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主动散热模块的市政电缆沟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93230发布日期:2021-03-30 21:19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主动散热模块的市政电缆沟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沟井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主动散热模块的市政电缆沟井。



背景技术:

电缆沟井是用以敷设和更换电力或电讯电缆设施的地下管道,也是被敷设电缆设施的围护结构,有矩形、圆形、拱形等管道结构形式,电缆沟井一般采用混凝土或砖砌结构,其顶部用盖板覆盖,用于保护电缆;

而电缆沟井一般为密闭的空间,用于放置电缆,当处于炎热的夏季时,阳光的照射下,会使电缆沟井内的温度急剧上升,同时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热量,所以容易使电缆的护层融化,电缆护层融化电缆容易损坏,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需要设计种便于散热的电力电缆沟井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主动散热模块的市政电缆沟井,该设备通过来往的车辆为触发,对散热槽内的空气进行冷热置换,便于对散热槽进行快速降温,同时还可以对散热槽内的空气进行扰流,增加了散热的均匀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主动散热模块的市政电缆沟井,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槽口处安装有顶板,所述散热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中空板,每个所述中空板的上端均设有电缆本体,所述散热槽的内底部竖直安装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上安装有多个空心条,每个所述空心条均通过导气管与空心柱的内部空间连通,每个所述空心条的上端均开设有多个排气口;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安装在顶板上端的软性膜,所述顶板上竖直贯穿设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上端与软性膜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槽内设有用于上下滑动的滑动条,所述滑动条位于散热槽的槽口处,所述竖杆的下端延伸至散热槽内并与滑动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位于滑动条的下方,所述滑动条与固定条之间通过两个伸缩弹簧弹性连接;两个蓄压机构,两个所述蓄压机构分别设置在散热槽的左右两侧,所述蓄压机构包括安装在滑动条与固定条之间的气囊,所述伸缩弹簧位于气囊内,所述壳体内设有蓄压腔,所述蓄压腔内设有用于上下滑动的空气板,所述空气板的上端通过蓄压弹簧与蓄压腔的内顶部弹性连接,所述气囊通过进气管与两个中空板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蓄压腔通过通气管与气囊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发电机构,两个所述发电机构分别设置在对应蓄压腔的下方,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开设有壳体内的气腔,所述气腔位于散热槽的下方,所述蓄压腔内位于空气板以下的空间通过出气管与气腔远离空心柱的一侧内壁连通,所述气腔的上端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与转动槽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多个所述扇叶均与气腔相配合,所述壳体内设有发电腔,所述发电腔位于蓄压腔的下方且位于转动槽的后方,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发电腔内并固定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内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弧形磁板,两个所述弧形磁板邻面相吸,所述发电腔内设有铜框,所述铜框呈u形且位于转筒内,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配合发电机构的整流桥。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制冷机构,两个所述制冷机构分别设置在对应气腔内,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安装在气腔内均的多个制冷片,所述气腔内安装有多个配合制冷片的导流板,所述铜框、整流桥、多个制冷片通过导线构成一个闭合电路。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通气口,每个所述通气口内均安装有防尘网。

优选地,两个所述气腔远离转杆的一侧共同通过排气管与空心柱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排气管由两个横管一个竖管组成,两个所述进气管、通气管与两个横管内均安装有单向阀,两个所述出气管内均安装有压力阀。

优选地,所述空心柱的下端与散热槽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竖管的上端延伸至空心柱内,所述竖管通过密封圈与空心柱滑动连接,所述壳体内开设有推动腔,所述推动腔位于散热槽与对应转动槽之间,所述推动腔内设有用于左右移动的磁性推板,所述磁性推板靠近转动槽的一侧通过回移弹簧与推动腔的内壁弹性连接,所述空心柱上套设有齿轮,所述散热槽内设有配合齿轮的齿条,所述齿条远离空心柱的一端延伸至推动腔内并与磁性推板远离转动槽的一侧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扇叶具有磁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当车辆经过该电缆沟时会挤压软性膜,使得竖杆带动滑动条下降,挤压两个气囊与两个伸缩弹簧,当车辆离开时,滑动条回到原来位置,在气囊收缩时会将其内的空气挤压到蓄压腔内,当气囊扩张时,通过进气管将两个中空板内的空气吸到气囊内,当气囊收缩时则会将这些热量挤压到蓄压腔内,如此往复,不断的将中空板内的热气挤压到蓄压腔内,减少了散热槽内的热量。

