,以调整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式;和/或,所述充电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恒流充电、恒压充电。

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充电输出开关;

所述充电输出开关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充电电流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端,用于接入开关指示信号,并根据所述开关指示信号通断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间的通路。

可选地,所述充电输出开关包括:第一mos管及第二mos管;其中,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一连接端;

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及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及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共同作为所述第三连接端。

可选地,所述充电输出开关还包括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其一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之间,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

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接口开关;

所述接口开关的一端用于电连接一控制器,另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出开关的第三连接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接口开关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器输出的开关指示信号执行通断动作,以使所述充电输出开关基于所述第三连接端的电位高低做出相应的通断动作,以导通或断开所述充电电路。

可选地,所述接口开关包括第三mos管;

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用于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充电输出开关的第三连接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于输出表示高电平或低电平的指示信号。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第一检测元件,电连接在所述充电电路中;

电压检测电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元件检测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

可选地,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基于检测到的电压向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输出相应的控制电信号,以使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控制电信号,变换工作模式以为所述第二电池提供所述工作模式对应的充电电流。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元件电连接在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开关电路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元件为第二电阻。

可选地,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dc-dc转换器,所述dc-dc转换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开关电路之间,用于调整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式;

所述检测电路电连接于所述dc-dc转换器,以根据所述控制电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以调整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式。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第一检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路上的电信号,生成第一检测信号;

第二检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路上的电信号,生成第二检测信号;

所述检测电路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以及第二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以调整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对应的数值大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对应的数值时,所述检测电路能够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方式为恒流模式;和/或,

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对应的数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对应的数值时,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方式为恒压模式。

可选地,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

比较器,具有第一同相输入端、第一反相输入端及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同相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检测元件之间,所述第一反相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检测元件与所述开关电路之间,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电连接;

第二检测元件,其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检测元件与所述开关电路之间;

运算放大器,具有第二同相输入端、第二反相输入端及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检测元件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电连接;

第三检测元件,其一端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所述第二同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比较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单向导通元件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所述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单向导通元件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比较器的所述第一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平台。该可移动平台包括:

第一电池,用于为所述可移动平台提供所需电能;

第二电池,用于协同或替代所述第一电池,以为所述可移动平台提供所需电能;

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电池的参数,输出相应的开关指示信号;

充电电路,其包括:

充电控制电路,用于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之间,以形成从所述第一电池取电,为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

开关电路,电连接在所述充电电路中,用于根据所述开关指示信号,通断所述充电电路;

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电路上的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以调整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式。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将检测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以使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根据获取的所述电信号变换工作模式,以为所述第二电池提供所述工作模式对应的充电电流,以调整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式;和/或,所述充电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恒流充电、恒压充电。

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充电输出开关;

所述充电输出开关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充电电流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端,用于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并根据所述开关指示信号通断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间的通路。

可选地,所述充电输出开关包括:第一mos管及第二mos管;其中,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一连接端;

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及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及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共同作为所述第三连接端。

可选地,所述充电输出开关还包括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其一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之间,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

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接口开关;

所述接口开关的一端用于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接口开关基于所述开关指示信号执行通断动作,以使所述充电输出开关基于所述第三连接端的电位高低做出相应的通断动作,以导通或断开所述充电电路。

可选地,所述接口开关包括第三mos管;

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用于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充电输出开关的第三连接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于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的指示信号。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第一检测元件,电连接在所述充电电路中;

电压检测电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元件检测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

可选地,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基于检测到的电压向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输出相应的控制电信号,以使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控制电信号,变换工作模式以为所述第二电池提供所述工作模式对应的充电电流。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元件电连接在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开关电路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元件为第二电阻。

可选地,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dc-dc转换器,所述dc-dc转换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开关电路之间,用于调整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式;

所述检测电路电连接于所述dc-dc转换器,以根据所述控制电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以调整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式。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第一检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路上的电信号,生成第一检测信号;

第二检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路上的电信号,生成第二检测信号;

所述检测电路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以及第二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以调整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对应的数值大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对应的数值时,所述检测电路能够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方式为恒流模式;和/或,

