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移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84389发布日期:2020-10-28 12:4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转子移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设备拆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移出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证电机的平稳运行,为生产流程提供设备保障,需要定期对电机进行维护,即对电机进行小修、中修和大修。其中,电机的中修包括电机解体,在解体过程中有时需要将电机中的定子拆出。

现有技术中,电子定子的拆除方式为首先将电机整体吊运到宽阔的场地,然后在转子轴伸端上安装一个用于抬转子的工具,将转子轴伸端加长,再通过两台吊车分别吊运电机转子非轴伸端和抬转子工具,利用两台吊车同步向非轴伸端移动,将转子吊出定子。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转子拆除或组装的方式要求两端具备较大移动空间,使得在空间局限的电机运行场地无法完成进行拆装,导致无法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移出方法,它能在拆卸空间受到局限的情况,通过一端拖运的方式就可实现电机转子的移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对电机定子和转子损伤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拆除电机附件并使用机座支撑电机转子两端;

在所述电机定子与转子之间设置滑履,并在电机的轴伸端的所述滑履与所述转子之间再设置第一滑板,然后在电机的非轴伸端上设置吊装件,所述吊装件连接拖运设备;

使用所述拖运设备拖动所述转子朝向电机的非轴伸端移动,使所述转子随所述第一滑板在所述滑履上滑动,直至所述转子的轴承挡位进入到所述机座内;

在所述转子轴承挡位处固设支撑座且使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部悬空设置,继续拖运转子使所述支撑座进入定子内,并在所述支撑部的自由端与所述滑履之间设置第二滑板,所述支撑座通过所述第二滑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履上;

继续拖运转子直至移出定子铁芯,并使用吊运设备将转子调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拆装电机附件并使用机座支撑电机转子轴两端,包括:

拆除电机上部的冷却器、上半端盖、轴伸端的轴承盖;

使用千斤顶支撑转子两端,拆除端盖与机座连接螺栓,并拆除轴伸端的端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在定子和转子之间设置滑履,包括:

将所述滑履设置为弧形,所述滑履包括第一弧形板,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外圆弧面与电机定子铁芯的内圆弧面相适配,且使所述电机转子铁芯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圆弧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外圆弧面与电机定子铁芯的内圆弧面相适配,包括:

在所述滑履的外圆弧面上贴设有第一橡胶板,通过所述第一橡胶板与电机定子铁芯的内圆弧面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电机的轴伸端的所述滑履与所述转子之间再设置第一滑板,包括:

将所述第一滑板设置为弧形,其中所述第一滑板包括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外圆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圆弧面相适配的第三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内圆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圆弧面相适配的第二橡胶板;

将所述第一滑板的外圆弧面与所述滑履的内圆弧面相匹配,使所述第二滑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履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滑板包括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外圆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圆弧面相适配的第三弧形板,包括:

将所述第二弧形板设置为尼龙板和将所述第三弧形板设置为乙烯板,所述乙烯板贴设在所述尼龙板的外圆弧面上并使用紧固件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电机的非轴伸端上设置吊装件,包括:

在电机的非轴伸端的转子轴端部分别设置朝电机非轴伸端拖运的第一吊耳和朝向电机竖直方向拖运的第二吊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转子轴承挡位处固设支撑座且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部悬空设置,包括:

将所述支撑座设置为卡设转子轴的卡箍结构,其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下压板和上压板;所述底座顶部与所述上压板共同限定出容纳所述转子轴的容纳腔,所述下压板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部,所述上压板固定在所述下压板上以构成所述卡箍结构,所述底座构成支撑转子的支撑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的自由端与所述滑履之间设置第二滑板,包括:

将所述第二滑板设置为所述第一滑板相同的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座通过所述第二滑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履上,包括:

将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为与所述第二滑板内圆弧面相适配的弧形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移出方式,通过在转子一端拖运转子,且在定子与转子之间设置由滑板和滑履组成的中间辅助滑动组件和在转子的另一端设置一端悬置也可在滑履上滑动的支撑座,实现转子从定子移出的过程中均可通过滑动的方式移出,解决了转子移出过程中受到空间场地限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转子移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机转子移出方法中转子拖运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机转子移出方法中转子拖运后安装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机转子移出方法中转子滑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机转子移出方法中滑履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机转子移出方法中滑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机转子移出方法中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

