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绕组和电机定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7654发布日期:2020-06-26 22:4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绕组和电机定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绕组和电机定子。



背景技术:

定子绕组包括多个发卡线圈,将多个发卡线圈按照一定的排布方式,穿进定子铁芯的槽内,形成所需的单相电机或多相电机的绕组。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发卡线圈的种类较多,排布方式复杂,需要使用大量的汇流条和汇流排以连接各相绕组的支路及中性点,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绕组和电机定子,通过绕组结构在磁路上采用了完全对称结构,消除了由于非对称结构产生的环路电流;取消了各相间汇流排,实现了各相间内直接连接,实现了各相绕组的支路和中性点设置于任一槽任一层,降低了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材料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绕组,包括

三相分段式线圈;

每相所述分段式线圈包括n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和m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其中,n≥2,m≥4,n和m均为整数;

任一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外端部、第一槽内部分、第一槽外转弯部、第二槽内部分和第二槽外端部,所述第一槽内部分和所述第二槽内部分位于不同的槽内;

任一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槽外端部、第三槽内部分、第二槽外转弯部、第四槽内部分和第四槽外端部,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位于不同的槽内;

其中,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槽节距为第一节距,其中,所述第一节距为以下之一:整节距y,长节距z、短节距x;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槽节距为第二节距,其中,所述第二节距为短节距x或长节距z,且z>y>x;

n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沿周向依次排布,每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槽内部分和所述第二槽内部分沿径向呈两层分布,且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沿径向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除最外层和最内层以外的任一层;

m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沿周向依次排布,每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沿径向同层分布,且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沿径向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和最内层。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绕组的并联支路数等于电机极数,且两个槽内的线圈层数之和为并联支路数的整数倍。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绕组的并联支路数小于电机极数,且两个槽内的线圈层数之和为并联支路数的整数倍。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绕组沿径向的线圈层数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槽外端部和所述第二槽外端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相反且远离;

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外端部和所述第四槽外端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包括第一发卡单元和第二发卡单元;所述第一发卡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槽外端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两个槽外端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两个槽外端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所述第一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且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呈同层分布;所述第二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且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呈同层分布;

或者,所述第一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且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呈同层分布;所述第二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且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呈同层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节距为整节距y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槽外端部和所述第二槽外端部的长度之和为整节距y,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外端部和所述第四槽外端部的长度之和为整节距y;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同一个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同一个槽内;

所述第一节距为长节距z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槽外端部和所述第二槽外端部的长度之和为短节距x,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外端部和所述第四槽外端部的长度之和为短节距x,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

所述第一节距为短节距x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一槽外端部和所述第二槽外端部的长度之和为长节距z,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外端部和所述第四槽外端部的长度之和为长节距z,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n为:n=l*s,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m为:m=2*s;

其中,l为线圈绕组除最外层和最内层之外的中间层数,s为极数,且l、s均为偶数。

进一步地,所述l为6层,s为8极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n为48,所述第一节距为整节距y,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m为16,16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中包括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以及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所述电机绕组的线圈层数为8;

其中,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且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且每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同一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同一槽内;

48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中,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3层;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4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5层;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6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7层;

所述l为4层,s为8极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n为32,所述第一节距为整节距y,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m为16,16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中包括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以及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所述电机绕组的线圈层数为6;

其中,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且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且每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同一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同一槽内;

32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中,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3层;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4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5层;

所述l为2层,s为8极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n为16,所述第一节距为整节距y,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m为16,16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中包括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以及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所述电机绕组的线圈层数为4;

其中,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且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且每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同一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同一槽内;

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3层。

进一步地,所述l为6层,s为8极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n为48,所述第一节距为长节距z,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m为16,16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中包括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以及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所述电机绕组的线圈层数为8;

其中,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且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且每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

48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中,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3层;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4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5层;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6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7层;

所述l为4层,s为8极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n为32,所述第一节距为长节距z,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m为16,16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中包括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以及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所述电机绕组的线圈层数为6;

其中,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且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且每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

32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中,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3层;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4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5层;

