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浮管体式水面光伏发电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0292发布日期:2020-11-06 16:3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漂浮管体式水面光伏发电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漂浮管体式水面光伏发电组件。



背景技术:

水面光伏系统安装在水面上,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被视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光伏应用。水面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安装方式为漂浮式安装和固定式安装。

如申请号:cn201610979847.8,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走道浮体跨接支撑组件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及安装方法。该系统由多个光伏发电单元拼接而成,光伏发电单元包括两个主浮体和连接件,连接件安装于两个平行的主浮体的侧壁上,两个平行的主浮体之间安装有光伏组件,主浮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表面分别设置有夹耳和插耳,主浮体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垂直顶面的一对矩形的固定槽,主浮体的顶面一侧上安装有一对高位立柱,主浮体的顶面另一侧有一对低位立柱,连接件包括中空的通孔,通孔上连接有两对连接臂,连接臂顶端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卡片。本发明省去了专门的组件支撑浮体,大大节约了浮体成本,其增大了光伏组件的背水面积,可有效增强水面对光伏组件的冷却效果,提高发电效率。

类似于上述申请的水面光伏发电装置,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个是,现有装置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实现单位面积内采光片的数量,且在采光发电过程中不能够实现采光片安装结构的字形调整,以及采光片的自动清洁;再者是,结构性和防护性较差,现有装置光伏采光装置在水面上定位时,不能够实现跟随水流拨动自行调整,且在不能够实现采光结构的防溅防护。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漂浮管体式水面光伏发电组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漂浮管体式水面光伏发电组件,以解决现有一个是,现有装置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实现单位面积内采光片的数量,且在采光发电过程中不能够实现采光片安装结构的字形调整,以及采光片的自动清洁;再者是,结构性和防护性较差,现有装置光伏采光装置在水面上定位时,不能够实现跟随水流拨动自行调整,且在不能够实现采光结构的防溅防护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漂浮管体式水面光伏发电组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漂浮管体式水面光伏发电组件,包括漂浮板;所述漂浮板上焊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采光结构,并且漂浮板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结构;所述采光结构包括柱形筒、采光片、叶片a和齿轮a,所述柱形筒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且柱形筒外壁环形阵列状安装有采光片,并且柱形筒转轴上安装有齿轮a;所述柱形筒的转轴上安装有叶片a,且叶片a与水面接触,并且当水流流动时柱形筒呈转动状态,从而实现了环形阵列状设置采光片的均匀采光;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风力传动结构,且安装架上还安装有清洁结构;所述漂浮板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漂浮板;所述第二漂浮板包括矩形孔,两块第二漂浮板顶端面均开设有一个矩形孔,且矩形孔为长条状矩形孔状结构,并且当冲击的水流流向第二漂浮板而后继续流动至矩形孔位置处时水流为自动排除状态,从而可避免水流与采光结构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包括卡槽、弹性卡销,所述安装架上对称开设有两条卡槽,且安装架前端面通过铆钉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弹性卡销。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安装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漂浮板左端面和右端面;两个安装座内均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安装座,且第二安装座的转动角度为360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共设有两根,且两根固定杆分别插接在两个第二安装座内;两根固定杆与固定杆之间为间隙配合,且当将固定杆插入第二安装座后第二安装座的转动角度为±30度。