滑履-1;第一滑板-2;支撑座-3;第一弧形板-11;第一橡胶板-12;第三弧形板-21;第二弧形板-22;第二橡胶板-23;底座-31;下压板-32;上压板-33;铜套-34;双头螺柱-35;螺栓-36;螺母-3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电机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对其进行维修,在维修的过程中需要对电子进行抽芯,即将电机的转子从定子中抽出,电机维修一般是在电机运行场地进行,有时维修的过程中受到运行场地的限制,传统采用两台吊车同步向非轴伸端移动,将转子吊出定子的抽芯方式不在适用,而且传统的调运方式需要对电机进行严格的防护,防止电机损伤,防护过程需要较多工装较为复杂,而且操作。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移出方法,该方法为在转子一端使用拖运设备进行拖运的时候,在定子与转子之间配合滑动组件,拖运过程中通过滑动组件将转子移出定子,而且滑动组件对定子和转子起到一定的防护,防止拖运过程中对电机造成损伤。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转子移出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转子移出方法中转子拖运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转子移出方法中转子拖运后安装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转子移出方法中转子滑出后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转子移出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拆除电机附件并使用机座支撑电机转子两端;

s2:在所述电机定子与转子之间设置滑履,并在电机的轴伸端的所述滑履与所述转子之间再设置第一滑板,然后在电机的非轴伸端上设置吊装件,所述吊装件连接拖运设备;

s3:使用所述拖运设备拖动所述转子朝向电机的非轴伸端移动,使所述转子随所述第一滑板在所述滑履上滑动,直至所述转子的轴承挡位进入到所述机座内;

s4:在所述转子轴承挡位处固设支撑座且使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部悬空设置,继续拖运转子使所述支撑座进入定子内,并在所述支撑部的自由端与所述滑履之间设置第二滑板,所述支撑座通过所述第二滑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履上;

s5:继续拖运转子直至移出定子铁芯,并使用吊运设备将转子调离。

通过采用拖运设备拖运转子的一端,然后在转子移出的过程中在转子与定子之间设置辅助移动装置,该辅助移动装置包括有滑板和滑履构成的滑动组件和在移出过程中设置在转子一端的支撑组件,通过其中的辅助移动装置使转子在移动过程中由高摩擦的定子与转子之间接触式移动,变换为低摩擦的滑板与滑履接触式滑动,大大提高了拖运效率,同时减少了对定子和转子的磨损;将采用吊运设备吊运其中一端的方式变换为采用一个支撑组件滑动支撑转子的结构形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其中,步骤s1中,拆除电机附件包括拆除电机的冷却器、上半端盖、轴伸端的轴承盖,具体为将电机放置在具有两个支撑杆的机座上,电机的定子与转子部分设置在该机座中部的空腔内,两个支撑杆分别支撑在转子轴的两端,然后再机座内使用千斤顶支撑转子轴的两端,拆除端盖与机座连接螺栓,再拆除电机轴伸端的端盖。在一些可能拆卸过程中,可拆卸除定子部分与转子部分的其他部件,也可对转子部分移出不影响的附件不拆除。

参考图5所示,步骤s2中,在定子与转子之间设置滑履1,定子的环形铁芯与转子的柱形铁芯之间存有间隙,滑履1插入在该间隙内,可选的,滑履1插入在定子顶部与转子顶部之间,即转子依靠重力压在滑履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滑履1包括第一弧形板11,第一弧形板11材料为金属板,可选用不锈钢板,当然第一弧形板11材料也可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非金属材料。可选地,第一弧形板11形状为圆弧形的薄板结构,长度与定子铁芯长度相同,圆弧角小于90度,第一弧形板11的内圆弧面光滑处理以减少滑动过程中的摩擦,第一弧形板11的外圆弧面上贴设有第一橡胶板12,该第一橡胶板12可以是粘接在第一弧形板11上或者通过诸如螺钉的紧固件紧固在第一弧形板上11,第一橡胶板12可增大与定子铁芯的摩擦,同时柔性的材料可对定子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当然,在第一弧形板11的外圆弧面上也可设置为非橡胶材料,其他可增大摩擦的柔性材料也可使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电机的轴伸端的滑履1与转子之间放置有第一滑板2,其中,电机的轴伸端为与电机的输出轴端,在电机轴伸端处的电机转子铁芯下垫设一个第一滑板2,第一滑板2再放置在滑履1的内圆弧面上,第一滑板2可在滑履1上滑动,通过在转子一端垫设第一滑板2使转子滑动拖出,提供效率,减少电机磨损。

