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柔性固定模块的便修式高低压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04755发布日期:2021-01-01 18:1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具有柔性固定模块的便修式高低压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低压配电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柔性固定模块的便修式高低压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由于配电柜多是自由放置定期维护,因此对配电柜的安全防护性能要求较高,并且由于配电柜内电气元件较多,排线分布较为繁杂,在检修时如果对线缆进行排布观察是较为考验工作人员的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06532466a公开了一种配电柜,包括主柜体;主柜体顶部设置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顶部通过上枝杆与上转轴相连接,所述上转轴两侧分别接有第一上挡板和第二上挡板;主柜体的两侧端面上均竖直设置有侧滑轨,所述侧滑轨上设置有沿所述侧滑轨上下滑动的侧滑块,所述侧滑块底部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部设置有用于防震的橡胶块,该发明具有良好的防雨、测湿能力,但在实际使用时,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在室内装配时缺乏良好的抗震能力,并且对电气元件以及自身排线的固定采用传统固定方式,并且由于内部元件排布时比较紧密,在对元件检修时紧密贴合放置的电气元件分布排列比较紧密,不利于检修工作的展开,排线检修维护难度较大,并且零件之间贴合较紧密,热传导效率不佳,容易因为热量堆积导致损坏,降低了元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电气元件以及自身排线的固定采用传统固定方式,并且由于内部元件排布时比较紧密,在对元件检修时紧密贴合放置的电气元件分布排列比较紧密,不利于检修工作的展开,排线检修维护难度较大,并且零件之间贴合较紧密,热传导效率不佳,容易因为热量堆积导致损坏,降低了元件使用寿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柔性固定模块的便修式高低压配电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柔性固定模块的便修式高低压配电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底部四角处均设有减震机构,所述柜体内腔设有若干固定机构,且固定机构一侧设有理线机构,所述理线机构设于柜体内腔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柜体内腔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腔形状为锥形,且滚轮顶部与第一滑槽内腔顶部一侧相贴合,且相邻两侧第一滑板之间均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两侧连接块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力板,所述弹力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柔性垫,所述弹力板横截面形状为v形,所述弹力板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有吸能块,所述吸能块一侧与弹力板内腔一侧相贴合,且安装板一侧与柜体柜门相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弹力板一侧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孔,所述安装板一侧开设有若干第一透气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腔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侧开设有若干卡孔,所述第二滑槽内腔一侧嵌设有卡套,所述卡套内卡接有卡杆,所述卡杆卡接在卡孔内,所述第二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理线机构包括出线槽,所述出线槽嵌设于柜体顶部,所述出线槽内腔两侧均嵌设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滑杆外侧壁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两端分别与限位块和第二滑套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理线槽,所述出线槽顶部固定连接有封闭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理线槽横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封闭垫为弹力塑胶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理线机构还包括埋线槽,所述埋线槽嵌设于柜体内腔一侧,所述埋线槽内腔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入线座,所述入线座内腔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内腔固定连接有若干分线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挤压块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且挤压块为弹力塑胶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埋线槽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且理线槽的横截面形状为环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分线板为塑胶绝缘板,且分线板的宽度与挤压块的宽度相等。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将电子元件装入安装板顶部后,电子元件能够对两侧柔性垫进行挤压限位,柔性垫受力带动一侧弹力板向内侧收纳,弹力板和柔性垫均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对电子元件进行限位安装,第一弹簧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带动伸缩杆伸长,伸缩杆伸长能够带动两侧第一滑板拉动安装板相互远离移动,进而能够在拉出后分离两侧安装板,有效增大安装板之间间距,继而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检修难度,并且仅需要对对应位置两侧的安装板进行移位即可检修操作,同时具有较高的安装稳定性,有效避免电子元件发生偏振,提高内部电子元件固定安装稳定性,满足使用需要。

2、本发明中,当柜体发生振动时,柜体能够通过底部壳体固定座拉动第一滑套在第一滑杆外滑动,第一滑套移动能够挤压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能够利用自身弹力降低顶部柜体的冲击力,此时连接杆能够被固定限位,从而能够调节底部第一滑杆和固定垫的相对位置,有效方便工作人员调整柜体的装配高度,适配不同情况的调整需要,保证柜体工作状态稳定性。