进一步的,所述风力传动结构包括转动轴、叶片b和齿轮b,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且转动轴上安装有叶片b;所述转动轴上还安装有齿轮b,且齿轮b与齿轮a啮合,并且当叶片b在自然风的吹动转动时柱形筒为跟随转动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结构包括主体杆和卡接凸起,所述主体杆左端面和右端面均焊接有一个卡接凸起,且两个卡接凸起呈对称状设置;所述卡接凸起与卡槽相匹配,且当卡接凸起与卡槽卡接完毕后卡接凸起尾部与安装架前端面平齐;所述弹性卡销头端为倾斜状结构,且当卡接凸起与卡槽卡接完毕后在弹性卡销的阻挡下卡接凸起为限位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结构还包括滑动杆、清洁盒、清洁棉和弹性件,所述滑动杆共设有四根,且四根滑动杆均滑动连接在主体杆上;四根所述滑动杆头端均与清洁盒焊接相连,且清洁盒内镶嵌有一块清洁棉;四根所述滑动杆上均套接有一个弹性件,且在弹性件的弹力推动下清洁棉与采光片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漂浮板共设有两块,且两块第二漂浮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漂浮板上;前侧一个所述第二漂浮板的前端面以及后侧一个第二漂浮板的后端面均为倾斜状结构,且倾斜角度为4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改进了采光结构的主体结构,本装置的采光片是安装在柱形筒上的可增大采光面积,且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水流和自然风力作用下能够实现柱形筒自动转动,并且在转动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柱形筒上采光片的自动清洁,具体如下:第一,当水流流动时,因柱形筒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且柱形筒外壁环形阵列状安装有采光片,并且柱形筒转轴上安装有齿轮a;柱形筒的转轴上安装有叶片a,且叶片a与水面接触,并且当水流流动时柱形筒呈转动状态,从而实现了环形阵列状设置采光片的均匀采光;第二,当有自然风时,因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且转动轴上安装有叶片b;转动轴上还安装有齿轮b,且齿轮b与齿轮a啮合,并且当叶片b在自然风的吹动转动时柱形筒为跟随转动状态,从而在水流停止时通过风力传动结构仍能实现柱形筒的转动;第三,因卡接凸起与卡槽相匹配,且当卡接凸起与卡槽卡接完毕后卡接凸起尾部与安装架前端面平齐;弹性卡销头端为倾斜状结构,且当卡接凸起与卡槽卡接完毕后在弹性卡销的阻挡下卡接凸起为限位状态,从而实现了主体杆的快速安装;第四,因四根滑动杆上均套接有一个弹性件,且在弹性件的弹力推动下清洁棉与采光片接触,从而一方面在柱形筒转动时清洁棉可自动对采光片进行清洁,另一方面,因清洁棉与采光片的弹性接触可降低清洁棉的维护频率。

改进了固定结构和防护结构,通过改进能够使本装置自动随着水面高度自行垂直调整,且还能够适应水面的拨动以及采光结构的防水,具体如下:第一,因两个安装座内均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安装座,且第二安装座的转动角度为360度,从而在固定后可实现漂浮板前后摆动;第二,因两根固定杆分别插接在两个第二安装座内;两根固定杆与固定杆之间为间隙配合,且当将固定杆插入第二安装座后第二安装座的转动角度为±30度,从而漂浮板可跟随液面高度实现自动调整;第三,因两块第二漂浮板顶端面均开设有一个矩形孔,且矩形孔为长条状矩形孔状结构,并且当冲击的水流流向第二漂浮板而后继续流动至矩形孔位置处时水流为自动排除状态,从而可避免水流与采光结构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另一方向上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3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风力传动结构和清洁结构的轴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6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固定结构调整后的轴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漂浮板;2、安装架;201、卡槽;202、弹性卡销;3、采光结构;301、柱形筒;302、采光片;303、叶片a;304、齿轮a;4、固定结构;401、安装座;402、第二安装座;403、固定杆;5、风力传动结构;501、转动轴;502、叶片b;503、齿轮b;6、清洁结构;601、主体杆;60101、卡接凸起;602、滑动杆;603、清洁盒;60301、清洁棉;604、弹性件;7、第二漂浮板;701、矩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漂浮管体式水面光伏发电组件,包括漂浮板1;漂浮板1上焊接有安装架2,且安装架2上转动连接有采光结构3,并且漂浮板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结构4;参考如图2和图3,采光结构3包括柱形筒301、采光片302、叶片a303和齿轮a304,柱形筒301转动连接在安装架2上,且柱形筒301外壁环形阵列状安装有采光片302,并且柱形筒301转轴上安装有齿轮a304;柱形筒301的转轴上安装有叶片a303,且叶片a303与水面接触,并且当水流流动时柱形筒301呈转动状态,从而实现了环形阵列状设置采光片302的均匀采光;安装架2上转动连接有风力传动结构5,且安装架2上还安装有清洁结构6;漂浮板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漂浮板7;参考如图3,第二漂浮板7包括矩形孔701,两块第二漂浮板7顶端面均开设有一个矩形孔701,且矩形孔701为长条状矩形孔状结构,并且当冲击的水流流向第二漂浮板7而后继续流动至矩形孔701位置处时水流为自动排除状态,从而可避免水流与采光结构3接触。

参考如图3,安装架2包括卡槽201、弹性卡销202,安装架2上对称开设有两条卡槽201,且安装架2前端面通过铆钉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弹性卡销202。

参考如图8,固定结构4包括安装座401和第二安装座402,安装座401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安装座401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漂浮板1左端面和右端面;两个安装座401内均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安装座402,且第二安装座402的转动角度为360度,从而在固定后可实现漂浮板1前后摆动。