2、当蓄压腔内的压力达到压力阀的阈值时,压力阀打开,蓄压腔内的空气吹向气腔内,在风吹的过程中,会吹向扇叶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带动转筒转动,转筒转动会带动其内的两个弧形磁板转动,在两个弧形磁板转动的过程中,铜框会切割两个弧形磁板之间形成的磁感应线,使得铜框上产生周期性的交变电流,再进过整流桥对多个制冷片进行通电,使得多个制冷片对热气进行降温,降温过后空气重新进入到散热槽内,形成一个空气流动,有利于空气的快速降温。

3、扇叶转动时,具有磁性的扇叶与磁性推板相邻时,使得磁性推板向左移动,带动齿条向左移动,当具有磁性扇叶不与磁性推板相邻时,磁性推板受到回移弹簧的弹力回移,这个过程中使得齿条右移,齿条与齿轮的啮合带动空心柱转动,空心柱的转动带动其上的多个中空板转动,对散热槽内的空气进行扰流,增加了散热的均匀性,由于齿条是左右往复移动,所以使空心柱会进行正转与反转,使得扰流的效果更好,同时多个空心条的转动还使得冷空气在散热槽内快速的分散,便于更好的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主动散热模块的市政电缆沟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b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散热槽、3顶板、4软性膜、5竖杆、6通气口、7滑动条、8气囊、9伸缩弹簧、10固定条、11空心条、12导气管、13电缆本体、14通气管、15中空板、16蓄压腔、17蓄压弹簧、18出气管、19空气板、20进气管、21空心柱、22气腔、23转动槽、24扇叶、25转杆、26发电腔、27转筒、28弧形磁板、29铜框、30制冷片、31导流板、32齿条、33齿轮、34回移弹簧、35推动腔、36磁性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具有主动散热模块的市政电缆沟井,包括壳体1,壳体1在使用时安装在地面下,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散热槽2,散热槽2的槽口与地面齐平,散热槽2槽口处安装有顶板3,顶板3位于地面上,车在行驶过程中会经过顶板3,散热槽2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中空板15,中空板15的内部具有空心腔,每个中空板15的上端均设有电缆本体13,散热槽2的内底部竖直安装有空心柱21,空心柱21上安装有多个空心条11,每个空心条11均通过导气管12与空心柱21的内部空间连通,每个空心条11的上端均开设有多个排气口,排气口便于排放空气,顶板3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通气口6,通气口6便于对散热槽2内的空气进行散热,每个通气口6内均安装有防尘网,防尘网防止灰尘等脏物进入到散热槽2内;

触发机构,触发机构包括安装在顶板3上端的软性膜4,当车经过软性膜4时,会挤压软性膜4,当车离开后软性膜4自身具有弹性恢复原样,顶板3上竖直贯穿设有竖杆5,竖杆5的上端与软性膜4的下端固定连接,散热槽2内设有用于上下滑动的滑动条7,滑动条7位于散热槽2的槽口处,散热槽2的两侧内壁设有便于滑动条7滑动的滑动槽,竖杆5的下端延伸至散热槽2内并与滑动条7的上端固定连接,散热槽2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条10,固定条10位于滑动条7的下方,滑动条7与固定条10之间通过两个伸缩弹簧9弹性连接;

两个蓄压机构,两个蓄压机构分别设置在散热槽2的左右两侧,蓄压机构包括安装在滑动条7与固定条10之间的气囊8,伸缩弹簧9位于气囊8内,壳体1内设有蓄压腔16,蓄压腔16内设有用于上下滑动的空气板19,空气板19的上端通过蓄压弹簧17与蓄压腔16的内顶部弹性连接,所述气囊8通过进气管20与两个中空板15的内部空间连通,便于将两个中空板15内的空气吸到气囊8内,所述蓄压腔16通过通气管14与气囊8连通,便于将气囊8内的空气挤压到蓄压腔16内,进气管20由主管和两个支管组成,两个支管与分别与两个中空板15连通,主管与气囊8连通,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

还包括两个发电机构,两个发电机构分别设置在对应蓄压腔16的下方,发电机构包括开设有壳体1内的气腔22,气腔22位于散热槽2的下方,蓄压腔16内位于空气板19以下的空间通过出气管18与气腔22远离空心柱21的一侧内壁连通,气腔22的上端开设有转动槽23,转动槽23内设有转杆25,转杆25与转动槽23的前侧转动连接,转杆2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24,多个扇叶24均与气腔22相配合,风经过气腔22时会吹向扇叶24,进而带动扇叶24的转动,壳体1内设有发电腔26,发电腔26位于蓄压腔16的下方且位于转动槽23的后方,转杆25的另一端延伸至发电腔26内并固定连接有转筒27,转筒27内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弧形磁板28,两个弧形磁板28邻面相吸,发电腔26内设有铜框29,铜框29呈u形且位于转筒27内,壳体1内安装有配合发电机构的整流桥,整流桥为现有技术,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还包括两个制冷机构,两个制冷机构分别设置在对应气腔22内,制冷机构包括安装在气腔22内均的多个制冷片30,制冷片30为现有技术,通电可以对热空气进行制冷,气腔22内安装有多个配合制冷片30的导流板31,导流板31引导气体流动,使得热空气更充分的与制冷片30接触,铜框29、整流桥、多个制冷片30通过导线构成一个闭合电路,两个气腔22远离转杆25的一侧共同通过排气管与空心柱21的内部空间连通,排气管由两个横管一个竖管组成,两个进气管20(进气管20的主管部分)、通气管14与两个横管内均安装有单向阀,两个出气管18内均安装有压力阀,压力阀为现有技术,此处不进行详细阐述。

