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边框接地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0983发布日期:2020-09-11 22:58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接地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及光伏电站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边框接地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支持,世界各地均在大规模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将越来越普及。在光伏发电站建设过程中,按照光伏电站建设相关规范及标准制定,对有边框的光伏组件均需要对边框接地,以减少组件边框的静电效应、漏电现象,避免组件受到雷击和静电的损害,同时要确保边框可靠接地,保证组件运行的系统安全以及检修维护人员的操作安全。

在实际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当中,相当一部分光伏组件没有做到有效的接地。这是因为常规的光伏组件接地方式往往通过自攻螺丝或螺丝与螺母相结合的方式将接地线固定在组件的边框上,这种接地方式特别是如安装在彩钢瓦屋面上,组件边框与屋面距离距离较近,螺钉安装施工不便,施工效率非常慢,而且由于光伏组件边框表面有一层氧化薄膜,氧化薄膜不具备导通性,只能通过螺钉与接地孔内侧面接触,但通常螺钉比接地孔内侧面要小,使得传统的接地方式不能确保接地线与组件边框有效接触,造成实际中的光伏电站组件接地形同虚设,在发生故障时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发生光伏系统火灾及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状况。

为提高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地性能,防止因组件边框的接地故障引发更严重的光伏系统问题,需要解决光伏组件与接地线的有效连接问题,同时提高光伏组件与接地线的连接效率,方便工程人员现场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光伏组件边框接地连接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接地连接系统,其包括:

光伏组件边框,所述光伏组件边框上设置有一接地孔,所述接地孔的中间设置有一连接板;

接地结构,所述接地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卡爪组件,两所述卡爪组件卡接在连接板的两侧;

接地线,所述接地线一端与主体连接;

套筒,所述套筒套装在主体的外部,所述套筒用于锁紧固定卡爪组件。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板包括圆弧板和两块对称设置在圆弧板两侧的竖直板,所述圆弧板与接地孔同心设置,所述竖直板对称设置在圆弧板两侧,两块所述竖直板一端与圆弧板固定,另一端与接地孔的边框固定。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两个所述卡爪组件一端均固定在主体的顶端,两所述卡爪组件的内侧设置有与圆弧板两侧相匹配的圆弧槽。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两所述卡爪组件之间成角度设置,两所述卡爪组件的底部与主体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两所述卡爪组件的圆弧槽均设置有锯齿,所述锯齿用于实现卡爪组件与光伏组件边框的紧密接触。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套筒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包括锥形孔段和推筒,所述推筒与主体套连,所述锥形孔段的内壁与卡爪组件的外壁接触,所述套筒向卡爪组件端推进,将卡爪组件与连接板锁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设置在套筒的底端,所述螺母与主体螺纹连接,通过螺母的旋进与推出,推动套筒前进与后退,控制卡爪组件松弛与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光伏组件边框接地连接系统,包括光伏组件边框、接地结构、接地线、套筒,接地线连接在接地结构一端,接地结构另一端设置卡爪组件,卡爪组件与光伏组件边框的连接板夹紧,并通过套筒锁紧,此连接系统通过卡爪组件与光伏组件边框的直接接触,大大方便了光伏组件边框与接地线的安装,减少光伏系统的安全隐患,提高安装效率以及接地孔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伏组件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接地连接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光伏组件边框接地连接系统,其包括光伏组件边框1、接地结构2、接地线3、套筒4。此连接系统通过接地结构2将接地线3与光伏组件边框1连接,大大方便光伏组件边框1与接地线3的安装,提高安装效率以及接地孔11连接的可靠性。

光伏组件边框1上设置有一接地孔11,接地孔11的中间设置有一连接板12。接地结构2包括主体21,主体21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卡爪组件22,两卡爪组件22卡接在连接板12的两侧。接地线3一端与主体21连接。套筒4套装在主体21的外部,套筒4用于锁紧固定卡爪组件22。

参照附图1,连接板12包括圆弧板121和两块对称设置在圆弧板121两侧的竖直板122,圆弧板121与接地孔11同心设置,竖直板122对称设置在圆弧板121两侧,两块竖直板122一端与圆弧板121固定,另一端与接地孔11的边框固定。

具体地,两个卡爪组件22一端均固定在主体21的顶端,两卡爪组件22的内侧设置有与圆弧板121两侧相匹配的圆弧槽221。进一步地,两卡爪组件22之间成角度设置,两卡爪组件22的底部与主体21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同时在卡爪组件22的内侧可以设置一弹簧,使用弹簧将两卡爪组件22连接,可以保持夹紧力。

可以理解地,两卡爪组件22的圆弧槽221均设置有锯齿,锯齿用于实现卡爪组件22与光伏组件边框1的紧密接触。通过在卡爪组件22的圆弧槽221的内侧设置锯齿,可以让其与光伏组件边框1紧密接触,并刺穿光伏组件边框1表面的氧化膜,确保接地线3连接的可靠性,降低光伏组件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例中,套筒4设置有一通孔,通孔包括锥形孔段41和推筒42,推筒42与主体21套连,锥形孔段41的内壁与卡爪组件22的外壁接触,套筒4向卡爪组件22端推进,将卡爪组件22的圆弧槽221与圆弧板121锁紧。使用时直接将套筒4与主体21固定,安装方便,效率非常高。

进一步地,还包括螺母5,螺母设置在5设置在套筒4的底端,主体21设置有与螺母5配合的外螺纹,螺母5与主体21螺纹连接,通过螺母5的旋进与推出,推动套筒4前进与后退,控制卡爪组件22松弛与紧固。

此光伏组件边框接地连接系统,包括光伏组件边框1、接地结构2、接地线3、套筒4,接地线3连接在接地结构2一端,接地结构2另一端设置卡爪组件22,卡爪组件22与光伏组件边框1的连接板12夹紧,并通过套筒4锁紧,此连接系统直接通过卡爪组件22与光伏组件边框1接触,大大方便光伏组件边框1与接地线3的安装,减少光伏系统的安全隐患,提高安装效率以及接地孔连接可靠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