3、本发明中,当电子元件通过安装板安装限位后,安装板顶部的电子元件产热能够通过导热的柔性垫和安装板进行吸收,挤压块之间的分线板能够对线束进行分线,线束在移入埋线槽后,线束能够被限位固定后进入出线槽内,出线槽内的线束能够通过两侧限位座挤压限位,并且线束能够埋入限位座内,当限位座被挤压限位后,限位座能够受力带动第二滑杆拉伸第三弹簧,此时第三弹簧能够利用自身拉动提高对线束的限位效果,并且顶部的封闭垫能够与线束周围贴合,避免漏水渗水现象,保证整体对线束的收纳效果,方便对线束进行整理维护,满足整体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柔性固定模块的便修式高低压配电柜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柔性固定模块的便修式高低压配电柜的图1中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柔性固定模块的便修式高低压配电柜的图1中b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柔性固定模块的便修式高低压配电柜的图1中c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柔性固定模块的便修式高低压配电柜的入线座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柔性固定模块的便修式高低压配电柜的侧视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柔性固定模块的便修式高低压配电柜的限位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柜体;2、固定机构;201、第一滑槽;202、第一滑板;203、滚轮;204、连接块;205、伸缩杆;206、第一弹簧;207、安装板;208、第一透气槽;209、弹力板;210、柔性垫;211、吸能块;212、第二透气孔;3、减震机构;301、固定座;302、第二滑槽;303、卡杆;304、连接杆;305、卡孔;306、卡套;307、第二滑板;308、第二弹簧;309、第一滑套;310、第一滑杆;311、固定垫;4、理线机构;401、出线槽;402、第二滑套;403、第二滑杆;404、第三弹簧;405、限位块;406、限位座;407、理线槽;408、封闭垫;409、入线座;410、挤压块;411、分线板;412、凹槽;413、第四弹簧;414、埋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柔性固定模块的便修式高低压配电柜,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底部四角处均设有减震机构3,所述柜体1内腔设有若干固定机构2,且固定机构2一侧设有理线机构4,所述理线机构4设于柜体1内腔一侧。

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安装板207,所述安装板207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202,所述第一滑板202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滚轮203,所述柜体1内腔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01,所述第一滑槽201内腔形状为锥形,且滚轮203顶部与第一滑槽201内腔顶部一侧相贴合,且相邻两侧第一滑板202之间均通过连接块204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05,所述伸缩杆205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206,所述第一弹簧206,所述第一弹簧206两端分别与两侧连接块204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07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力板209,所述弹力板209一侧固定连接有柔性垫210,所述弹力板209横截面形状为v形,所述弹力板209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有吸能块211,所述吸能块211一侧与弹力板209内腔一侧相贴合,且安装板207一侧与柜体1柜门相贴合,所述弹力板209一侧开设有若干第二透气孔212,所述安装板207一侧开设有若干第一透气槽208。

实施方式具体为:将电子元件装入安装板207顶部后,电子元件能够对两侧柔性垫210进行挤压限位,柔性垫210受力带动一侧弹力板209向内侧收纳,弹力板209和柔性垫210均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对电子元件进行限位安装,并且弹力板209能够受力挤压吸能块211,柔性海绵材质的吸能块211能够对弹力板209的挤压进行吸能,并且当安装板207安装时,安装板207能够通过两侧第一滑板202滑入第一滑槽201内,第一滑板202在移入第一滑槽201时,第一滑板202能够通过底部滚轮203与第一滑槽201接触,滚轮203能够降低第一滑板202与第一滑槽201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推入稳定性,并且安装板207能够与柜体1的接触限位,同时第一弹簧206能够受力挤压两侧第一滑板202,保证第一滑板202移入后支撑稳定性,提高弹力板209和电子元件装配稳定性,并且当第一滑板202滑入第一滑槽201后,两侧第一滑板202能够通过锥形的第一滑槽201相互靠近移动,移动后的第一滑板202能够带动两侧安装板207相互靠近,进而能够减少装配空间,并且在需要检修时,通过拉动安装板207通过两侧第一滑板202移出后,第一弹簧206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带动伸缩杆205伸长,伸缩杆205伸长能够带动两侧第一滑板202拉动安装板207相互远离移动,进而能够在拉出后分离两侧安装板207,有效增大安装板207之间间距,继而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检修难度,并且仅需要对对应位置两侧的安装板207进行移位即可检修操作,同时具有较高的安装稳定性,有效避免电子元件发生偏振,提高内部电子元件固定安装稳定性,满足使用需要。

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固定座301,所述固定座301内腔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302,所述第二滑槽30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307,所述第二滑板307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04,所述连接杆304一侧开设有若干卡孔305,所述第二滑槽302内腔一侧嵌设有卡套306,所述卡套306内卡接有卡杆303,所述卡杆303卡接在卡孔305内,所述第二滑板307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310,所述第一滑杆310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垫311。

实施方式具体为:当柜体1发生振动时,柜体1能够通过底部壳体固定座301拉动第一滑套309在第一滑杆310外滑动,第一滑套309移动能够挤压第二弹簧308,第二弹簧308能够利用自身弹力降低顶部柜体1的冲击力,并且当拉动卡杆303在卡套306内滑动移出卡孔305后,能够拉动连接杆304通过第二滑板307在第二滑槽302内向下移动,当连接杆304向下移动后,一侧卡孔305与卡杆303处于相对位置时,卡杆303能够在卡套306内移动复位卡入卡孔305后,此时连接杆304能够被固定限位,从而能够调节底部第一滑杆310和固定垫311的相对位置,有效方便工作人员调整柜体1的装配高度,适配不同情况的调整需要,保证柜体1工作状态稳定性。

