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方向顶盖式接地网间隔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2287发布日期:2020-06-05 20:10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方向顶盖式接地网间隔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方向顶盖式接地网间隔组件,主要适用于实现两种接地体在接地沟内平行或交叉敷设时的间隔。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输电杆塔接地网是输电线路预防雷击伤害的重要电力基础设施,其接地特性良好是有效预防塔顶过电压和绝缘子闪络的重要影响因素。现行杆塔接地网为解决接地网容易腐蚀和断裂的现象,近年来在杆塔建设施工中开始采用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这种非金属导电材料作为接地体。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在接地施工时往往需要埋设在已经投运的线路杆塔,原有的线路杆塔镀锌钢接地网虽然已经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蚀,但大部分镀锌钢接地体仍然可以继续发挥散流作用。因此,在杆塔建设施工中为了减少资源浪费,一般性的处理方法是在保留原有镀锌钢接地网的基础上再将柔性石墨复合接地材料和镀锌钢材料呈一定间隔性敷设,这使得两种材质的接地体构成了多材质组合接地网。

实际输电杆塔接地网在原有镀锌钢接地网加设柔性石墨接地材料接地网施工建设时,往往面临着两类接地体的间隔问题。一方面,如果石墨与钢材质接地体在平行方向时发生接触,导致两类接地体接触之后容易形成局部回流,影响杆塔接地网的整体散流效果,降低接地网的经济性。另一方面,若两种材质接地体在交叉方向发生重叠时,在交叉点也容易发生垂直方向上的接触,同样会影响两类接地网的降阻效果。往常现场施工时,工作人员没有利用可靠性高的间隔件进行不同接地材料的间隔,仅利用一些石块等进行粗放处理,不仅没法有效的使两种接地网实现有效、快速间隔,而且还加大施工工作量。此外,根据现场施工经验,两接地网进行间隔时应尽量使用便捷的连接方式,减少特殊工具的使用量。因此,组合式接地网采用规范、便捷、牢固的间隔件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可靠性低、操作繁琐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操作简便、连接牢固、使用范围广、安装与拆卸简便的多方向顶盖式接地网间隔组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方向顶盖式接地网间隔组件,包括底槽、间隔件、间隔件顶盖和板型插销;

所述底槽为一字型结构,底槽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底槽两端面的第一凹槽,底槽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底槽两侧面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呈十字型交叉布置,底槽的一侧面上沿其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与第二凹槽呈十字型交叉布置;

所述间隔件放置在第一凹槽内,间隔件的顶端设置有螺孔,间隔件的底端设置有可在第一凹槽内旋转的半球体,所述间隔件底部的侧面设置有两个呈十字型交叉布置的贯穿槽,贯穿槽为米字型结构;

所述间隔件顶盖的一端用于固定接地体,间隔件顶盖的另一端通过螺孔与间隔件的顶端螺纹连接;

所述板型插销为t字型结构,其包括固定板与插销,所述插销为十字型结构,插销插装在贯穿槽内,所述固定板插装在第三凹槽内。

所述间隔件顶盖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顶盖本体,顶盖本体包括半圆形环与半圆形螺杆,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形环拼装后用于固定接地体,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形螺杆拼装后与间隔件的顶端相连接。

