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室自动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9735发布日期:2020-09-08 15:0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室自动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室自动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室是指带有低压负荷的室内配电场所,主要为低压用户配送电能,设有中压进线、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设备的设施,分为高压配电室和低压配电室。高压配电室一般指6kv-10kv高压开关室;低压配电室一般指10kv或35kv站用变出线的400v配电室。词条介绍了配电室的组成、设计规范、安全制度等。

配电室内需要保持干燥,若湿度大,空气中的水分会引起的短路等,造成电力设备的损坏或者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发生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配电室自动除湿装置,有效将配电室内部的空气排出,多重除湿,除湿效果良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室自动除湿装置,包括通风组件、防凝露装置、第一防尘网、温湿度传感器、以及主控器,通风组件设置在配电室的顶壁,通风组件的一部分位于配电室的外部,通风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配电室的内部,配电室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孔,第一防尘网固定在配电室外侧壁上且将散热孔挡柱,配电室右侧内壁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主控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防凝露装置,通风组件、温湿度传感器和防凝露装置均与主控器电连接,防凝露装置的出水管穿过配电室右侧壁延伸至外部。

优选地,通风组件包括风机、主风管、以及次风管,主风管固定连通在风机的出风口,主风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次风管,主风管和次风管的出风方向均朝下设置。

优选地,风机为轴流风机,风机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防尘网。

优选地,主风管和次风管内均设有加热丝,风机和加热丝均与主控器电连接。

优选地,通风组件还包括轴承座、转轴、叶片、以及扇叶,配电室内部顶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轴承座,转轴的底端穿过配电室顶壁延伸至配电室内部固定有扇叶,叶片固定在转轴的上部且位于配电室的外部。

优选地,配电室的底部设有海绵垫。

优选地,还包括蓄电池,蓄电池设置在配电室内部的底壁上,蓄电池分别与温湿度传感器、主控器、风机、以及加热丝连接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通风组件有效将配电室内部的空气排出,结合防凝露装置的设置,达到多重除湿,除湿效果良好。

2、通过叶片带动扇叶转动,提高配电室内部的空气流动,进而提高除湿和散热效果,采用自然风驱动,无需额外的人力或电力,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通风组件,11-风机,12-主风管,13-次风管,14-轴承座,15-转轴,16-叶片,17-扇叶,2-防凝露装置,3-第一防尘网,4-温湿度传感器,5-主控器,6-散热孔,7-第二防尘网,8-加热丝,9-海绵垫,10-蓄电池,100-配电室。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配电室100自动除湿装置,包括通风组件1、防凝露装置2、第一防尘网3、温湿度传感器4、以及主控器5,通风组件1设置在配电室100的顶壁,通风组件1的一部分位于配电室100的外部,通风组件1的另一部分位于配电室100的内部,通过通风组件1将配电室100内的湿空气排出,配电室100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孔6,第一防尘网3固定在配电室100外侧壁上且将散热孔6挡柱,起到防尘作用,配电室100右侧内壁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主控器5、温湿度传感器4、以及防凝露装置2,通风组件1、温湿度传感器4和防凝露装置2均与主控器5电连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4配合主控器5,实现自动除湿,无需人为操控,防凝露装置2的出水管穿过配电室100右侧壁延伸至外部,便于将处理后形成的水排出配电室100,防止积水。其中,主控器5的型号为stm8l052r8,温湿度传感器4采用型号为dht11的温湿度采集芯片,防凝露装置2型号为sepr-cs-nl(b),电源采用ac-dc宽范围开关电源模块供电,可确保装置在较低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通风组件1包括风机11、主风管12、以及次风管13,主风管12固定连通在风机11的出风口,主风管1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次风管13,主风管12和次风管13的出风方向均朝下设置。主风管12和次风管13内均设有加热丝8,风机11和加热丝8均与主控器5电连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4监测配电室100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实时反馈至主控器5,当配电室100内的湿度达到预设阈值时,主控器5控制风机11和加热丝8工作,形成热风通过主风管12和次风管13吹向配电室100内部,布风更加均匀,配电室100内的湿气被热风通过散热孔6带走,降低配电室100内湿气。主控器5控制防凝露装置2工作,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通过在局部制造凝露条件降低配电室100内的相对湿度,直接通过出水管排出凝结的水。当配电室100内的湿度低于预设阈值后,主控器5控制风机11、加热丝8、以及防凝露装置2停止工作。当配电室100内的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主控器5控制风机11工作,提高配电室100内部与外界的空气流通,进行散热。如此,可自动对配电室100进行除湿和散热处理。

进一步的,风机11为轴流风机,风机11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防尘网7。第二防尘网7的设置可进一步起到防尘效果。

进一步的,通风组件1还包括轴承座14、转轴15、叶片16、以及扇叶17,配电室100内部顶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轴承座14,转轴15的底端穿过配电室100顶壁延伸至配电室100内部固定有扇叶17,叶片16固定在转轴15的上部且位于配电室100的外部。当风吹过叶片16后,叶片16带动转轴15转动,进而带动扇叶17转动,提高配电室100内部的空气流动,进而提高除湿和散热效果,采用自然风驱动,无需额外的人力或电力,更加节能环保。通过通风组件1和防凝露装置2的设置,达到多重除湿,除湿效果良好。

进一步的,配电室100的底部设有海绵垫9。海绵垫9在起到防潮的作用下还起到缓冲作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蓄电池10,蓄电池10设置在配电室100内部的底壁上,蓄电池10分别与温湿度传感器4、主控器5、风机11、以及加热丝8连接供电。温湿度传感器4、主控器5、风机11、以及加热丝8也可以通过外部电源供电。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