所述l为2层,s为8极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n为16,所述第一节距为长节距z,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m为16,16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中包括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以及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所述电机绕组的线圈层数为4;

其中,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且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且每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

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3层。

进一步地,所述l为6层,s为8极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n为48,所述第一节距为短节距x,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m为16,16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中包括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以及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所述电机绕组的线圈层数为8;

其中,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且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且每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

48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中,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3层;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4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5层;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6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7层;

所述l为4层,s为8极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n为32,所述第一节距为短节距x,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m为16,16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中包括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以及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所述电机绕组的线圈层数为6;

其中,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且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且每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

32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中,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3层;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4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5层;

所述l为2层,s为8极时,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n为16,所述第一节距为短节距x,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数量m为16,16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中包括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以及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所述电机绕组的线圈层数为4;

其中,8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且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外层;8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且每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最内层;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三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与一个所述第二发卡单元的所述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

16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绕组的第3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为圆环状,所述定子铁芯的圆环内侧具有多个齿部,多个所述齿部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齿部之间形成一个槽;所述定子铁芯沿圆环径向且指向轴心方向将每个槽分为第1层、第2层、……、第n层,n≥4,且n为偶数。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绕组中的n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依次排布,每个所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一槽内部分和第二槽内部分位于所述槽内,且所述第一槽内部分和所述第二槽内部分沿径向设置于所述槽的相邻两层;

所述电机绕组中的m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依次排布,每个所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三槽内部分和第四槽内部分位于所述槽内;且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设置于所述槽的第1层,或者,所述第三槽内部分和所述第四槽内部分均设置于所述槽的第n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电机绕组将n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和m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沿周向依次排布,其中,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槽节距为短节距x或长节距z,且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第三槽内部分和第四槽内部分设置于电机绕组的同一层,通过将电机绕组的最外层和最内层全部设置为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且绕组结构在磁路上采用了完全对称结构,消除了由于非对称结构产生的环路电流,取消了各相间汇流排,实现了各相间内直接连接,实现了各相绕组的支路和中性点设置于任一槽任一层,降低了制作工艺复杂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材料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八并联支路的电机定子(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为短节距)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八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为短节距)的一相分段式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八并联支路的电机定子(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为长节距)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八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为长节距)的一相分段式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节距为整节距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节距为短节距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节距为长节距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并联支路的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的三相分段式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的一相分段式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并联支路的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的三相分段式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的一相分段式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绕组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机绕组的一相分段式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绕组的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为短节距的局部示意图;

图8(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绕组的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为长节距的局部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节距为长节距的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绕组。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八并联支路的电机定子(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为短节距)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八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为短节距)的一相分段式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八并联支路的电机定子(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为长节距)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八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为长节距)的一相分段式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节距为整节距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节距为短节距结构示意图。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节距为长节距结构示意图。

其中,结合图1(a)和图1(b)所示,该电机绕组1的三相分段式线圈10中的每相分段式线圈10包括n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和m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包括图1(b)中的40-1和40-2),参见图1(b),n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分布于电机绕组21除最外层和最内层的任一层,m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分布于线圈绕的最外层和最内层,其中,n≥2,m≥4,n和m均为整数。

如图3(a)所示,任一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外端部303-1、第一槽内部分301-1、第一槽外转弯部302、第二槽内部分301-2和第二槽外端部303-2,第一槽内部分301-1和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不同的槽内。如图3(b)所示,任一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槽外端部403-1、第三槽内部分401-1、第二槽外转弯部402、第四槽内部分401-2和第四槽外端部403-2,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位于不同的槽内。

其中,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槽节距为第一节距,其中,第一节距为以下之一:整节距y,长节距z、短节距x;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槽节距为第二节距,其中,第二节距为短节距x或长节距z,且z>y>x。

n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沿周向依次排布,每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和第二槽内部分301-2沿径向呈两层分布,且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沿径向设置于电机绕组21除最外层和最内层以外的任一层;

m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沿周向依次排布,每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沿径向同层分布,且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沿径向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和最内层。