所述间隔件为圆柱体结构。

所述底槽、间隔件、间隔件顶盖和板型插销的制造材料都为环氧树脂、尼龙或者聚四氟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顶盖式接地网间隔组件中底槽为一字型结构,底槽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底槽两端面的第一凹槽,底槽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底槽两侧面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呈十字型交叉布置,底槽的一侧面上沿其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与第二凹槽呈十字型交叉布置,上述结构的底槽,保证间隔件与底槽的相对固定,不会发生相对偏移;同时,设置多个第三凹槽,可以使间隔件固定在底槽的不同位置,适应不同间隔的接地体之间的配合,满足多种工作环境;间隔件的顶端设置有螺孔,间隔件的底端设置有可在第一凹槽内旋转的半球体,间隔件底部的侧面设置有两个呈十字型交叉布置的贯穿槽,贯穿槽为米字型结构,上述结构的间隔件,可以在底槽的凹面内自由的旋转,与底槽配合出不同的形状,适应间隔不同角度之间的接地体;设置贯穿槽,使得间隔件与底槽、板型插销配合后,间隔件不会在底槽内发生偏移;设置螺孔,通过螺纹控制达到长短和多角度的微调;间隔件顶盖的一端用于固定接地体,间隔件顶盖的另一端通过螺孔与间隔件的顶端螺纹连接,上述结构的间隔件顶盖,通过与底槽和间隔件相匹配,可以使两接地体多角度、多方向间隔;板型插销为t字型结构,其包括固定板与插销,插销为十字型结构,插销插装在贯穿槽内,固定板插装在第三凹槽内,上述结构的板型插销,使得底槽、间隔件、板型插销三者形成稳定固定,并且在使用时避免了螺栓等其他方式的固定,无需再使用其他工具,可以达到免工具安装与拆卸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靠性高、操作简便、连接牢固、适用范围广、安装与拆卸简便。

2、本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顶盖式接地网间隔组件中间隔件顶盖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顶盖本体,顶盖本体包括半圆形环与半圆形螺杆,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形环拼装后用于固定接地体,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形螺杆拼装后与间隔件的顶端相连接,上述结构的间隔件顶盖,不仅安装与拆卸简便,而且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接地体;底槽、间隔件、间隔件顶盖和板型插销的制造材料都为环氧树脂、尼龙或者聚四氟乙烯,使得制造成本低。因此,本实用新型安装与拆卸简便、适用范围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间隔两种平行敷设的接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间隔两种交叉跨越敷设的接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底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间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间隔件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板型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槽1、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第三凹槽13、间隔件2、螺孔21、半球体22、贯穿槽23、间隔件顶盖3、顶盖本体31、半圆形环311、半圆形螺杆312、板型插销4、固定板41、插销42、一号接地体5、二号接地体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7,一种多方向顶盖式接地网间隔组件,包括底槽1、间隔件2、间隔件顶盖3和板型插销4;

所述底槽1为一字型结构,底槽1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底槽1两端面的第一凹槽11,底槽1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底槽1两侧面的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与第一凹槽11呈十字型交叉布置,底槽1的一侧面上沿其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13,第三凹槽13与第二凹槽12呈十字型交叉布置;

所述间隔件2放置在第一凹槽11内,间隔件2的顶端设置有螺孔21,间隔件2的底端设置有可在第一凹槽11内旋转的半球体22,所述间隔件2底部的侧面设置有两个呈十字型交叉布置的贯穿槽23,贯穿槽23为米字型结构;

所述间隔件顶盖3的一端用于固定接地体,间隔件顶盖3的另一端通过螺孔21与间隔件2的顶端螺纹连接;

所述板型插销4为t字型结构,其包括固定板41与插销42,所述插销42为十字型结构,插销42插装在贯穿槽23内,所述固定板41插装在第三凹槽13内。

所述间隔件顶盖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顶盖本体31,顶盖本体31包括半圆形环311与半圆形螺杆312,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形环311拼装后用于固定接地体,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形螺杆312拼装后与间隔件2的顶端相连接。

所述间隔件2为圆柱体结构。

所述底槽1、间隔件2、间隔件顶盖3和板型插销4的制造材料都为环氧树脂、尼龙或者聚四氟乙烯。

一种多方向顶盖式接地网间隔组件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在接地沟中间隔两种平行敷设的接地体时,先将底槽1水平放置于接地沟内,再将第一个间隔件2放置在第一凹槽11的一端,并转动第一个间隔件2,以使其贯穿槽23对准第三凹槽13,然后通过板型插销4将第一个间隔件2固定在第一凹槽11的一端内,再将一号接地体5固定在间隔件顶盖3内,然后通过间隔件顶盖3以预期的角度将一号接地体5固定在第一个间隔件2顶端,再将第二个间隔件2放置在第一凹槽11的另一端,并转动第二个间隔件2,以使其贯穿槽23对准第三凹槽13,然后通过板型插销4将第二个间隔件2固定在第一凹槽11的另一端内,再将二号接地体6固定在间隔件顶盖3内,然后通过间隔件顶盖3以预期的角度将二号接地体6固定在第二个间隔件2顶端,此时,一号接地体5与二号接地体6平行敷设在接地沟内。