所述理线机构4包括出线槽401,所述出线槽401嵌设于柜体1顶部,所述出线槽401内腔两侧均嵌设有第二滑套402,所述第二滑套40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403,所述第二滑杆403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05,所述第二滑杆403外侧壁套接有第三弹簧404,所述第三弹簧404两端分别与限位块405和第二滑套402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403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座406,所述限位座406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理线槽407,所述出线槽401顶部固定连接有封闭垫408,所述理线槽407横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封闭垫408为弹力塑胶垫,所述理线机构4还包括埋线槽414,所述埋线槽414嵌设于柜体1内腔一侧,所述埋线槽414内腔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入线座409,所述入线座409内腔两侧均开设有凹槽412,所述凹槽412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413,所述第四弹簧4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410,所述挤压块410内腔固定连接有若干分线板411,所述挤压块410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且挤压块410为弹力塑胶块,所述埋线槽414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且理线槽407的横截面形状为环形,所述分线板411为塑胶绝缘板,且分线板411的宽度与挤压块410的宽度相等。

实施方式具体为:当电子元件通过安装板207安装限位后,安装板207顶部的电子元件产热能够通过导热的柔性垫210和安装板207进行吸收,同时电子元件的线缆能够通过卡入入线座409内,当线缆移入挤压块410后,挤压块410之间的分线板411能够对线束进行分线,并且挤压块410能够受力挤压第四弹簧413,第四弹簧413能够利用自身弹力吸收挤压块410以及线束的拉扯力,线束在移入埋线槽414后,线束能够被限位固定后进入出线槽401内,出线槽401内的线束能够通过两侧限位座406挤压限位,并且线束能够埋入限位座406内,当限位座406被挤压限位后,限位座406能够受力带动第二滑杆403在第二滑套402内移动并拉动一侧限位块405拉伸第三弹簧404,此时第三弹簧404能够利用自身拉动提高对线束的限位效果,并且顶部的封闭垫408能够与线束周围贴合,避免漏水渗水现象,保证整体对线束的收纳效果,方便对线束进行整理维护,满足整体使用需要。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电子元件装入安装板207顶部后,电子元件对两侧柔性垫210进行挤压限位,柔性垫210受力带动一侧弹力板209向内侧收纳,弹力板209和柔性垫210均利用自身弹力对电子元件进行限位安装,弹力板209受力挤压吸能块211,柔性海绵材质的吸能块211对弹力板209的挤压进行吸能,当安装板207安装时,安装板207通过两侧第一滑板202滑入第一滑槽201内,第一滑板202在移入第一第一滑槽201时,第一滑板202通过底部滚轮203与第一滑槽201接触,滚轮203降低第一滑板202与第一滑槽201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推入稳定性,安装板207与柜体1的接触限位,第一弹簧206受力挤压两侧第一滑板202,当第一滑板202滑入第一滑槽201后,两侧第一滑板202通过锥形的第一滑槽201相互靠近移动,移动后的第一滑板202带动两侧安装板207相互靠近,减少装配空间,通过拉动安装板207通过两侧第一滑板202移出后,第一弹簧206利用自身弹力带动伸缩杆205伸长,伸缩杆205伸长带动两侧第一滑板202拉动安装板207相互远离移动,拉出后分离两侧安装板207。

当柜体1发生振动时,柜体1通过底部壳体固定座301拉动第一滑套309在第一滑杆310外滑动,第一滑套309移动挤压第二弹簧308,第二弹簧308利用自身弹力降低顶部柜体1的冲击力,当拉动卡杆303在卡套306内滑动移出卡孔305后,拉动连接杆304通过第二滑板307在第二滑槽302内向下移动,当连接杆304向下移动后,一侧卡孔305与卡杆303处于相对位置时,卡杆303在卡套306内移动复位卡入卡孔305后,连接杆304被固定限位。

当电子元件通过安装板207安装限位后,安装板207顶部的电子元件产热通过导热的柔性垫210和安装板207进行吸收,电子元件的线缆通过卡入入线座409内,当线缆移入挤压块410后,挤压块410之间的分线板411对线束进行分线,挤压块410受力挤压第四弹簧413,第四弹簧413利用自身弹力吸收挤压块410以及线束的拉扯力,线束在移入埋线槽414后,线束被限位固定后进入出线槽401内,出线槽401内的线束通过两侧限位座406挤压限位,线束埋入限位座406内,当限位座406被挤压限位后,限位座406受力带动第二滑杆403在第二滑套402内移动并拉动一侧限位块405拉伸第三弹簧404,与线束周围贴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