可选地,电机绕组21的并联支路数等于电机极数,且两个槽内的线圈层数之和为并联支路数的整数倍。

示例性地,图1(a)、图1(b)、图2(a)和图2(b)均为八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21,且每极每相槽数为2(即,每两个相邻的槽占据相同的相),该电机绕组21的电机极数为8,并联支路数8等于电机极数8,两个槽内的线圈层数之和为16,且线圈层数之和16为并联支路数8的两倍。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并联支路的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的三相分段式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的一相分段式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并联支路的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的三相分段式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的一相分段式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地,电机绕组21的并联支路数小于电机极数,且两个槽内的线圈层数之和为并联支路数的整数倍。

示例性地,图4(a)、4(b)和4(c)为两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21,且该电机绕组21的电机极数为8,并联支路数2小于电机极数8,两个槽内的线圈层数之和为16,且线圈层数之和16为并联支路数8的两倍。图4(c)中体现了该两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21是每极每相槽数为2的电机绕组,即每极的u相的两并联支路u1和u2占据了相邻两个槽。

如图4(a)所示,分段式线圈10的相引出线可以为51、52、53、54、55、56、57、58,中性点可以为61、62、63、64、65、66、67、68,分段式线圈10的相引出线也可以为61、62、63、64、65、66、67、68,中性点为51、52、53、54、55、56、57、58。

示例性地,图5(a)、5(b)和5(c)为四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21,且该电机绕组21的电机极数为8,并联支路数4小于电机极数8,两个槽内的线圈层数之和为16,且线圈层数之和16为并联支路数8的两倍。图5(c)中体现了该四并联支路的电机绕组21是每极每相槽数为2的电机绕组,即每极的u相的四并联支路u1、u2、u3和u4占据了相邻两个槽。

如图5(a)所示,分段式线圈10的相引出线可以为51、52、53、54、55、56、57、58、59、591、592、593,中性点可以为61、62、63、64、65、66、67、68、69、691、692、693,分段式线圈10的相引出线也可以为61、62、63、64、65、66、67、68、69、691、692、693,中性点为51、52、53、54、55、56、57、58、59、591、592、593。

可选地,电机绕组21沿径向的线圈层数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

可选地,如图3(a)所示,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外端部303-1和第二槽外端部303-2沿周向的延伸方向相反且远离;如图3(b)所示,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第三槽外端部403-1和第四槽外端部403-2沿周向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3(a)和(b),将组成电机绕组21的单个发卡单元(即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和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设置为不同节距的导体结构,并且将短节距的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采用同层放置的设置方式,设置于分段式线圈10的最外层和最内层,分段式线圈10的其余发卡单元均采用槽节距为第一节距且两层放置的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

结合图1(b)所示,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包括第一发卡单元40-1和第二发卡单元40-2;第一发卡单元40-1和第二发卡单元40-2的槽外端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相反,其中,第一发卡单元40-1的两个槽外端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二发卡单元40-2的两个槽外端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a)和图3(c),将组成电机绕组21的单个发卡单元(即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和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设置为不同节距的导体结构,并且将长节距的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采用同层放置的设置方式,设置于分段式线圈10的最外层和最内层,分段式线圈10的其余发卡单元均采用槽节距为第一节距且两层放置的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

结合图2(b)所示,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包括第一发卡单元40-1和第二发卡单元40-2;第一发卡单元40-1和第二发卡单元40-2的槽外端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相反,其中,第一发卡单元40-1的两个槽外端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二发卡单元40-2的两个槽外端部沿周向的延伸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绕组21的局部示意图。

如图6所示,第一发卡单元40-1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且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呈同层分布;第二发卡单元40-2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且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呈同层分布。

或者,第一发卡单元40-1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且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呈同层分布;第二发卡单元40-2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且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呈同层分布,显然。第一发卡单元40-1和第二发卡单元40-2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互换设置的,该种情况未给出示意图,在此不再赘述。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机绕组的一相分段式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8(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绕组的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为短节距的局部示意图;图8(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绕组的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为长节距的局部示意图。