当车辆经过该电缆沟时,车辆的重量挤压软性膜4,使得竖杆5下降,竖杆5的下降带动滑动条7下降,进而挤压两个气囊8与两个伸缩弹簧9,当车辆离开时,滑动条7受到两个伸缩弹簧9的弹力恢复到原来位置,如此往复,使得滑动条7进行上下往复移动;

以一个气囊8收缩为例,在气囊8收缩时会将其内的空气挤压到蓄压腔16内(此处的蓄压腔16内指的是蓄压腔16内位于空气板19下方的空间),当气囊8扩张时,通过进气管20将两个中空板15内的空气(中空板15内的空气由于接近电缆本体13,所以温度会比散热槽2内其他的地方高)吸到气囊8内,当气囊8收缩时则会将这些热量挤压到蓄压腔16内,如此往复,不断的将中空板15内的热气挤压到蓄压腔16内,减少了散热槽2内的热量;

当蓄压腔16内的空气越来越多时,会向上挤压蓄压弹簧17,使得蓄压弹簧17收缩,进而收集更多的热气,当达到蓄压弹簧17的极限距离,而蓄压腔16内的空气仍在添加时,此时蓄压腔16内的压强会变大,当达到压力阀的阈值时,压力阀打开,蓄压腔16内的空气吹向气腔22内,在风吹的过程中,会吹向扇叶24,进而使得转杆25转动,转杆25转动带动转筒27转动,转筒27转动会带动其内的两个弧形磁板28转动,在两个弧形磁板28转动的过程中,铜框29会切割两个弧形磁板28之间形成的磁感应线,使得铜框29上产生周期性的交变电流,再进过整流桥对多个制冷片30进行通电,使得多个制冷片30对热气进行降温,降温过后空气重新进入到散热槽2内,形成一个空气流动,有利于空气的快速降温;

值得注意的是,扇叶24刚开始转动时,不会立即带动制冷片30工作,所以会有一部分热气进入到散热槽2内,而这部分的热气较少,不会影响到整体的散热效果,当蓄压腔16内的空气的压强达不到压力阀的阈值时,压力阀关闭,整个设备回到初始的状态。

实施例2

参照图4-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空心柱21的下端与散热槽2的内底部转动连接,竖管的上端延伸至空心柱21内,竖管通过密封圈与空心柱21滑动连接,密封圈可以是旋转密封(旋转密封由一个填充聚四氟乙烯制成的滑环和一个提供弹力的橡胶o型圈组成,用于密封有旋转或摆动运动的杆、轴、销、旋转接头等处),壳体1内开设有推动腔35,推动腔35位于散热槽2与对应转动槽23之间,推动腔35内设有用于左右移动的磁性推板36,磁性推板36靠近转动槽23的一侧通过回移弹簧34与推动腔35的内壁弹性连接,空心柱21上套设有齿轮33,散热槽2内设有配合齿轮33的齿条32,齿轮33与齿条32相互啮合,齿条32的移动带动齿轮33的转动,齿条32远离空心柱21的一端延伸至推动腔35内并与磁性推板36远离转动槽23的一侧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扇叶24具有磁性,具有磁性的扇叶24与磁性推板36邻面相斥。

本实施例中,在扇叶24转动时,由于有一个扇叶24具有磁性,所以具有磁性的扇叶24与磁性推板36相邻时,使得磁性推板36向左移动,带动齿条32向左移动,当具有磁性扇叶24不与磁性推板36相邻时,磁性推板36受到回移弹簧34的弹力回移,这个过程中使得齿条32右移,齿条32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与齿轮33啮合,进而带动齿轮33转动,齿轮33转动带动空心柱21转动,空心柱21的转动带动其上的多个空心条11转动,对散热槽2内的空气进行扰流,增加了散热的均匀性,由于齿条32是左右往复移动,所以使空心柱21会进行正转与反转,使得扰流的效果更好,同时,多个空心条11的转动还使得冷空气在散热槽2内快速的分散,便于更好的降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