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C形桥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76522发布日期:2020-10-09 22:1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C形桥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c形桥架,属于桥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缆桥架包括槽式电缆桥架、托盘式电缆桥架和梯级式电缆桥架、网格桥架等,可以独立架设,也可以敷设在各种建筑物和管廊支架上,用于铺设电缆,c形电缆桥架的允许应力满足敷设在电缆桥架内的电缆种类、根数、每根的外径重量/单位长度等经理载荷、施工维修等称重时的动载荷和冰雪、风和电磁力所形成的附加载荷直接影响了桥架运行的安全性和组合铺设挠度。现有技术中采用平面结构的桥架,存在强度和载荷不高,特别是c形侧型材与底型材的垂直面的结合强度不高,存在应力变形现象,从而影响独立、组合或大跨度特别是重负区铺设下的安全系数,仅通过增加型材如钢材用量提高桥架厚度不仅增加成本和制造难度,同时不利于运输铺设,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强度c形桥架,在不增加壁厚或减小材料厚度的情况下,通过底筋增加底型材强度、角落凸包增加底型材与侧型材结合面强度,且尺寸合理,可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消除应力、提高载荷和整体强度,增加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系数,满足使用需求。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高强度c形桥架,包括呈一体式c形结构的底型材和底型材两端垂直的侧型材,其中,所述底型材和侧型材之间设有若干间隔设置、并向底型材和侧型材内部凸出的角落凸包,所述角落凸包在底型材和侧型材的垂直面上、且厚度与底型材和侧型材一致;

所述角落凸包在底型材或侧型材共面上的外轮廓形状为三角形、半腰型、梯形或弧形,所述角落凸板在底型材和侧型材对称面上的凸起深度最深,最深凸起深度h1为5-15mm,所述角落凸包在底型材或侧型材共面上的高度h2为10-60mm,相邻角落凸包之间的间距d1为100-200mm;

所述底型材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并向底型材内部凸出的底筋,底筋厚度与底型材一致,相邻角落凸包之间的底筋至少为一个,所述底筋中心设有平行于底筋、且向底型材内部或外部凸出的凸筋,凸筋厚度与底筋一致,凸筋底部高度大于等于底型材底面;

所述底筋垂直高度h3为5-15mm,底筋横向长度占底筋宽度的80-90%,底筋距离侧型材的宽度d2为5-15mm,相邻底筋之间的间距d3为100-200mm,所述底型材的宽度d4为100-100mm,侧型材的高度h4为25-200mm;

所述底型材上设有对应设置于底筋外部、与底筋外轮廓一致、并向底型材内部凸出的压边圈,所述压边圈厚度与底型材一致,所述压边圈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或矩形;

所述侧型材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并向侧型材内部凸出的侧筋,所述侧型材上设有平行于侧型材、向侧型材内部凸出的弧形筋,所述侧型材上设有若干圆形或腰型安装孔,所述侧型材顶部设有向侧型材内部垂直折弯的l形折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底型材和侧型材之间的垂直面上通过设置角落凸包,且对称面上的凸起深度最深,显著提高了底型材和侧型材垂直结合面的强度,以消除应力作用,避免底型材和侧型材结合面受应力作用而歪扭变形,保证承载可靠性;

(2)底型材采用若干间隔设置并向底型材内部凸出的底筋,底筋上设置向底型材内部或外部凸出的凸筋避免悬出面或跨度较大,并通过是否增设压边圈形成单层或双层的加强结构,以消除应力作用,提高底型材强度、载荷和抗变形性;

(3)尺寸设计合理,角落凸包高度10-60mm、间距100-200mm、深度5-15mm,底筋度5-15mm,横向长度占底筋宽度的80-90%,距离侧型材的宽度5-15mm,相邻间距100-200mm,底型材的宽度为100-100mm,侧型材的高度为25-200mm,与侧筋、弧形筋等可通过模压快速成型,在不增加壁厚的情况下,消除应力,增加型材强度和刚性,以节约材料用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提高载荷,方便桥架运输和电缆桥架的独立或组合铺设,降低组合铺设时的绕度,在减小材料厚度通过模压变形增加强度,较原国标厚度降低30%时的强度更高,提高电缆桥架铺设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系数,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仰视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正视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仰视结构图。

图5为图4的aa方向剖视结构图。

图6为图5的b部分放大结构图1。

图7为图5的b部分放大结构图2。

图8为本发明俯视结构图。

图9为图8的cc方向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侧视结构图1。

图11为本发明侧视结构图2。

图12为本发明侧视结构图3。

图中标记:底型材1,侧型材2,角落凸包3,底筋4,凸筋5,压边圈6,侧筋7,弧形筋8,安装孔9,l形折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强度c形桥架,包括呈一体式c形结构的底型材1和底型材1两端垂直的侧型材2,其中,所述底型材1和侧型材2之间设有若干间隔设置、并向底型材1和侧型材2内部凸出的角落凸包3,所述角落凸包3在底型材1和侧型材2的垂直面上、且厚度与底型材1和侧型材2一致;