一种多方向顶盖式接地网间隔组件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在接地沟中间隔两种交叉跨越敷设的接地体时,先将底槽1水平放置于接地沟内,再将第一个间隔件2竖直放置在第一凹槽11的一端,并转动第一个间隔件2,以使其贯穿槽23对准第三凹槽13,然后通过板型插销4将第一个间隔件2固定在第一凹槽11的一端内,再将一号接地体5固定在间隔件顶盖3内,然后通过间隔件顶盖3以预期的角度将一号接地体5固定在第一个间隔件2顶端,再将第二个间隔件2倾斜放置在第一凹槽11的另一端,并转动第二个间隔件2,以使其贯穿槽23对准第三凹槽13,然后通过板型插销4将第二个间隔件2固定在第一凹槽11的另一端内,再将二号接地体6固定在间隔件顶盖3内,然后通过间隔件顶盖3以预期的角度将二号接地体6固定在第二个间隔件2顶端,此时,一号接地体5与二号接地体6交叉跨越敷设在接地沟内。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设计应用领域为电力系统输电线路、配电线路等任意电压等级的电力架空线路杆塔接地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杆塔接地网在接地沟中间隔不同接地材料的装置;此外,本设计还可应用于电信杆塔、通讯基站、雷达、铁路牵引线路杆塔等工业领域的接地施工工程。

本设计能实现钢材质接地体和柔性石墨复合接地网在接地沟平行敷设时的间隔,同时,实现两种接地材料在交叉跨越时在垂直方向上的间隔。本设计所述自锁式多方向接地网间隔件适用于任意尺寸的接地材料之间的间隔,间隔件具有连接牢固,无需螺栓结构,操作简便,灵活性高,制备成本低,组装拆卸方便等技术特点。

间隔件与间隔件顶盖相配合,先将接地体放置于间隔件顶盖内,再将间隔件顶盖扭入间隔件上方螺孔内并达成一定的角度,然后将放置两接地体的间隔件放置在底槽内,采用板型插销实现一体封装。

由于间隔件主要实现两种接地导体之间的固定和绝缘,因此,构成底槽、间隔件、板型插销以及间隔件顶盖的材料宜选择成本低廉的非金属材料,如:环氧树脂、尼龙、聚四氟乙烯等塑料或合成树脂材料。

间隔件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上部和间隔件顶盖相配合时可以根据螺纹旋转达到多个角度之间的微调,当把接地体卡进顶盖内后,扣上顶盖,把顶盖扭入间隔件内,这样可以使接地体固定在间隔件上,可以使两接地体起到预想的间隔作用。

板型插销整体呈钥匙形状,钥匙部分为一个十字形结构,当底槽与间隔件完全匹配后,两者之间恰好形成一个适合板型插销工作的空腔,将板型插销插入空腔内,从而达到间隔板和底槽相对固定的作用。

当在接地沟中间隔两种平行敷设的接地体时,将任意一个接地体放置在底槽一侧的间隔件上,用间隔件顶盖以预期的角度固定住,同时,在另一侧的间隔件上以预期的角度固定住另一根接地体,将两侧间隔件与底槽通过板型插销相匹配,使两间隔件之间形成预期的间隔,即实现了间隔件的完整连接以及固定。当在接地沟中间隔两种交叉跨越敷设的接地体时,将两间隔件中一间隔件常规放置,另一间隔件旋转放置,并通过间隔件顶盖调出一定的角度,再将其放置在底槽内通过板型插销进行固定,即完成了间隔件的完整连接。

实施例:

参见图3,一种多方向顶盖式接地网间隔组件,包括底槽1、间隔件2、间隔件顶盖3和板型插销4;所述底槽1、间隔件2、间隔件顶盖3和板型插销4的制造材料都为环氧树脂、尼龙或者聚四氟乙烯。