参考图6所示,其中,第一滑板2包括第二弧形板22,第二弧形板22设置为圆弧形,在第二弧形板22的外圆弧面上设置有第三弧形板21,在第二弧形板22的内圆弧面上贴设有第二橡胶板23,第三弧形板21和第二橡胶板23分别贴合在第二弧形板22的外圆弧面上和内圆弧面上。可选地,第二弧形板22采用铸型尼龙板,用于第二弧形板22的弧形的定形;第三弧形板21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该乙烯板具有自润滑功能,可提高了第一滑板2的耐磨性,便于第一滑板2在滑履1上滑动;可选地,第三弧形板21可通过诸如螺钉24的紧固件紧固在二弧形板22上;第二橡胶板23粘接在第二弧形板22的内圆弧面上,用于提高与转子一端的摩擦,使得转子随第一滑板2一起在滑履1上滑动;其中,第二橡胶板23也可选用其他可提高摩擦力的柔性材料,第三弧形板21也可选用其他耐磨性高的材料,例如陶瓷;第二弧形板22也可选用其他具有定形功能材料,例如塑料,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电机的非轴伸端安装有吊装件4,该吊装件4包括吊耳,吊耳包括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可选地,第一吊耳可设置在电机非轴伸端部,通过在该吊耳上设置吊钩进行转子的横向拖运,即朝电机非轴伸端抽拉转子;在电机的非轴伸端设置有第二吊耳,第二吊耳用于电机纵向,也就是竖直方向吊运,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分别连接拖运设备。

步骤s3中,拖运设备拖运第一吊耳,使得转子从定子内逐渐抽出,在拖运过程中,由于在转子的底部设置在第一滑板2上,故在拖运的过程中第一滑板2与转子一同在滑履1上滑动,当滑动到电机转子轴上的轴承挡位进入到机座内时,停止滑动,换句话说就是当电机转子的一端快从机座的一个支撑杆上移出时,需要再次对该转子进行位置限定,以确保拖运的继续进行。

参考图7所示,步骤s4中,可选地,在转子轴承挡位处,也就是轴承限位槽处安装一个支撑座3,支撑座3包括底座31、下压板32和上压板33,其中底座31设置为杆形结构,其顶部设置有弧形的凹口,该弧形的凹口与上压板33的弧形的凹口共同限定出容纳转子轴的的容纳腔,在转子轴上套设铜套34,并将铜套34设置在容纳腔内,通过由上压板33和下压板32构成的卡箍结构使得支撑座3锁紧在转子轴上,其中下压板32固定在底座31顶两侧,通过双头螺柱35和螺母37固定在底座31两侧,并在底座31两侧分别形成一向外伸出的支耳,上压板33的底部形成与支耳相适配的安装凸台,通过螺栓36将支耳语安装凸台连接实现上压板33和下压板32的紧固。可选地,支撑座的支撑部,也就是底座31为悬空设置,底座31的非与转子轴连接端设置为自由端,将该端设置为弧形面,该弧形面可与设置在滑履上的第二滑板的内圆弧面相匹配,其中,第二滑板与第一滑板的结构功能相同。支撑座3支撑转子并在转子拖运过程中可压在第二滑板上与滑板2一起在滑履1上滑动,实现转子后部分的移出,提高转子的移出效率,同时减少一个吊机对转子一端的吊运。

步骤5中,继续拖运转子直至移出定子铁芯,当移动到定子铁芯边缘时,使用一个小支撑放置在转子的底部,再用两根吊索将转子调离定子。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描述的技术方案中为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移出的方法,当采用逆向操作可将转子装入定子的方法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