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用户侧的多电能路由器组网架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2309发布日期:2020-07-29 02: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近用户侧的多电能路由器组网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主网交流侧连接的单相220v电能路由器、与主网交流侧连接的三相380v电能路由器以及与主网交流侧连接的配电网10kv电能路由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用户侧的多电能路由器组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220v电能路由器包括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以及第一dc/dc变换器;

所述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双向ac/dc变换器以及第一dc/ac变换器;

所述第一双向ac/dc变换器的交流端与主网交流侧公共连接点电连接;

所述第一双向ac/dc变换器的直流端连接有第一直流母线,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直流母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直流负载电连接;

所述第一dc/ac变换器的交流端与第一交流负载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用户侧的多电能路由器组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380v电能路由器包括三相电力电子变压器以及第二dc/dc变换器;

所述三相电力电子变压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双向ac/dc变换器、双向高频隔离dc/dc变换器以及第二dc/ac变换器;

所述第二双向ac/dc变换器的交流端与主网交流侧公共连接点电连接;

所述双向高频隔离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直流母线,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直流母线电连接;

所述第二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直流负载电连接;

所述第二dc/ac变换器的交流端与第二交流负载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用户侧的多电能路由器组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10kv电能路由器包括配电网10kv电力电子变压器以及第三dc/dc变换器;

所述配电网10kv电力电子变压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级联双向ac/dc变换器、串入并出双向高频隔离dc/dc变换器以及第三dc/ac变换器;

所述级联双向ac/dc变换器的交流端与主网交流侧公共连接点电连接;

所述串入并出双向高频隔离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直流母线,所述第三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直流母线电连接;

所述第三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与第三直流负载电连接;

所述第三dc/ac变换器的交流端与第三交流负载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用户侧的多电能路由器组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工作模式包括交流输入离网模式以及交流输入并网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用户侧的多电能路由器组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工作模式包括交流输入离网模式以及交流输入并网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用户侧的多电能路由器组网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10kv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工作模式包括交流输入离网模式、交流输入并网模式以及交流输出封锁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用户侧的多电能路由器组网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网与所述配电网10kv电能路由器的第一控制器之间通过通信链路通信连接;

所述配电网10kv电能路由器的第一控制器与所述三相380v电能路由器的第二控制器之间通过通信链路通信连接;

所述三相380v电能路由器的第二控制器与所述单相220v电能路由器的第三控制器之间通过通信链路通信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提供了一种近用户侧的多电能路由器组网架构,利用电能路由器在用户侧的全范围节点实现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接入,实现电能优化管理,多种电能路由器在不同层级互联,实现相互功率或电压支撑,降低并网和孤岛转换后电压、频率同步难度,且每一级电能路由器的控制器与上一级电能路由器的控制器通信交互,分层代理式通信方式降低了对主控制单元的计算和通信负担,每一层电能路由器可具备不同的归属,可遍及到不同的负载,解决了直接以传统微网方式组网的二层和三层控制依赖于通信,公共连接点(PCC,Point of Common Coupling)的部署较难遍及到每一个家庭用户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肖祥;聂金铜;赵伟;袁立强;曾杰;沈瑜;徐琪;张春朋;黄辉;赵争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4.08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