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对应的数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对应的数值时,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方式为恒压模式。

可选地,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

比较器,具有第一同相输入端、第一反相输入端及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同相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检测元件之间,所述第一反相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检测元件与所述开关电路之间,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电连接;

第二检测元件,其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检测元件与所述开关电路之间;

运算放大器,具有第二同相输入端、第二反相输入端及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检测元件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电连接;

第三检测元件,其一端电连接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所述第二同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比较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单向导通元件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所述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单向导通元件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比较器的所述第一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池为主电池,所述第二电池为备用电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包含充电控制电路、开关电路及检测电路的充电电路,由开关电路通断充电电路,检测电路基于充电电路上的电信号控制充电控制电路;实现从所述第一电池取电,为所述第二电池提供充电;较现有技术,无需额外为第二电池定制充电器及外接电源,成本低,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平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电路、单元、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下述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控制电路1、开关电路3、以及检测电路2。所述充电电路能够与第一电池4、第二电池5电连接,用来使第一电池4给第二电池5充电。

充电控制电路1,用于电连接在第一电池4与第二电池5之间,以形成从所述第一电池4取电,为所述第二电池5充电的充电电路。

开关电路3,电连接在所述充电电路中,用于根据开关指示信号,通断所述充电电路。当开关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打开开关电路3时,开关电路导通充电电路,使得第一电池4能够为第二电池5充电。

检测电路2,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电路上的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以调整给所述第二电池5充电的充电模式。其中,充电模式可以是恒流模式,也可以是恒压模式。恒流模式指恒流充电模式,恒压模式指恒压充电模式。检测电路2能够获取充电控制电路1反馈的的电信号,进而调整为第二电池5充电的充电模式,实现充电模式可在恒流模式、恒压模式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包含充电控制电路、开关电路及检测电路的充电电路,由开关电路通断充电电路,检测电路基于充电电路上的电信号控制充电控制电路;实现从所述第一电池取电,为所述第二电池提供充电;较现有技术,无需额外为第二电池定制充电器及外接电源,成本低,使用更方便。

在一具体的实现方案中,所述检测电路2用于将检测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以使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根据获取的所述电信号变换工作模式,以为所述第二电池5提供所述工作模式对应的充电电流。

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为dc-dc变换器为例,当检测电路2检测到第二电池5的电压低于一预设电压阈值时,dc-dc工作在恒流模式,dc-dc输入端从第一电池4取电,以恒定的电流向第二电池5充电。当检测电路2检测到第二电池5的电压达到预设电压阈值时,dc-dc工作在恒压模式,保证第二电池5能够达到满充条件。

在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参见图1所示,所述开关电路3包括:充电输出开关31;

所述充电输出开关31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的充电电流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池5电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端,用于接入开关指示信号,并根据所述开关指示信号通断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间的通路。

继续参见图1所示,所述充电输出开关31包括:第一mos管q15及第二mos管q16;其中,

所述第一mos管q15的源极与所述第二mos管q16的源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mos管q15的漏极为所述第一连接端;

所述第二mos管q16的漏极为所述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mos管q15的栅极及所述第二mos管q16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mos管q15的栅极及所述第二mos管q16的栅极共同作为所述第三连接端。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图1中第一二极管d1为所述第一mos管的寄生二极管;第二二极管d2为所述第二mos管q16的寄生二极管。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使用二极管作为开关也可以,使用二极管隔开两个电池,压降太大,会导致严重发热。所以,本实施例中使用mos管代替二极管,并使用两个mos管反相串联的方式来起到开关的作用。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在需要关闭的情况下,第一mos管q15与第二mos管q16能同时关闭,所述充电输出开关还包括第一电阻r17。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阻r17,其一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mos管q15的源极与所述第二mos管q16的源极之间,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充电电路中,所述开关电路3还包括接口开关32;所述接口开关32的一端用于电连接一控制器,另一端与所述充电输出开关31的第三连接端电连接。参见图1所示,图1中的en端口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器输出的开关指示信号经所述en端口至所述接口开关32。其中,所述接口开关32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器输出的开关指示信号执行通断动作,以使所述充电输出开关31基于所述第三连接端的电位高低做出相应的通断动作,以导通或断开所述充电电路。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接口开关32包括第三mos管q14;所述第三mos管q14的栅极用于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三mos管q14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mos管q14的漏极与所述充电输出开关32的第三连接端电连接。