参考如图3和图8,固定结构4还包括固定杆403,固定杆403共设有两根,且两根固定杆403分别插接在两个第二安装座402内;两根固定杆403与固定杆403之间为间隙配合,且当将固定杆403插入第二安装座402后第二安装座402的转动角度为±30度,从而漂浮板1可跟随液面高度实现自动调整。

参考如图3,风力传动结构5包括转动轴501、叶片b502和齿轮b503,转动轴501转动连接在安装架2上,且转动轴501上安装有叶片b502;转动轴501上还安装有齿轮b503,且齿轮b503与齿轮a304啮合,并且当叶片b502在自然风的吹动转动时柱形筒301为跟随转动状态,从而在水流停止时通过风力传动结构5仍能实现柱形筒301的转动。

参考如图6,清洁结构6包括主体杆601和卡接凸起60101,主体杆601左端面和右端面均焊接有一个卡接凸起60101,且两个卡接凸起60101呈对称状设置;卡接凸起60101与卡槽201相匹配,且当卡接凸起60101与卡槽201卡接完毕后卡接凸起60101尾部与安装架2前端面平齐;弹性卡销202头端为倾斜状结构,且当卡接凸起60101与卡槽201卡接完毕后在弹性卡销202的阻挡下卡接凸起60101为限位状态,从而实现了主体杆601的快速安装。

参考如图6,清洁结构6还包括滑动杆602、清洁盒603、清洁棉60301和弹性件604,滑动杆602共设有四根,且四根滑动杆602均滑动连接在主体杆601上;四根滑动杆602头端均与清洁盒603焊接相连,且清洁盒603内镶嵌有一块清洁棉60301;四根滑动杆602上均套接有一个弹性件604,且在弹性件604的弹力推动下清洁棉60301与采光片302接触,从而一方面在柱形筒301转动时清洁棉60301可自动对采光片302进行清洁,另一方面,因清洁棉60301与采光片302的弹性接触可降低清洁棉60301的维护频率。

参考如图3,第二漂浮板7共设有两块,且两块第二漂浮板7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漂浮板1上;前侧一个第二漂浮板7的前端面以及后侧一个第二漂浮板7的后端面均为倾斜状结构,且倾斜角度为45度,从而可降低流水溅射到采光结构3上的几率。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使用时,当水流流动时,因柱形筒301转动连接在安装架2上,且柱形筒301外壁环形阵列状安装有采光片302,并且柱形筒301转轴上安装有齿轮a304;柱形筒301的转轴上安装有叶片a303,且叶片a303与水面接触,并且当水流流动时柱形筒301呈转动状态,从而实现了环形阵列状设置采光片302的均匀采光;

当有自然风时,因转动轴501转动连接在安装架2上,且转动轴501上安装有叶片b502;转动轴501上还安装有齿轮b503,且齿轮b503与齿轮a304啮合,并且当叶片b502在自然风的吹动转动时柱形筒301为跟随转动状态,从而在水流停止时通过风力传动结构5仍能实现柱形筒301的转动;

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因两个安装座401内均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安装座402,且第二安装座402的转动角度为360度,从而在固定后可实现漂浮板1前后摆动;第二,因两根固定杆403分别插接在两个第二安装座402内;两根固定杆403与固定杆403之间为间隙配合,且当将固定杆403插入第二安装座402后第二安装座402的转动角度为±30度,从而漂浮板1可跟随液面高度实现自动调整;第三,因卡接凸起60101与卡槽201相匹配,且当卡接凸起60101与卡槽201卡接完毕后卡接凸起60101尾部与安装架2前端面平齐;弹性卡销202头端为倾斜状结构,且当卡接凸起60101与卡槽201卡接完毕后在弹性卡销202的阻挡下卡接凸起60101为限位状态,从而实现了主体杆601的快速安装;第四,因四根滑动杆602上均套接有一个弹性件604,且在弹性件604的弹力推动下清洁棉60301与采光片302接触,从而一方面在柱形筒301转动时清洁棉60301可自动对采光片302进行清洁,另一方面,因清洁棉60301与采光片302的弹性接触可降低清洁棉60301的维护频率;第五,因两块第二漂浮板7顶端面均开设有一个矩形孔701,且矩形孔701为长条状矩形孔状结构,并且当冲击的水流流向第二漂浮板7而后继续流动至矩形孔701位置处时水流为自动排除状态,从而可避免水流与采光结构3接触。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