如图8(b)所示,第一发卡单元40-1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且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呈同层分布;第二发卡单元40-2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且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呈同层分布。

或者,第一发卡单元40-1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且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呈同层分布;第二发卡单元40-2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且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呈同层分布,显然。第一发卡单元40-1和第二发卡单元40-2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互换设置的,该种情况未给出示意图,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3(a)、(b)和图6或图3(a)、图3(c)和图8(b)所示,第一节距为整节距y时,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外端部303-1和第二槽外端部303-2的长度之和为整节距y,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第三槽外端部403-1和第四槽外端部403-2的长度之和为整节距y;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设置于同一个槽内,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设置于同一个槽内。

具体地,参见图3(a)和(b)或图3(a)、图3(c),当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槽节距为整节距y时,分段式线圈10相焊接的两个槽外端部之间的槽节距为整节距,则该两个槽外端部之间的长度之和为整节距y,且整节距y一般长度为6,示例性地,图3中给出了当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外端部303-1和第二槽外端部303-2的长度均为y/2的示意图,显然,还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槽外端部303-1和第二槽外端部303-2的长度分别设置为1和5、2和4等,在此不再赘述。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第三槽外端部403-1和第四槽外端部403-2的长度之和为整节距y,则两个相焊接的槽外端部之间的距离为整节距y。参见图6,此时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第一发卡单元40-1和第二发卡单元40-2的两个槽内部分一一对应设置于同一槽内,即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均与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设置于同一个槽内,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与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设置于同一个槽内。

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的节距为长节距的结构示意图。图9(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a)和(b)所示,第一节距为长节距z时,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外端部303-1和第二槽外端部303-2的长度之和为短节距x,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第三槽外端部403-1和第四槽外端部403-2的长度之和为短节距x,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

具体地,参见图9(a)和(b),当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槽节距为长节距z时,分段式线圈10相焊接的两个槽外端部之间的槽节距为短节距x,即图8(a)中所示的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外端部303-1和第二槽外端部303-2的长度之和为短节距x,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第三槽外端部403-1和第四槽外端部403-2的长度之和也为短节距x,则两个相焊接的槽外端部之间的距离为短节距x。参见图7和图8(a),此时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第一发卡单元40-1和第二发卡单元40-2的两个槽内部分并未一一对应设置于同一槽内,而是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即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与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与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

第一节距为短节距x时,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外端部303-1和第二槽外端部303-2的长度之和为长节距z,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第三槽外端部403-1和第四槽外端部403-2的长度之和为长节距z,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

显然,同上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槽节距为长节距z时一样,当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槽节距为短节距x时,分段式线圈10相焊接的两个槽外端部之间的槽节距为长节距z,即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外端部303-1和第二槽外端部303-2的长度之和为长节距z,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第三槽外端部403-1和第四槽外端部403-2的长度之和也为长节距z,则两个相焊接的槽外端部之间的距离为长节距z。此时,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第一发卡单元40-1和第二发卡单元40-2的两个槽内部分并未一一对应设置于同一槽内,而是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即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与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与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槽内。

可选地,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数量n为:n=l*s,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数量m为:m=2*s;其中,l为线圈绕组除最外层和最内层之外的中间层数,s为极数,且l、s均为偶数。

下面具体地实施例来对上述当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槽节距为整节距y时的电机绕组做具体介绍。

示例性地,参见图1(a)-图3以及图6,对于一相分段式线圈来说,当电机绕组21的线圈层数为8,即l为6,极数s为8时,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数量n为6*8=48,第一节距为整节距y,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数量m为2*8=16,16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中包括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以及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

其中,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且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且每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设置于同一槽内,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设置于同一槽内。

48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中,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3层;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4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5层;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6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7层。

可选地,结合图1(a)-图3以及图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去掉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6层、第7层的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即对于一相分段式线圈来说,当电机绕组21的线圈层数为6,即l为4,极数s为8时,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数量n为4*8=32,第一节距为整节距y,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数量m为2*8=16,16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中包括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以及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