具体实施时,所述控制器用于输出表示高电平或低电平的指示信号。例如,当控制器输出高电平指示信号时,所述接口开关32导通,使得所述充电输出开关31打开,以导通充电电路;当控制器输出低电平指示信号,所述接口开关31断开,使得所述充电输出开关31关闭,以断开充电电路。

检测电路2可以包括:第一检测电路、第二检测电路。第一检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路上的电信号,生成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路上的电信号,生成第二检测信号。所述检测电路2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以及第二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以调整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式。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对应的数值大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对应的数值时,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的方式为恒流模式;和/或,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对应的数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对应的数值时,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给所述第二电池5充电的方式为恒压模式。

例如,第一检测电路根据第二电池5的电压,生成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电路根据第二电池5的电压,生成第二检测信号。第一检测信号与第二检测信号是不同的。例如,第二电池5的电压未达到预设电压值时,第一检测电路根据第二电池5的电压,生成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电路根据第二电池5的电压,生成第二检测信号,该第一检测信号大于第二检测信号,此时第一检测信号作为控制充电控制电路1的主导,控制给所述第二电池5充电的充电模式为恒流模式,以提高充电速率。第二电池5的电压达到预设电压值时,第一检测电路根据第二电池5的电压,生成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电路根据第二电池5的电压,生成第二检测信号,该第一检测信号大于第二检测信号,此时第二检测信号作为控制充电控制电路1的主导,控制给所述第二电池5充电的充电模式为恒压模式,此时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充电电流达到下降到零时,第二电池5完全充满。

进一步的,第一检测电路可包括:第一检测元件、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通过检测所述第一检测元件的电压,根据该电压控制充电控制电路,从而调整给所述第二电池5充电的充电模式。

第一检测元件,电连接在所述充电电路中。在第一电池给第二电池5充电的过程中,第二电池5的电压不断变化。当充电电路中的备用电池的电压发生变化时,第一检测元件的电压也相应地变化。当第二电池5的电压达到参考值,第一检测元件的电压也达到相应的预设值。

电压检测电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元件检测所述第二电池5的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二电池5的电压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

在一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基于检测到的电压向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输出相应的控制电信号,以使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控制电信号,变换工作模式以为所述第二电池5提供所述工作模式对应的充电电流。其中,充电控制电路1的工作模式可包括:恒流模式和恒压模式,还可以包括电池充电的其他常规模式,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元件电连接在充电控制电路1与所述开关电路3之间。具体的,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一检测元件为第二电阻r13。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可采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实现,具体的,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

比较器u1,具有第一同相输入端、第一反相输入端及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同相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与所述第一检测元件(即第二电阻r13)之间,所述第一反相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检测元件(即第二电阻r13)与所述开关电路3之间,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电连接;

第二检测元件,可以是一电阻,例如第三电阻r14,其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检测元件(即第二电阻r13)与所述开关电路3之间;

运算放大器u2,具有第二同相输入端、第二反相输入端及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14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电连接;

第三检测元件,例如第四电阻r15,其一端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所述第二同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该第二检测元件、第三检测元件处于同一支路,该支路与第二电池并联,从而第二检测元件、第三检测元件的电压之和与第二电池相等。该支路与第二电池形成的并联电路,和第一检测元件串联。当第二电池获得充电后,电压逐渐升高,第二检测元件的分压也逐渐升高,第一检测元件的分压降低。从而,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输入的信号逐渐升高,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的信号逐渐降低。

参见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比较器u1的所述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一单向导通元件d3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电连接。其中,第一单向导通元件d3为即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的元件,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元件可以是一二极管。

同样的,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所述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单向导通元件d4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电连接。第二单向导通元件d4为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的元件,如二极管,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比较器u1与充电控制电路1之间,以及运算放大器u2与充电控制电路1之间,设置单向导通元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逆流电流接入所述比较器u1及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

