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直驱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7670发布日期:2020-10-28 12:17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缝纫机的直驱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的驱动电动机,详细而言涉及电动机主体安装于缝纫机机架的缝纫机的直驱电动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左右是指从正面观察缝纫机时的上下左右。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缝纫机的直驱电动机,以往已知有将电动机内部密闭的电动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构成缝纫机的直驱电动机的电动机包括电动机主体、电动机轴、定子、转子、手轮等,电动机主体在向缝纫机机架安装的安装侧开口,该开口被盖构件覆盖。通过该盖构件将电动机主体的内部密闭,来防止缝纫机针、尘埃等异物侵入电动机主体的内部而使电动机破损或烧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实用新型第206015262号公报(第1图)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的缝纫机的直驱电动机中,由于电动机主体被密闭,因此存在电动机的温度变高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形成如下结构,即,利用缝纫机的风扇、手轮从缝纫机的外部引入空气,利用该空气对电动机主体进行冷却,但在上述的结构中,电动机主体的冷却不充分,导致电动机、与电动机连结的缝纫机的温度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电动机主体的内部被密闭的结构,也能够高效地冷却电动机的缝纫机的直驱电动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的直驱电动机,包括电动机主体、电动机轴、定子、转子,电动机轴与缝纫机的主轴连结且电动机主体安装于缝纫机机架,所述缝纫机的直驱电动机的特征在于,电动机主体在向缝纫机机架安装的安装侧开口,所述电动机主体的向缝纫机机架安装的安装侧开口被盖构件覆盖,在电动机主体设置有吸气口,在缝纫机机架设置有排气口,风扇配置在缝纫机机架的侧面且安装于主轴,在电动机主体与缝纫机机架之间设置有隔壁板,在隔壁板形成有以与所述吸气口和所述排气口连通的方式形成的通气孔。

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的直驱电动机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离心风扇,所述电动机轴穿过所述隔壁板的通气孔。

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或2的缝纫机的直驱电动机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构件的与缝纫机机架对置的面形成有至少一个槽部。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电动机主体的吸气口和缝纫机机架的排气口被隔壁板分隔。并且,在比隔壁板靠电动机主体侧流通从吸气口流入的冷空气,因此能够高效地对电动机主体进行冷却。

根据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由于空气被排出到风扇的外侧,因此提高了从排气口排气的效率。另外,风扇的中心侧即安装有风扇的主轴的周边相对地成为负压,与主轴连结的电动机轴的周边也成为负压。由于隔壁板的通气孔供电动机轴穿过而配置,因此通过通气孔的气流高效地流动,其结果是,提高了从吸气口引入空气的效率。

根据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盖构件的表面积增大,并且从吸气口引入的空气的流动被扰乱,因此盖构件的冷却效率提高,能够高效地对电动机主体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观察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直驱电动机时的剖视图。

图2是占据上述电动机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缝纫机机架

12主轴

13电动机

15风扇

20电动机主体

24盖构件

24b槽部

28电动机轴

32吸气口

33排气口

35隔壁板

35a通气孔

36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构成缝纫机的直驱电动机的电动机13包括电动机主体20、电动机轴28、定子21、转子22、手轮14,电动机主体20安装于缝纫机机架11。电动机主体20在向缝纫机机架11安装的安装侧开口,在该开口设置有盖构件24。盖构件24由安装部25、主体部24a、插通孔26构成。盖构件24的主体部24a以覆盖电动机主体20的所述开口的方式配置于电动机主体20内,安装部25形成为从主体部24a的周端沿着电动机主体20的内周面在水平方向(且后述的电动机轴28的一端方向)上延伸。

如图1、图2所示,盖构件24的插通孔26形成为从主体部24a向缝纫机机架11侧延伸,在插通孔26的内周嵌合固定有轴承27。在插通孔26与轴承27之间夹设有o型环16。电动机轴28的一端从电动机主体20突出,该一端嵌合插入于手轮14的固定部14a并被螺钉18固定。在电动机轴28的另一端形成有中空状的接头部28b,在接头部28b的部分由一个轴承27悬臂支承。在接头部28b形成有两个螺纹孔28a、28a。螺纹孔28a、28a形成于比盖构件24靠内侧(电动机主体20内)且围绕着电动机轴28地形成。在电动机轴28的接头部28b嵌合插入有缝纫机的主轴12且利用螺钉19、19穿过螺纹孔28a、28a加以固定。另外,主轴12和电动机轴28也通过螺钉17螺纹紧固。

如图1、图3所示,在电动机主体20内,在电动机轴28的外周固定有转子22。定子21与转子22的外周对置配置,且借助保持架23固定于电动机主体20的内周面。在盖构件24的安装部25中,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槽25b、25b、25b和槽25c、25c、25c。槽25b仅贯通缝纫机机架11侧的一端,槽25c贯通两端。盖构件24利用螺钉29穿过槽25b、25b、25b固定于电动机主体20,保持架23利用螺钉29穿过槽25c、25c、25c固定于电动机主体20。

在电动机主体20形成有通孔20a,在盖构件24的安装部25形成有通孔25a。如图3所示,通孔20a、通孔25a与面向电动机轴28的螺纹孔28a的位置连通地配置。并且,通过通孔20a、25a操作螺纹孔28a的螺钉19,从而能够进行电动机轴28与主轴12的固定、解除。在通孔20a中嵌合插入有栓30,以防止尘埃等异物侵入电动机主体20内。

风扇15配置在缝纫机机架11侧面与盖构件24之间,安装于主轴12。风扇15为离心风扇,具有叶片部15a,叶片部15a朝向电动机13侧延伸且前端侧比中心侧延伸得更多。

在缝纫机机架11上,在风扇15的下方设置有排气口33。当通过电动机13的驱动来驱动缝纫机的主轴12及风扇15时,向风扇15的外侧喷出空气,该喷出的空气通过排气口33排出到缝纫机机架11的外部。

如图1、图2所示,在电动机主体20与缝纫机机架11之间配置有隔壁板35。隔壁板35为板状的构件,通过螺钉34、34、34安装于电动机主体20的安装口36。在隔壁板35上形成有圆形的通气孔35a,在通气孔35a中主轴12经由盖构件24的插通孔26、轴承27、电动机轴28而穿过。通气孔35a的内径比插通孔26的所述延伸的部分的外径大。

在电动机主体20的缝纫机机架11侧的端部形成有吸气口32。吸气口32与隔壁板35组合而成为贯通电动机主体20的内外的孔形状,且与盖构件24的外表面连通。

根据以上的结构,电动机主体20的吸气口32和缝纫机机架11的排气口33通过隔壁板35分隔,电动机主体20和缝纫机机架11通过隔壁板35的通气孔35a连通。由此,在比隔壁板靠右侧(电动机13侧)仅流通从吸气口32流入的冷空气,能够高效地冷却电动机主体20。

另外,由于风扇15是离心风扇,因此在风扇的中心侧即安装有风扇15的主轴12的周边产生负压。这样,容易从同样配置在主轴周围的通气孔35a引入空气,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从吸气口32引入空气。

在本实施例中,在盖构件24的主体部24a的外表面(与缝纫机机架11对置的面)形成有多个槽部24b。由此,增加盖构件24外表面的表面积,并且通过扰乱从吸气口32引入的空气的流动,从而提高了盖构件24的冷却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