其中,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且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且每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设置于同一槽内,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设置于同一槽内。

32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中,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3层;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4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5层。

可选地,结合图1(a)-图3以及图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去掉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4层、第5层的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即对于一相分段式线圈来说,当电机绕组21的线圈层数为4,即l为2,极数s为8时,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数量n为2*8=16,第一节距为整节距y,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数量m为2*8=16,16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中包括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以及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

其中,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且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且每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设置于同一槽内,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设置于同一槽内。

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3层。

如图1(a)、图2(a)所示,分段式线圈10的相引出线可以为51、52、53、54、55、56、57、58,中性点可以为61、62、63、64、65、66、67、68,分段式线圈10的相引出线也可以为61、62、63、64、65、66、67、68,中性点为51、52、53、54、55、56、57、58。

下面具体地实施例来对上述当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槽节距为长节距z以及短节距x时的电机绕组做具体介绍。

示例性地,参见图7和图8(a),对于一相分段式线圈来说,当电机绕组21的线圈层数为8,即l为6,极数s为8时,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数量n为6*8=48,第一节距为长节距z,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数量m为2*8=16,16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中包括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以及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

其中,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且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且每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

48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中,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3层;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4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5层;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6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7层。

可选地,参见图7和图8(a),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去掉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6层、第7层的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即对于一相分段式线圈来说,当电机绕组21的线圈层数为6,即l为4,极数s为8时,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数量n为4*8=32,第一节距为长节距z,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数量m为2*8=16,16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中包括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以及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

其中,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且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且每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

32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中,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3层;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4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5层。

可选地,参见图7和图8(a),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去掉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4层、第5层的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即对于一相分段式线圈来说,当电机绕组21的线圈层数为4,即l为2,极数s为8时,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数量n为2*8=16,第一节距为长节距z,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数量m为2*8=16,16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中包括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以及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

其中,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且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且每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

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3层。

示例性地,对于一相分段式线圈来说,当电机绕组21的线圈层数为8,即l为6,极数s为8时,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数量n为6*8=48,第一节距为短节距x,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数量m为2*8=16,16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中包括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以及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

其中,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且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且每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

48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中,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3层;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4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5层;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6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7层。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去掉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6层、第7层的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即对于一相分段式线圈来说,当电机绕组21的线圈层数为6,即l为4,极数s为8时,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数量n为4*8=32,第一节距为短节距x,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数量m为2*8=16,16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中包括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以及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

其中,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且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且每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

32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中,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3层;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4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5层。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去掉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4层、第5层的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即对于一相分段式线圈来说,当电机绕组21的线圈层数为4,即l为2,极数s为8时,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数量n为2*8=16,第一节距为短节距x,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数量m为2*8=16,16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中包括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以及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

其中,8个第一发卡单元40-1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且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外层;8个第二发卡单元40-2设置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且每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位于电机绕组21的最内层;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每个第一发卡单元40-1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与一个第二发卡单元40-2的第四槽内部分401-2设置于相邻两个槽内。

16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2层且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电机绕组21的第3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参见图1(a),包括:定子铁20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绕组21;定子铁芯20为圆环状,定子铁芯20的圆环内侧具有多个齿部22,多个齿部22沿定子铁芯的周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齿部22之间形成一个槽23;定子铁芯20沿圆环径向且指向轴心方向将每个槽23分为第1层、第2层、……、第n层,n≥4,且n为偶数;

可选地,电机绕组21中的n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依次排布,每个第一分段式线圈单元30的第一槽内部分301-1和第二槽内部分301-2位于槽23内,且第一槽内部分301-1和第二槽内部分301-2沿径向设置于槽23的相邻两层。

电机绕组21中的m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沿定子铁芯20的周向依次排布,每个第二分段式线圈单元40的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位于槽23内;且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设置于槽23的第1层,或者,第三槽内部分401-1和第四槽内部分401-2均设置于槽23的第n层。

其中,该电机可以是永磁电机或异步交流电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机绕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也具备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