再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比较器ui的所述第一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r0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dcdc+外围电路(即开关电路及检测电路2)的设计,实现从第一电池取电为第二电池充电的目的,且通过检测电路2可使dcdc根据第二电池的电信号(如电压)切换充电模式,如恒流模式及恒压模式。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需额外为第二电池定制充电器及外接电源,成本低,使用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实施例中充电电路的可移动平台。参见图1和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池4,用于为所述可移动平台提供所需电能;

第二电池5,用于协同或替代所述第一电池,以为所述可移动平台提供所需电能;

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电池5的参数,输出相应的开关指示信号;

充电电路,其包括:

充电控制电路1,用于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池4与所述第二电池5之间,以形成从所述第一电池4取电,为所述第二电池5提供充电电流的充电电路;

开关电路3,电连接在所述充电电路中,用于根据所述开关指示信号,通断所述充电电路;

检测电路2,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电路上的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控制电路1,以调整给所述第二电池5充电的充电模式。其中,充电模式可以是恒流模式,也可以是恒压模式。恒流模式指恒流充电模式,恒压模式指恒压充电模式。检测电路2能够获取充电控制电路1反馈的电信号,进而调整为第二电池5充电的充电模式,实现充电模式可在恒流模式、恒压模式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在在原理和实现上相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包含充电控制电路、开关电路及检测电路的充电电路,由开关电路通断充电电路,检测电路基于充电电路上的电信号控制充电控制电路;实现从所述第一电池取电,为所述第二电池提供充电;较现有技术,无需在可移动平台上为第二电池开设充电口,以及额外为第二电池定制充电器及外接电源,成本低,使用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dcdc+外围电路(即开关电路及检测电路)的设计,实现从第一电池取电为第二电池充电的目的,且通过检测电路可使dcdc根据第二电池的电信号(如电压)切换充电模式,如恒流模式及恒压模式。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需额外为可移动平台的第二电池定制充电器及外接电源,成本低,使用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当存在主电池和备用电池,可以通过主电池向备用电池充电。从而,在备用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主电池的电量,保证备用电池的电量充足。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平台的第二电池充电流程如下:

当可移动平台的控制器(如mcu,cpu等)检测到第二电池5电压低于一定阈值之后,控制第一mos管q15和第二mos管q16导通。当第二电池5电压低于满充电电压,充电控制电路(如dc-dc)工作在cc模式(即恒流模式),输入端从第一电池4取电,以恒定的电流向第二电池5充电。当第二电池5电压达到满充电压,充电控制电路(如dc-dc)切换到cv模式(即恒压模式),保证第二电池5能够达到满充条件。第二电池5充满后控制器控制第一mos管q15和第二mos管q16断开,使得第二电池5与第一电池4断开。

这里满充电压可以是一个指定电压,比如对于锂电池来说,满充电压可以是4.2v。假设满充电压为4.2v,第二电池充电过程可理解为包含两个阶段,恒流充到指定电压,比如4.2v,这个阶段的电压就是第二电池内阻*电流,总之目的是保证电流恒定,比如2a;阶段二,恒压充电,达到4.2v锁死电压4.2v,直到电流小于指定值比如0.05a,然后切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因无需额外为第二电池定制充电器等,可移动平台小型化、低成本、恒流可控,恒压模式电压范围宽,可供高电压电池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平台可以是:无人飞行器、无人驾驶车辆等,本文不作具体限定。图2示出了可移动平台为无人飞行器示意图。无人飞行器除包含第一电池、充电电路、第二电池及控制器外,还可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上的相机820、设置在机身上的云台810。相机820设置在所述云台810;相机820通过所述云台810可相对机身移动。所述机身上可还设有惯性测量单元(图中未示出)。该可移动平台还可包括:动力系统830。该动力系统可以包括电子调速器(简称为电调)、一个或多个螺旋桨以及与一个或多个螺旋桨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电机。当然,可移动平台除上述列出装置外,还可包括其他元件或装置,本文不一一例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