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对位的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3485发布日期:2020-07-29 03:07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对位的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对位的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充电设备,解决了传统有线充电器需要插拔接口的麻烦,其通过线圈之间磁场就能传输充电设备所需要的电能。现有的无线充电器一般为平放的底座充电器,只需将充电设备平放在其上便可进行充电,但是平放的方式在充电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操作,对于充电槽式的无线充电器,不仅解决了无线充电的问题,还可实现将手机斜立起来,方便一边进行充电一边进行操作。但是,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只能将手机竖着放入充电槽式的无线充电器内,或者在手机内放置多个充电线圈,提高了手机的成本也增加了制造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充电设备横向、竖向放置均便利充电的自动对位的无线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自动对位的无线充电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对位的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壳体,所述充电壳体内部安装有用于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所述充电壳体设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的后壁内安装有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所述充电壳体内还安装有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竖向翻转,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横向翻转。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充电壳体内的第一驱动马达,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驱动轴上的第一翻转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翻转板上的第二驱动马达,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马达的驱动轴上的第二翻转板,所述第二翻转板上安装有所述无线充电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充电壳体内还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之间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充电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充电壳体的充电槽后壁内还安装有散热装置,所述充电壳体的后方的壳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散热装置对应的散热孔。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充电罩体,所述充电罩体与所述充电壳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对位的无线充电器,其无线充电装置通过翻转装置安装在充电槽的后壁内,翻转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其中,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驱动装置,使第二驱动装置进行竖向翻转,而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无线充电装置进行横向翻转。因此,当充个电设备竖向放入充电槽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无线充电装置翻转,使其紧贴充电槽的后壁,与充电设备底边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对接便可进行充电;当充电设备横向放入充电槽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无线充电装置翻转,使其远离充电槽后壁,再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驱动装置和无线充电装置整体进行翻转,使无线充电装置整个树立于充电槽外,与横向放置的充电设备底边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对接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轻松实现充电设备的横向、竖向充电转换,无需增加成本,提高了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对位的无线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对位的无线充电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对位的无线充电器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2、3,一种自动对位的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壳体10,所述充电壳体10内部安装有用于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二翻转板上的充电板,充电板内放置有多个无线充电线圈,多个无线充电线圈呈一定规则排列,使得第二翻转板来回翻转后均能使充电板内的无线充电线圈与充电设备内的无线充电线圈对位起来。

所述充电壳体10设有充电槽12,所述充电槽的后壁内安装有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所述充电壳体内还安装有翻转装置20,所述翻转装置2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2和第二驱动装置24,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2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4竖向翻转,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4驱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横向翻转。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2包括安装在所述充电壳体10内的第一驱动马达222,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马达222的驱动轴上的第一翻转板224。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4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翻转板224上的第二驱动马达242,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马达242的驱动轴上的第二翻转板244,所述第二翻转板244上安装有所述无线充电装置。

所述充电壳体10内还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2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4之间电性连接。控制器采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型号即可,如型号为l6228pdtr、tmc260a-pa等控制器。

所述充电壳体10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控制面板可采用触摸屏面板,使用者操作可对控制器进行控制实现充电与关断,实现翻转。

具体的,通过操作控制面板对控制器输入命令,使得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自动进行翻转。第二马达带动第二翻转板进行翻转,可实现充电板内的充电线圈靠近和远离充电槽后壁,从而靠近和远离充电设备,第一马达的驱动轴转动带动第一翻转板翻转,从而带动第一翻转板上的第二马达、第二翻转板整体翻转,最终实现无线充电装置的竖立状态,与横向放置的充电设备的底边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对接。

所述充电壳体10的充电槽后壁内还安装有散热装置,所述充电壳体的后方的壳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散热装置对应的散热孔。无线充电设备散发的热量能够及时的散发出去,达到保护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充电罩体,所述充电罩体与所述充电壳体固定。充电罩体起到保护充电槽、控制面板等充电壳体结构,保护充电槽不被使用时其内部的无线充电设备,达到防水防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对位的无线充电器,其无线充电装置通过翻转装置安装在充电槽的后壁内,翻转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其中,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驱动装置,使第二驱动装置进行竖向翻转,而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无线充电装置进行横向翻转。因此,当充个电设备竖向放入充电槽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无线充电装置翻转,使其紧贴充电槽的后壁,与充电设备底边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对接便可进行充电;当充电设备横向放入充电槽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无线充电装置翻转,使其远离充电槽后壁,再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驱动装置和无线充电装置整体进行翻转,使无线充电装置整个树立于充电槽外,与横向放置的充电设备底边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对接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轻松实现充电设备的横向、竖向充电转换,无需增加成本,提高了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