参见图4,所述底槽1为一字型结构,底槽1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底槽1两端面的第一凹槽11,底槽1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底槽1两侧面的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与第一凹槽11呈十字型交叉布置,底槽1的一侧面上沿其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三凹槽13,第三凹槽13与第二凹槽12呈十字型交叉布置;底槽1的总体尺寸长为250mm,宽为40mm,高为40mm,公差0.5mm;第一凹槽11长为30mm,宽为25mm,深度为250mm;第二凹槽12长为230mm,宽为10mm,深度为40mm;第三凹槽13长为2.5mm,宽为2mm,深度为3.5mm。

参见图5,所述间隔件2为圆柱体结构,间隔件2放置在第一凹槽11内,间隔件2的顶端设置有螺孔21,间隔件2的底端设置有可在第一凹槽11内旋转的半球体22,所述间隔件2底部的侧面设置有两个呈十字型交叉布置的贯穿槽23,贯穿槽23为米字型结构;间隔件2的总体长度为120mm,直径为25mm,公差为0.5mm;螺孔21的半径为5mm;半球体22的直径为25mm;米字型贯穿槽23单体尺寸长为6mm,宽为1.25mm,深度为25mm。

参见图6,所述间隔件顶盖3的一端用于固定接地体,间隔件顶盖3的另一端通过螺孔21与间隔件2的顶端螺纹连接;所述间隔件顶盖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顶盖本体31,顶盖本体31包括半圆形环311与半圆形螺杆312,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形环311拼装后用于固定接地体,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形螺杆312拼装后与间隔件2的顶端相连接;顶盖本体31上部(半圆形环311)为半径为25mm的半圆,下部(半圆形螺杆312)是一个半径为5mm的半圆,深度为25mm。

参见图7,所述板型插销4为t字型结构,其包括固定板41与插销42,所述插销42为十字型结构,插销42插装在贯穿槽23内,所述固定板41插装在第三凹槽13内;板型插销4总体尺寸长度为17mm,宽度2mm,厚度为38.5mm,公差为0.5mm;十字型结构(插销42)尺寸长为6mm,宽为1.25mm,深度为35mm。

参见图1,当在接地沟中间隔两种平行敷设的接地体时,先将底槽1水平放置于接地沟内,再将第一个间隔件2放置在第一凹槽11的一端,并转动第一个间隔件2,以使其贯穿槽23对准第三凹槽13,然后通过板型插销4将第一个间隔件2固定在第一凹槽11的一端内,再将一号接地体5固定在间隔件顶盖3内,然后通过间隔件顶盖3以预期的角度将一号接地体5固定在第一个间隔件2顶端,再将第二个间隔件2放置在第一凹槽11的另一端,并转动第二个间隔件2,以使其贯穿槽23对准第三凹槽13,然后通过板型插销4将第二个间隔件2固定在第一凹槽11的另一端内,再将二号接地体6固定在间隔件顶盖3内,然后通过间隔件顶盖3以预期的角度将二号接地体6固定在第二个间隔件2顶端,此时,一号接地体5与二号接地体6平行敷设在接地沟内。

参见图2,当在接地沟中间隔两种交叉跨越敷设的接地体时,先将底槽1水平放置于接地沟内,再将第一个间隔件2竖直放置在第一凹槽11的一端,并转动第一个间隔件2,以使其贯穿槽23对准第三凹槽13,然后通过板型插销4将第一个间隔件2固定在第一凹槽11的一端内,再将一号接地体5固定在间隔件顶盖3内,然后通过间隔件顶盖3以预期的角度将一号接地体5固定在第一个间隔件2顶端,再将第二个间隔件2倾斜放置在第一凹槽11的另一端,并转动第二个间隔件2,以使其贯穿槽23对准第三凹槽13,然后通过板型插销4将第二个间隔件2固定在第一凹槽11的另一端内,再将二号接地体6固定在间隔件顶盖3内,然后通过间隔件顶盖3以预期的角度将二号接地体6固定在第二个间隔件2顶端,此时,一号接地体5与二号接地体6交叉跨越敷设在接地沟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