所述角落凸包3在底型材1或侧型材2共面上的外轮廓形状为三角形(参见图10)、半腰型(参见图11)或弧形(参见图12),所述角落凸板在底型材1和侧型材2对称面上的凸起深度最深,参见图9,最深凸起深度h1为5-15mm,所述角落凸包3在底型材1或侧型材2共面上的高度h2为10-60mm,参见图4,相邻角落凸包3之间的间距d1为100-200mm;

所述底型材1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并向底型材1内部凸出的底筋4,底筋4厚度与底型材1一致,相邻角落凸包3之间的底筋4至少为一个,所述底筋4中心设有平行于底筋4、且向底型材1内部或外部凸出的凸筋5,凸筋5厚度与底筋4一致,凸筋5底部高度大于等于底型材1底面;

参见图3、4,所述底筋4垂直高度h3为5-15mm,底筋4横向长度占底筋4宽度的80-90%,底筋4距离侧型材2的宽度d2为5-15mm,相邻底筋4之间的间距d3为100-200mm,所述底型材的宽度d4为100-100mm,侧型材的高度h4为25-200mm;

所述底型材1上设有对应设置于底筋4外部、与底筋4外轮廓一致、并向底型材1内部凸出的压边圈6,所述压边圈6厚度与底型材1一致,所述压边圈6的截面形状为弧形(参见图6)或矩形(参见图7);

所述侧型材2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并向侧型材2内部凸出的侧筋7,所述侧型材2上设有平行于侧型材2、向侧型材2内部凸出的弧形筋8,所述侧型材2上设有若干圆形或腰型安装孔9,所述侧型材2顶部设有向侧型材2内部垂直折弯的l形折板1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呈圆形或腰型安装孔9将桥架独立固定或组合铺设,l形折板10用于承载或设于外室时与外盖配合,由底型材1和两端垂直的侧型材2形成一体式c形供电缆铺设的空间;

在侧型材2强度上,采用平行与侧型材2、并向侧型材2内部凸出的弧形筋8和若干间隔设置呈方形、圆形或其他任意形状、并向侧型材2内部凸出的侧筋7提高纵向载荷和抗变形性,补强桥架整体长度较长时向型材中心的强度;

在底型材1强度上,采用若干间隔设置并向底型材1内部凸出的底筋4,底筋4上设置向底型材1内部或外部凸出的凸筋5提高底筋4加宽时的中心载荷和抗变形性,避免悬出面或跨度较大,形成单层加强结构,底筋4外可以设置截面为弧形或矩形、并与底筋4外轮廓一致的压边圈6,形成双层加强结构,提高底筋4轮廓受桥架载荷的抗变形性,从而提高桥架整体长度较长时的底型材1强度;

在底筋4尺寸上采用底筋4垂直高度h3为5-15mm,底筋4横向长度占底筋4宽度的80-90%,底筋4距离侧型材2的宽度d2为5-15mm,相邻底筋4之间的间距d3为100-200mm,所述底型材的宽度d4为100-100mm,侧型材的高度h4为25-200mm,即保证在底型材1横向宽度上的补强作用,又避免影响底型材1和侧型材2折弯呈c形时的加工性能和机械强度;

在底型材1和侧型材2之间的垂直面上通过设置角落凸包3,且相邻角落凸包3之间的底筋4至少为一个,角落凸板在底型材1和侧型材2对称面上的凸起深度最深,可通过模压快速成型,且成型形状上、角落凸包3在底型材1或侧型材2共面上的外轮廓形状为三角形、半腰型、梯形或弧形,显著提高了底型材1和侧型材2垂直结合面的强度,以消除应力作用,避免底型材1和侧型材2结合面受应力作用而歪扭变形,保证承载可靠性;

在角落凸包3的尺寸上,采用角落凸板在底型材1和侧型材2对称面上的凸起深度最深,最深凸起深度h1为5-15mm,所述角落凸包3在底型材1或侧型材2共面上的高度h2为10-60mm,相邻角落凸包3之间的间距d1为100-200mm,满足何种尺寸规格c形桥架结合面的补强需求,并与底筋4配合从而增加桥架整体强度;

通过与底型材1和侧型材2厚度一致的角落凸包3、底筋4、凸筋5、压编圈、侧筋7、弧形筋8,可通过模压快速成型,制造成型方便、在不增加壁厚的情况下,消除应力,增加型材强度和刚性,以节约材料用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提高载荷,方便桥架运输和电缆桥架的独立或组合铺设,降低组合铺设时的绕度,在减小材料厚度通过模压变形增加强度,较原国标厚度降低30%时的强度更高,提高电缆桥架铺设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系数,满足使用需求。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